第425章 青苗法

在贞观二年科举考试开始的时候,朝廷也正式下令在诸道设立支度司。

支度司下设支度曹、转运曹、盐铁曹、常平曹四曹,

每道支度司,置支度使一人,副使二人,判官一人,另有主簿、录事参军、录事和四曹参军,参军事等数员。

十道支度司,总由判度支统领。

这个新设的机构权力挺大,转运曹分掌水陆转运和全国谷物财货转输、出纳,盐铁曹掌盐铁茶酒专卖、兼及矿冶以及铸钱,常平曹则负责各地常平仓管理、货物和买,对外贸易,支度曹负责钱粮收支审计、制订预算等。

皇帝还赋予了各道支度使、副使们一个秘密职责,察访本道官吏,了解公私厉害,给了他们一定的监察之权,可以直接密奏天子,不经中枢。

这是一个手握财政审计大权,同时还要承担赚钱任务的机构。

赚钱的渠道主要是对外贸易、胡商泊来商品的博买,对市场货物的和买,以及开矿、铸钱,还有就是对盐茶实行专卖,对酒实行部份专卖。

计划中,还将设立常平合作社,筹集一笔资金,用来给百姓借粮借钱,但跟原先的公廨钱放贷不同之处在于,这个常平合作社的款,不要求每年必须全放出去,也没有百分百年利的高息。

“陛下,常平贷也可称青苗贷,主要是为帮助农民百姓缓解一时困难,采用一年两放两收之法,一次是正月末放贷,夏收后偿还。另一次是五月末发放,随后秋收归还。”

“利息呢?”

在宫中的财政会议上,李世民对于武怀玉的改革还是很期待的。

“原先公廨钱放贷,五万本钱,每月利息四千,月利达八分,按年算则是倍息,公廨贷的利息过高,百姓商贾多有怨言,以往多是靠强行配给。

如今我们这个常平贷又称青苗贷,这是助农政策,并不是为了赚钱为主,而是帮助百姓的时候,还能再获得一些收益,以便能长期良性循环,成为活水不会枯竭。

所以臣以为,青苗贷半年一次,每次仅收利息两分,实际年息也仅有四分。”

相比起现在十分月利的公廨钱放贷,这半年两分利,还不到一半,确实低了许多。

许多百姓穷困,尤其是遇到一些天灾、疾病后,可能连种子都没有了,也没有余粮等到下一季收获,这种情况下,以往只能去借高利贷,不过是借一还二还是借一还三,又或是公廨钱的十分年利,又或民间九出十三归、羊羔贷等等,都是非常沉重的负担,甚至是饮鸩止渴。

如今朝廷拿出一笔本钱来,在丰收的地方可以平价收到粮食,转运存储到各地常平仓中,这些粮食既可以等到粮价上涨时卖出,也可以拿出部份来做本钱,用两分利率贷给农民,以缓解民间高利贷的盘剥。

“直接借粮度饥荒,或是折成钱出借,帮百姓买种子农具牲口等也行,”

“如果常平合作社发放青苗贷给百姓后还有剩余,则可贷给坊市城郭的手工业者。”

房玄龄直接提出疑问,“这个常平贷半年利息仅两分,而如今市面上放贷,普通是年利八分甚至十分以上,更有九出十三归、借一还三的。

如何保证朝廷的这珍贵的本钱,不会被刁民奸商套利?”

这是一个问题。

如果有人官商勾结,把朝廷的那点本钱用半年两分利息借出去,然后转头半年四分息五分息甚至六分息的放出去,那岂不是无本生利,空手套白狼?

这种事情放后世也不稀奇,有一些惠民政策的低息甚至无息贷款,结果就是真正有资格的人不知道或办不到,反而有些人套用他们的身份去贷取。或者给有资格的人,一点点钱,他们就可以借用身份贷取无息或低息款,这可比正常借贷便宜多了。

“首先得限定借贷者资格,并限定每户贷款数额,然后是得五户或十户结为一保,由上三等户作保,

夏季贷,得每年正月三十日以前请贷,五月三十日前请贷秋季贷,夏秋两贷,分别于五月和十月偿还。

青苗贷本就是以助农为本,所以优先贷给农民,借贷时得写明借贷用途,只得自用不得转借,若有违反,到时连保的十户人家,还有担保的上三等户都要追责,

借户贫富搭配,10人为保,互相检查。贷款数额依各户资产分九等,一等户每次可借九贯,末等户1贯,借贷现钱或粮谷皆可,借什么还什么。”

房玄龄等宰相听了后,都不由的点头。

“这些措施不错,能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救济百姓,帮助生产,也能抑制民间兼并,对民间高利贷打击。”

魏征倒没那么客气,他问武怀玉,“以前朝廷以公廨钱放贷,本意也是帮助百姓所需,可实际上如今公廨钱放贷出现的许多问题大家也知道,有捉钱令史随意提高利息的,有强行让百姓借贷的,还有搭车用私钱充官本放贷的,甚至还有胥吏借此名目繁多的额外勒索,百姓苦不堪言,翼国公如何保证这常平贷不会成为公廨钱放贷第二?”

“魏相公说的这些不是没有可能,但我们常平贷制订之初,其政策是好的,如果有官吏借机行不法,甚至贪赃枉法,那不是这常平贷本身的问题,而是这官吏的问题,甚至是监察部门的问题。”

“公廨钱贷年息十分,常平贷半年息仅两分,这利息下降了不到一半,而且是能够真正面向普通百姓的,这难道还不够好?”

李世民击掌称赞,“怀玉说的很对,政策没问题,如果人有问题,那就处置人就好了,不能因为有可能会有官吏贪污渔利,就要连这政策也不实行。”

魏征又问,“本钱呢?”

“就算政策再好,可如果没有本钱,那又能惠及几人?”

武怀玉解答,“这次朝廷将京师和地方的公廨本钱收归度支司,专用做各道支度司做为本钱,用以和买、榷卖,和买入常平仓的粮食,可以拿出部份做为本钱为常平贷。”

“那能有多少?”

以京师为例,名义上公廨本钱三万余贯,事实上当然早不止,御史台的公廨本钱都三千八百贯了,而实际上这次清理整顿后,御史台发了笔小财,不仅账上三千八百贯如今都发数对上,而且还额外多了两千来贯,御台史有六千贯公廨钱。

这都是官本,没算官吏、捉钱令史们自己的私本。

御史台向民部上缴了三千八百贯,还剩下一千多贯没缴,这笔钱留做了御史台的小金库。

武怀玉主管的雍州,公廨钱可比御史台还要富有一些,清理出来万贯,主要还是杀的猪多,直接上缴一半,留一半。

京司七十余司,公廨钱上缴,就有十几万贯,这还是都留了小金库。

而地方公廨钱数量更多,如今四十一都督府,三百六十五州,一千五百余县,还有六百多个统军府,都是有公廨本钱的,总共一百多万贯。

这还是以最低数算的,比如说岭南道基本忽略不计,公廨总本才上报八万贯。

这一百多万,是京师和地方诸衙,积攒了十年的本钱。

不过现在这笔钱要办的事也多,收了这笔本钱,那以后各级衙门办公费用、官吏俸料,这些钱可就都得由财政拔付,所以拿了这钱必须得能增值,还得年化率较高,否则这本钱会越来越少。

这百多万贯,摊到各个摊子里,最后能到常平仓买粮的就没多少了,而常平仓里的粮,也不能全部拿去放贷,只能放贷部份。

这要再分摊到三百多州一千多县,那更没多少。

魏征指出武怀玉这政策,其实也惠及不到多少人。

一直没说话的另一位宰相王珪也终于开口了。

“翼国公说这青苗贷十户连保,贫富搭配,我觉得这里有问题。下户急需借贷,但没偿还保障,上户不需要借贷,上户保下户的政策出发点是好的,保证下户借贷能有担保,进而能得到救济,可上户不需要借、不愿借,现在贫富搭配不就成了强行摊派吗?

等下户无力偿还,那自然会连累上户,我看这样的结果就是使上户变的贫困,而下户也只会深陷债务,最后朝廷这本钱,还会成为坏账。”

李世民捋须,“王相公说的也有道理,上上户能贷九贯,可上上户也不差这九贯钱。”

“陛下和王相公说的对,这是臣等考虑不周之处,臣觉得可以修改一下,比如九等户中,仅贷给中中及以下的五等户,贷款数从十贯到两贯,可钱可粮。

至于担保,可不限担保人贫富。

至于说会不会还不上钱,我以为常平贷本身是为了济民助农,所以百姓如果是真正困难了,朝廷应当贷,如果到期还不上,那么可以申请暂缓偿还本金,后续可分期偿还,适当加一点利息,不必非要立时逼迫催收。”

旧债未偿还的,则暂停新贷资格。

魏征道,“我认为以常平仓部份粮食做本钱,还是太少了,起不到多少作用。”

“魏公,青苗贷出发点是好的,政策也是好的,就算现在本钱少,惠及百姓有限,但以后本钱增加,也就能惠及更多人,何况,勿以善小而不为。”

“而且,针对这本钱少的问题,其实臣也还有另一个计划,”

第982章 隔壁老魏第528章 长刀出鞘饮血还第61章 泾阳狂儒第380章 覆巢之下无完卵第840章 长安天子广州牙兵第107章 连升十级第988章 我需要为老师担心吗?第17章 三娘夜奔第828章 一更到三更第128章 统神机营第845章 千倍之利第435章 桃园之盟第245章 魏征偷菜第553章 乌鸦的未日盛宴第320章 藩镇第61章 泾阳狂儒第757章 杀侯君集第530章 轩辕台下释兵权第141章 一步登天第666章 交个朋友第980章 煮茶释兵权第740章 想要一个名分第863章 樊楼宋江第422章 黄金册第866章 开拓者第719章 亲家第181章 六骑会盟第46章 金风玉露第273章 邀约第1028章 我花开罢百花杀第1067章 武怀玉又回来了第279章 朔方婆姨第377章 太白昼现女主昌第157章 血溅金殿第895章 愿以身相许第532章 温泉水滑洗凝脂第153章 开业大吉第481章 武怀玉从不坑朋友第267章 槊挑罗艺第68章 弃笔从戎第301章 绯闻第675章 咬钩第644章 代天巡狩第1045章 皇后的两个请求第728章 南巡第473章 乡贤良第941章 人傻钱多速来第192章 殿上争封第687章 私养义儿三千第884章 高句丽游女第944章 红衣住持第652章 开张第232章 大嫂第881章 陛下千秋万岁后第27章 打虎亲兄弟第258章 舔狗第987章 位列凌烟阁第718章 嫡庶之争第932章 长叹一声第252章 贵族的体面第857章 新人换旧人第980章 煮茶释兵权第406章 太上皇第597章 小斗出大斗进第25章 武氏家族第261章 高尚的武侯第353章 程家的菩萨蛮第57章 画符绘像第638章 擅杀第263章 江湖第926章 德不悦上第955章 多事之秋第191章 大封功臣第1018章 水牛镇第729章 老狐狸第286章 师出有名第149章 激战咸阳第429章 不当宰相去养猪第675章 咬钩第1045章 皇后的两个请求第695章 武氏部曲第309章 投名状第670章 武青天第346章 争路第245章 魏征偷菜第71章 与狼为伍第712章 开门诸侯,闭门天子第919章 捷报第983章 赠金三千两第356章 垂垂老矣太上皇第444章 乘胜追击剑封喉第598章 白金第973章 一鸣惊人郑公子第316章 烹杀第963章 最高机密第1032章 匹夫无罪第368章 长安盗帅抢圣物第219章 清水衙门第999章 武氏牵星术第770章 敢不敢赌一把
第982章 隔壁老魏第528章 长刀出鞘饮血还第61章 泾阳狂儒第380章 覆巢之下无完卵第840章 长安天子广州牙兵第107章 连升十级第988章 我需要为老师担心吗?第17章 三娘夜奔第828章 一更到三更第128章 统神机营第845章 千倍之利第435章 桃园之盟第245章 魏征偷菜第553章 乌鸦的未日盛宴第320章 藩镇第61章 泾阳狂儒第757章 杀侯君集第530章 轩辕台下释兵权第141章 一步登天第666章 交个朋友第980章 煮茶释兵权第740章 想要一个名分第863章 樊楼宋江第422章 黄金册第866章 开拓者第719章 亲家第181章 六骑会盟第46章 金风玉露第273章 邀约第1028章 我花开罢百花杀第1067章 武怀玉又回来了第279章 朔方婆姨第377章 太白昼现女主昌第157章 血溅金殿第895章 愿以身相许第532章 温泉水滑洗凝脂第153章 开业大吉第481章 武怀玉从不坑朋友第267章 槊挑罗艺第68章 弃笔从戎第301章 绯闻第675章 咬钩第644章 代天巡狩第1045章 皇后的两个请求第728章 南巡第473章 乡贤良第941章 人傻钱多速来第192章 殿上争封第687章 私养义儿三千第884章 高句丽游女第944章 红衣住持第652章 开张第232章 大嫂第881章 陛下千秋万岁后第27章 打虎亲兄弟第258章 舔狗第987章 位列凌烟阁第718章 嫡庶之争第932章 长叹一声第252章 贵族的体面第857章 新人换旧人第980章 煮茶释兵权第406章 太上皇第597章 小斗出大斗进第25章 武氏家族第261章 高尚的武侯第353章 程家的菩萨蛮第57章 画符绘像第638章 擅杀第263章 江湖第926章 德不悦上第955章 多事之秋第191章 大封功臣第1018章 水牛镇第729章 老狐狸第286章 师出有名第149章 激战咸阳第429章 不当宰相去养猪第675章 咬钩第1045章 皇后的两个请求第695章 武氏部曲第309章 投名状第670章 武青天第346章 争路第245章 魏征偷菜第71章 与狼为伍第712章 开门诸侯,闭门天子第919章 捷报第983章 赠金三千两第356章 垂垂老矣太上皇第444章 乘胜追击剑封喉第598章 白金第973章 一鸣惊人郑公子第316章 烹杀第963章 最高机密第1032章 匹夫无罪第368章 长安盗帅抢圣物第219章 清水衙门第999章 武氏牵星术第770章 敢不敢赌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