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朔方婆姨

刮了几天几夜的风,总算停歇。

天气难得晴好,武怀玉也脱去紫袍玉带,便服出营,他没进灵州城,而是在城外附近转转。

灵州距离长安不过千二百里。

“长安与灵州之间,主要交通道路有三条,邠、宁、庆道尤为主线,从长安到了庆州环县后,也称环灵大道。”

怀玉他们来时走的是泾原道,经豳泾出萧关入灵州。

眼下他们这里,却是环灵大道的北端,靠近灵州城,路边有不少摊铺。几人做普通商贾打扮,进了一家摊铺。

路边上支起的一个茅草棚,一个妇人带着几个孩子。

“客官,尝尝我们家的剁荞面吧,好吃不贵又实惠。”

妇人粗布裙荆木钗十分朴素,既要做生意还要带孩子,背上一个小娃娃,旁边一个两岁左右的跟着,灶边还有三个孩子,大的可能十岁出头,小点的六七岁,在帮忙干活。

没看到男人。

“哦,听说剁荞面也算是朔方特色,定要尝尝。”

张承德问,“你家剁荞面多少钱一碗,大碗小碗,面汤要不要钱?”

“五文钱一碗,大碗,添点面汤不要钱。”

韦思仁则打量了下这简陋的铺子,看着那几个孩子脏兮兮的有点嫌弃,又看了那桌几也都有层污渍,那粗劣的陶碗甚至还有不少缺口,便想要换个地方。

怀玉倒没那么挑,笑了笑,“五文一大碗,那倒真不算贵,你给我们每人来两碗先。”

妇人笑着应下,却并没马上迈腿去做。

倒是市井里奔走惯了的赵信笑着去摸钱,直接抓出钱袋,上好的开元通宝一个个数在桌子上。

一行七人,数了七十个钱。

那妇人见状,眼睛放光,连声说着谢谢,然后赶紧过来数钱,每数十个摆一摞,数了两遍。

“客官莫见怪,山野村妇愚笨。”

韦思仁皱眉,“我们还会缺你那碗面钱?”

妇人只是赔着笑,然后收了钱,转身开始忙活。

刘绪看着那个面色憔悴的妇人,“五个孩子,居然都是女孩,看她们年纪,应当还有兄弟什么的,

这妇人年纪当不会超过三十五。”

“说五十三我都信。”韦思仁见桌几简陋又脏,还特意叫个丫头弄来水和抹布,可看了那抹布后又嫌弃无比。

刘绪倒是挺自然的坐下,见韦嫌弃,还扯了把草给他擦拭了一遍,“这剁荞面那是朔方婆娘们的拿手本领,这姑娘长到八九岁,作母亲的就要手把手的教女儿学剁面,

等到姑娘及笄,剁面技术已学到家了。

在朔方,姑娘会不会剁面,剁的好不好,那可是小伙子们找媳妇时衡量对手手巧不巧的重要条件。

要是哪家姑娘不会剁面,剁的不好,那都不容易嫁出去。

黄土高原上人家,剁荞面还是待客的上等饭食呢。”

刘绪打小吃百家饭长大的,对这个剁荞面铺有着别样的亲切感。

关中的面食种类很多,各有千秋,剁面重点是剁,不过也不算复杂,一般用的剁面刀比较特别,不是普通菜刀。

刀约二尺长,寸宽。

那妇人早就把荞麦面揉成一个圆团,此时有客人,便把面取出放面案上,然后用擀面杖把面团一部分擀开,接着双手握刀,开始由前向后剁。

动作娴熟,十分麻利。

顿时,一根根面条很整齐的排列在面案上。

剁一次,算一刀面,下锅里煮,一刀面能捞三四大碗。

妇人动作娴熟,剁的面根根分明,粗细一致。

她家的两个大点的丫头,也跟着揉面、擀面、剁面,另一个六七岁丫头则帮忙烧火。

妇人剁完一刀面下锅,然后背着孩子过来。

“几位客官,咱家的剁荞面若是搭上咱灵州的羊肉臊子,吃起来更是鲜润滑爽,面香可口呢,可要配上臊子?”

怀玉觉得这妇人挺会做生意,没有一开始就推销加臊子,而是面已经下锅了,这才来推销。

“多少钱一份,羊肉新鲜不,”赵信笑问。

“都是一早才从屠夫那里买的现宰的羊肉,炖煮一早上,香的嘞,不贵,十文钱一份。”

面才卖五文一碗,臊子倒要十文一份。

妇人见赵信没马上要,便又加了一句,“大份十文,小份只要五文,大份量很足,小份也不少的。”

“我要先来一份小份的和一份大份的,要是真有你说的量足还新鲜、美味,到时每人一大份。”

妇人见状,高兴的过去准备。

那边,妇人的两个大的女儿又开始剁面,刀落面案噔噔噔噔急如雨打芭蕉,面条翻动若银丝飞舞。

看的出,这两丫头,大的不超过十一二,小的可能也就十岁左右,可这剁面功夫已经出师,得到母亲真传了。

第一刀面很快煮好,捞起过凉水,两丫头端来。

一人端了两碗。

“客官慢用。”

丫头个不高,挺瘦,还有点腼腆。

四碗面条,一碗配上大份羊肉臊子,一碗配了小份,还有两碗,则配的是素臊子,那是不需要另加钱的,是一些当季蔬菜,切成小块炒煮绵软,好像还配了豆腐丁,制成臊子汤,佐以葱花。

确实很香。

赵信先尝,连连叫好。

“就是这个味,”

羊肉臊子也挺鲜美,那妇人还挺会经营的,虽然两小份的与一大份的价钱一样,但一大份的份量,其实要比两小份的多点,这样买大份的可能觉得更划算。

“就这味,每人两大碗剁荞面,再各来一大份羊肉臊子。”

荞面是北方百姓常种的杂粮,产量不高但比较耐旱,所以在黄土高原,尤其是朔方一带尤其常见。

漫山开遍荞麦花时很美丽。

怀玉挑起一筷子,发现确实挺不错。

这早上起来操练兵马,又骑射一通,接着出来逛,还真饿了。

这人一饿啊,什么都要香上三分。

武怀玉一边吃着剁面,一边还不忘跟那妇人闲聊,主要是问问如今粮价等物价,又诸如安不安全,官府征税征役摊派情况等。

妇人说粮价还好,灵州可是塞上江南,西北粮仓,这里的粮食相对还算充足,价格也比较稳定。

这剁面五文一碗,也是因为荞麦要便宜些。

“搁长安,这样的剁荞面,起码得十钱一碗。”赵信道。

妇人便道,“长安那可是京师,皇家的家,可不能比。”

怀玉想起在东市卖蒸饼的邹骆驼,以前卖二十钱一个蒸饼,后来武士彟做了一段时间雍州治中,对那些卖粮的卖饼的,整顿了一番,杀了几个趁战乱大肆囤粮、涨价的。

邹骆驼后来蒸饼都只卖八文钱。

这个时代搞小餐饮,价格主要还是跟粮价息息相关。

武德年间战乱不止,长安粮价较高,生活成本高,别看一个馒头卖七八文钱,但许多平民,可能一天也就赚二三十钱。

若是太平安定时期,一天的工钱大概是能买到一斗米的,但在战乱时期,能买几个馒头也不错了。

灵州富裕,粮价较稳定,再加上是边关,比长安的物价还是要便宜许多。

一大碗剁面卖五钱。

但这里一斗米也就卖几十钱,去年长安的粮价,可是从斗米二三百钱,到六七百钱,甚至最高时黑市卖过更高,现在回落了,那也要百多钱。

怀玉简单的推测了一下,这个妇人在这路边卖面,仅卖剁面毛利最少有百分之十,不算羊肉臊子和羊杂汤的,这算是小商小贩们寻常利润,追逐什一之利。

赚点辛苦钱而已。

不过羊肉臊子可能利润高些。

“你这里可有茶酒卖?”刘绪叫妇人拿点蒜来佐面,一边询问其它。

妇人的小面摊没有茶和酒,这些比较贵重,一般来吃面的也不会要酒和茶,她经营相对单一,除了剁面就只有羊肉臊子,羊杂汤还有冷切羊肉,但也更符合她这摊子。

她这样的小摊子,居然也是要向官府交钱的,不过交的不是什么工商税之类的,而是衙门来收的钱,没有正式名目,但反正得交一笔钱,这是给衙门的,还有给衙门里人的,一般是不良人来收。

当然,惯例还要给地头蛇交一笔。

这几笔钱,不多不少,能拿的出来,也不会把他的利润全拿走,剩下的也还能维持。

这数量,其实也明显是对方仔细计算过的,什么摊铺什么店,有多少利润,他们差不多是要抽一成,然后这衙门、胥吏、地头蛇,加起来就抽三成了。

虽是在城外路边摆摊做生意,但官的私的黑的白的,那是一点该交的都少不了。

“你男人呢?”怀玉问。

“春耕呢,在家跟我公婆小叔子姑子他们忙着耕田种地,家里还有三个小子,帮着种地和放羊。我们母女六个,则在这里摆摊剁面,赚点活钱补贴家用。”

两大碗剁荞面配了一大份羊肉臊子,武怀玉他们吃的是十分满足,妇人娘几个也是既忙碌又高兴,揉面擀面剁面烧火煮面,一刀又一刀,忙个不停。

那小娃都很懂事的不哭不闹。

这摊子守在环灵大道上,生意不好也不坏,辛苦一些,但也多少能帮衬到家里一些,光靠土里刨食,更难。

家里种的荞麦、蔬菜,家里养的羊,在这里能够变现更多。

武怀玉看着那条环灵大道,虽然灵州闹出了刺客袭击的事,但路上来的商旅货物仍然很多。

颁宁庆道由关中平原进入黄土高原后,主要还是以川道为主。

长安过渭桥后,沿泾河到豳州,这里也刚改名邠州,以免幽、豳混淆,在豳州沿泾河支流马岭河(环江、马莲河),进到庆州环县。

再往北支流减少川道变窄,就不能再沿河川而行,改循山岭而行,还要经过一段瀚海戈壁。

庆、盐、灵三州交界处的青刚岭,是这条路上的关键处,要通过青刚峡,出青刚峡,可往灵州,也可至盐州,还可至原州。

武怀玉他们刚才在聊环灵大道,就聊到这青刚峡,那里处三州边境,地势险要,扼守环灵大道必经之处。

武怀玉觉得现在灵州情况不明,要恢复盐州关键还得靠自己,打算带兵先去青刚峡口,在那里筑堡修寨,做为收复盐州的大本营,背倚庆州,可借助环灵大道的交通和商货,尤其是以后要以盐换粮,这交通要道越发重要。

而庆州都督是段纶,也算是关系还不错的朋友,可以借些力量。

一骑快马奔来。

“县公,请快回军营,任城王来了。”武怀亮进来禀报。

武怀玉听说李道宗又来了,一点不急,最近李道宗天天来找武怀玉,但追查刺客的事情却没什么进展,更别说什么交待了。

“你就跟李都督说我在外边呢。”

“县公,任城王带来了陛下使者。”

听说皇帝使者来说,武怀玉不敢怠慢,赶紧动身返回。

怀玉离开前,摸出一枚银开元通宝给妇人,算是给她的打赏。

妇人捏着那枚银灿灿的开元钱,望着远去的一行人怔怔出神,还以为他们只是普通商人,没想到这群大方的食客,居然是位县公?

连灵州都督灵城王都赶着见他,现在还有皇帝使者来给他宣旨?

这个年轻人到底是什么来头?

“娘,这枚钱怎么白的,私钱么?”

“傻丫头,这可不是私铸白钱,这是银钱,”她之前听说过这种银币,一个重一钱半,能值二百四十文开元通宝铜钱,十分罕见,有人专门收藏,一枚能换到二百五十枚铜钱呢。

五文一碗剁荞面,够她们娘几个剁上五十碗。

大丫头听说这枚白钱居然值五十碗剁面,惊讶的合不上嘴,“那人好大方啊,居然赏咱这么多钱?”

妇人看着远去的背影,“他们可能是城外那盐州兵军营的,那年轻人可能是新任盐州刺史。”

“这么年轻的刺史?比我阿兄也大不了多少呢。”

“你阿兄能比么,你阿兄是放羊的,耶是种地的娘是剁面的,上次来收钱的赵四他们聊到这位新刺史,据说出身国公之家,还是位神仙高人的弟子,来上任路上,还把一位要叛乱的王爷杀了,相当了得呢。”

二丫头听了连连惊叹,“娘,他们要是以后每天都来吃剁面就好了。”

一碗剁面再配份羊肉臊子,大约能赚到三文钱呢,要是他吃高兴了,再打赏一枚银钱,那都值一头羊了。

妇人赶紧把那枚银钱贴身收好,摇了摇头不去做那不切实际的梦,转身收拾碗筷洗碗去了。

一碗面能赚上半文钱,一天能多卖上几碗面,就心满意足了,至于什么刺史、县公那些,离她们这些小民太遥远了。

第907章 他急了第1072章 事情暴露第1008章 因为值得第142章 去天五尺第834章 世袭江州国于晋第792章 冲天香阵透长安第815章 韬光养晦第769章 上一课第250章 一枝红杏出墙来第1008章 因为值得第230章 皇帝闷鸟第853章 海中夷洲换江州第1092章 武相的福利第977章 朕来做个媒第931章 皇长孙第342章 榆林第850章 武良娣第513章 都督为何发笑第439章 末法时代无尽藏第892章 海贼岛第651章 试点第147章 神勇三娘第677章 托塔天王三太子第995章 这份忠诚值得嘉奖第1096章 丁忧第384章 扑朔迷离真亦假第666章 交个朋友第221章 逼债第359章 开宗立派振龙门第663章 多少年没见过这样的事了第731章 宋平郡公第619章 穷追不舍铁建山第1068章 朕累了第86章 临危受命第15章 牛刀小试第710章 皇帝输不起第886章 降龙伏虎第481章 武怀玉从不坑朋友第686章 意图谋反第371章 百鬼夜行城南窟第393章 满朝勋贵半亲朋第1027章 天下岂有四十年之太子乎第166章 武怀玉必须死第204章 皇上又来了第11章 朱衣黄衫第681章 梨园孤儿第231章 家族未来 武二娘第38章 空手套白狼第1084章 狗急跳墙第53章 古仙一脉第695章 武氏部曲第766章 有点欺负人第9章 弃籍投附第1022章 我们武家要造反吗第717章 邕州都督第1062章 白鹿塬上第245章 魏征偷菜第427章 金榜题名争捉婿第100章 奏捷请功第363章 红袖添香琵琶行第980章 煮茶释兵权第667章 十年令史第595章 老师循循善诱人第1102章 武氏集团第491章 老卒第820章 大长公主是个痛快人第660章 秉笔相公第534章 今日锦上更添花第1040章 女皇妹妹第737章 一万首级的任务第914章 武公东渡第811章 迫不急待第1021章 点将授封第437章 长孙无忌的密谋第70章 拜见四叔第976章 唤郑才人来第262章 囚徒第733章 都不是省油的灯第931章 皇长孙第894章 他乡遇故知第343章 李三娘第72章 欢喜就好第533章 大雪初晴日半曛第273章 邀约第878章 停封第273章 邀约第543章 车轮鏖战绞肉场第345章 怀玉入京第642章 以身饲狼第1014章 十八骑横扫千军第411章 禁止撒币第732章 容州都督第161章 各显神通第522章 淮南公主第111章 夜叩宫门第930章 一封急报第733章 都不是省油的灯第568章 程咬金的羡慕第311章 你是个懦夫第1097章 三年之后
第907章 他急了第1072章 事情暴露第1008章 因为值得第142章 去天五尺第834章 世袭江州国于晋第792章 冲天香阵透长安第815章 韬光养晦第769章 上一课第250章 一枝红杏出墙来第1008章 因为值得第230章 皇帝闷鸟第853章 海中夷洲换江州第1092章 武相的福利第977章 朕来做个媒第931章 皇长孙第342章 榆林第850章 武良娣第513章 都督为何发笑第439章 末法时代无尽藏第892章 海贼岛第651章 试点第147章 神勇三娘第677章 托塔天王三太子第995章 这份忠诚值得嘉奖第1096章 丁忧第384章 扑朔迷离真亦假第666章 交个朋友第221章 逼债第359章 开宗立派振龙门第663章 多少年没见过这样的事了第731章 宋平郡公第619章 穷追不舍铁建山第1068章 朕累了第86章 临危受命第15章 牛刀小试第710章 皇帝输不起第886章 降龙伏虎第481章 武怀玉从不坑朋友第686章 意图谋反第371章 百鬼夜行城南窟第393章 满朝勋贵半亲朋第1027章 天下岂有四十年之太子乎第166章 武怀玉必须死第204章 皇上又来了第11章 朱衣黄衫第681章 梨园孤儿第231章 家族未来 武二娘第38章 空手套白狼第1084章 狗急跳墙第53章 古仙一脉第695章 武氏部曲第766章 有点欺负人第9章 弃籍投附第1022章 我们武家要造反吗第717章 邕州都督第1062章 白鹿塬上第245章 魏征偷菜第427章 金榜题名争捉婿第100章 奏捷请功第363章 红袖添香琵琶行第980章 煮茶释兵权第667章 十年令史第595章 老师循循善诱人第1102章 武氏集团第491章 老卒第820章 大长公主是个痛快人第660章 秉笔相公第534章 今日锦上更添花第1040章 女皇妹妹第737章 一万首级的任务第914章 武公东渡第811章 迫不急待第1021章 点将授封第437章 长孙无忌的密谋第70章 拜见四叔第976章 唤郑才人来第262章 囚徒第733章 都不是省油的灯第931章 皇长孙第894章 他乡遇故知第343章 李三娘第72章 欢喜就好第533章 大雪初晴日半曛第273章 邀约第878章 停封第273章 邀约第543章 车轮鏖战绞肉场第345章 怀玉入京第642章 以身饲狼第1014章 十八骑横扫千军第411章 禁止撒币第732章 容州都督第161章 各显神通第522章 淮南公主第111章 夜叩宫门第930章 一封急报第733章 都不是省油的灯第568章 程咬金的羡慕第311章 你是个懦夫第1097章 三年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