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章 锦囊计

二月二,

龙抬头。

武怀玉一大早就起来了,李清比他起的更早,“你怎么不多睡会?”

“今天是三郎下场考试的日子,我答应送他去考场。”

“今年的主考官是谁啊?”李清问,“替三郎打过招呼了吗?”

李清院里的大丫环拿来慰贴熏香过的衣服过来,帮怀玉更衣。

“往年科举考试都是由吏部考功司的考功员外郎担任,不过近年来皇帝越发重视科举,今年以员外郎资望浅,无法镇住考场为由,改为礼部侍郎主考了,

今年的考场,也改设在皇城尚书省礼部南院贡院中。”

这次的主考官是礼部侍郎令狐德棻,这人很有文名,最早是跟着淮安王李神通起兵,任总管府记室参军,后来李渊入长安后,任命他为大丞相府记室,大唐开国后,转起居舍人,深得李渊信任。

此后任秘书丞,很长一段时间,都主要还是负责整理典籍修撰史书,贞观六年起升礼部侍郎兼修国史封爵彭城县男。

因周史编写成功,赐绢四百匹,又因完成新礼,赏绢二百匹,再因氏族志修定,进封子爵,授崇贤馆学士。

武怀玉也还有个兼修国史、崇贤馆学士的头衔,甚至武怀玉此前在朝廷主持编撰的一系列史书中,也是有名的。

他跟令狐德棻关系还不错,

知晓今年科举改由礼部侍郎主考,武怀玉还特意带怀良去拜见过他,怀良把自己写的一些诗赋给令狐指正,武怀玉也拿出自己两首新诗跟令狐切磋了下,

当然,武怀玉也提出要让令狐的长子进东宫任职,其次子去岭南历练,这些对武怀玉来说不是什么难事,一句话而已。

令狐德棻家族也曾是关陇集团核心家族,他父亲令狐熙就曾是隋朝的桂州总管,只是如今到他这代,大不如前。他还好,如今做到了四品侍郎,可他的儿子们,资质天赋都一般,

武怀玉的提议让他无法拒绝,

双方心照不宣的达成了协议。

不出意外,武怀良这次考明经肯定中取,本来明经就是十取一,比起百取一的进士要好考的多。

今年贞观十年的科举,应试者很多,国子监、崇贤馆、弘文馆,以及州县学生中的推举的生徒,还有各地都督刺史们推举的乡贡,数量都超过往年,

今年甚至又开了秀才科,这可是已经连续两年都因没有开科考试的。

更衣,洗漱,

三娘的通房丫头还帮武怀玉打理修饰了一下胡须,擦了脸,嘴唇上还涂了防开裂的口脂。

晚饭就在三娘这院里小灶吃,

院里厨房仆妇早早给煮了小米粥,又煮了羊汤,这是昨半夜就开始小火慢炖,炖了半个晚上,汤浓味鲜。

再配上几个肉包子,

营养又美味,

吃过早餐,怀玉来到前庭,便看到老三已经在等他了,连大哥也在。

“我今天也送下三弟去考试,顺便我一会还要去尚书省一趟。”

“我今天也要去兵部。”怀玉道。“你们吃了没?”

“吃过了,羊肉汤和胡麻煎饼,吃的很饱。”怀玉道,

兄弟三个便出门,天气虽冷,但兄弟三个都还是骑了马,后面跟着护卫随从,老三倒是一点不紧张,在门口怀玉看到他的伙伴武三思和侯三省。

这两人今年也一同下场参加科举考试,

侯三省就是当年那个小黑,老武部曲侯三的儿子,当年那个老实巴交的武家部曲,现在已经在岭南是大唐岭南道安南都护府门州镇南关守捉使,交州折冲府果毅都尉。

游击将军,上骑都尉。

老侯现在是从五品下的游击将军阶,视正五品上的上骑都尉勋,

其本官是交州折冲府的副官,从五品下的果毅都尉,而门州镇南关守捉使,是他的差遣使职。

镇南关守捉,有一千戍兵。

老侯多年征战,甚至还给自己挣到了一个南定县开国男的爵位。

曾经的瘦弱的放羊娃小黑,跟着怀良读了十年书,现在成了一个高大魁梧的年轻人,却又还带着点书卷气。

见到怀玉时,侯三省很恭敬的上前行礼,侯家现在已经不再是武家的奴婢部曲,可侯三父子依然把自己当成武家人。

当年的阿毛,现在的武三思,也是一个高大青年,从他身上,跟晋国公府那个门房里管门的驼子看不出半点关系来,

武驼子和武三思,他们家现在也一样不是武家奴仆,而是客户,武驼子是武家雇工。

三人都报考的明经。

相比起称为以诗赋取士词科的进士科,明经还是较易的,一本五经正义要是学透了,那考明经没啥太大难事,甲等考不上,可以报丙等丁等,

明经主要就是考的填空、问答。贴经就是填空,考官任取儒经某段,用纸条盖住其中几个字或几句,考生默写出来。因明经考试分科,所以明经科四科考生们的卷子甚至都还不同。

说句实话,朝廷现在的制科考试,还不如武家当初在江州的三级考试,甚至现在武怀玉在岭南实行的南选考试,都比朝廷更侧重实用知识。

朝廷的策论考试,武怀玉觉得太过简单,根本没有涉及什么真正的实质问题。再加上不糊名阅卷,甚至投卷之风,使的朝廷科举说实话还真就是个过场,

一年也录不了那么几十个人,大多数还都是凭关系内定的,那些没什么门路关系的,哪怕运气好录取了,但也很难通过吏部铨选那一关,想要通过科举直接做官,太难太难。

尤其是对寒门子弟来说,他们一般连成为州县官学生都难,更别说成为太学生和馆学生,因此他们也无法成为生徒被学校推举参加考试。

他们只能以乡贡身份参考,但乡贡身份很难,他们先得在家乡州县自荐报名,通过地方官府的审查,获得资格后要参加县、州的考试,优秀者才能得到刺史的推荐,拿到乡贡名额,进京赶考。

大唐的官吏其实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但现在官员去考科举的极少,毕竟中个进士甲等,通过铨选才能授九品官,中个明经甲等,还要通过铨选也才授从八品而已。

其实如武怀良这样的家世,根本不需要去考科举,就能够凭门荫入仕,不管是先做三卫官,还是馆学生,都有资格获得出身,甚至入仕时比科举起点还高。

但王学士还是希望准女婿考科举,武怀玉也不干涉。

路上边骑边聊,

三个年轻人都自信满满,他们苦读十年,接受到的教育资源极好,一群名师大儒教导,背景也硬,确实不用担心考不上。

一路到皇城门口,接受检查,

科举考生们也都提前拿到了通行证,得以放行进入皇城礼部南院贡院考试。

这是新考场,

主考官的级别也由六品的吏部考功员外郎,变成了四品的礼部侍郎。

武怀玉和大哥一起把怀良三人送到考场门口,

有南衙禁军负责检查,却也并不算严格。

明经科的考试是闯关考试,通过一关后才能进入下一轮,第一关就是贴经,儒经填空题。第二关是试义,考官出题,学生口答,考察对经书的理解水平,这是面试,也是问答题,总共十道题。

连闯两关,就能进入最后一轮,时务策。总共三道策问,考的是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因为明经有四科,所以考生可以自己根据自己通的经,来报考,到时考的也是报考经书的范围之内,相对还是较易的。

当然,制举六科里,最难的是秀才,然后是要考诗赋的进士,然后是明经。最容易的是明法明算明字三科,这是专科了,明法科主要就考的唐律,明算考的数学和天文,明字主要考书法,

那三科录取的士子,以后主要也就是做些伎术官,甚至只能是流外官了。

“进去吧,等你们考完,阿兄再来接你们。”

老三自信满满,“阿兄放心吧,我们一定都能金榜题名的。”

看着三人大步进了贡院,武怀玉兄弟俩也就转头离开,

“大哥你哪天出京?”

“也就这几天吧,要是今天手续办好了,最多后天便要出发。”

“大哥这次出任燕然都护兼丰州都督,说实话我是有些意外的,本来想着帮你谋个灵州都督的,”

怀义倒是无所谓的道,“朝廷京北防御重心向北移了,我这个燕然都护、丰州都督职责也挺重的。”

“嗯,确实如此,朝廷这是又一轮大调整了,你这燕然都护要监督长城以北,阴山以南的这些突厥、稽胡等部落,又要都督丰、胜、银诸正州,担子确实不小。”

“你有什么好建议?”

“朝廷的战略我知晓一些,恢复阴山以北武川、怀朔、怀荒等六镇,然后是要把阴山下河套平原纳入朝廷实际控制,再倚长城打造第三条防线。

核心还是河套平原,这是重中之重,所以朝廷才会新置丰州都督府,河套平原若在我大唐手中,那漠南的游牧部落就无法壮大并威胁朝廷,

要守河套,除了守阴山诸隘口,平原上也得守,要筑城,沿黄河一线,打造多座堡垒要塞,这样才能牢牢控制住这块肥沃的河套平原。”

怀玉给兄弟的建议,就是筑城堡,修烽燧,然后屯田,还要利用好从灵州到胜州这千里黄河河道平缓的通航条件,一年能够大半年时间通航,利用好了,丰州都督府就不再是孤悬在外,而是与周边联通一体。

从丰州九原,到当初突厥颉利的汗庭定襄城,也就是旧单于台,这可是成为塞上江南的一片好地方,

这里不仅仅能放牧牛羊,屯田耕种条件也极佳。

这块地方对中原王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若中原王朝能控制河套,那基本上游牧民族与中原的边界线就是在阴山,

若是游牧民控制住河套,那中原王朝只能退守长城。

“伱去了河套,对DTZ部落还是要以抚为主,”

武怀玉清楚,李世民下一步要做什么,灭掉吐谷浑后,皇帝的目标已经定在了漠北薛延陀身上。

DTZ已经衰弱成一盘散沙,不足为惧,所以这次就是重新整理,但不是整合,而是要进一步将他们再分化。

因此,可以推算到,燕然都护府设立后,接着就是漠南DTZ诸部,可能要在原先设立的那些都督府、州基础上,再进一步析置,

众建以分其势。

如原来在漠南的郁射设摸末,归唐后迁到狼山以东,阴山以北,置北平都督府,大唐授封他为怀安郡王、右屯卫大将军,北平都督。

而原来的沙钵罗小可汗,迁到狼山以西,河西以北,置北宁都督府,苏尼失封为怀德郡王。

大青山以南,置北开都督府,以李思摩为怀化郡王、北开都督。大青山以北,置北抚安国公执失思力为北抚都督。

而原来朝廷在丰州也设了丰州都督府,是以康国公史大奈为都督,但那时的丰州都督,仍还是以招抚安置突厥部落为主。

而现在武怀义这个丰州都督,就完全不一样了,他还是燕然都护,漠南的突厥诸部基本都受他监管。

北抚北开北平北宁这四都督府,接下来肯定是要继续分,一个都督府可能要变成两到三个,

原来设立的诸羁縻州,也可能要一分二,二分三的增置。

这样做表面说是嘉奖封赏突厥等诸部对大唐的忠心,实际就是要不断削弱各部,不让那些都督刺史的部落首领们实力强大。

摸末在武德初,可是有部众五万帐,实力很雄厚,而苏尼失也有部众五万帐。

朝廷把摸末的大部份虽迁到阴山北,但仍还是很强,只是如今比较老实,可谁能保证一直老实,

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摸末的北平都督府,一分为二或为三,封他的儿子也为都督,或是朝廷直接把摸末召入朝中,然后把北平都督府分成两三个都督府,交给他的儿子们分领,

甚至是取消北平都督府,直接多设州,由其诸子分任羁縻刺史,也可以按突厥幼子继业的传统,把都督之职交给摸末幼子,总之,就是得想办法继续削弱分化诸部,

“招一些部落牧民南下,但进了丰州都督府境内后,就得编户齐民,完全按照大唐的那一套来管理他们,不管他们是放牧还是耕种,都只能是编户百姓。”

最重要的一点,朝廷在突厥部落设立的那些羁縻府州,就是划分地盘,各部落都得牢守自己的地界,不得再越界游牧,更不得互相攻击,如果越界,那燕然都护府,就有权力惩罚,若是接受,都护府有权出兵讨伐,而其它羁縻府州的突厥部落,也有义务出兵协助共同讨伐。

以前,DTZ有个大汗,大汗下面有小可汗、有设、有俟斤,但是以后漠南只有七八个都督以及几十个刺史,把他们的中心打掉,

再牢牢监视按住,谁也别想冒头。

“这么说来,我这都护看来任务还挺重,”

“那是自然,如今朝廷安东安西安南燕然诸都护府设立,用意也是很明确的,你这燕然都护先把漠南理顺,不出三年,朝廷肯定要跟漠北薛延陀开战,你若是能够把握好这个机会,

也能一战晋封国公!”

第1074章 武怀玉的反击第575章 海池龙舟论赏罚第1043章 晦日归天白人罪第256章 芙蕾斯塔第136章 牛撞树了第242章 羊鼻子和牛鼻子第1069章 诏停世封第874章 开封第446章 商人重利而轻义第403章 你也配坐我前面?第419章 谁来弄谁第952章 驾崩第718章 嫡庶之争第962章 皇后的秘密第242章 羊鼻子和牛鼻子第342章 榆林第875章 响亮的耳光第1059章 放荡不羁浪公主第178章 开国县子第403章 你也配坐我前面?第903章 怕吗第957章 皇帝 太子 国师第1060章 李靖的无奈第1013章 吕宋侯有令第182章 战神吐血第1042章 无力回天第429章 不当宰相去养猪第700章 国舅夜访第707章 高处不胜寒第975章 这么快就怂了第852章 楚女腰肢越女腮第104章 共赴黄泉第1041章 后宫秘密第830章 此一去蛟龙出海第81章 由我接管第918章 “史诗战役”第1027章 天下岂有四十年之太子乎第2章 元从禁军第411章 禁止撒币第246章 大师兄苏定方第533章 大雪初晴日半曛第638章 擅杀第931章 皇长孙第169章 围猎青狼第128章 统神机营第650章 祖孙三第813章 太子监国第682章 武氏技校第1042章 无力回天第434章 樱桃宴第769章 上一课第50章 登堂入室第659章 大胆第472章 庆余年第969章 武怀玉当列几等?第558章 悯忠阁上起山头第386章 宰相之子狱中缢第73章 检校总管第1065章 天谴第918章 “史诗战役”第205章 斗米二三钱第714章 做嫁衣第575章 海池龙舟论赏罚第193章 寿阳侯第119章 只欠东风第39章 东市现宝藏第645章 三拜宰相第140章 后院起火第836章 我的心腹在哪里第114章 殿上交锋第569章 征服者第1075章 胜天半子第723章 医院营的旧部第144章 一夜未眠第919章 捷报第660章 秉笔相公第234章 和亲第219章 清水衙门第659章 大胆第343章 李三娘第501章 义儿李克用第522章 淮南公主第388章 王中之王弑君者第290章 塞上地主第702章 少倜傥有大志第996章 武氏十三义子第735章 李靖第1101章 宰相西征第648章 李二凤第164章 别宅妇人第797章 与魏征的交易第480章 云家的追随第997章 兵中之龙第444章 乘胜追击剑封喉第254章 九尾狐大姨子第873章 我,李世民,有资格封禅泰山第897章 心可纵言勿滥也第45章 夜寻佳人第1003章 秘密武器第186章 不良少年
第1074章 武怀玉的反击第575章 海池龙舟论赏罚第1043章 晦日归天白人罪第256章 芙蕾斯塔第136章 牛撞树了第242章 羊鼻子和牛鼻子第1069章 诏停世封第874章 开封第446章 商人重利而轻义第403章 你也配坐我前面?第419章 谁来弄谁第952章 驾崩第718章 嫡庶之争第962章 皇后的秘密第242章 羊鼻子和牛鼻子第342章 榆林第875章 响亮的耳光第1059章 放荡不羁浪公主第178章 开国县子第403章 你也配坐我前面?第903章 怕吗第957章 皇帝 太子 国师第1060章 李靖的无奈第1013章 吕宋侯有令第182章 战神吐血第1042章 无力回天第429章 不当宰相去养猪第700章 国舅夜访第707章 高处不胜寒第975章 这么快就怂了第852章 楚女腰肢越女腮第104章 共赴黄泉第1041章 后宫秘密第830章 此一去蛟龙出海第81章 由我接管第918章 “史诗战役”第1027章 天下岂有四十年之太子乎第2章 元从禁军第411章 禁止撒币第246章 大师兄苏定方第533章 大雪初晴日半曛第638章 擅杀第931章 皇长孙第169章 围猎青狼第128章 统神机营第650章 祖孙三第813章 太子监国第682章 武氏技校第1042章 无力回天第434章 樱桃宴第769章 上一课第50章 登堂入室第659章 大胆第472章 庆余年第969章 武怀玉当列几等?第558章 悯忠阁上起山头第386章 宰相之子狱中缢第73章 检校总管第1065章 天谴第918章 “史诗战役”第205章 斗米二三钱第714章 做嫁衣第575章 海池龙舟论赏罚第193章 寿阳侯第119章 只欠东风第39章 东市现宝藏第645章 三拜宰相第140章 后院起火第836章 我的心腹在哪里第114章 殿上交锋第569章 征服者第1075章 胜天半子第723章 医院营的旧部第144章 一夜未眠第919章 捷报第660章 秉笔相公第234章 和亲第219章 清水衙门第659章 大胆第343章 李三娘第501章 义儿李克用第522章 淮南公主第388章 王中之王弑君者第290章 塞上地主第702章 少倜傥有大志第996章 武氏十三义子第735章 李靖第1101章 宰相西征第648章 李二凤第164章 别宅妇人第797章 与魏征的交易第480章 云家的追随第997章 兵中之龙第444章 乘胜追击剑封喉第254章 九尾狐大姨子第873章 我,李世民,有资格封禅泰山第897章 心可纵言勿滥也第45章 夜寻佳人第1003章 秘密武器第186章 不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