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宋青华

就看了那么一眼,张辰就被迷住了。马上释放出意念力,到那两件玩意儿上,果然不错,一件三层一件四层,都是绿幽幽的光芒。

神奇的卡纳塔克啊,真没想到还能在印度见到如此粱亮的东西,这玩意儿好像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一件完整的,这下可是抄上了。

款彩屏风,国内一些博物馆也有收藏,张辰之前也见过一些,并且近距离观察和研究过,但是没见过这么大这么完整的。

款彩屏风属于漆器的一种,始于明晚期,在清中期的时候达到了顶峰,是漆器中的高档产品,属奢侈品一类,也有人叫它“刻漆”和“刻灰”。

款彩的工艺和其它的漆器又不相同,先是在木器上鬃(xiu)一层漆灰找平,然后再在漆灰的底子上推一遍漆,接着根据描好的画稿把需要上色部位的漆面和漆灰全部铲掉,铲出一个轮廓之后图上粉,在粉的基础上再添加其他颜色,最后用油脂浸泡使之附着并牢固。

彩款漆器的造价相当高,工艺也特别复杂,而且极少见小榫,最多的就是屏风了,在古代的时候多是大户人家的陈列观赏品,一般的有钱人家地主什么的,那是消费不起的。

这么好的两扇款彩屏风出现在印度,张辰并不觉得稀奇,如果走出现在国内倒是要叫人有些吃惊了。

款彩漆器还有一个名字,叫做“科罗曼多”这是欧洲人的叫法,但是这个名字却叫的比较响亮,因为完整的款彩屏风基本上都在欧美。

在当初的时候,人们还没有文化艺术保护这种意识,对于各种艺术品和工艺品,也只是从欣赏的角度出的。那时候的匠人都没有地位”基本属于是完全被管制的,政府要做点什么东西也是随叫随到,容易得很,他们做出来的东西”自然不会被重视。

十七世纪的时候,英国成立了东印度公司,这个公司起初并不是鸦片专卖店,股东们也都是正经商人,鸦片贸易走到了后来才作为一种胁迫通商的工具被使用的。

早期的欧洲人对于中国是很喜欢和崇拜的,他们没见过那么大的国家,然后又有很多欧洲商人的传说,于是东方的中国在欧洲就是富饶、

美丽、神秘的代名词。

东印度公司当时是在整个亚洲做生意,当然也会到清朝去,欧洲人见识了款彩屏风之后,就认为这是一件财的利器”于是就大量地收购,然后贩卖到欧洲去赚取暴利。

东印度公司做的是垄断生意,英国女王给了他们特许权,只有他们能够在这个区域内经商,其他的英国商人只能做为下家从他们手里拿货。而当时的东印度公司总部商馆,就设立在科罗曼多(国内也有译做“克罗曼德尔,的)海岸的马德拉斯,也就是现在的印度金奈,基本上所有的东方货物都要从这里出。

欧洲的商人对于东方几乎是完全不了解,根本分不清中国、印度、

缅甸这些名字到底是什么地方,他们只知道,东西是从科罗曼多海岸买来的。所以当有人问起产地的时候,他们也只能说是科罗曼多。久而久之,不知道款彩漆器本名的欧洲人”就给这种精美的漆器起了个新名字“科罗曼多”。

金奈和迈索尔同在南印度,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也就几百公里,而在当时也有很多的欧洲人住在迈索尔,有这样两扇屏风出现在迈索尔也是很正常的。让张辰惊奇的不是这两扇屏风的来历,而是它们的品相,上上下下”前前后后,没有一丝的损坏,甚至连最容易磨损的角上”都是完好如初。

张辰走近一些,细细打量着这两扇屏风,这间古董店的老板显然是知道这屏风的价值,都摆在了店内宽敝处,而且表面没有一点的灰尘和污渍,应该是常常擦拭保养的结果。

四层绿色光芒的是康熙年间的物件儿,正背面前是花鸟内容,画面上的鸟儿栩栩如生,牡丹交艳富贵,单画工这一项已经有相当的水平了,何况还有更加精湛的工艺,和数百年的历史沉淀。近一米九高,十叶四十多公分连起来,快要到五米了,这扇屏风价值不低啊。

另一扇三层光芒是乾隆年间的,比这个还要大,居然有十八叶之多,近九米的宽幅,这在屏风当中是极少见到的。整扇屏风以西湖十八景为题,每叶上面的图案都不相同,却是把个杭州美景表现得淋漓尽致:背面则是相应的题诗,也是款彩工艺,一画一诗甚是雅致。

这屏风上面的西湖十八景,并不是胡编乱造,而是真实存在过的。

清雍正年间,李卫总督浙江,疏浚西湖,在原有的南宋西湖十景上,增加了西湖和周围的十八处景观。这十八处景观包括了西湖及周边的山水石泉,涵盖杭州的自然风光和民间风俗,几乎把杭州美景尽数收录,又称作杭州十八景。

这扇屏风也很符合乾隆朝的风格,乾隆皇帝很喜欢游山玩水,光是下江南就把国库都下空了,最后还得和坤帮着去借钱出去旅游。也好在这屏风是在乾隆中期,要走到了乾隆晚期,那个为讨好皇帝而设立的西湖二十四景出台,这屏风怕是还要大一些。

这么漂亮,这么大,保存的这么好,这两扇屏风让张辰是越看越喜欢,即使遍数欧美各国收藏的款彩屏风,也没有能和这两扇等同的,张辰就琢磨着,怎么把这两扇屏风搞到手。可再看这屏风保存的如此完好,一定是主人的心爱之物,肯不肯卖还是两说呢,要想捡漏那就更别想了。

张辰手里现在只有两件屏风的藏品,一件是在关家宅子的地下密室得的银丝银胎景泰蓝屏风,另一件是在通县掏老宅子得的黄花梨浮雕人物屏风。而漆器类的藏品,张辰手里也不多,国内的只有几件,国外的也就是得自加勒比山洞的日本漆器。而这两件玩意儿”可是集屏风和漆器为一体的顶级货色,要让他就这么和这两扇屏风擦肩而过,他还真做不到。

既然放不下,那就想辙吧,怎么才能让物主愿意出让呢,这异国他乡的,连个能帮着说项的人都找不到,张辰辜一次被身处异国的孤独感染了,真是谁不说他家乡好啊。

这样的藏品放在哪里都是好东西,不是一个帮闲的服务员能做得了主的,张辰直接找上了这间古董店的经理。在印度,英语还是比较普及的,尤其是在旅游城市做买卖的人,会英语的人还是很多的。刚才进店的时候,就连服务员都会用英语打招呼“威尔卡姆”经理自然不可能不懂。听服务员说张辰要和他说话,这位四十多岁,长相很富态的经理,礼貌地问道:“欢迎光临,我是这间商店的老板,我叫桑德拉汗,有什么能帮到您的吗?”

“汗”?这是个什么姓啊,要在中国可就闹笑话了”印度人和中国人好文化不同。张辰指了指那边的屏风,问道:“汗先生你好,就是那两扇屏风,我很喜欢它们,你们卖多少钱?”

本以为那两扇屏风如此精美”应该是店里的非卖品,可这位经理的回答,却让张辰的内心一下子兴奋了起来。

“哦,您说的是那两扇中国屏风吗,那个很漂亮的,在欧洲人们都把它叫“科罗曼多”是很有名的收藏品。这两扇屏风是我一年前从旧的富豪区收购来的,当时那里就要被拆毁了,有很多古董被人们卖掉。这两扇屏风原来的主人是一个荷兰后裔”他现在是一个普通人了,很需要钱”否则的话,这样的东西他是不会出售的。

您应该知道,这样的古董是很值钱的,据说它的生产时间在遥远的两百多年前,那时候我爷爷的爷爷都还没有出生呢。哦,还有,你看这两扇屏风,它们的工艺很美丽,个头也很大,像一面墙一样,这可不是一般的工艺品,你说不是吗?”

原来这个古董店老板还是一个碎嘴子,这屏风和他爷爷有什么关系啊,两百年算得上遥远吗,还一面墙呢,屏风在某些程度上就是当墙来用的。估计这家伙是在扮猪吃老虎吧,说了这么多没一句是关系到价格的,倒是有抬价的嫌疑。

张辰腹诽着,道:“好吧,汗先生,我知道这是两件两百年前的东西,但是它们的年代并不是很久远,至少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的几千年前,两百年不算什么吧。你们印度也有很悠久的历史,两百年只是很短暂的一下子,我说的没错吧。而现在,我只是想知道这两扇屏风的价格,你能告诉我吗?”

好像所有的古玩商人都喜欢忽悠那么两下子,不忽悠就不足以证明他们的东西有多好似的。只是这位汗老板现,张辰好像并没有被他忽悠到,反而是一幅很不屑的表情,看来这忽悠神功是没效果了。笑道:“是的,在悠久的历史面前,两百年的确不算什么,但是这两百年的历史也是存在的,而且这两扇屏风都很漂亮。如果你想要得到它们,我认为你应该付出十万美金的代价,否则是不可能成交的。”

以这两扇屏风的品相和珍贵程度,十万美金的价格的确是不贵,而且还算是很便宜的。看来这个桑德拉汗八成也是个棒槌,买这屏风的时候应该也是走运碰上了,他并不懂得这玩意儿的价值。

张辰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屏风,觉得十万美金不是他能接收的价格,也不可能是对方的低价。十万美金虽然不算贵,但是离他捡漏的兴奋度还差一些,笑着摇了摇头,道:“不,不,不,汗先生,你的要价太高了,远远出了本来的价值。这东西叫做漆器,你也许不知道,中国的漆器有很多种,最少在十种以上吧,而这一种的历史是最短的,如果不是因为这也是来自中国的东西,我是不会有一点兴趣的。”

张辰又看了一眼那两扇屏风,做出一种有些无所谓的表情,接着道:“这样吧”我愿意出价一万美金,如果还要高一些的话,我就要考虑是不是放弃了。”

桑德拉汗明显感觉到了张辰的不乐意,心想是不是自己真的要价太高了,虽然没有去过中国,但是他知道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无数的古董流传下来,也许这种屏风真的如他所说吧。

也不能排除这今年轻人实在耍诈的可能,古董这东西里边的门道太多了,尤其是自己不子解的东西,看他这么年轻,不应该是古董行里的专家”估计也只是有一些了解,或者还是一个刚入行的人吧。

可是一万美金真的太低了,怎么也带再加上一些”“哦,先生,你不能这样,你这是在对我进行录削。你知道吗,我收购这两扇屏风可是花了不少钱的,而且还有很多的时间和我的诚意,你怎么能用一万美金这么一点钱就把它们带走呢。五万美金,您看怎么样”如果合适的井,我们就成交了。”

“什么,五万美金?汗先生,你不是在开玩笑吧,我很怀疑你对我的诚意,以及你做生意的诚信度。我们中国做生意的人有一句话,叫做“童叟无欺”就是说,无论你是面对一个垂垂老矣的老人,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幼童,都应该做到不欺骗对方”你确定你做到了吗?”

嘴上要求对方要诚实,可自己却是在忽悠对方,用自己最专业的知识”去欺负一个在这方面毫无见识的人。张辰这句厚颜无耻的话还真把桑德拉汗给镇住了,心想,做生意不就是应该低买高卖,把利润最大化的吗,尤其是经营古董,如果每一件古董都保证诚实的交易,那还能赚到钱吗,中国人真的很神奇啊,实在让人搞不懂。

可是看着张辰那张义正严词的脸,桑德拉汗还真就不好意思再出高价了,“那好吧,我给你一个很公平的价格,但是我也不能不赚钱,我的生意也是需要经营的。两万美金,只能是这个价格了,如果你连两万美金都不愿意付出,这今生意我宁愿不做了。”

两万美金,的确是很便宜了,张辰也在心里接受了这个价格,这绝对算得上捡漏了,没想到在印度也能捡漏。上次在英国的时候,是在拍卖会上捡漏,那东西是日本人的,只在伦敦拍卖而已,而且张辰手里并不缺瓷器,多一对青花大尊是锦上添花而已。而这两扇屏风可就不一样了,完整的款彩屏风在国内几乎是没有的,反正张辰是没见过,这么大的款彩屏风,哪怕是在国际上也是绝无仅有,只花区区两万美金,实在是太值了。

就在刚要张口答应成交的时候,眼睛从玻璃的柜台上扫过,看到一只盒子。盒子不大,也就是比鞋盒稍大一点,里边铺着柔软的绒布,上边是一张塑封了的纸斜放着,还有一只青花净瓶。就是这只净瓶,让张辰把就要出口的成交二字,生生地咽了回去。

净瓶本身没什么,一种佛教用具,比丘十八物之一,用来喝水或者耀,说白了就是水杯或者牙杯:青花瓷也没什么,张辰的藏品中有不少的青花瓷,而且都是精品,还不至于让张辰这样。可是那只净瓶的造型却是引起了张辰的注意,大约二十七八厘米高,底径差不多七八个厘米,细长的瓶颈模仿佛教塔刹的造型而制,饰以均匀的凸弦玟,中上部位有饼状;圆球状的瓶腹上一圈莲花纹饰,平底的矮足处是一圈莲瓣玟,看起来素雅庄重;龙形的流从瓶肩部伸出,龙嘴张开微微露出龙牙。这种造型的净瓶,盛行于两宋年间,而且多为皇帝的官家御用瓷。

张辰再次释放出意念力,覆盖了那只净瓶,六层蓝色的光芒浮于其上。天呐,这,这居然是北宋初期的东西,我今天是要中奖吗?

这个时候,那两扇屏风已经无关紧要了,张辰宁愿放弃那两扇屏风,来换这只青花净瓶。宋青花啊,别说两扇屏风,就是十扇,也比不了一件宋青花,这根本就不是能比的。

通过刚才的交流,张辰基本可以确定,这个桑德拉汗肯定认不出这是宋青花。而且”如果他认得这是宋青花,这只净瓶就不可能摆放在他的店里了,从已经出土的各种宋青花瓷片来看,宋代的青花瓷基本都是胎质粗糙”色泛黄,青花色多为黑蓝色或者灰蓝色的下等货色。可这只净瓶却是截然不同,胎体圆润,柚色洁白,青花色虽然达不到苏麻离青的那种深沉浓艳,可以算是达到了柔和淡雅青蓝色,接近于使用陵塘青的成化青花;而且在意念力的观察下,胎质洁白细腻,甚至过了同一时期定窑、邪窑等白瓷。

嗯,这件净瓶一定要搞到手。

张辰没有再说两万美金的事情,只是责着玻璃柜台”故作惊讶地道:“咦,汗先生,你这里还有青花瓷啊,我可以看看吗?”虽然张辰观察那只净瓶的时间极其短,也就那么几秒钟的事,可桑德拉汗还是看见了他那略为凝固的表情,还以为张辰不满意两万美金的报价,正想着是不是再降上个一两千美金呢。

没想到张辰却是很跳跃地把思路转移到了另一件古董上面”回头走到柜台内侧,把那只装了青花净瓶的盒子取出来,道:“您说是这个吗?这个也是从你们中国来的,青花瓷是很有名的,全世界的人都喜欢这种瓷器。关于这个”我还有证明呢,你来看。”

把那张塑封了的已经黄的纸拿出来放在桌上,桑德拉汗有些得意地道:“1这是来自中国的信件,我找了懂得中文的人翻译过了,信中说这是中国的僧人送给印度僧人的礼物,只是那个翻译说这信中有错字”本来应该是叫做“青花”可是信中写的却是1清花”他说可能是因为中国原来的文字和现在不一样的原因吧。”

张辰在走过来的同时”已经用意念力观察过这间古董店了,他想要看看,这间古董店里是不是还能找到其它的好东西,果不其然,真的还有一件好东西,这青花净瓶居然是一对的。同时他也用意念力观察过这张信笺了,的确是和净瓶同一时代的东西,上边大致意思就是说,沧州道圆大师曾在天竺求佛多年,在天竺也有很要好的和尚朋友,现在要再次派弟子前往天竺交流佛学,请他的朋友“菩提达纳”代为照顾,并带去产于宋朝的礼物若干云云,这其中就有“清花”瓷制法器百三十件。

之所以把,“青花”称为“清花”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可能,是青花瓷清利光润,有别于其它窑口的瓷器:第二个可能,应该是佛教徒的性子没有那么世俗,这青花瓷器很对道圆大师的胃口,所以用佛家六根清净之清来称呼“清花”。

不管是什么原因吧,总之,信中只有一处提到了瓷制法器,最重要是通过意念力的观察,这张信笺和这只净瓶又是同一时代的东西,那么这只净瓶的年代就确定是北宋太祖年间了。只是这桑德拉汗有些棒槌,这书信也是古董之一,怎么能这样来处理呢。

张辰假模假式的看了看这信笺,貌似随意地问了一句:“汗先生,这净瓶应该是一对的啊,你这里怎么就一只呢,如果只有这一只的话,那就不值钱了,也就几百美金吧。”

桑德拉汗就郁闷了,怎么净瓶还要成对的吗,也许是中国的传统吧,答道:“这净瓶的确有两只,是前些年拆毁佛寺的时候,一个小

孩子在寺庙的地宫里捡到的,然后卖给了我,当时就和这个证明一起装在一个溧亮的盒子里,只那个盒子已经卖掉了。

”说着又把另一只净瓶拿了出来。

捡到的?是去偷来的吧,那是寺庙的地宫,虽然拆毁了,但也不是能够让人随便进去捡并西的。

这间小小的古董商店实在神奇,不但能找到保存完好的大件款彩屏风,居然还可以找到这么精美的宋青花,这都要归功于桑德拉汗,这家伙也是个常出去憋宝的人物,虽然水平不怎么样,可架不住他运气好啊。

没关系,自己的运气比他还要好得多,他辛辛苦苦那么久,跑来跑去的。到最后,还不是为我跑腿儿了,要是不把这些东西都收了,还真就对不起他的那点儿辛苦了。

张辰故作惊讶地道:“真的是一对啊,太好了,这样的一对瓷器,应该值两千美金了,汗先生,我出三千,你卖给我怎么样?”桑德拉汗一听就不干了,“怎么可能,这可是最有名的青花瓷,就只有两千美金的价值吗?”张辰开始耍水磨功夫了,笑着道:“汗先生,这你就不懂了,青花瓷的确是很漂亮,也是最有名的瓷器,这些我是承认的。可什么都是都有好坏之分的,青花瓷也是一样,在中国至少有几十上百种的青花瓷,但是值钱的都是官窑,官窑你懂吗,就是皇帝、国王专用的,那个才会值钱。而你这两只净瓶,不但不是官窑,而且品质很一般,只是最普通的青花瓷,是做为大师们之间的一种礼物来交换的,所以他不可能多么值钱。”总之是张辰一顿猛攻之后,桑德拉汗抗不住了,以两万五千美金的价格把两只净瓶和两扇屏风卖给了张辰。

张辰得了宝贝欢天喜地走了,桑德拉汗也一样是欢天喜地,这桩买卖了下来,他赚了两万美金,能不高兴吗。a。

第498章 拍卖会恩怨(二)第282章 乐极生悲第20章 初闻赌石(中)第446章 自然灾害第442章 九龙影壁第511章 拍卖会恩怨(十五)第一三六一三七章 拍卖会风波五六第四四三四四四章 至尊皇权的象征和万人追捧的臭脚一二第403章 种副部长第427章 一了百了第51章 你要是想打我就打吧第479章 赶电梯的胖子第677章 终于等到了第600章 真正的低调第73章 宁家第675章 推进第481章 七年之痒(二)第216章 好主意第148章 不愧大名第566章 吐珠第49章 疑似第85章 赌木七一二桑耶七觉士第477章 如此极品第313章 来了就别走了第287章 又一个庞大的工程第252章 彻查第76章 拍卖会上的大漏(上)第457章 外来的搅屎棍第158章 再临缅甸(一)第457章 外来的搅屎棍第662章 收场第392章 海上丝绸之路(一)第309章 最坏的人(下)第9章 黄锡第448章 好人好报第28章 情定南疆(上)第328章 仿制品的仿制品的仿制品第485章 七年之痒(六)第466章 又是碰瓷的第611章 面试(下)第432章 震撼第80章 归来第258章 恐怖事件(三)第694章 危第244章 波澜再起第605章 别人海啸我发财第77章 拍卖会上的大漏(下)第486章 早餐闹剧第330章 一车粉条(中)第610章 面试(上)第281章 汉府瓷第77章 拍卖会上的大漏(下)五九九第277章 外销瓷第644章 利益牵扯第72章 车震第728章 抱憾神庙第69章 小沐姐,我又捡漏了。第106章 公盘结束第515章 被偷拍了第8章 潘家园第151章 七子八婿满床笏(上)第743章 隋唐第一超女第7章 京城有个小师妹第293章 不懂历史(二)第520张 再得一宝第433章 罕见的方形四足宣德炉第566章 吐珠第620章 龙王第216章 好主意第117章 他搬空了庞贝古城第287章 又一个庞大的工程第371章 布局(上)第466章 又是碰瓷的第104章 一赌为快一睹为快(七)第698章 一命换一命(下)第241章 灵光一计第461章 汉奸比鬼子更可恨第653章 威逼第396章 海上丝绸之路(五)第596章 女神歌声的传说第115章 教会的隐秘第578章 又是杨晨燕第391章 最佳熟人第148章 不愧大名第412章 拒绝扶持第244章 波澜再起第380章 真迹赝品第316章 突来的变化第535章 龙城张家好福气第349章 水落石出终有报第309章 最坏的人(下)第76章 拍卖会上的大漏(上)第344章 炒作(下)第242章 /第二四三章、没开始就破裂的谈判(上)第12章 一对玉蝉第598章 突来的消息第179章 满载而归第343章 炒作(中)
第498章 拍卖会恩怨(二)第282章 乐极生悲第20章 初闻赌石(中)第446章 自然灾害第442章 九龙影壁第511章 拍卖会恩怨(十五)第一三六一三七章 拍卖会风波五六第四四三四四四章 至尊皇权的象征和万人追捧的臭脚一二第403章 种副部长第427章 一了百了第51章 你要是想打我就打吧第479章 赶电梯的胖子第677章 终于等到了第600章 真正的低调第73章 宁家第675章 推进第481章 七年之痒(二)第216章 好主意第148章 不愧大名第566章 吐珠第49章 疑似第85章 赌木七一二桑耶七觉士第477章 如此极品第313章 来了就别走了第287章 又一个庞大的工程第252章 彻查第76章 拍卖会上的大漏(上)第457章 外来的搅屎棍第158章 再临缅甸(一)第457章 外来的搅屎棍第662章 收场第392章 海上丝绸之路(一)第309章 最坏的人(下)第9章 黄锡第448章 好人好报第28章 情定南疆(上)第328章 仿制品的仿制品的仿制品第485章 七年之痒(六)第466章 又是碰瓷的第611章 面试(下)第432章 震撼第80章 归来第258章 恐怖事件(三)第694章 危第244章 波澜再起第605章 别人海啸我发财第77章 拍卖会上的大漏(下)第486章 早餐闹剧第330章 一车粉条(中)第610章 面试(上)第281章 汉府瓷第77章 拍卖会上的大漏(下)五九九第277章 外销瓷第644章 利益牵扯第72章 车震第728章 抱憾神庙第69章 小沐姐,我又捡漏了。第106章 公盘结束第515章 被偷拍了第8章 潘家园第151章 七子八婿满床笏(上)第743章 隋唐第一超女第7章 京城有个小师妹第293章 不懂历史(二)第520张 再得一宝第433章 罕见的方形四足宣德炉第566章 吐珠第620章 龙王第216章 好主意第117章 他搬空了庞贝古城第287章 又一个庞大的工程第371章 布局(上)第466章 又是碰瓷的第104章 一赌为快一睹为快(七)第698章 一命换一命(下)第241章 灵光一计第461章 汉奸比鬼子更可恨第653章 威逼第396章 海上丝绸之路(五)第596章 女神歌声的传说第115章 教会的隐秘第578章 又是杨晨燕第391章 最佳熟人第148章 不愧大名第412章 拒绝扶持第244章 波澜再起第380章 真迹赝品第316章 突来的变化第535章 龙城张家好福气第349章 水落石出终有报第309章 最坏的人(下)第76章 拍卖会上的大漏(上)第344章 炒作(下)第242章 /第二四三章、没开始就破裂的谈判(上)第12章 一对玉蝉第598章 突来的消息第179章 满载而归第343章 炒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