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南苑

南苑其实就是秦岭的一部分,猎场圈得极大,里头飞禽走兽不知有多少。平日里若皇帝不来,也许百姓进去拾柴狩猎,不过一到春秋两季就禁止出入,只待皇帝临幸。

这次围猎,因着是数年间的头一次,又有许多勋贵随行,因此场面特别浩大,单是车马就排了个浩浩荡荡,看了头就看不到尾。

桃华因是太后特召的随驾医女,因此分到一辆小车,还许带一个丫鬟帮手。不过这辆小车也不是她自己用的,而是放了许多东西,只留下一小块空间让她坐着,薄荷就只能坐在车辕上了。

不过桃华已经很满意,虽然车在路上颠簸得厉害,但比起那些步行跟随的宫女内监们来说已经强得多了。

“姑娘,还要走多久呢?”早晨出皇宫,现在已经是午后了,队伍的最前端已经入山,连绵的秦岭像画卷般在眼前铺开,有种无形的压力。薄荷自幼生长在南方,从未见过北方的高山,虽然瞧着新奇,却又有几分胆怯,“这山好大……”

“应该没有多久了。”桃华趴在车窗口,也望着前方渐渐出现的山脉,“你有没有感觉到,风都比刚才凉了。”

“真的呢。”薄荷又惊又喜,但看看周围的车马,又连忙把声音压低,“姑娘,等到了猎场,我们能去看皇上狩猎吗?”其实她是想问问,能见到皇帝吗?

这个时代的人,对皇权终究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敬,桃华随驾的事一定下,阖府的下人们都对薄荷羡慕起来,主要是就是觉得她有机会看见皇帝。

桃华笑了一下:“估计能远远看一眼吧。”男子狩猎,女子也就在后方看看罢了。尤其太后年纪不小,根本不可能近前,她是随太后御驾的,自然也只能在后边呆着。

薄荷却很满足地叹了口气:“能看皇上一眼,奴婢这一辈子也不算白活了。”

这句话声音不大,但因为她坐在车辕上,所以声音无遮无挡地传了开去,旁边的一辆马车里,忽然传出一声轻笑来。

桃华虽说是侍候太后,但太后身边自有宫人内监,皇帝还要来凑热闹,他的从人更多,桃华就只能往后排,并不能紧跟在太后的车辇旁边。加上出了城道路也没京城里那么平整,车队免不了有些乱,皇后的凤辇,嫔妃们的车驾,都想往前赶,离着皇帝近点再近点,像桃华这样来随驾的医者,就得频频给他们让路,现在这辆几乎与她们并行的马车,就是刚刚被她们“让”上来的。

薄荷转头看去,那马车十分宽大,几乎把他们的小车挤到了路下头,两车紧紧挨在一起,所以里头传出的笑声才能听见。

桃华也转头去看,只见那马车窗帘轻轻一挑,露出一张下巴尖尖的脸儿来,盈盈一笑:“蒋姑娘。”居然是吴才人。

马车很大,至少比起桃华她们坐的这辆车来是很宽大了,可见吴才人的待遇实在不错。而且她看起来也的确是容光焕发的模样:“蒋姑娘怎么没在太后娘娘身边伺候,却落到我们队里来了?”

她说着话,目光就肆无忌惮地在桃华脸上扫来扫去,又打量着薄荷:“这是蒋姑娘的侍女吗?”

“是。”桃华对她欠了欠身,“旅途之中,不方便下车行礼,吴才人恕罪。”

吴才人笑得一双眼睛眯得像弯月一般:“别客气别客气,蒋姑娘现在是皇上面前的红人,我怎么敢怪罪呢?”

这话说得阴阳怪气的,桃华不打算接话,便吩咐车夫:“让一下,请吴才人先走。”

吴才人清脆地笑了一声:“那就多谢蒋姑娘啦。”她哗一下将窗帘放下,也不知道说了句什么,车夫猛地一甩鞭子,啪地一声在桃华的的马车边上甩了个响鞭,正响着拉车的马眼睛旁边。

只听一声马嘶,薄荷的惊呼声中,桃华被一股大力甩得直撞到车厢边上,耳中听着车夫呼喝连声,还有唰啦唰啦树枝划过车厢的响动,最后砰地一声大响,桃华再次被往前甩去,车不动了。

车厢里装满了杂七杂八的东西,根本无处可抓,幸好桃华身后就是装着换洗衣服的包裹,总算给她垫了一下。但车撞上大树停下来的时候,那些东西又因为前冲之力全部倒下来,几乎将她埋在了里头,等她挣扎出来,吴才人的马车早就走得看不见了,后面跟上来的马车里还有人好奇地伸出头来看热闹,却没一个人停下来帮忙的。

车夫脸上被树枝划了两道血痕,嘴里骂骂咧咧,却不敢大声说出来,只是回头道:“姑娘,没伤着吧?”

桃华身上有好几处都在疼,但活动一下就知道没有大碍,急忙探头回视:“我的丫鬟呢?”

“那姑娘被甩下车了,应该就是摔一下,也不会有啥事。”车夫伸手来扶桃华,往地上啐了一口:“幸好这里有个坑,车陷进去了,不然得被这马拉着直闯到山坡下头去。妈的,那混蛋有意惊我们的马——哎,姑娘你得下来了,咱得想办法把这车弄出来。”

桃华一提裙子跳下车辕:“等等,我得先去看我的丫鬟。”

“哎,来了——”车夫回头就见一个人影一瘸一拐地跑来,倒松了口气,“看样子没事。”

薄荷三步两步地跑过来,身上衣裳已经撕破了一处,还滚了一身的土,不过确实并没有受什么重伤:“姑娘,你怎么样?那吴才人,她——”

“嘘——”桃华阻止了她,“先想办法把车弄出来吧。”吴才人的车夫只是甩了一下鞭子而已,她们根本没有证据能证明吴才人有意惊马,那又何必闹出来呢。

“但是——”薄荷看着桃华散乱的头发,气得脸都红了。

“她是皇上的嫔妃。”桃华冲她摇了摇头,“来,咱们先把车上的东西弄下来吧。”不然这车可拉不出来。

拉车的马后腿受了伤,正痛苦地打着响鼻,车夫不得不小心地抚慰马匹,检查它的伤处。桃华和薄荷则动手把车上的东西往下搬。糟糕的是祸不单行,这会儿天色阴沉,居然又飘下几丝细雨来。

“姑娘,我去找人来帮忙吧。”薄荷伸手抹了一把汗,“马伤了,咱们拉不动车的。”

远处的道路上车马已经稀疏起来,大约是都觉得快下雨了,人人都加快速度,并没人往路边看一眼。桃华一眼看过去,全是陌生人:“走,去试试。”错过这最后一批人,恐怕连求助都找不到人了。

马蹄声从前方响起来,有几骑逆着车流驰来,薄荷抬手搭在眉檐前看了一会,呀地叫起来:“是安郡王!”

来人果然是沈数,身后跟着初一和十五。薄荷抬手刚要喊,沈数已经看见了她,一提马缰冲下来:“受伤了吗?”

“还好。”桃华松了口气,“王爷怎么——”他是跟着皇帝的,应该在队伍最前面。

沈数翻身下马,目光在桃华和薄荷身上一扫,不禁皱起了眉头:“前头已经到了行宫,却没见你们——这是怎么回事,马车怎么到这下头来了?”

“还不是那个吴才人!”薄荷一肚子的气,竹筒倒豆子一样全倒了出来,“马伤了,我们拉不动车,正想找人帮忙。”

初一极其机灵地把自己的马拉到车辕前套车去了,这车小,因此份量也就轻些,初一的马虽不是什么神骏,却也很快就把车拉出了泥坑。十五则跟着薄荷去把之前搬下来的东西重新往车上放。

“吴才人——是不是在太后面前举报你给陆宝林治病的那个?”沈数看着桃华脸颊上的青肿,压制着心里的怒气,低沉地问。

“就是她。”桃华理了理乱七八糟的头发,“她跟陆盈选秀之前还住在同一处宅子里,当时我就觉得这个人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没想到她还能打听到那么多事。”

“可是她也不该这样对付你。你之前跟她有过节?”沈数抬起手来,想替桃华抚平一绺跑出来的头发,伸到一半却又缩了回去。

“没有啊。”其实桃华也挺不能理解今天吴才人的举动,“我觉得她应该是个精明人,按理说,她没有难为我的理由。”毕竟现在她还在太后面前颇有脸面呢,又跟吴才人没有利益冲突,实在不该发生今天这样的事,“吴才人看起来,也不像个得意就忘形的人啊……”就是要抖威风,也不该抖到她面前的。

“先不说她了。”沈数抬头看看天色,“先去行宫,一会儿恐怕雨要大了。”

受伤的马已经不能负重,但走路还是可以的。现在路上的车马已经几乎没了,初一和十五一马双骑,带着那受伤的马在后面慢慢走,沈数则策马护在车边,引着马车往行宫驶去。

幸好行宫已经离得不远,在雨丝变密之前,马车终于驶进了行宫。

虽是行宫,其规矩却也与京城中的皇宫差不多,沈数只陪着马车往里走了一段,就勒住了马:“里面我不能再进去了,你自己小心。”略一犹豫,他抬手指了指一个方向,“我住在红叶阁,如果有事,可以去那里给我送个信。”

他的头发已经被细雨打湿,在黄昏的暮色里闪着微微的光,脸上也有几滴水珠。不过他坐在马背上却是肩背笔直,身姿挺拔,潮湿的衣服贴在身上,勾勒出修长的身材。桃华掀起车帘看着这个年轻的骑士,忽然生起一个念头:崔秀婉的眼睛是不是瞎了,为什么就是看不上沈数呢?

行宫窄小,分配给桃华的房间当然也就很小,不过居然还有热水和热饭,桃华就觉得很满意了。领她们过来的宫人态度不冷不热,只告知明天太后会召她过去就走了。主仆两个草草洗漱完毕,就听见打在窗纸上的雨声急了起来。

“幸好王爷回来找我们,不然恐怕现在我们还在路上淋雨呢。”薄荷端过饭菜,一脸庆幸。

“嗯。”桃华心不在焉地坐下来吃饭,脑海里不知怎么的,一直都在闪动着沈数策马离去的身影。不知道他带侍女来了没有,初一和十五看起来更像军中将士,不像能细心照顾人的,不过总该能想到给他把衣服全换过吧,别穿着湿内衣睡觉。

“那个吴才人真可恶!”薄荷看着自己换下来的破衣服,还是愤愤不平。

这话把桃华的思绪又拉了回来,吴才人今天的举动到底是为什么?真是因为小人得志便张狂?还是有人让她这么做的?桃华倾向于后者,但是能这样指挥吴才人的只能是宫里少数的几个人,桃华想不出来谁有理由看她如此不顺眼,她也没得罪过谁吧?

“一定是因为姑娘治好了陆宝林。”薄荷不假思索地说,“吴才人是嫉妒陆宝林吧——也不对,她现在已经比陆宝林位份高了呀……”

薄荷推翻了自己的想法,但这话却提醒了桃华。的确有人会因为她治好陆盈而整治她的,但是能指挥得动吴才人的人却很有限,其中最可能的一个,就是皇后。

看来这次来南苑不是个好差事。桃华叹了口气,几口扒完饭:“早点休息吧,明天还有好多事情呢。”如果真是皇后看她不顺眼,那在行宫的这些日子,恐怕事情就更多了。

夏末秋初的雨来得急也去得急,第二天桃华一睁开眼睛,外面又是蓝蓝的天了。

这样的日子很适合围猎,皇帝兴致勃勃,一早就带着人去猎场查看地形,而以太后为首的女人们,则先是梳洗好了,在行宫里赏起景来。

这次来的人多,女眷也不少,单是有资格来向太后和皇后问安的就有十几个。桃华不是太后的宫人,也就没资格进内殿去,却也一早就被叫了来,只能在廊下侍候了。

不过天气不冷不热,雨后的空气清新芬芳,附近还有大株的木芙蓉开得正好,即使是在廊下站着,桃华也觉得还挺舒服的。她才站了一会儿,就看见几个熟悉的人相携而来,正是崔夫人带着两个女儿。

母女三个显然都是精心妆扮过的,只是崔秀婉脸色却不太好,又未用脂粉,便显得有些黄黄的没什么精神的样子。

桃华不愿意再跟崔家人打交道,不动声色地往廊柱后面挪了挪,谁知道偏偏就崔幼婉眼尖,特意笑吟吟地转过脸来跟她打招呼:“原来是蒋姑娘。蒋姑娘不是随驾来伺候太后娘娘的吗,怎么不进殿去呢?”

桃华没理她的挑衅,只对崔夫人行了一礼。说起来崔家两个女儿虽然是官家小姐,但也都是白身,只有崔夫人身上有四品诰命,非行礼不可的。

崔夫人心里也很有些不自在。行宫里总归不如皇宫规矩森严,昨日歇下之后她就给伺候的宫人塞了银子,原是想打听一下沈数在何处,没想到却听到沈数护送桃华进行宫的消息。

崔夫人知道沈数身为郡王,原就该有一位正妃一位侧妃及两名侍妾的定额,她也未曾想过女儿嫁过去便能独占宠爱——其实最初的时候也隐隐地抱过这个希望,然而崔秀婉屡次冷待沈数,在沈数绝迹不来崔家之后,这希望也就被她置之脑后了——但无论侧妃侍妾,最好都是崔秀婉来张罗,这样就可以尽量减少对崔秀婉的威胁,绝不能让沈数自己在大婚之前就自己挑定了喜爱的人,那可是太危险了。

崔夫人自己有手段,能够管得住家里的妾室们。但即使如此,她也觉得颇为辛苦。而崔秀婉——自己的女儿自己知道,并没这本事,若是沈数纳一位既有宠又有手段的侧妃进门,崔秀婉将如何自处?

正是抱着这种防备的心思,崔夫人在景氏面前露了口风。其实景氏的心思她已经看得明白,虽有些嫌弃景氏是商家女,但如今蒋铸已是官身,还在皇帝面前露了脸,则蒋莲华的身份也就水涨船高,虽说做崔家的宗妇不大够格,可是若说给自己娘家侄子倒未为不可。且景氏既然如此热心,她自然正好用她来摸摸桃华的底细。

没错,崔夫人就是觉得,蒋家这位三姑娘,正是个极有心机手段的人。想蒋家二房原与沈数是有仇的,可来了京城这才多久,怎么就替郡王府办起事来了呢?景氏传回来什么不肯做妾的话她根本不相信——一个医家女,便是嫁得再好又能如何?郡王府的侧妃一上玉牒就有四品的诰命,她若嫁了别家,怕是一辈子也够不着!

事实证明崔夫人极有预见:这不是还没到行宫,在路上蒋三姑娘就跟安郡王又勾搭到一处去了么?崔夫人几乎可以想见,只要崔秀婉一嫁过去,沈数必然会求纳蒋三。

若按蒋三的出身,其实并无做侧妃的资格。然而侧妃虽有诰命也是妾室,纳起来并不像娶正妃一般有诸多要求,倘若沈数自己坚持,也无人会因一个侧妃与他作对。而以蒋三的本事,崔夫人相信她是定然能将这个侧妃之位拿到手中的。

一个得宠的、有诰命且有手段的侧妃,崔夫人只要一想就觉得汗毛直竖。若说原先对桃华还有感激之情,现在却全化作了忧心——一个曾救治过正妃的侧妃,纵然已经付过酬劳,但在世人眼中看来总还是有点恩情的,如此一来,崔秀婉若是要处置蒋三,稍有不慎就会落人口实……

翻来覆去一夜,崔夫人还没想好究竟要如何对付这位蒋三姑娘,就在这里迎头又撞上了,自然心中不悦,便也没有阻止崔幼婉的讥讽。

“听说这些日子,蒋姑娘一直在替我姐夫办事,真是辛苦了。”崔幼婉见桃华行礼,便掩着嘴又笑了,“待我姐姐过门,少不得要酬谢蒋姑娘呢。”

桃华自从听了景氏的试探之后,总算是知道崔幼婉为什么见了她就一副阴阳怪气的模样了,现在听她又故技重施,便没了应付的心情,只抬手向殿内指了指,淡淡地道:“行宫虽不比宫内,却也有规矩不可喧哗,崔二姑娘莫要惊扰了太后。”

一句话说得崔幼婉的脸一下子就红了。行宫的屋宇都浅,在门口就能听见里头太后与人说笑的声音,可见桃华纯粹就是在睁眼说瞎话。可偏偏她的话又是拿着规矩往下套,不但找不到破绽,还显得崔幼婉很不合规矩的样子。

这廊下当然还有别的宫人内侍。沈数在宫中不为太后和皇帝所喜那是人人都知道的,崔家做为沈数的未来岳家自然也不会多招太后待见,是以有几个胆大的宫人都面露笑意,看在崔家母女眼中真是刺目刺心。

崔夫人眼含怒气地拉了女儿一把,径直往殿内走去。心中却在不停地思索,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蒋三做侧妃,即使无法阻拦她进安郡王府,也最多只能做个侍妾,否则将来崔秀婉定然斗不过她,万一再被她抢先生下长子,只怕就要翻天了。

桃华可不知道崔夫人已经脑补出一整套的宅斗大戏了,她只是觉得崔秀婉有点儿不大对劲。脸色不好也就罢了,怎么走起路来一只手还总是捂着肚子,难道是姨妈痛?

旁边一个宫人见她一直注视着崔秀婉,显然是有些误解了意思,笑吟吟地道:“听说崔大姑娘一路过来行宫有些晕车,昨夜又吐了。这身子实在娇弱,也不知将来能不能担得起郡王府的中馈。”这位蒋姑娘如今也算太后身边的红人,来行宫都要特别带她随驾,若能讨好一下,还是应该讨好的。何况只要说上两句崔家的事儿,根本就是惠而不费。

“又吐了?”桃华不禁皱起眉头。崔秀婉的身体的确不怎么结实,想也知道,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行不动裙笑不露齿,整天大概不是看书就是做针线,连太阳都不怎么晒,当然不可能身体结实活蹦乱跳。

不过这些高门大户的女孩子,却也是仔细调养着长大的,饮食补品俱全,也并不会有什么大毛病。所以崔秀婉之前的呕吐不止,完全是因为她自己不想好,但是一经治好也就不会再病,现在忽然又这么娇弱起来,难道真是因为晕车?怎么总觉得不大对劲呢。

第74章 风波第145章 婚前第214章 满月第81章 心因第71章 惊喜第157章 行动第206章 自尽第134章 约束第78章 商谈第149章 炭疽第30章 审问第185章 比较第251章 刺客第95章 施救第65章 仇家第193章 预警第93章 发病第44章 谋官第251章 刺客第195章 交锋第126章 指婚第69章 病症第156章 防痘(下)第192章 侧妃第90章 争胜第95章 施救第152章 双灾第241章 疯狂第120章 药箱第151章 途中第116章 无孕第128章 发狠贪心第262章 癫狂第250章 暂停第189章 危重第114章 阴谋第170章 医术第130章 腿疾第109章得封第173章 挨打第146章 亲迎重症第51章 诉苦第231章 结盟第240章 癫狂第110章分歧第46章 来访第148章 大疫第178章 归来第58章 侯府第88章 南苑第217章 有孕第210章 和离教唆第41章 计划第166章 徒劳第47章 打算第120章 药箱第78章 商谈寿宴第255章 将计处置第28章 奉召第171章 伯乐第57章 失望第166章 徒劳第115章 错了第180章 争吵第201章 拿获第232章 生子第122章 献策第243章 反扑第217章 有孕第249章 弃卒第72章 心病第149章 炭疽第176章 支持第18章 郡主第184章 成亲第143章 怪病第67章 阳虚第185章 比较第126章 指婚第194章 回来第146章 亲迎第110章分歧第32章 邀约第201章 拿获第202章 同根第147章 大婚第155章 防痘(上)第55章 骗局第245章 失子第155章 防痘(上)第197章 自受第86章 乌龙第171章 伯乐第65章 仇家第24章 赏赐
第74章 风波第145章 婚前第214章 满月第81章 心因第71章 惊喜第157章 行动第206章 自尽第134章 约束第78章 商谈第149章 炭疽第30章 审问第185章 比较第251章 刺客第95章 施救第65章 仇家第193章 预警第93章 发病第44章 谋官第251章 刺客第195章 交锋第126章 指婚第69章 病症第156章 防痘(下)第192章 侧妃第90章 争胜第95章 施救第152章 双灾第241章 疯狂第120章 药箱第151章 途中第116章 无孕第128章 发狠贪心第262章 癫狂第250章 暂停第189章 危重第114章 阴谋第170章 医术第130章 腿疾第109章得封第173章 挨打第146章 亲迎重症第51章 诉苦第231章 结盟第240章 癫狂第110章分歧第46章 来访第148章 大疫第178章 归来第58章 侯府第88章 南苑第217章 有孕第210章 和离教唆第41章 计划第166章 徒劳第47章 打算第120章 药箱第78章 商谈寿宴第255章 将计处置第28章 奉召第171章 伯乐第57章 失望第166章 徒劳第115章 错了第180章 争吵第201章 拿获第232章 生子第122章 献策第243章 反扑第217章 有孕第249章 弃卒第72章 心病第149章 炭疽第176章 支持第18章 郡主第184章 成亲第143章 怪病第67章 阳虚第185章 比较第126章 指婚第194章 回来第146章 亲迎第110章分歧第32章 邀约第201章 拿获第202章 同根第147章 大婚第155章 防痘(上)第55章 骗局第245章 失子第155章 防痘(上)第197章 自受第86章 乌龙第171章 伯乐第65章 仇家第24章 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