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安庆公主

“师太,还要走多远啊?”

“……”

“师太,公主今年贵庚啊?”

“……”

“师太,二丫为什么叫二丫啊?”

“……”

“师太……”

“聒噪。”

一路上,钱进喋喋不休的问这问那,把这惠静师太惹毛了。只见她一脚飞踹在钱进屁股上,后者便如飞狗扑食一般飞出两米开外。

“师太,咱能不能别踹屁股?”钱进委屈的说道。

“闭嘴。”

“……”

整个世界清静了。惠静师太深呼了一口气,露出满意的笑容。

两人一马走大明门入了内城,又绕着皇城往东北边行了小半个时辰,终于来到一处僻静所在。

入眼处是一潭翠湖,四五只雪白的天鹅正在湖中嬉戏。湖中间有一小岛,上面长满了柳树,还有许多翠竹。

惠静师太领着钱进走一条湖中小路上了小岛。只见一条石板小路直通向竹林深处,隐隐约约可以看见一处庵门。钱进不由往身后瞟了一眼,发现小岛对面正是国子监的府衙所在。

到了庵门口,惠静吩咐钱进牵着二丫在门口等候,然后她便一个人进了庵门。

钱进观察了一下四周,整座尼姑庵全部以白墙围住,庵门门匾上写着‘白衣庵’三个大字。庵门内是一道木制屏风,上书“红尘止步”四个大字,里面的事物倒是瞧不大清楚,只听见隐隐约约的禅唱声。

左右无事,钱进便拍了拍二丫的马背,说道:“等下机灵点儿,有你的好处。”

二丫不买账,把头撇到一边。钱进本想再给它点颜色看看,想起此刻还隐隐作痛的屁股,只得作罢。

盏茶功夫后,惠静从白衣庵出来,示意钱进跟她走。两人一马顺着庵门左侧一条石径穿过一片竹林,来到一处凉亭,只见凉亭中间一女子面朝湖水而立。

“快见过安庆公主。”惠静师太吩咐道。

钱进虽然没瞧见那名女子正面,但见她身量婀娜,青丝及腰,想必容貌不差。正欲行跪拜之礼时,那名女子已经缓缓转过身来,只见她肤若凝脂,脸如鹅蛋,眉若柳叶,眼如弯月,虽然是素衣寡面,但行止间依然贵气流露。

“叩见安庆公主。”钱进慌忙行跪拜之礼。

“快快请起……”安庆公主朱唇轻启,同时双手虚扶。

钱进起身后,不敢拿目光直视,于是佯作欣赏周边风景。

安庆公主却一直盯着钱进细细打量,似乎要从钱进的眉眼间找出文巽的影子来。即便钱进是两世为人,被这位盯着也感觉老不自在,不一会儿额头竟然有细汗渗出。

似乎感觉到钱进的异样,安庆公主“噗嗤”一声,笑道:“果然是他的外甥,连眉毛都长得一般模样。”

“额……公主见笑了。”

“老爷子身体还好吧?”

“外公在江西修养,身体已经大好。”

这时,几名女尼抬着一张竹桌子过来,还有竹凳、茶壶、炉子、糕点等物。一切摆放周全后,那几名女尼行礼退去。

“白衣庵不能招待男客,就在亭内将就用些茶点吧。”安庆公主抬手请钱进就座。

钱进连忙称谢,便在靠湖下首位坐了。惠静在主位竹凳上摆了个软垫,扶安庆公主落座,又将煮好的茶水倒了两杯,轻轻摆在公主和钱进面前,然后侍立一侧。

“师太也请坐啊。”钱进笑道。

惠静拿眼白了一眼钱进,并不理会。安庆公主笑道:“方外之人,不讲这些俗礼,就听钱施主的吧。”

惠静只得在右首位凳子上侧身坐下,脸却朝着钱进这一边。钱进被这位师太盯着,一时好不尴尬。

“钱施主一路上怕是没少吃惠静的苦头吧。”安庆公主笑道。

“还好……还好……”

“惠静虽然性子暴躁了点,人却是极好的。哎……这些年跟着我吃了不少苦头。”安庆公主说完,叹了口气。

钱进观她眉宇间淡淡一股郁结之气,不细看看不出来,似乎是多年心结一直没有打开所致。于是说道:“舅舅这么多年一直在各地查探外婆和母亲的消息,一直不得空到京城来。”

旁边惠静怒道:“他若想来,难道还有人拦着他不成?”

安庆公主忙止住她的话头,缓缓说道:“当年先帝有负于文家,他记恨我也是情有可原的。”

钱进虽然对十八学士案略有耳闻,但一直知之不详,外公和舅舅对此也是闪烁其词。不过,他与安庆公主初次见面,自然也不会细问如此敏感之事,于是岔开话题说道:“二丫这次跟我来京城,倒是吃了不少苦头。”

“它是我行冠礼那年先帝送我的礼物,极为通人性。当年,我将它赠与你舅舅,想不到再见之时,它也垂垂老矣。”安庆公主黯然说道。

听得安庆公主说话,钱进脑海里不由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只见舅舅和公主两人在一片花海里相遇,两人欲说还休,郎有情妾有意,旁边还立着一头蠢马。

只是十六载后,韶华老去,再见时斯人是否还是当年之人?不过,舅舅既然托自己带书信给公主,肯定也是希望有所表达的。于是说道:“舅舅曾托我带了一封书信给公主,临行前也曾仔细嘱托,不知公主可曾看过?”

“这正是我疑惑的。书信我是看了,里面却没有只言片语,想必他还是记恨我的。”安庆公主说罢,眼角隐隐有泪光闪过。

钱进听了此话,不免疑惑,于是问道:“公主,那封书信可否给我看一下?”

安庆公主于是将身侧过,从怀间取出一张信笺递给钱进。

钱进接过一看,果真是一张白纸。他回想起出平昌府时舅舅那珍而重之的样子,心说舅舅应该不会让自己大老远送张白纸过来,此中必有缘故。

恰在此时,他注意到信纸上有一水印,想必是公主取信之时,无意间将泪滴在了上面。此时那泪滴浸润开来,隐隐浮现出字迹。钱进见旁边有一水盆,于是将信纸摊在水面上,几息之后,那字迹全部显现出来:

“卿卿吾雯,十六载未见,甚是想念。想我那侄儿狡猾,恐被偷窥,又思雯雯爱哭,不得已将字迹隐去。想来雯雯见到信纸空空如也,定会哭泣,字迹立现。

……

我的心如日月般永恒,即使海枯石烂也不会停止思念你的心。

……”

钱进不小心看得此话,感觉全身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连忙说了句“非礼勿视”,便躲到凉亭之外吹风去了。细细一想,舅舅一个提司,对这些传递信息的技俩怎会不熟稔?

惠静师太见状,忙从水盆取出信纸,稳稳呈到公主面前,同时脸侧到一边。

钱进只听得凉亭里面一会传出啜泣声,一会又传来笑声,脑海里面不由浮现出舅舅那张一本正经的面孔来,怎么也想不到那封信是出自他之手。

过了一会,亭子里面消停了下来。惠静过来请钱进到凉亭入座。

“让贤侄见笑了……”安庆公主分说道。

“额……舅母,以后咱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安庆公主听得钱进叫自己“舅母”,一时羞得满脸通红,面上却强作发怒之态,说道:“我那爱胡闹的侄儿跟你见了一面之后便时常提起你,说你英雄了得。今日一见,却不想果真如你舅舅所说,是个狡猾之辈。”

“您是说陛下?”钱进奇道。

“正是。那天陛下带着几个亲信太监和侍卫偷跑出宫殿,藏在民房里面躲了起来。至晚间时又去你家偷了二丫出来,夜闯居庸关。”

钱进虽然已从蔡公公嘴里猜到了那晚上的大致经过,但听公主说来仍然觉得不可思议。不过他嘴上并不言语什么,这皇家的事他也插不上嘴。现在想来,二丫的表现也合情合理了,如果不是同为皇家血脉的人,它怎么会如此顺从?

……

至傍晚时,安庆公主命人准备了些斋饭作为招待,又去庵内写了封书信托钱进有空带给舅舅。

钱进见桌上有盘竹笋,又见这岛上多种植有翠竹,不免长吁短叹。他曾在舅舅书房见过一副屏风,上面便是画的翠竹。看来,两人真是郎有情妾有意,自己这月老是做定了。

用过斋饭后,安庆公主和惠静两人将钱进送至湖边。

“贤侄,这块玉佩你随身带着,方便你进出城门。”安庆公主说罢便侧身取出一块玉佩来,递给钱进,上面刻着“安庆”两字。

旁边惠静说道:“仔细办好这趟差事,不然小心你的屁股。”

“公主,看这惠静师太老是欺负我,您也不管管。”钱进委屈的说道。

“以后便叫我姑姑吧……惠静是我的分身,见她便如见我。当年,先帝要将我嫁给别人,我便赌咒发誓要遁入空门。奈何六根未尽,只以俗家弟子的身份修行。惠静与我一同长大,便替我出了家兑现了誓言……”安庆公主解释道。

钱进心中纳罕,想不到这其中还有这么多典故。此间事了,他朝公主和惠静师太两人告了声罪,便大踏步往湖外走去。

“以后可常来岛上坐坐……”后头响起安庆公主的声音。

第四十五章 朝议第三十七章 有间酒坊第十章 钱进献计第五十七章 我就是来找茬的第九十九章 明王府第二十五章 新贵第六章 遇史华德第七章 一举歼灭第九章 到京都第五十九章 致富之道(二)第五十六章 兄妹闲聊第四十四章 隐秘第五十二章 未雨绸缪第十六章 少年皇帝的英雄梦第七十四章 我需要造反吗?第六章 遇史华德第七十八章 首辅的棋局第二十一章 不速之客第十八章 议修炮楼第六十二章 分道扬镳第二十三章 再见苏文盛第五十二章 未雨绸缪第五十七章 我就是来找茬的第十四章 红夷大炮第十二章 把酒论英雄第四十三章 入宫第一百零八章 退敌第六十九章 六眼火铳第三十七章 有间酒坊第二十三章 桂榜题名时第四十九章 另一位穿越者第七章 一举歼灭第十七章 结青丝第十七章 除夕新年第十二章 把酒论英雄第十一章 他乡遇故知第二十七章 几手散棋第二十八章 两封家书第六十章 致富之道(三)第六十二章 分道扬镳第八十五章 给太后的信第十六章 洪治帝崩第二十章 游食出京第十五章 斗讼(三)第二十章 游食出京第二十六章 袭百户衔第十九章 金台明的选择第七十八章 首辅的棋局第三章 天正公(一)第二十四章 书生咏叹调第五章 十里亭送十里第二十一章 不速之客第十八章 国富论横空出世第四十四章 隐秘第三十三章 杨梅诗会(三)第十四章 红夷大炮第六章 遇史华德第一百零五章 皇帝又溜号了第三十一章 杨梅诗会(一)第三十七章 有间酒坊第二十五章 重启海禁第十四章 斗讼(二)第八章 倭乱根源第三十章 秉烛夜谈第九十五章 对面的邻居第十三章 斗讼(一)第二十四章 送上门的状元第三十章 秉烛夜谈第一章 故人来访第一章 故人来访第一百零三章 带我走吧第五章 新格物学第三十一章 杨梅诗会(一)第二十章 丹桂飘香月第八十章 徐宝禄抵京第七十二章 好一顿板子第十九章 初临临海府第三十一章 杨梅诗会(一)第三章 天正公(一)第三十六章 第一桶金第一章 旧地凭吊第六十九章 六眼火铳第三十三章 杨梅诗会(三)第一百零九章 伤第一百零四章 第一把刀具第十三章 徐宝禄登门第八章 倭乱根源第十八章 议修炮楼第四十三章 入宫第六十五章 徐宝禄升官第三十一章 杨梅诗会(一)第二十章 丹桂飘香月第十二章 提司寻亲(二)第七章 一举歼灭第九十九章 明王府第八章 倭乱根源第十四章 红夷大炮第四十六章 海运之争(一)第一百零七章 阻敌第十八章 国富论横空出世
第四十五章 朝议第三十七章 有间酒坊第十章 钱进献计第五十七章 我就是来找茬的第九十九章 明王府第二十五章 新贵第六章 遇史华德第七章 一举歼灭第九章 到京都第五十九章 致富之道(二)第五十六章 兄妹闲聊第四十四章 隐秘第五十二章 未雨绸缪第十六章 少年皇帝的英雄梦第七十四章 我需要造反吗?第六章 遇史华德第七十八章 首辅的棋局第二十一章 不速之客第十八章 议修炮楼第六十二章 分道扬镳第二十三章 再见苏文盛第五十二章 未雨绸缪第五十七章 我就是来找茬的第十四章 红夷大炮第十二章 把酒论英雄第四十三章 入宫第一百零八章 退敌第六十九章 六眼火铳第三十七章 有间酒坊第二十三章 桂榜题名时第四十九章 另一位穿越者第七章 一举歼灭第十七章 结青丝第十七章 除夕新年第十二章 把酒论英雄第十一章 他乡遇故知第二十七章 几手散棋第二十八章 两封家书第六十章 致富之道(三)第六十二章 分道扬镳第八十五章 给太后的信第十六章 洪治帝崩第二十章 游食出京第十五章 斗讼(三)第二十章 游食出京第二十六章 袭百户衔第十九章 金台明的选择第七十八章 首辅的棋局第三章 天正公(一)第二十四章 书生咏叹调第五章 十里亭送十里第二十一章 不速之客第十八章 国富论横空出世第四十四章 隐秘第三十三章 杨梅诗会(三)第十四章 红夷大炮第六章 遇史华德第一百零五章 皇帝又溜号了第三十一章 杨梅诗会(一)第三十七章 有间酒坊第二十五章 重启海禁第十四章 斗讼(二)第八章 倭乱根源第三十章 秉烛夜谈第九十五章 对面的邻居第十三章 斗讼(一)第二十四章 送上门的状元第三十章 秉烛夜谈第一章 故人来访第一章 故人来访第一百零三章 带我走吧第五章 新格物学第三十一章 杨梅诗会(一)第二十章 丹桂飘香月第八十章 徐宝禄抵京第七十二章 好一顿板子第十九章 初临临海府第三十一章 杨梅诗会(一)第三章 天正公(一)第三十六章 第一桶金第一章 旧地凭吊第六十九章 六眼火铳第三十三章 杨梅诗会(三)第一百零九章 伤第一百零四章 第一把刀具第十三章 徐宝禄登门第八章 倭乱根源第十八章 议修炮楼第四十三章 入宫第六十五章 徐宝禄升官第三十一章 杨梅诗会(一)第二十章 丹桂飘香月第十二章 提司寻亲(二)第七章 一举歼灭第九十九章 明王府第八章 倭乱根源第十四章 红夷大炮第四十六章 海运之争(一)第一百零七章 阻敌第十八章 国富论横空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