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八拜之交

“正当如此,正当如此。”苏则对此提议很是赞同,扶风武功苏家虽然昌盛,然子弟居高位者不多。反观高诚、傅燮二人,年纪轻轻,才华横溢。

尤其数那高诚,一身兵法韬略,为人所服。如今官拜中郎将,前途似锦,若能结交此人,对家族、对自己都有莫大好处。

高诚自然也是愿意,这俩人虽然没见三国演义里讲过,可其名声真的是如同汉阳太守范津所言,闻于凉州!

自己若不是江夏一战,凉州世家子弟有几个知道高子明的。而这傅南容、苏文师却是以才学闻名,在凉州世家豪强交流圈里颇有贤名。

另外,三国演义里,出身凉州的名将本就不多,闻名于世的更是少之又少,还都一个个犟种。自己要争霸天下,肯定要先霸占凉州,那么结交凉州的才俊,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苏文师这人虽然家是关中三辅的,可声名却是闻于凉州,没于司隶!额,这司隶人才那么多吗?

结交苏文师,就能与关中的世家有些牵连,这也很重要。

“如此甚好,那吾等就借今日良辰如何?”高诚提议道。

“甚好,来人,备上三牲五畜,今日吾等三人拜为兄弟!”

.....

一番整顿下来,高诚、傅燮、苏则三人,同跪于桌案前,旁边盖勋则是附唱拜辞。

辞毕,三人互相交换生辰八字,尽皆无误后,这才请来大司命神像。(这个实在找不到,总不能置个关公像吧。所以,挑了个掌生死的大司命来)

随后,亲卫带来公鸡,取三碗酒水,各滴鸡血三点。

三人又分别上前,滴血于酒水之中,捧起血酒。其中年岁最长的苏则率先说辞:“今,吾苏文师与弟傅南容、高子明结八拜之交,敬于苍天厚土,乞自大司命。生死与共,祸福相依!”

之后,高诚、傅燮也随着苏则语句,相继说(shui)辞。

辞罢,三人同喝一声共饮,满碗血酒,一饮而尽!

“大兄!”

“二弟!”

“三弟!”

三人苏则最长,以为大兄,其后傅燮年长高诚三岁,排行为二,高诚年岁十七,排行最末。

“哈哈,好好好!今日,汝等三人,结为兄弟,当真可喜可贺!来,吾等再续宴庆之!”

伴随着盖勋的道贺,遣亲卫撤去香案、神像,四人再次聚于帐内,互为庆贺。

一连月余,整个葭萌关都是一片祥和,大雪降落,整个益州北部都成了冰雪世界。

蛮兵聚于关外,因缺乏攻城器械,只能望关兴叹。以前强攻数月之久,除了损兵折将,连关城都未曾上去过。如今,关内又有援兵,天降大雪,蛮兵实在是提不起兴趣,继续攻打葭萌关。

反倒是蜀郡成都,接连传回捷报。

十月中旬,徐荣率领五万大军,于成都城外,列阵邀战。两军聚集大兵,对立扎营月余,蛮兵亦是求战心切。

此战,汉军仰仗兵甲之利,战阵之威,大败蛮兵,斩首万余级。蛮兵收兵回营,徐荣未曾攻打营寨。

随后,两军接连阵战十余次,蛮兵皆败。

连续战败之下,蛮兵只好撤去成都之围,后撤三十里。然,其后撤途中,指挥不当,为徐荣所趁,掩兵追杀,溃敌万余人。

后撤三十里,蛮兵安营扎寨,兵力却在短短半月时间里,由十八万之众,减至十三万。

当夜,徐荣趁蛮兵刚刚驻营,立足不稳之际,驱兵夜袭,蛮兵大败。此战,汉军斩首三万余级,降者不计其数。其余数万蛮兵一连溃败三十里,后又退入广都县城,以城池为依托,继续对抗徐荣所领汉军。

时至今日,高诚等人,再次收到捷报。

蛮兵不善攻城,亦不善守城,而汉军本就是城池攻防战的大家。因此,围城半月后,徐荣将兵攻破广都县城,再次大败蛮兵,阵战蛮兵首领,余者溃逃至键为郡治武阳城内。

因大雪封山,徐荣并未追击,打算雪化之后,再行出击。

接连的胜利,使得徐荣军中大小将校,皆是官爵收获无数。唯独,作为大军的统帅,徐荣却是没有的都一点赏赐。

十一月,益州捷报被八百里快马传递到帝都洛阳。

汉帝刘宏高坐南宫崇德殿,头戴十二旈帝冕,身着玄色龙袍,腰束玉带,红罗蔽膝,绣升降龙,革带玉饰,佩大绶六彩,穿朱袜、赤履,尽显天子威仪。

殿下文武拜官,皆身着玄色朝服,戴通天冠,手执玉板,恭敬非常。

刘宏今年不过二十有三,面貌清秀,身体略微消瘦,望着殿下诸官,金口须张:“诸卿,益州再传捷报,剿灭蛮兵十万数,如何论功,可有成议?”

“启禀陛下,臣已拟好平蛮大军诸多校尉、军吏功赏,请陛下定夺!”新任太尉刘宽,上前躬身禀报。

刘宏轻视一观刘宽,说道:“刘卿详尽道来!”

“诺!”

“启禀陛下,平蛮大军中,诸将士功爵论处,皆由前线萧中丞自处。其中将校,皆按功升爵、赐锦帛,不拜将军。破虏将军徐荣,领兵作战,多败蛮兵,可升为偏将军。御史中丞萧瑗,指挥有方,调节有度,暂可记功,待回至洛阳时,由陛下亲夺!”

“嗯?那振威中郎将高诚呢?”刘宏疑惑了一下,这高诚可是颇入自己法眼,朝臣百官谁不知晓!

而且,从那赵承回来禀报,此人可是心忧国事,文韬武略非凡,更兼年轻有为,忠心耿耿,可为大用啊。还有那江夏太守宋辅,也是忠国之士。

下方刘宽苦笑一声,百官皆知,那高诚高子明年纪轻轻,却功勋卓著,为陛下所喜。但这一回,的确没那高子明什么功劳啊!

“回禀陛下,成都之战,振威中郎将正坐镇葭萌关外,与十五万蛮兵严阵以待,并未参与成都之战!”

“嗯?怎么会这样,那徐荣都能破了成都二十万蛮兵,朕亲封的中郎将,破不了十五万蛮兵?”刘宏听闻高诚与十五万蛮兵对峙,颇为恼火,太丢自己面子了啊。

“回禀陛下,徐荣能破二十万蛮兵,皆因麾下有精兵五万。而振威中郎将麾下,仅有千余部曲。葭萌关内的两万兵马,皆非振威中郎将所能调动!”

“再则,葭萌关内仅有两万兵马,又要守关,能与蛮兵交战不足万余,故此振威中郎将便坐镇关内,静待成都大军回援。骤时,天兵齐聚,十五万蛮兵,亦不过翻手覆之。”

“原来如此,既然如此,那就擢升振威中郎将为益州都督,总督益州各路兵马,朕期待着爱将大破蛮兵!”

“啊,陛下,那...那徐荣..”

“徐荣啊,就让他听命于振威中郎将吧,希望早日协助高诚大败蛮兵!”刘宏略微思虑一番,开口说道。

“臣谨遵陛下口谕!”刘宽行了一礼,退回列中。

刘宏看着下面的文武百官,皆如蜡像,顿失兴趣,摆手示意一下身边的宦官。

张让心有灵犀,上前高唱:“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臣等恭送陛下!”

待到百官山呼,刘宏当即起身,出了崇德殿,往北宫而去。

第383章 千里泽国第466章 投科射策下第564章 入夜第200章 下驷决上驷第423章 韩怋、赵承第895章 讨袁第528章 献计第691章 负隅第817章 借道第222章 各有绸缪第921章 成都交锋第284章 边军自述第599章 胜第80章 欲纳降第58章 围城第277章 望风而降第817章 借道第885章 夷狄而华夏者则华夏之第60章 长社大胜第284章 边军自述第277章 望风而降第548章 释嫌第337章 螳螂捕蝉第888章 江左之要第812章 肱骨第701章 犍为之战(10)第549章 宫内厮杀第532章 飞熊破营第192章 对峙第492章 诸变第44章 佳人第807章 伐蜀之议第723章 犍为之战(32)第759章 凛冬第576章 许以厚利第639章 坐视天下第410章 长治久安第616章 无题第432章 意外第120章 武威段氏第59章 焚营杀贼第71章 辕门射纪灵第637章 河西第697章 犍为之战(6)第248章 天劫第237章 将兵拒敌第200章 下驷决上驷第70章 帐内威逼第765章 朝会 武备学堂!第286章 常时法令第892章 楚王术即皇帝位第227章 人不为己?第522章 徐荣借粮第864章 北境烟云第453章 起居注第30章 轻兵陷阵第371章 合纵连横(4)第578章 益南第298章 天将二日第655章 局第591章 密谋第541章 定议第384章 数千里之灾第90章 在下周瑜第415章 建国称制第237章 将兵拒敌第57章 退保长社第531章 拔安邑城第431章 丹水降第274章 大业第89章 安西将军、都乡候第708章 犍为之战(16)第152章 两军对垒第467章 李义第449章 逆袭第550章 据殿死守第434章 围剿之势第830章 争城(中)第511章 易水之战(7)第419章 屯兵武关第501章 晋王死讯第686章 汉夷自治第826章 张郃、高览第271章 威逼洛阳第391章 救灾第351章 拜访蔡邕第454章 仓廪实第918章 宵小之徒第335章 席卷第225章 牧马童第124章 去职、削食邑第639章 坐视天下第697章 犍为之战(6)第379章 杜畿第873章 拼人才第798章 冬季攻势(24)第733章 金榜题名(中)第514章 安邑诸公第295章 关东群雄第697章 犍为之战(6)
第383章 千里泽国第466章 投科射策下第564章 入夜第200章 下驷决上驷第423章 韩怋、赵承第895章 讨袁第528章 献计第691章 负隅第817章 借道第222章 各有绸缪第921章 成都交锋第284章 边军自述第599章 胜第80章 欲纳降第58章 围城第277章 望风而降第817章 借道第885章 夷狄而华夏者则华夏之第60章 长社大胜第284章 边军自述第277章 望风而降第548章 释嫌第337章 螳螂捕蝉第888章 江左之要第812章 肱骨第701章 犍为之战(10)第549章 宫内厮杀第532章 飞熊破营第192章 对峙第492章 诸变第44章 佳人第807章 伐蜀之议第723章 犍为之战(32)第759章 凛冬第576章 许以厚利第639章 坐视天下第410章 长治久安第616章 无题第432章 意外第120章 武威段氏第59章 焚营杀贼第71章 辕门射纪灵第637章 河西第697章 犍为之战(6)第248章 天劫第237章 将兵拒敌第200章 下驷决上驷第70章 帐内威逼第765章 朝会 武备学堂!第286章 常时法令第892章 楚王术即皇帝位第227章 人不为己?第522章 徐荣借粮第864章 北境烟云第453章 起居注第30章 轻兵陷阵第371章 合纵连横(4)第578章 益南第298章 天将二日第655章 局第591章 密谋第541章 定议第384章 数千里之灾第90章 在下周瑜第415章 建国称制第237章 将兵拒敌第57章 退保长社第531章 拔安邑城第431章 丹水降第274章 大业第89章 安西将军、都乡候第708章 犍为之战(16)第152章 两军对垒第467章 李义第449章 逆袭第550章 据殿死守第434章 围剿之势第830章 争城(中)第511章 易水之战(7)第419章 屯兵武关第501章 晋王死讯第686章 汉夷自治第826章 张郃、高览第271章 威逼洛阳第391章 救灾第351章 拜访蔡邕第454章 仓廪实第918章 宵小之徒第335章 席卷第225章 牧马童第124章 去职、削食邑第639章 坐视天下第697章 犍为之战(6)第379章 杜畿第873章 拼人才第798章 冬季攻势(24)第733章 金榜题名(中)第514章 安邑诸公第295章 关东群雄第697章 犍为之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