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庙算

长安城内,周国主将欢喜而庆。

而在赵都邺宫之内,自赵王袁绍以下,没有任何一个人开心的起来。

袁谭率军突然出现在了上艾的军报,传递到赵国君臣眼前时,顿时掀起了一阵波澜。负责整个战争战略部署的田丰,更是目瞪口呆。

“公子误吾大赵啊!”

田丰摇着头长叹一声,说出这句话基本上就是彻底得罪袁谭在朝野的势力了。自己不是不知道此后果,但还是忍不住吁嘘。

五万赵军精锐出现在上艾,呵呵呵....

自入坟冢!

坐在上面的袁绍,面色也非常难看。

因为自己非常清楚田丰的打算,若非如此,仅是田丰一人,敢拿老袁家的地盘冒险?

最关键的是,就在昨日,吕布兵马的踪迹刺奸司刚刚探得,其部正在常山关附近。也就是说,王允老贼已经作出大军东出的打算了。

现在,整个战局的走势都将因为显思错误的决定,而变得模糊不清,平白添了诸多风险。

“孤且问汝,予显思献策者乃是何人?”

袁绍眯起眼睛,直视跪在大殿中央的信使。

“回大王,为公子献策者,乃是幕僚辛毗。”

小小的信使可不知道大军进驻上艾所造成的麻烦,但也知道大军去上艾正是公子倚赖的幕僚辛毗,更知道眼前这位称孤道寡的人更是整个赵国最有权势的人。

“辛毗,辛佐治?”

袁绍拧了下眉头,辛毗自己知道,毕竟长子手下有哪些重要的幕僚、大将,自己怎么会不清楚。

“哼,退下吧!”

袁绍冷哼一声,冲着信使斥责一句。转头看向田丰、沮授等人,问道:“诸位,眼前吾儿显思,不知国朝要略。听信谗言,致使局势多变,当如何应对?”

“大王,速速命公子退回长子。其若在上艾久侯,必为汉军主力所围。”

田丰思忖了不过片刻,便先声言道。

“好,孤这便命人责吾儿退回上党。不过,元皓,局势若是有变,可还能一鼓作气,覆灭王允乎?子源那边已经三番五次请求救兵,如此拖延下去,青州恐怕有危啊!”

袁绍满怀忧虑的与田丰说了一句,自己是为了迅速解决王允,才如此信任他田丰。可现在,几个月过去了,王允仍在晋阳,大赵动用兵马数十万,仍旧毫无进展。

反倒是曹操叛乱,兖州尽失,青州也濒临沦陷。

田丰暗叹一声,执礼回道:“大王,既然吕布出现在常山关,想必朱儁也当在太行之中,不日将入吾冀州腹地。而上艾有汉兵两万余众,匈奴骑兵当亦在左近。楚国屯兵河洛,曹军攻吾青州,王允的部署已经完成了。”

“那当如何解决?”

事到如今,谁都知道曹操肯定和王允有一腿,不然那贼厮早不反晚不反,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搞事?

然而,说这些大家都知道的情况,并不能解决问题。

“大王,青州无险可守,可使臧使君退入平原,依大河天险,阻挡曹军渡河即可。河洛一带,可召大将军放弃端氏,进驻天井关,楚军至多伐至野王,不敢再东犯吾。而张杨所部汉军,亦无法拔高都,威胁长子、壶关。而长公子所部,则攻阳邑,恢复原定进攻计划。”

田丰稍缓一口气,继续说道:“晋阳一带,王允布置的防守兵力当是雁门兵、北军以及匈奴骑兵了。剩下的,便要看是吾等守住邺城,还是长公子和韩猛先行攻破晋阳了。”

“王允会留下这么多兵马防守晋阳?若如此,只是吕布的两万狼骑和朱儁手下兵马,不过五万之众,邺城无忧。”

在旁边,郭图皱着眉头,说了一句,显然不相信王允会作此中庸之策。

田丰随即亦是摇了摇头,一驳方才所言,继续说道:“自是不会,王允不会在晋阳留下太多人马,但肯定会让匈奴人牵制吾军主力,再责人扼守井陉关,争取时间。”

“其胜算何在?若无胜算,其又怎会如此冒险?”

郭图一语直中要害。

袁绍也是恍然大悟一般,疑惑的看向田丰。王允可不是个省油的灯,其既然敢大军入冀,那肯定有一定的把握。要知道自己袁氏经营冀州十余载,恩泽广布,他王允会认为自己打下城池就能拢住民心?

“吾之所料,当是曹操和楚王。”

田丰面无波澜,沉着气继续说道:“青州一失,曹军必然北上,扰乱平原、清河乃至渤海、河间,使冀东诸郡县不能援邺。楚军出野王,威胁上党,使吾大军不能轻易自上党东进驰援。然后再依井陉关,隔断大军主力与邺城联系,进而先行破邺。”

说哇,田丰嘴角随意一笑,彷佛压根就没放在眼里。但其余人就没有那么好的脸色了,他们想到过这个计策的危险程度,但仍旧低估了田丰的胆大。如此行事,稍有不慎,便是国灭啊!

袁绍抽了下鼻尖,这之前田元皓可是跟自己保证的好好的,汉军断然无力与国朝抗衡。可现在再一观,又是非生即死之局,一如当年界桥之战啊!

殿内一阵沉寂,颇是多谋多策的郭图,也在这时不由打了寒颤。田丰所言,不出所料,应该就是王允的想法了。也只有如此,汉军的胜算才压过了国朝。

要晓得,眼下冀州除了高邑的文丑帐下还有两万精锐外,只剩下各郡县的郡兵。上党八万大军,幽州步骑五万,乌桓兵三万,青州臧洪手下两万。还有就是郡国兵,幽州、冀州各地郡国兵在五万左右,其中幽州最多,有三万左右。

而冀州只有两万郡国兵,这些兵马还要驻守县邑、港塞、治所,轻易不能调动。否则,一旦曹军击败臧洪,那可就真是如入无人之境了。

第830章 争城(中)第746章 扑朔迷离第824章 庙堂魍魉第434章 围剿之势第354章 姜纾训弟第200章 下驷决上驷第187章 局势突变第101章 低配版具装甲骑第773章 旗云滚动第726章 犍为之战(34)第37章 只要首级第424章 才子云集第605章 统战部第127章 无题第114章 刘宏之举第748章 地龙翻身第213章 民情第4章 骑军军侯第156章 退兵第855章 天尚未亮第122章 夏育南下第856章 三士第375章 抗洪第919章 抵关第452章 炎黄贵胄之风流第617章 无题第534章 两军徐聚第91章 问答第77章 天下局势第360章 成军校阅第144章 归营第114章 刘宏之举第39章 一汉当五胡第43章 板盾蛮受降第97章 凉州现状第869章 军议(上)第77章 天下局势第788章 冬季攻势(14)第762章 朝会伊始第707章 犍为之战(16)第371章 合纵连横(4)第651章 礼崩乐坏第659章 科举第741章 游行示威第601章 棋局第255章 养病第139章 朱儁请辞第726章 犍为之战(34)第733章 金榜题名(中)第731章 儒林第496章 至蔺县第803章 冬季攻势(29)第903章 破势第725章 犍为之战(33)第125章 边章解疑第465章 投科射策上第856章 三士第469章 文坊四宝第275章 入洛第244章 使者为谋第464章 长大了自然会认字了第86章 回府第221章 大局、大势第851章 乱第455章 袁绍讨黑山第50章 求解党锢第416章 大肆封赏第624章 丧家之犬第94章 何苗第894章 水淹下邳第695章 犍为之战(4)第695章 犍为之战(4)第616章 无题第822章 角力第749章 震中第67章 袁家嫡子第381章 撤退第761章 辩计第675章 益州刘氏第463章 射策第462章 鸿门宴?第562章 伏击第140章 棋局第854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第181章 美阳之战(21)第535章 铁骑交锋第208章 无题第115章 蓄势第934章 进略第76章 蒯良之策第360章 成军校阅第611章 张猛、王国第276章 拜访周府第666章 事出意料第161章 美阳会战(1)第192章 对峙第796章 冬季攻势(22)第890章 巧舌第227章 人不为己?第269章 袭营(下)
第830章 争城(中)第746章 扑朔迷离第824章 庙堂魍魉第434章 围剿之势第354章 姜纾训弟第200章 下驷决上驷第187章 局势突变第101章 低配版具装甲骑第773章 旗云滚动第726章 犍为之战(34)第37章 只要首级第424章 才子云集第605章 统战部第127章 无题第114章 刘宏之举第748章 地龙翻身第213章 民情第4章 骑军军侯第156章 退兵第855章 天尚未亮第122章 夏育南下第856章 三士第375章 抗洪第919章 抵关第452章 炎黄贵胄之风流第617章 无题第534章 两军徐聚第91章 问答第77章 天下局势第360章 成军校阅第144章 归营第114章 刘宏之举第39章 一汉当五胡第43章 板盾蛮受降第97章 凉州现状第869章 军议(上)第77章 天下局势第788章 冬季攻势(14)第762章 朝会伊始第707章 犍为之战(16)第371章 合纵连横(4)第651章 礼崩乐坏第659章 科举第741章 游行示威第601章 棋局第255章 养病第139章 朱儁请辞第726章 犍为之战(34)第733章 金榜题名(中)第731章 儒林第496章 至蔺县第803章 冬季攻势(29)第903章 破势第725章 犍为之战(33)第125章 边章解疑第465章 投科射策上第856章 三士第469章 文坊四宝第275章 入洛第244章 使者为谋第464章 长大了自然会认字了第86章 回府第221章 大局、大势第851章 乱第455章 袁绍讨黑山第50章 求解党锢第416章 大肆封赏第624章 丧家之犬第94章 何苗第894章 水淹下邳第695章 犍为之战(4)第695章 犍为之战(4)第616章 无题第822章 角力第749章 震中第67章 袁家嫡子第381章 撤退第761章 辩计第675章 益州刘氏第463章 射策第462章 鸿门宴?第562章 伏击第140章 棋局第854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第181章 美阳之战(21)第535章 铁骑交锋第208章 无题第115章 蓄势第934章 进略第76章 蒯良之策第360章 成军校阅第611章 张猛、王国第276章 拜访周府第666章 事出意料第161章 美阳会战(1)第192章 对峙第796章 冬季攻势(22)第890章 巧舌第227章 人不为己?第269章 袭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