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工作期间,陈劼和张上将对这些专家们的生活也无微不至的照顾着。陈劼和张上将安排后勤人员,尽一切可能采购到肉食,保证大家能吃饱饭,而且要有适当营养.在当时条件下,这非常难做到。
陈劼强调大家在业余时间里,一定要加强身体锻炼。同时教会了大家一套早已失传的真正可以养生健体的太极拳。为了达到效果,甚至动用行政命令,所有报道的科学家必须早起参加早锻炼,而早锻炼主要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集体打太极拳。通过各种手段,在不长的时间里,大家都明显感觉到现在身体变轻灵了,人也更有精神了。干活和思考都不容易感觉疲倦,就算再累,休息一夜,第二天又会感觉生龙活虎。大家都说陈劼教导的太极拳太棒了。一个个体会到好处后,都更加热诚的投入到早锻炼打太极拳的运动中。
这项太极拳运动传给了高新城所有的后来者。再后来,高新城的清晨,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在同一时间出来,在城市的各个活动场所。集体打上一套陈氏太极拳(是大家按陈劼的姓起的名字),而成为高新城最靓丽的风景之一。
杨振是第一批接到通知的建筑专家之一,他是在牛鬼蛇神的牛棚里接到通知的。这个1936年出生,五十年代毕业于M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的高材生,毕业后,不顾在M国定居的亲朋好友的劝阻,几经波折,终于在六十年代初回到祖国,一心要为国家做贡献。可是回过后不久,就因为海外家庭背景等原因多次被冲击,最后又在动乱中被打成牛鬼蛇神。送到内蒙来蹲牛棚了。今天杨振正随着大伙干活。
平时对他们一直凶巴巴的农场革委会主任,居然笑眯眯地跑到他身边,将一份电报交给了他。是国家新成立的龙国高新科技研究院建筑所调他去出任副总工程师。看到这个电报,杨振当然激动不已。身边,一起接受改造的其他知识分子都上来祝贺他。革委会主任还客气的告诉杨振,上面来电话通知了,要好好安排杨工程师的行程。我已经安排好车,明天就送您去呼市,到那里送你乘坐回天京的火车,天京方面已经安排人接站了呢。
晚上,回到了牛棚,社友们提议为杨振庆贺一下,大家拿出平时非常节省才结存下来的一点点零用钱,到农场小卖部买了点熟食,还特意买了点散装酒。兴高采烈地为杨振送行。送行的气氛很热闹,大家都齐声祝贺杨振,又能好好为祖国做事了。杨振也安慰大家,看来国家要重视知识分子了,不然不会这么突然地调动我回京。而且,看着刚成立的单位名字:龙国高新科技研究院。看来和原来的龙科院有很大的不同呢,不但强调了科学,还突出了技术。更主要的是强调了高新科技,这“高”应该是指高级科技,而新该就是指新兴科技吧。按这个台头,应该是涵盖了各行各业的高新科技。如果国家真的这么重视这高级和新兴科学技术。那么我们知识分子就会有很大的舞台让我们好好为国家做贡献了呢,大家等着,我看很快都会让大家回到各自岗位上好好工作呢。也许,还有人也会调到高新科技研究院来,我们会一起共事呢。
就这样,大家一边聊着,一边喝着酒,闹到很晚才都睡下。听着大家渐渐深沉的呼吸声,杨振却睡不着了。躺在双人小木板床的上床上,抬头看着破烂的天花板,怎么也没法入眠。回国后的各种经历历历在目。有欢乐,有痛苦,有坚定,有迷茫。可杨振却从来没后悔过:“为了这个古老而饱受苦难的民族能真正振兴起来,就是受多大委屈也值得。现在,被国家调掉了这样一个部门。不知道会有怎样的工作在等着自己,反正不管怎样,只要给我为祖国工作的机会,我就要好好努力。力争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就这样杨振辗转反侧,直到五更天才迷糊的睡去,而天一亮,又醒来了,并且感觉精神特别饱满。稍微收拾一下,就在室友们的相送下,到了农场总部搭上了一部农用拖拉机,踏上了回京的路程。
杨振怎么也想不到,这次回京的路程,居然是他迈向世界建筑设计泰斗地位的起步。
三天后,杨振终于回到了天京,刚踏出天京火车站的出站口。就看到一队军人举着“欢迎龙国高新科技城专家回家”和“龙国高新科技城接待处”的牌子,接待处放着几个台子,台子上还放着两个热水桶几十个水杯,而且还放着些干粮。台前不时有人走过去报道。看样子已经聚集了十几人知识分子模样的人。杨振有点疑惑地走了过去,一边心里还这样想着,国家什么时候对知识分子这么好了,居然还安排这么周到的接待,不会是只接待领导吧。反正问问情况也没关系,应该是一个单位的,就算是打听一下怎么报道的方法的也好。
杨振走到接待处去,询问台子后面的一位刚忙完手上工作年轻的女军人,“请问龙国高新科技研究院建筑研究所的报道,是不是在这里啊。”
这位女解放军,看起来还不到二十岁,长的非常清秀。看到杨振走过来询问,马上站起来用甜甜的嗓音回答:是的,同志,先在这里登记,登记完请休息一会,用点茶水,等到一定人数,就安排大家一起,用专车送到高新城各个单位接待处正式报道。您现在需要登记吗。”杨振听女解放军这么说,赶紧拿出通知电报,和农场开的介绍信。给这位女解放军登记,女孩很快就给他办好了登记,还特意将他领到一边,让他坐到凳子上休息,给他安排好茶水,还送了块干粮到他手中,说让他先填填肚子。
杨振感受着无微不至的关怀,心里特别激动,国家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人性化了啊!从小生长在M国的杨振,知道这些人性化的安排其实是体现对人的尊重,是会更好地激发人的工作**和认同感的。可是回国后,杨振感受到更多的是强调无私的奉献。而少了许多人文的关怀。虽然杨振也从无怨言,可心里还总是隐隐的怀恋着国外那种各种细节上的人文关怀。而现在,就在这火车站的广场前,杨振却感受到了如此浓烈的人文关怀气息。这怎能不让杨振激动的要想要流泪呢。心里对龙国高新科技研究所这个单位就更加期待了。
等了不一会,杨振等一群人就被领到崭新的大客车上,汽车平稳的象天京西郊驶去。
很快,杨振就像其他来到过香山工地上的人们一样,被眼前激动人心的巨大工地场景惊呆了。那热火朝天的场地,紧张繁忙而又有条不紊的人们。眼前的一幕幕让杨振感觉惊喜和激动无比。
按照随行接待人员的指点,杨振很快就找到了自己单位的报道地址。同样热情的接待,同样体贴的安排,让杨振感觉如到了家里般的温暖。
第二天一早,杨振就激动地来到了建筑所所在的临时办公场地,看到高新城的规划,听着前期到来的专家的讲解。杨振再次被深深的震撼了,这是怎样宏伟的手笔啊,远远的领先于时代,却又非常科学合理的规划,这分明就是打造龙国科技的万世基业啊。
杨振被这完美的规划和超前的建筑设计理念震撼着。马上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了解、消化、吸收新知识的过程中。很快就融入了人群,投身到轰轰烈烈的建设现场中去了。
而每天,象杨振这样的例子,在相同的地方,不停的发生着。就是这些人,正用坚实的脚步改写着龙国的历史。
同样,工程兵部队的全体指战员们,用着还比较落后设备,却投入极大的热情。争分夺秒,却又保质保量的高标准完成着陈劼规划建设的各个项目。西山山脉东麓的山腹正被一点点掏空。就在不远的将来,这里将崛起一座远远领先于时代的地下科技新城。
陈劼这些日子比任何时候都要忙碌,龙国高新城的规划,他从72年刚回天京就开始准备了。可是这个时代没有前世先进的电脑制图设备,陈劼只能在清华校园里那台老式的超级计算机上一点点的做着设计。还有许多图纸都得自己手工绘制。通过这两年多的点点积累,陈劼才顺利完成了高新城核心区的详细规划,和马上就必须投入建设的十几栋主要建筑的施工设计。还有地下城的框架设计也已经完成。陈劼对所有的地面建筑设计都要求达抗十级地震以上的指标。而对建筑物的寿命要求更是苛刻。设计寿命均达到二百年以上。
而地下城的建设标准就必须更高了,除了抗震强度达到十一级以外,还要求能能承受陈劼前世所存在的最大当量的核武器在同一部位连续三次以上袭击,保持完好无缺。
而这些苛刻的要求,大大增加建筑施工难度的同时,资金也在快速的消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