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5章 紧密合作

bookmark

听到安毅启用犹太人医学专家组建生物和医学研究所,尝试创建新的医学体系和门类,在临床医学基础上,又推出群体医学和基础医学概念,不断吸收数、理、化、天、地、生的科技成就,使得医学成为多学科、多治疗手段相配合的先进学科后,蒋介石和宋美龄叹为观止,皆感叹安毅的大手笔。

“相对而言,临床医学曾被称为治疗医学,而群体医学则被称为预防医学。这次澳洲爆发的瘟疫,对于我们的研究很有好处,因此,当生物和医学研究所的专家学者们找到我,要求为此开放医疗通道时,我没有犹豫就答应。从现在来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很好,至少在英联邦内部,引起极大震动,对于改善和我们南华的关系,很有好处。”

安毅笑着回答。

蒋介石和宋美龄微微点头,并没有问安毅具体赚了多少钱。他们直观地以为,不断地建设和开办医院,购买医疗器械,花费肯定不菲,能够勉强保本就算是不错了,更别说赚钱了。他们却不知道,这一回澳大利亚人可是大出血了,有钱的富翁几乎都逃离了那个可怕的病魔肆虐的大陆,若受惊的鹿群一样,拖家带口涌入南华,带来了大量英镑、美元和金银等硬通货。

疗养中心共分为三极,一级就是观察期,经过一周时间以个人为单位的隔离后,将分别转入以家庭为主体的后观察区和治疗区,后观察区的居住时间为半个月,在此期间确认无恙后,即转入茶古半岛北端新建的叫做大澳的镇子。

由于此时太原和广宁大型热电厂已建成并发电,通过高压电线输送,大澳镇已经通上了电,电影院、快餐店、邮局、百货公司等配套设施日益完善,加上这些第三产业就业者许多都是犹太人,而日本人则从事着清洁卫生、垃圾清运、下水道管理等职业,在大澳居住,和在一座欧洲的普通城镇别无二致。

按照规定,在此居住半年后可申请向南华移民,以后就可以自由出入南华各地,当然,这是后话了。

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居住,衣食住行都需要花钱,而按照南华的规定,在正式移民之前,不能打工,也不能从事商业和投资活动,仅仅只能靠消费积蓄或者是向南华银行借贷,由消费而带来的利润是极为惊人的。

特别是治疗,虽然这里盘莫西林和西莫西林的价格,远远低于市场价,让所有的患者感到千值万值,但若是加上住宿费、治疗费和护理费,依旧是南华大赚特赚。

由于隔离治疗避免了交叉感染的可能,再加上新药品和医疗技术的运用,效果极为惊人,进入南华的病患,基本上得到康复,治愈率高达99%,这样的良好口碑,迅速被传递回澳大利亚,再次导致到南华芒街港航线的船票一票难求。

吃过午饭,蒋介石把安毅叫进书房,落座后待侍从沏上普洱茶,目送侍从掩上门,蒋介石迫不及待地问道:

“安毅,我现在都迷糊了,为什么法国身为陆军第一大国,竟然对你进占安南无动于衷,至今也未拿出个征讨的章程出来。原本中央上下还一致担心,法国人号称拥有四百万陆军,若是真的动用上百万军队到安南,中央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才好。你给我讲讲,法国人究竟是真老虎还是纸老虎?”

“呵呵”

安毅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校长,你也注意到这一点了?法国并不是纸老虎,拥有六十五个现役步兵师、五个骑兵师、两个机械化师、一个装甲师,总兵力高达一百五十万人的军队,怎么可能是纸老虎?若真要武装,经过全民动员,法国五百万军队是拿得出手的,确实是真的不能再真的真老虎

“但是,这只真老虎,如今已经病了,病入膏肓,由于没有一个强力的实权人物领导,法国各党派轮流坐庄,导致各种思潮泛滥,人人都只关注眼前利益,一方面他们沉溺在上次欧战胜利者及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国的美梦中不能自拔,另一方面他们又对德国和意大利表现出来的扩张和侵略性感到胆寒,不得不囤积重兵到法德、法意边境,试图威慑警告希特勒和墨索里尼。

“对于安南的所有权及权益,法国人自然舍不得丢弃,但若要他们兴师动众拿出个上百万军队到远东来,却力有不逮。姑且不说那庞大的军费开支是目前其深陷经济危机的财政难以支撑的,仅仅只是抽调部队后导致边防空虚这一恶果,就没有谁敢负责。还有,英国现在陷入印度民族解放战争中,损兵折将,处境艰难,而美国的孤立思想严重,只想利用世界各国的战争和冲突赚钱,缓解其经济所承受的压力。至于其他欧洲小国,都未从经济危机中摆脱出来,兼之有德国这么一个威胁存在,连话都不敢说得大声一些,生害怕引来德国的觊觎。因此,不管是自身有限的财力还是盟国的帮助,都不能指望,法国人采取这种漠视的态度,也不难理解了。”

蒋介石站起来,来回走动,过了许久,才长长地叹了口气:“此前我一直以为,法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国,你的举动就像是在玩火,我心里惴惴不安,生害怕因为安南的战火,导致法国公然涉入中日战争。但现在我才弄明白,法国人早就虚弱不堪,而你却早就对法国人的动向有所预判,让人不得不感慨你出众的战略眼光啊”

“委座过奖了这就叫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比如国内这错综复杂的局势,就非得委座的雄才大略才能够驾驭,换做安毅,恐怕早就无所适从了。对了,委员长,这次叫安毅来,有什么紧要的事情吗?”

安毅终于把话题引入正题。

蒋介石微微点头,回到座位上坐下,喝了口普洱茶,才缓缓道:“现在我们的地质专家基本上确认了你提供的矿产信息,马上即将进行系统的开发,但所有这些,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国家财政用于抗战和政府开支就很吃力了,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来进行投资,我这次找你来,就是要寻求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安毅心中一紧,自己才向宋美龄提供一亿大洋的资金,难倒又没了?莫非这次召自己来南京来,蒋介石是想向自己打秋风?怎么才能打消蒋介石刮地皮的念头呢?安毅一下子头痛起来。

估计是看出安毅的迟疑,蒋介石正色道:“安毅,所谓无利不起早,我知道你为国家民族付出很大,不会为难你的。我和子文、庸之反复商量过了,决定把矿产公司分成三股,一股为国营,以矿山、人力及地产入股,拥有全部股份的百分之五十一,川南集团则以设备和技术入股,占有股份的百分之三十九,其余百分之十,则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发行,以作为现金支持。这样,方方面面的利益都兼顾了有了国家和川南集团的大笔投入,我相信那百分之十的股权发行会非常顺利,你看这样可好?”

安毅对蒋介石的慷慨非常吃惊,要知道仅仅只是郴州柿竹园这个大型有色金属项目,根据当前日益紧张的国际局势,年产出就不下一亿大洋,自己占有百分之三十九股份的话,那就是四千余万收入,机械设备的投入要不了一年就可以起本,此后就是净利润,没有比这更好的买卖了。

但细细一想,国家不用出一分一毫,平白得到五六千万的收益,而且不用承担任何风险,说不一定还能依靠发行股票,可以从中大赚一笔,也是有赚不赔的买卖。

安毅可不敢表现得太爽快,否则会让蒋介石生出悔意,过了许久,才故作为难地点头允诺:“既然这样,学生恭敬不如从命了。其实南华的建设,以及对教育、医疗设施、科研等持续投入,我手里的资金也很紧张,但校长既然需要,我可以停止一些项目的建设,优先为国家献一份心力

说到这里,安毅看向蒋介石,诚恳地请求:“学生有一个不情之请,那就是这个大型有色金属企业的经营和财务,必须由我方派人管理,中央可组织专门的督查小组进行检查,避免有人坑害国家和个人的利益。同时,为了避免地方政府干扰和权贵想从中谋取私利,这个公司最好直接由军事委员会直接统属,避免被人雁过拔毛,最后流入国库的十不存五。最后,公司出产的产品,在相等的条件下,应优先供应江南、川南及南华集团,以满足钢铁和军工生产需求。否则,咱们自己生产的东西,却被人以转手贸易等方式流入日本,由其制造枪炮来对付咱们,得不偿失啊”

蒋介石见安毅答应下来,微微松了口气。项目只要能够赚钱,挽救国家濒于破产的财政,什么都好谈,安毅提出一条就答应一条,全无迟疑。

有了基本的共识,接下去自然就好办了,蒋介石指示陈布雷迅速组织专人研究合同,很快安毅和蒋介石分别代表川南集团和政府在郴州柿竹园这个大型有色金属项目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随后,蒋介石又与安毅就开发江西西华山、大吉山、岿美山和盘古山黑钨矿床,河南东闯金矿、陕西金龙山金矿和四川和甘肃交界的金矿,河南南阳油田和湖北江汉油田,江西德兴铜矿和皖南马鞍山铜矿,福建龙岩锰矿等等项目签订了开发合同,总共涉及金额高达五亿大洋,为近来国家建设之最大手笔。

待做完这些,天色已经快黑了,蒋介石突然抛出个让安毅始料未及的话题。

“小毅,不知道你对国民政府如何看待?民国建立这么多年了,实现中山先生三民主义了吗?”

“这——”

安毅略微迟疑,还是决定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校长,请恕学生直言:中国问题实际上就是农民问题,只有事事把农民的利益考虑到,国家才会长治久安,政权才能稳固。就当前农民的切身需求看,他们迫切地想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土地,而这却与地主的利益相违背。许多地主所拥有的土地,是经过多少年辛辛苦苦积累下来的,当然这其中也不排除土豪劣绅的强取豪夺,他们通过把土地租出去赚取利润。若是农民都有了自己的土地,谁来耕种他们的土地?况且,土地毕竟是有限的资源,现在国家的土地大多控制在地主手里,若是要平均地权,则会极大地伤害地主的利益,这中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蒋介石含笑问道:“若是让地主主动减租减息,让农民都有饭吃有衣穿呢?”

安毅一愣:“这——地主成为一个阶级,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剥削的最大利益化,便是每一个地主都追求的目标。在当前农村大量劳动力富余的情况下,总有人愿意承担更高的田租地租,这也是地租一旦提高就无法减下来的原因,我们的人口实在太多了......”

“这你倒是说到点子上了”

蒋介石微微一笑:“安毅,我听说你建设南华,有很大的劳动力缺口,而国内却是劳动力过剩,如果政府有计划地向南华或者蒙古地区移民,你以为如何?”

安毅又惊又喜。

在此之前,安毅只能通过战乱和灾荒,由江南集团想方设法地迁移人口,但这种迁移却带有不稳定性,比如上海地区本来就是膏腴之地,饱受战火侵袭之时,民众自然急于逃离,可是一旦战火平息、政局稳定下来,部分已经在西南甚至南华安定下来的人,却开始整理行囊准备返乡了,若不是政治部门极力疏导,并且还虚言恐吓如果就此返乡需要承担前往西南和南华的花费,每人计一百个大洋,如果不是采取这样强硬的措施,估计已经形成一股巨大的返乡潮。

若是有了中央出面组织,那么从法理上便断了那些迁移人口的返乡之路,只能老老实实在南华或者蒙古扎根,这样南华、蒙古甚至以后中亚地区出现的华族人口严重不足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到了这个地步,安毅也不管这一政策是否真能缓解国内的阶级矛盾了,大力附和:“此策甚妙一旦那些家里没有田地的雇农和专门靠出卖劳力换取一家老小生活的人,迁移到了南华,则农村的劳力必然出现紧张,导致地主必须得靠降低地租、田租才能吸引到人为其耕作,不然几百亩甚至几千亩田地要靠地主自己去种,累死他们也干不了如此一来,阶级矛盾迎刃而解,国家也可健康发展,长治久安”

蒋介石叹息道:“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建丰(蒋经国字)向我汇报了你在南昌时向他提的建议,尝试着在赣东实行由政府发行债券赎买土地然后分配给个人的土地改革政策,遭到的阻力很大,许多国民党元老,把建丰当做赤党分子上报中央,称土地改革违背了《民国约法》和《二三年宪法》中关于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一规定,是对私人权益的粗暴践踏。

“随后,那几个试行土改的县,便发生了严重的骚乱事件,部分地主乡绅幕后组织人手冲击县政府和党部,纵火焚毁庄稼,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虽然暴*在警备师的镇压下很快消弭,部分罪犯也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但矛头却直指建丰。随后全国上下一致攻击,建丰不得不在《中央日报》上公开道歉,称土地改革只是为缓解阶级矛盾的一种尝试,绝无在全国推广之意,事实证明,土地改革行不通,以后也不会再做类似的尝试,事态才算平息下来。”

安毅早就通过第四厅的情报网络知道此事,微微皱眉:“校长就没想到过抓几个典型杀鸡骇猴?只要咱们掌握着军队,不怕那些人翻了天”

蒋介石苦笑着摇摇头:“你看看政府和军队大员,哪一个家里没有几百几千亩土地?不说别的,就说成都诞生了刘文辉和刘湘叔侄的刘氏家族,在华阳、新繁、温江、崇庆、大邑、双流、邛崃等七县拥有七万亩土地,此外不知道还有多少类似的大家族,如果我真的那么做了,要不了多久,估计感觉生存受到威胁的他们就要团结起来赶我下台了,这是汪精卫最期待看到的事情,我可不会让他如愿。”

安毅心中泛起一丝无力感。一个政党和政权的性质,决定了他所代表的利益阶层的利益。而国民党成立伊始,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支撑起来的,自然无法脱离阶级的范畴,所以做起事情来束手束脚。

第1810章 纽约论官第1934章 试金石(全)第2104章 激战塞舌尔(完)第1108章 秀才遇到兵第1376章 战局瞬变第1794章 六种武器第41章 洋人的可敬之处(下)第1580章 杀出血路第1381章 特战群英(三)第1769章 攻其不备第884章 好酒也怕巷子深(二)第1732章 风云变色第1879章 通过议案第1066章 不合时宜的相见第671章 碧血丹心保家国(二十一)第1668章 有人来投第520章 人生能有几回搏第1132章 难得糊涂!第70章 开诚布公(下)第1209章 权力的争夺第322章 插翅难逃第646章 老蒋出山第825章 冰与火的见证(十五)第135章 一刻不能停下来第1313章 第二舰队之灾劫(二)第1089章 扞卫荣誉(四)第386章 特派员(上)第216章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第1615章 中流击楫第1319章 利益至上第1484章 夜色下的突袭第1171章 推心置腹第1616章 畏安家军如虎第1307章 步步惊心第1527章 会师第1017章 特别审讯第835章 冰与火的见证(二五)第689章 冲冠一怒(十一)第869章 你敢放火我就点灯(二)第946章 昆明密会第1075章 化敌为友(四)第1665章 兄弟相见第21章 被遗弃后的壮举第437章 此仇不报非君子第1000章 金融风暴(四)第1296章 醍醐灌顶第1757章 瓜熟蒂落第1118章 狂欢之夜第139章 有容乃大第928章 家事国事第646章 老蒋出山第472章 问世间情为何物(上)第2160章 前途和命运第1543章 惊心动魄的夜(上)第1378章 肩负重任第555章 要打就打疼他(二)第476章 得寸进尺第1786章 摘桃子第412章 渐露峥嵘(下)第2196章 耀武扬威第335章 涅盘(三)第1482章 想得更远第2232章 核弹洗地第1643章 湄山前哨战第1316章 孤岛求存第1297章 染樱之雪第1522章 战忻口(六)第746章 引而不发第1312章 第二舰队之灾劫(一)第1854章 大捷(一)第209章 普通一兵的启示第1607章 坦克对决第1829章 绝不后悔第1566章 势如破竹第408章 茅塞顿开第1394章 日苏开战?第1055章 歪打正着第810章 敌变我变第428章 令人心悦诚服的一课第147章 尽在不言中第495章 多管齐下(三)第1319章 利益至上第1548章 新经济秩序第1806章 林氏双姝第76章 誓师第2098章 赫赫军魂第454章 祭灵第611章 临变百态第30章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第119章 计划没有变化快第1074章 化敌为友(三)第770章 忠贞不改第2201章 不可磨灭第925章 大义凛然的扩张(七)第1040章 全线示警第1198章 说情与否第1477章 兵不血刃建奇功第948章 不务正业第69章 敢不敢赌一把(下)第21章 被遗弃后的壮举
第1810章 纽约论官第1934章 试金石(全)第2104章 激战塞舌尔(完)第1108章 秀才遇到兵第1376章 战局瞬变第1794章 六种武器第41章 洋人的可敬之处(下)第1580章 杀出血路第1381章 特战群英(三)第1769章 攻其不备第884章 好酒也怕巷子深(二)第1732章 风云变色第1879章 通过议案第1066章 不合时宜的相见第671章 碧血丹心保家国(二十一)第1668章 有人来投第520章 人生能有几回搏第1132章 难得糊涂!第70章 开诚布公(下)第1209章 权力的争夺第322章 插翅难逃第646章 老蒋出山第825章 冰与火的见证(十五)第135章 一刻不能停下来第1313章 第二舰队之灾劫(二)第1089章 扞卫荣誉(四)第386章 特派员(上)第216章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第1615章 中流击楫第1319章 利益至上第1484章 夜色下的突袭第1171章 推心置腹第1616章 畏安家军如虎第1307章 步步惊心第1527章 会师第1017章 特别审讯第835章 冰与火的见证(二五)第689章 冲冠一怒(十一)第869章 你敢放火我就点灯(二)第946章 昆明密会第1075章 化敌为友(四)第1665章 兄弟相见第21章 被遗弃后的壮举第437章 此仇不报非君子第1000章 金融风暴(四)第1296章 醍醐灌顶第1757章 瓜熟蒂落第1118章 狂欢之夜第139章 有容乃大第928章 家事国事第646章 老蒋出山第472章 问世间情为何物(上)第2160章 前途和命运第1543章 惊心动魄的夜(上)第1378章 肩负重任第555章 要打就打疼他(二)第476章 得寸进尺第1786章 摘桃子第412章 渐露峥嵘(下)第2196章 耀武扬威第335章 涅盘(三)第1482章 想得更远第2232章 核弹洗地第1643章 湄山前哨战第1316章 孤岛求存第1297章 染樱之雪第1522章 战忻口(六)第746章 引而不发第1312章 第二舰队之灾劫(一)第1854章 大捷(一)第209章 普通一兵的启示第1607章 坦克对决第1829章 绝不后悔第1566章 势如破竹第408章 茅塞顿开第1394章 日苏开战?第1055章 歪打正着第810章 敌变我变第428章 令人心悦诚服的一课第147章 尽在不言中第495章 多管齐下(三)第1319章 利益至上第1548章 新经济秩序第1806章 林氏双姝第76章 誓师第2098章 赫赫军魂第454章 祭灵第611章 临变百态第30章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第119章 计划没有变化快第1074章 化敌为友(三)第770章 忠贞不改第2201章 不可磨灭第925章 大义凛然的扩张(七)第1040章 全线示警第1198章 说情与否第1477章 兵不血刃建奇功第948章 不务正业第69章 敢不敢赌一把(下)第21章 被遗弃后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