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神奈川

金霸天却不知道这一次鬼子退出辽宁固然是因为辽宁一地铁路公路线大部分被掐断上面,更主要的是败在粮食问题上。鬼子在城市中缺粮,而且非常严重。

掐断主要的铁路公路线这种事情金霸天1933年的时候派出了很少人员就做到过,那时候的鬼子可不至于像今天这样仓皇退出辽宁,只是对前线的援助变少了一些而已。

那时候的鬼子对东三省地区的人民压榨的还不够狠,城里的鬼子缺粮了在城市居民间搜刮一番就有大量的粮食可以用了。东北这里因为气候的因素长达五六个月的冬天什么都不能耕种收获,大家习惯性的在秋收后储存大量粮食的。

如今东三省的城市局面是个什么样子,每天勤苦工作也不过吃点鬼子发下来的三合一而已。就是这样的东西还要按人头进行限量供应,鬼子对粮食的匮乏可见一斑。

东三省素有粮仓之称,这粮食呢,自然是被鬼子拿去养兵了。可张大帅养兵四十余万财政上面就有些吃不消了,小鬼子在这块土地上养兵的数量是张大帅的十倍不说,又要调粮回馈国内本岛和朝鲜地区因为大量征兵带来的粮食产量下降所产生的饥荒。

如此连年的穷兵黩武横征暴敛这粮食要是能够吃那才叫见鬼了,毕竟这块土地上的农民和耕地数量在九一八之后也是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的——哪怕九一八之后鬼子从本岛和朝鲜地区向东三省移民了八百万之众。

小鬼子最后撤退前的那些日子,辽宁各地城中居民限量供应的三合一面都断了供应。那句话说的,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断了最后的三合一面供应的城市已经不能再给鬼子带来社会财富,放弃这里也是情理之中的了。最后的三合一面不是没有了,而是被鬼子的军队征用了,也正是靠着这些黑黄色的三合一面,鬼子才得以将主力部队和产业等财富得以安全撤出辽宁。

这样的做法也给刚到辽宁的中央军带来很多苦难,刚刚接手的每个城市都是嗷嗷待哺的饥民——但是根据宋子文的理论直接将粮食送给百姓吃是最不合理的,这样白发粮食徒耗钱粮不说还容易引起民众的惰性,现在最重要的应该是恢复辽宁各地的经济。

辽宁各地城中固然困难。乡间的地主还是有一定存粮的,只要健康的经济体系恢复了,大部分人还是能找到口吃的。只靠着国家赈济,你赈济一时,就有人会就想着让你赈济一世。于是随同大军而来的不是各种赈济,而是带着民族资本的各类资本家在这里投资设厂开矿办实业。

因为金霸天手底下的游击队实在是将这个辽宁境内的铁路公路以及桥梁等破坏的够严重,宋子文决定以工代赈。召集大量临时工人修复辽宁各地铁路公路桥梁的同时给辽宁城中的难民找一口饭吃。

同时取消辽宁境内流通的废纸一样的伪满银行券,这个取消可不是用大洋来换伪满银行卷,毕竟现在长春伪满银行还在运作,大量的印制伪满银行券这保不齐就流过来了,这换到哪年是个完。南京政府只是宣布伪满银行券为非法货币,银行不收一分不值。仅此而已。你以前攒多了伪满银行券,对不起那是活该,没拿你问个资敌之罪就是好的了。

黄老爷子最近也是经常长吁短叹,中央军来了固然姑且算是一件好事,但是村子里——主要是黄老爷子家手中的伪满银行券可就真的成了废纸了。

“您叹什么气。中央军的地盘上可是免了农税的。今年和以后的农田的收成可就不用交税了,这应该高兴才是。”看黄老爷子精神不振金霸天劝慰道。

“免了农税。真有这好事?”黄老爷子心中这农税就是天下的根本,如果不是自家祖先想出这摊丁入亩的法子,我大清什么的江山社稷都不可能延续到两百多年——毕竟还有个胡人从无百年运呢不是。

金霸天一想也是,毕竟是鬼子的统治地区,怎么可能流传出对中央军利好的风声来,话说这免除农税执行了也不是一年了,可就连离北平没多远的山西地区的农民都还没享受到这福利。

金霸天也不再多说:“到时候您不就知道了。中央军来了,自然会恢复市面,您的人参生意也可以再做了不是。”

黄老爷子点点头:“这倒是。”

现在金霸天手下的雇佣兵只剩了一个瓦尔梅在身边,剩下的都追着小鬼子的从热河辽宁前线撤下来的残部进了吉林省的地盘继续袭击鬼子,毕竟这现在鬼子在这里还是立足不稳,正是最好击杀的时候。要真是学法兰西那群高卢鸡搞个什么马其诺防线,反而要费一番手脚了。

可是鬼子宁肯每天都承受着巨大的伤亡却不肯再退了,再退下去伪满皇帝就要换个皇宫不说,吉林也不是辽宁那样的鸡肋地区。再说了,退到哪去啊。去了黑龙江朝鲜地区那些鬼魅一样的黑枪黑炮就不会追过来了吗。

现在鬼子被整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每天晚上都有至少三分之一的人值夜防止夜袭。就这还不够,每晚营地附近的那照明弹那是通宵的打个不停,这实在是被杀怕了。晚上以大队为编制的巡逻队出勤都不是什么稀奇事,毕竟人数一少了肯定是要被吃掉的。大队人马挨几次黑地雷黑炮黑枪的还能活下不少来。

粮食不够,这叫个什么事,每天每个营地挨了黑枪黑炮黑地雷死那么多鬼子不都是肉嘛,热河辽宁前线退回吉林的那些鬼子士兵要是不吃肉早就饿死在半路了。古书中都说了,何不食肉糜?——要说晋惠帝也是个人才了。可惜不生在倭国,不然也是一代贤君。

忍受伤亡之余。鬼子仍在不遗余力的构筑四平,辽源,通化以及鸭绿江辽宁地区的防线。现在看,反攻是小,先解决安全问题是大。自从退入吉林后每天仍然都有两万以上的鬼子死去,这个数字撑不过两年鬼子就可以宣布现役部队要换一茬了——你说什么,死光了这怎么可能,鬼子还在本岛源源不断的招兵的。

自第二次热河战役开打以后到现在鬼子已经阵亡的士兵就有两百万之众。这个数字加上重伤致残的几乎占了鬼子兵力的三分之一强——缺医少药的鬼子重伤员除了军官等要员之外是得不到很好治疗的。对一般的小兵来说重伤就等于身亡,甚至四肢的贯穿性枪伤都有很大几率致残,毕竟他们的敌人一直在使用7.92×57毫米大口径大威力的机步枪子弹。

神奈川湘北中学初中部一年级八班入学第一天

新年后的入学仪式后,没有一个老师在教室里给学生们上课,而是各科教师和班级主任对新入学的学生们轮番进行语言轰炸,劝慰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们集体入伍。

大腹便便的安西班主任对下面平均年龄只有十四岁的学生们语重心长的说道:“你们知道,我是多么希望我们一年级八班是全校第一个全体决定入伍的班级。这是何等的荣耀。为了天皇,为了圣战,你们的学长们已经在满洲抛头颅洒热血了,那是何等的豪迈。

我希望你们也能追随他们的脚步,集体参军加入圣战。去年的一年级八班可是全校乃至全县第一个全体报名参军的班级,这是我们一年级八班前辈们留下的无上荣耀。我希望。这一届的一年级八班能够保持住前辈的优良传统。”

若是去年那群学生,说不定还被安西班主任忽悠去了,可是今年这批学生明显很不上道。安西班主任说完话,下面开始了一阵阵窃窃私语声音,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安西班主任听到一些。

“我哥哥两年前就参战了,这半年多没有一封信寄回来。邻居们都说是凶多吉少了。”

“别说半年,三个月没有来信就很危险了。我劝你明年去靖国神社去找找你哥哥的名字,我叔叔的名字也在里面。”

“找到名字又有什么用,现在可不是以前了,进了九段坂家人还能受到一些照顾。现在连基本的抚恤金都不给家属了,因为他们隐瞒了战损的人名单。”

“现在每天的食品配额又减了大人孩子都吃不饱饭,妈妈每天都给我们收集树叶吃,你们看安西班主任的那个大肚子,是卖了我们历届学长才胖起来的吧。”

“听说大部分学校都停了课,从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各科老师每天只是劝学生们集体入伍,只是为了上面的表彰。真可恶。”

“可不是全部停了课,每个学校都有一个班还是在上课的。都是给那些有关系有门路的权二代财二代们开设的,因为他们注定是未来社会的精英。战争时期嘛,我们连陪太子读书的机会都没有了。一天到晚就是当兵,入伍,圣战,天皇,早知道我来这里做什么,还不如去帮妈妈挖些野菜捉几条小鱼去呢。”

“内部消息,听说前线形势很不好,帝国连满洲事变的硕果都丢掉了一部分,具体的就不清楚了反正损兵折将丢地盘是肯定的。军部的那些人真是白痴,我可不想为了他们愚蠢的作战计划去送死。”

“肚子真饿啊,我睡会儿,你们小声点。”

“喂喂,空腹睡觉是不好的。”

“至少睡着了就不会饿了,再说了,现在有几个人不是饿着肚子睡着的啊。听说士兵的口粮也削减了呢。”

帝国胜利的时候民间自然是一片欢腾,战败的时候就不是那么和谐了。安西班主任也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学生,脸红脖子粗的安西班主任用手指指着讲台下面的学生说道:“你们,你们…”

只见这安西班主任连说了几个你们以后,身子一晃突然倒在地上。

这一下学生们又有了新的议题。

“你们说。白发鬼这是装死还是诈死?”

“那不是一样吗,是不是应该报上去啊?”

“报上去又能怎么样?送医院吗?现在医院能开出的药物少得可怜。黑市上面的药物倒是全的很,可是价格贵的只有豪门才能买得起,不然就要为了一片阿司匹林磺胺去借高利贷吧。”

“说的也是啊,就让白发鬼这么去吧。话说能死在讲台上,说不定还能上报纸夸奖一下用来宣传一番呢?”

“这倒是真的。”

安西班主任此时只是倒在地上,可意识还是清醒的,学生们的话也是一字不漏的进入了耳中。安西班主任很想说:“我有钱,黑市的高价药我也买得起。快点送我去医院。”

但是很显然学生们并没有这个欲望,甚至是没有这么多的能量,有这点体力还不如下课后去林子里甚至海边去找点吃的。有一大部分已经决定在这个狗屁倒灶的入学仪式后就不来上课了,反正也没有老师想要讲课,在这里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劝诱学生们去参军最好整个班级一起去报名参军参加圣战,这样才能体现出此时学校的社会价值。

剩下一小部分则是家中多少有些门子的主,想找一些关系。通通门路进那每年级一个的保留班陪太子读书。小鬼子也知道一张小学毕业证在社会上是没什么前途的。

对于现役和预备役军人,自然是要服从军部的调令的,但是对于不是这两块的,只能诱之以利晓以大义等手段进行拉拢。可是战争若是节节胜利,自然效果要好的多,可现在战场上损兵折将。又丢了满洲事变以来得到的三分之一的地盘,这消息总是有捂不住的时候。

分享不到战争红利,渐渐地鬼子民间厌战的情绪也高涨起来。一首私下传唱的《不去满洲浪死歌》传遍北海道,本岛,四国。九州,朝鲜。虽然鬼子的宣传机器仍然是以百分之二百的马力开动着印刷机。可铺天盖地的报纸偏偏就是压不住民间这股歪风邪气。

面对今年严峻的损失和国内不利的征兵形势,鬼子大本营不得已通过鬼子的天皇下达了最高命令用于强制征兵,强制征兵命令中规定——凡十四岁以上六十岁以下非残疾男子不是公务员、高级工人、企业主、科学家以及现役士兵的,必须在指定日期内去各地征兵办集合。逾期不到者,以逃兵罪论处,最高可判处死刑。

而且鬼子的征兵办体检及其宽松,只要自己能走过来的,那是都有用处。少一根手指脚趾的在鬼子看来根本算不上什么残疾,所为残疾人那至少是少了一只手一只脚或者瞎了两只眼,在兵员匮乏的小鬼子看来就是聋哑人也可以当兵的。就是肺结核和肝炎患者鬼子的征兵办都收——大不了集中起来编成肺结核部队和肝炎部队投送到敌后进行生化战。

只是鬼子高层做得这么绝,终于招致了众怒——那有权有钱的日本人孩子自然也是有特权的是可以不去当兵去满洲浪死的。民间终于沸腾起来,妇女们集结起来冲击征兵办和各地的练兵所想要回自家的父亲丈夫孩子哥哥弟弟。

若是只有这些妇女们,闹腾几天也就罢了,枪杆子出政权嘛,那些妇女手中只有鸡毛掸子、扫帚、擀面杖。可是鬼子底层是士兵和底层军官也有很多对高层不满意的,很多人宁愿死在本岛,也不愿死在满洲,这些人手中可是有枪的。

而且这些本岛的鬼子士兵们知道,难点不是那些征兵办练兵所的人员,而是各地的特高特探子以及高级军官这些权贵。于是暗流涌动中,在1937年6月1日这一天神奈川打响了反战第一枪,五千多名神奈川的底层士兵和低级军官起义打开了弹药库,拿出枪械打死了一百多特高课的派驻军队和地方的情报人员,还有部队的高级军官三十九人。

起义军包围了征兵办的练兵所,收编了这里的士兵后释放了全体被征召训练的人员两万多人,当即有一万多人表示要加入起义军——不加入起义军的话等正规军打回来还是要被征兵的,反正也是当兵哪不是当兵啊,死在家门口总好过死在异国他乡。

什么事就怕有起头的,神奈川的反战第一枪让起义军星星之火很快在北海道,本州岛,四国和九州几十个县市蔓延开。一时间起义军从者如云,很快发展到百万之众。

神奈川的起义军很明白自己在做什么,第一时间就是集结兵力攻打京都,裕仁慌忙的下令让镇守京都的第一师团去平叛,可是号称天皇近卫军的第一师团在统治派压倒皇道派之后对于自己人打自己人这种事一直是兴趣缺缺。

在皇道派的底层年轻军官们看来,裕仁天皇背叛了他们的所属的皇道派阵营,与其如此还不如换一个年纪小一些的天皇来控制好一些。在平叛作战中非但出工不出力,反而有不少皇道派的士兵军官带着武器弹药去投义军。这让攻打东京的义军更为壮大,在第一师团的推波助澜之下很快就占领了东京大部分城区兵逼天皇的皇宫。

鬼子海军则表示,如果天皇允许的话,海军的舰炮可以无差别的炮击东京地区来进行火力平叛。

第276章 生意第241章 战五渣第123章 使者第265章 击沉大和号(中)第202章 引狼入室(下)第275章 家丁待遇第199章 炮弹第292章 四省援陕第96章 五沉五伤第142章 身后第200章 陕北决战第287章 两广建军第259章 提前到来的扫荡第21章 风满楼第79章 整训之师第86章 出川人选第154章 两盘菜第14章 上门推销第238章 元首来河北第85章 再斗洋商第69章 士兵问答第274章 招募移民第94章 拉开第236章 弃守一线第141章 拉话话难第241章 战五渣第58章 今天是个好日子第191章 特战延安第51章 老衲能吃第231章 波兰波兰第63章 为民剿匪第200章 陕北决战第57章 黯花儿五百小时第252章 虎口拔牙第63章 为民剿匪第73章 怕什么第38章 沸腾的外滩第255章 杀出个未来第26章 整编师第143章 宁武之变第236章 弃守一线第3章 打飞机第5章 休整第138章 银申侠的信第274章 招募移民第235章 王财东第45章 冲锋第24章 无耻言论第106章 暗涌第210章 首秀第66章 去县城第109章 坑道掘进第183章 张治中第142章 身后第232章 好大一单第141章 拉话话难第169章 目光第205章 新疆王的决断第99章 我们是一家人第148章 免职一说第128章 刮刮乐第265章 击沉大和号(中)第155章 我有一个梦第39章 要不要宣战第117章 包头陷落第163章 历史发明家第217章 奥运会之天下第一比武大赛第295章 初到贵境第187章 沙王第147章 捷电第250章 山林野店第25章 外交困境第109章 坑道掘进第289章 新澳洲第263章 局势巨变第28章 送钱来了第266章 他们看到了第182章 再赴战场第86章 出川人选第105章 第一师团的余辉第245章 强化治安前第95章 大海战第177章 履带运兵装甲车第235章 王财东第44章 忠义无双第46章 杀俘第285章 养寇第178章 女人和衣服第95章 大海战第7章 二日第97章 胜利归来第61章 你不是最后一个第139章 这就是军阀第104章 袍哥人家第148章 免职一说第32章 后妈也是妈第61章 你不是最后一个第53章 都没闲着第63章 为民剿匪第260章 漫漫路
第276章 生意第241章 战五渣第123章 使者第265章 击沉大和号(中)第202章 引狼入室(下)第275章 家丁待遇第199章 炮弹第292章 四省援陕第96章 五沉五伤第142章 身后第200章 陕北决战第287章 两广建军第259章 提前到来的扫荡第21章 风满楼第79章 整训之师第86章 出川人选第154章 两盘菜第14章 上门推销第238章 元首来河北第85章 再斗洋商第69章 士兵问答第274章 招募移民第94章 拉开第236章 弃守一线第141章 拉话话难第241章 战五渣第58章 今天是个好日子第191章 特战延安第51章 老衲能吃第231章 波兰波兰第63章 为民剿匪第200章 陕北决战第57章 黯花儿五百小时第252章 虎口拔牙第63章 为民剿匪第73章 怕什么第38章 沸腾的外滩第255章 杀出个未来第26章 整编师第143章 宁武之变第236章 弃守一线第3章 打飞机第5章 休整第138章 银申侠的信第274章 招募移民第235章 王财东第45章 冲锋第24章 无耻言论第106章 暗涌第210章 首秀第66章 去县城第109章 坑道掘进第183章 张治中第142章 身后第232章 好大一单第141章 拉话话难第169章 目光第205章 新疆王的决断第99章 我们是一家人第148章 免职一说第128章 刮刮乐第265章 击沉大和号(中)第155章 我有一个梦第39章 要不要宣战第117章 包头陷落第163章 历史发明家第217章 奥运会之天下第一比武大赛第295章 初到贵境第187章 沙王第147章 捷电第250章 山林野店第25章 外交困境第109章 坑道掘进第289章 新澳洲第263章 局势巨变第28章 送钱来了第266章 他们看到了第182章 再赴战场第86章 出川人选第105章 第一师团的余辉第245章 强化治安前第95章 大海战第177章 履带运兵装甲车第235章 王财东第44章 忠义无双第46章 杀俘第285章 养寇第178章 女人和衣服第95章 大海战第7章 二日第97章 胜利归来第61章 你不是最后一个第139章 这就是军阀第104章 袍哥人家第148章 免职一说第32章 后妈也是妈第61章 你不是最后一个第53章 都没闲着第63章 为民剿匪第260章 漫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