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神州历618年,清风帝国第十一任皇帝神宗刘昊南巡江南路途中暴毙于江南路首府江州。由于刘昊生前并没有立下遗诏,也没有指定皇位继承人,神宗二子皆蠢蠢欲动,而三大世家也不甘寂寞,加上朝政腐败,军政糜烂,建国已经长达三百年的清风帝国顿时在历史的长河中变得风雨飘摇。与此同时,东北三国集结了倾国之力的百万联军南下,而西北三大游牧民族也是纷纷寇边,平静了上百年的神州大陆终于因为神宗暴毙这一突如其来的导火线而陷入了长达十数年的战火。

神州历618年夏,东北海西王朝、拜京王朝以及曼丹王朝三国联军倾国南下,一举突破了清风帝国的东北长城防线,全歼驻军北方军团,并击溃玄武军团一部。在三国联军的穷追猛打之下,玄武军团一路南逃,直到渡过了大河,退入了帝国的核心区域豫州路,在当地驻军的协助下,这才稳住了阵脚。而限于国力,三国联军虽然追至大河防线,但面对着大河天险和帝国强大的水师蛟龙军团,联军很明智的停住了脚步,转而扫荡起还在河北三路的帝国军队。同年秋,河北东海、北原、太行三路沦陷。

与此同时,西北三大游牧民族也纷纷南下牧马,由于边将无能和军政腐败,驻守西北要塞嘉峪关的西方军团中计被围歼,面对着数十万游牧骑兵,河西路驻军白虎军团后退至河套路。同年秋,西北二路安西河西沦陷。随着帝军南迁,无数的难民也纷纷南下。而北方诸异族为了满足对财富和土地的需求以及缓解自身的粮食压力,面对着已经失去了抵抗力的帝国河北五路百姓,异族军队在掠夺精壮回国为奴的同时,也开始大肆屠杀。一时之间,河北五路尸积成山,血流成河。特别是东海、北原和太行三路所在的幽云十六州,原本都是拥有千万百姓的千里沃土,可是在三国联军的屠刀之下,除了五百多万被掳掠去的青壮年,一年之后,整个河北三路三千万百姓,居然户不到百万,民不足五百万。西北二路情况稍好,但是总人口也从战前的一千二百万下降到了战后的四百万。

有道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看到帝国国势日衰,原本附属于帝国的周边属国也开始露出了其锋利的爪牙。神州历619年春,南方三越及金花王朝联军北犯,兵锋直指帝国最大的粮仓大湖路,并且隐隐有东犯赋税重地江南路之意。所幸南方军团军团长靖南侯欧阳靖忠老而弥坚,面对着敌军的优势兵力,虽然他只拥兵十万,但是凭着帝国强大的水师蛟龙军团和西江还算完整的防线,稳稳的将联军挡在了国门之外。而此时,盘旋与东海之上的东倭王朝也不甘寂寞,由于帝国水师大多集中在大河和西江防线,东倭国主德康信服不断利用其水师频繁骚扰帝国东部海岸线。在掠夺沿海财富的同时,倭人水师也光明正大的掠夺精壮劳动力回国为奴。

神州历619年夏,在经过了一个冬天的蛰伏和一个春季的修养之后,北方三国和三大游牧民族纷纷厉兵秣马,并组成了百万联军意图南下。面对着北方异族的空前压力,清风帝国还在内耗的各方势力终于得到了暂时的妥协。6月,神宗皇长子宣王刘辉继位,世称英烈帝。皇次子景王刘显加封辅政王。在经过了短暂有力的磋商之后,清风王朝总算拼凑了六十万大军,由帝国德高望重的名将定北侯张明镜任大帅,有清风第一智者之称的国师庞烨担任军师,组成了北征军。准备北渡阴风山脉,在河套路内沿大河防线布防。只是,由于大军来自不同的地方,在此之前也没有任何磨合,麾下的诸多将领又各有打算,面对着大河以北的百万异族联军,众将不仅没有放弃前嫌同心协力,反而是钩心斗角内耗不断。

神州历619年9月,在对峙了两个月后,十五万柔然骑兵在名将钦察汗的率领下,以羊皮筏子建成浮桥在大河上游秘密渡河,在潜伏了三日之后,利用一个大雨之夜,绕过北征军的侦查范围,趁机突袭了北征军大营。由于配合无绪和事出突然,他们正面的白虎军团几乎被全部打散。而河北联军也趁机渡河,在柔然骑兵的配合之下,强击准备本来就不充分的东方军团。面对着突如其来的袭击,北征军大营全盘崩溃。定北侯张明镜、东方军团军团长东海侯赵穆、玄武军团军团长威远侯花喝战死,军师庞烨失踪,青龙、白虎和玄武军团全部溃散。而还算完整的其余几个军团,在北征军副帅李铁战的率领下,全线后撤至阴风古堡。面对着地势险峻的阴风山脉和极尽地利的阴风古堡,以及即将转凉的天气,在大肆掠夺了一把之后,异族联军主力开始缓慢北撤。而清风帝国由于刚丧失了数十万精锐兵力,短时间里也无法发动反击。于是,南北双方隔着还战火纷飞的河套路,开始了漫长的对峙。而我们的故事,也就是从这里开始了。

全本推荐:、、、、、、、、、

最新全本:、、、、、、、、、、

第396章 发疯的河套偏师第278章 清风的尴尬第206章 蓄势待发第654章 聪慧秋沐第227章 极乐内争(五)第687章 三路出击第293章 看破第317章 北上第250章 流氓将领第482章 冲锋!(上)第773章 飒珊撤兵第74章 还是骆祥第151章 边重行的义子第489章 迷惑第234章 流氓的独孤第312章 困扰第130章 加藤鹰的后手第418章 军事改革的前奏第361章 彪悍的燕悲歌第481章 倾城解惑(下)第483章 冲锋!(中)第310章 又到山阴第278章 清风的尴尬第204章 会面第669章 定东城第49章 落星居第219章 奉敬领兵(四)第689章 独孤用计第349章 转变第269章 骆祥的心思第644章 灭极乐(四)第318章 贺怀仁的决心第97章 援兵何在(三)第757章 乱石荒原(三)第630章 最后的将军第297章 全胜第35章 天舞星河第198章 拦截(一)第243章 内争第485章 嘉峪关前烽火起第63章 战渡口(下)第527章 攻城在即第277章 悲恸第275章 刺杀(中)第44章 战荒原第698章 主动出击第721章 陆战之王(下)第658章 难波第448章 军事改革(下)第251章 名将对面第552章 河套立国(下)第265章 探底(一)第193章 初露锋芒(三)第27章 进京第166章 朴志成的小计第253章 五小郎君的去向第377章 欧阳靖忠第105章 仙恋尘的顽皮第412章 又是合州(中)第79章 欲何为第365章 拜京奇兵第236章 策略第17章 北伐(四)第632章 定都何处第716章 名帅之威第121章 欲南下第656章 登陆序幕第221章 奉敬领兵(六)第342章 云朵金诏第750章 靖远城下后记第511章 风乍起第76章 嫁妆第274章 刺杀(上)第81章 贯夫石第342章 云朵金诏第765章 决战乘风海子(下)第624章 高丽傅江楼(下)第417章 国书第338章 策略第428章 出城第126章 安永昌的面目第512章 郭淮之死第78章 陷阱第67章 相互算计第737章 好睡莫过妹子?第217章 奉敬领军(二)第679章 玄机论势第197章 纳兰冰婵第316章 昊天的任性第248章 花溪第318章 贺怀仁的决心第651章 远征东倭序幕第665章 东倭备战第23章 骆详的提议第38章 突围第228章 极乐内争(六)第4章 屠夫血杀第431章 混战中的温馨第180章 楚相成的劝说
第396章 发疯的河套偏师第278章 清风的尴尬第206章 蓄势待发第654章 聪慧秋沐第227章 极乐内争(五)第687章 三路出击第293章 看破第317章 北上第250章 流氓将领第482章 冲锋!(上)第773章 飒珊撤兵第74章 还是骆祥第151章 边重行的义子第489章 迷惑第234章 流氓的独孤第312章 困扰第130章 加藤鹰的后手第418章 军事改革的前奏第361章 彪悍的燕悲歌第481章 倾城解惑(下)第483章 冲锋!(中)第310章 又到山阴第278章 清风的尴尬第204章 会面第669章 定东城第49章 落星居第219章 奉敬领兵(四)第689章 独孤用计第349章 转变第269章 骆祥的心思第644章 灭极乐(四)第318章 贺怀仁的决心第97章 援兵何在(三)第757章 乱石荒原(三)第630章 最后的将军第297章 全胜第35章 天舞星河第198章 拦截(一)第243章 内争第485章 嘉峪关前烽火起第63章 战渡口(下)第527章 攻城在即第277章 悲恸第275章 刺杀(中)第44章 战荒原第698章 主动出击第721章 陆战之王(下)第658章 难波第448章 军事改革(下)第251章 名将对面第552章 河套立国(下)第265章 探底(一)第193章 初露锋芒(三)第27章 进京第166章 朴志成的小计第253章 五小郎君的去向第377章 欧阳靖忠第105章 仙恋尘的顽皮第412章 又是合州(中)第79章 欲何为第365章 拜京奇兵第236章 策略第17章 北伐(四)第632章 定都何处第716章 名帅之威第121章 欲南下第656章 登陆序幕第221章 奉敬领兵(六)第342章 云朵金诏第750章 靖远城下后记第511章 风乍起第76章 嫁妆第274章 刺杀(上)第81章 贯夫石第342章 云朵金诏第765章 决战乘风海子(下)第624章 高丽傅江楼(下)第417章 国书第338章 策略第428章 出城第126章 安永昌的面目第512章 郭淮之死第78章 陷阱第67章 相互算计第737章 好睡莫过妹子?第217章 奉敬领军(二)第679章 玄机论势第197章 纳兰冰婵第316章 昊天的任性第248章 花溪第318章 贺怀仁的决心第651章 远征东倭序幕第665章 东倭备战第23章 骆详的提议第38章 突围第228章 极乐内争(六)第4章 屠夫血杀第431章 混战中的温馨第180章 楚相成的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