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 太原兵工厂

肖柏从吉大港返回,回到了山西。

自从收复大同到现在,收复了整个山西省已经有两个多月了,肖柏的“盟军远东军”获得一场空前大胜。但他并没有急着发起攻击华北平原的战役,因为他的军队损失也不小,武器弹药消耗量更是惊人。受损的军队要舔伤口,军工业同时也要发展。弹药已经呈现出不足的现象,急需补充。

依靠美国人运来的弹药毕竟很有限,依靠缴获的弹药也很有限,现在急需的,还是自行生产弹药。

山西,经过阎锡山多年经营,已经成为当年中国重要的重工业中心之一。在918事变之前,山西的工业水平仅次于东北和沪宁地区。阎锡山的地盘上,不仅有大量的煤矿,还有大量兵工厂和与之配套的工厂。

日本人侵入山西之后,这些工厂落入日寇之手。

现在经过血战,工厂又重新回到中国人民的手里。但经过残酷的战争,很多工厂的设备都遭到破坏。尽管在收复太原的战役中,军队在进攻兵工厂的时候,采取了特种战和不用重武器等打法,尽可能保存完好的工厂,可是兵工厂和配套工厂,还是遭到战火的破坏,而且受损程度比较严重。更严重的是,很多日本特务和日军士兵在被击毙之前,都对工业设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致使山西工厂受损严重。

此外,在山西沦陷的时候,日本人还把太原兵工厂和配套工厂的许多机床、炼油设备和锻造设备给拆下来,被运去沈阳兵工厂,用来生产侵华日军的武器。

这两个月以来,肖柏组织了大批人力,动用大量物力,对兵工厂进行修复。

太原机场,一架美军标志的c-47运输机降落在机场上。

早就有一队车队停在停机坪上等候。肖柏一行人从飞机上下来之后,就登上汽车,风驰电掣的驶向太原市区。

其中一辆黑色福特轿车上,肖柏和傅作义并肩坐在后排上。

“缅甸那边的难题,总算是解决了!那些该死的英国人,不吓唬他们一下,还真把我们当成橡皮泥了,想捏方的就捏方的,想捏圆的,就捏圆的!”肖柏对傅作义说。

“是啊!教训一下他们,才能让他们知道,中国人没那么好欺负!”傅作义道。

肖柏点了点头,过了片刻,又问了句:“傅长官,把史迪威将军送回去,我们马上就去兵工厂看看吧?”

“肖长官,你才回来,一路上颠簸了那么久,还没有回去休息,就要去兵工厂?”

“我没办法休息啊!只要小鬼子还在我们领土上,我就不敢休息。”

车队回到太原指挥部,史迪威将军下车之后,傅作义又下令,让车队立即出发,赶往太原兵工厂。

汽车抵达位于太原城北的兵工厂。

“敬礼!”兵工厂门口的卫兵纷纷向车队敬礼。

肖柏和傅作义走进兵工厂内,担任厂长的洪中迎了上来:“两位长官好!”

这洪中,是山西著名兵器专家李蒙淑的得意学生。这时候,年迈的李蒙淑出任了肖柏任命的“工业部长”,因此厂长一职,就由他的学生来担任。对于提名李蒙淑当“工业部长”一职,阎锡山二话不说就同意了,毕竟那人也是他的人。

在美国人的帮助下,遭到严重破坏的太原兵工厂,仅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就基本上修复,大批设备绕道苏联境内,运抵太原。

说起来,那些设备从美国运到,还费了很大的周折:首先设备从美国装船,横渡大西洋,运抵印度洋,从阿拉伯湾上岸,经过英国人控制下的地区,再运到里海,然后上岸,通过铁路运输,通过西伯利亚铁路线,再送到中国。

当年从阿拉伯湾到里海这条运输线,也是美国向苏联提供物资的一条线路。

有了设备,兵工厂已经开始运营。

“现在怎么样了?开始生产子弹了没有?”肖柏问道。

洪中连忙回答:“回长官,这里已经可以生产7.92毫米和7.63毫米子弹了!同时,还有各种口径的炮弹,都在小批量的生产之中,只是口径繁多,产量也不高。手榴弹、地雷和炸药,均已经开始正常生产。”

“很好!”肖柏轻轻点了点头。

傅作义问了句:“我们不是缺铜吗?原材料的问题如何解决?”

洪中回答道:“大战之后,不是有大量弹壳回收?那些弹壳,比较完整的,我们就直接再装填。受损的,我们回炉提炼出铜,再用来生产弹药。但是现在,炮弹的生产量受到缺铜的因素限制,无法大量生产。”

这时候,兵工厂还无法生产枪炮。不过肖柏也不着急。目前最缺乏的,不是枪炮,而是弹药。兵工厂除了能生产弹药,只需要能修理枪炮即可。生产弹药,还需要化工厂和冶炼工厂,这些设备都已经恢复生产。

炮弹口径种类繁多,需要美式的155毫米、105毫米、76毫米和75毫米,需要苏式的152毫米、122毫米、85毫米和76毫米,还需要日式的150毫米、120毫米、105毫米和75毫米。此外,大批70毫米步兵炮,使用的是70毫米炮弹。

原本,肖柏还想让兵工厂生产全新的自动步枪的,但是因为考虑到,如果换装了自动步枪之后,弹药生产量根本跟不上消耗速度,因此他最终是放弃了生产自动步枪的想法,还是使用老式的手动步枪,最多,生产半自动步枪。

假如更换自动步枪,对麾下所属的十万精锐先行更换这种新式武器,那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十万支自动步枪,更多的是弹药!

原来一名装备手动式步枪的士兵,身上携带一百发子弹,已经是有很多子弹了。若是连日激战,一名装备手动步枪的士兵,在一日之内,子弹消耗量也就在一百发左右。到了两百发顶天了!但换成自动步枪,一名士兵需要携带三四百发子弹,而且这三四百发子弹,最多只能维持两个小时的激战!如果是战斗程度特别惨烈的恶战,三四百发子弹甚至顶不过十多分钟就全部消耗殆尽!

经过统计,当年使用手动式步枪的精锐部队,士兵训练有素,在白天的激战中,平均每消耗一百发子弹消灭一个敌人;在夜战中,这个数字飙升到一千发子弹消灭一个敌人。若是同样的精锐部队装备自动步枪,估计需要平均五千发子弹才能消灭一个敌人!若是装备了自动步枪,那么弹药消耗量迅速飙升,以目前山西的经济,根本支撑不住。

有人反对过,说冲锋枪耗弹量不是也很大?

对此,肖柏回答说:“冲锋枪耗弹量是大,但是冲锋枪射程近,在近距离上,命中率高,所以冲锋枪耗弹量没有自动步枪大!”

因此,肖柏暂时放弃了生产自动步枪的想法。

尽管暂不生产自动步枪,但是自动步枪还是制造出了样品。

走进兵工厂的研究室,肖柏一眼就看到,桌子上放着两支崭新的步枪。

“长官,这是我们最新的自动步枪!”洪中指着那支自动步枪说。

肖柏对这种枪十分熟悉,因为从外型来说,简直就是一支ak-47自动步枪!抓起枪,拿在手中,拉了一下枪栓,又拔出弹匣。

这种步枪用的是7.92毫米子弹,插入压满子弹的弹匣,重量比后世的ak-47要重一些,弹匣容量也是30发,重量增加了0.53公斤,从4.79公斤增加到5.32公斤。虽然重量重了,但这种枪拿在手中,还算是比较顺手。

肖柏来到武器试验场,他和傅作义都进行了试射,对这种新枪的性能还是比较满意的。只不过目前暂时无法装备这种挥弹如雨的“奢侈品”,只能咽下一口口水,暂时放弃了大规模装备自动步枪的想法。

相比之下,第二支样品枪,却更得到肖柏和傅作义的喜欢。

那是一支仿制美国m1半自动的一种半自动步枪,肖柏把这种枪命名为四四式半自动步枪,这种枪,口径方面改变了,从7.62毫米,变成了7.92毫米,不仅如此,子弹也从八发增加到了十发。当然,枪的重量也增加了,从原来的4.75公斤,增加到5.27公斤。枪重了,不过威力也变得更大。

对仿制m1半自动的四四式半自动步枪进行了试射之后,所有人对这种枪的性能十分满意,均表示,希望大规模生产这种新式步枪。

“长官,新枪的生产线已经从美国运到,很快就能安装,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大批量的生产这种步枪!”洪中说道。

肖柏满意的点了点头。

随后,洪中又说:“长官,我们在河西,还有新的厂址。”

肖柏点了点头。

河西的新厂址,是肖柏为了扩大规模,下令在汾河西岸,开发的新厂址。新的兵工厂,建立在吕梁山脉的余脉山边,除了有枪炮制造厂,还有配套的机械厂、炼钢厂、铜厂、化工厂、车辆厂、炼油厂和发电厂等设备。

新兵工厂,目前刚刚开始建设没多久。

车队抵达新兵工厂地址的时候,只见工人们冒着严寒忙忙碌碌,挖地基,抬设备。不过在北方的冬天,施工建筑的速度肯定比较慢,这也是肖柏在打下山西之后,一直未能尽快收复整个华北的原因。

河西兵工厂,不仅仅是生产枪炮的工厂,还将要生产坦克装甲车。

第五十五 安庆之战(4)第二十 地狱烈火第二十九 安南之战(2)第六十二 山东大会战(8)第十二 打开通道(6)第十 崭露头角(8)第八十五 奇袭北平第四十一 美国航空兵(5)第八十八 袭击五角大楼(上)第八十六 北线攻势(4)第二百四十二章节 以色列轰炸伊朗第十九 何时出手第一 第二远征军(1)第七十七 对海攻击(11)第二 日本高级特工(1)第十七 回天乏力第七十七 青岛要塞(1)第五十八 抗美援阿(12)第七十三 血洗日军医院第八十四 收复青岛(2)第十七 退往中华门(5)第九 崭露头角(7)第二百一十六章节 美国种族屠杀(中)关于读者的几个疑问第九十二 中日密约第六十二 重创台湾旅团(1)第一百七十五章节 股市崩盘第四十三 踏上九州岛(7)第七十四 对海攻击(8)第一百五十三章节 入侵伊拉克(1)第七十 解救人质第一百二十九章节 两伊停战第三十九 出击赤塔(3)第三十四 再出外蒙第四十五 再袭胶济线(1)第三十五 外蒙归来(1)第八十九 天降神兵(3)第三十八 踏上本州岛(2)第七十四 暗中相助第二十一 攻击熊本(1)第六十一 电子对抗(上)第七十四 华北大空战(2)第九十三 黄海大海战(3)第十 美军大登陆(9)雄鹰致谢战友第四十八 国内局势(2)第六 日本高级特工(5)第七十五 谈判合作(2)第十四 歼灭战车师团(4)第五十六 抗美援阿(10)第三十五 转战沪宁线(2)第一百一十六 伊军进攻德黑兰第二十四 印巴分治(2)第四十六 金库密码第十九 日本特工队(5)第三十五 鏖战(10)第十六 收复大同(1)第六十九 叶尼塞河(8)第七十三 将星陨落第五 对内金融战(2)第六十 再见南京第八十四 炮台对海军(1)第四十九 北极熊来袭第七十 炮台对海军(5)第三十二 前往鲁中第二十三 印巴分治(1)第六十六 苏日血战(4)第十九 日本特工队(5)第二十九 哈巴罗夫斯克第九十二 黄海大海战(2)第三十五 大戏上演第八十四 拦截巴顿(4)第八十 南非(4)第一百五十二章节 再施一计第六十三 蒋介石下台第一百二十二 奇袭格什姆岛第三十一 解救矿工(3)第四十九 跳雷和破甲弹第三十三 现代化空战第十二 登陆战(1)第六十九 剿灭马家军(3)第十五 登陆战(4)第一百九十章节 俘虏营第一百三十七章节 先发制人(3)第六十四 重创台湾旅团(3)第四十九 前往武汉(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航天母舰第七十七 最后一击(3)第九 崭露头角(7)第十三 围点打援(4)第四十五 日军溃败第二十一 收复大同(6)第二十章一节 冲绳大战(5)第五 日本高级特工(4)第六十一 浴血华北(5)第十五 山西协议第三十二 歼灭松井大队(3)第十四 援助拉美(下)第三十一 密会萨达姆(上)第七十 炮台对海军(5)
第五十五 安庆之战(4)第二十 地狱烈火第二十九 安南之战(2)第六十二 山东大会战(8)第十二 打开通道(6)第十 崭露头角(8)第八十五 奇袭北平第四十一 美国航空兵(5)第八十八 袭击五角大楼(上)第八十六 北线攻势(4)第二百四十二章节 以色列轰炸伊朗第十九 何时出手第一 第二远征军(1)第七十七 对海攻击(11)第二 日本高级特工(1)第十七 回天乏力第七十七 青岛要塞(1)第五十八 抗美援阿(12)第七十三 血洗日军医院第八十四 收复青岛(2)第十七 退往中华门(5)第九 崭露头角(7)第二百一十六章节 美国种族屠杀(中)关于读者的几个疑问第九十二 中日密约第六十二 重创台湾旅团(1)第一百七十五章节 股市崩盘第四十三 踏上九州岛(7)第七十四 对海攻击(8)第一百五十三章节 入侵伊拉克(1)第七十 解救人质第一百二十九章节 两伊停战第三十九 出击赤塔(3)第三十四 再出外蒙第四十五 再袭胶济线(1)第三十五 外蒙归来(1)第八十九 天降神兵(3)第三十八 踏上本州岛(2)第七十四 暗中相助第二十一 攻击熊本(1)第六十一 电子对抗(上)第七十四 华北大空战(2)第九十三 黄海大海战(3)第十 美军大登陆(9)雄鹰致谢战友第四十八 国内局势(2)第六 日本高级特工(5)第七十五 谈判合作(2)第十四 歼灭战车师团(4)第五十六 抗美援阿(10)第三十五 转战沪宁线(2)第一百一十六 伊军进攻德黑兰第二十四 印巴分治(2)第四十六 金库密码第十九 日本特工队(5)第三十五 鏖战(10)第十六 收复大同(1)第六十九 叶尼塞河(8)第七十三 将星陨落第五 对内金融战(2)第六十 再见南京第八十四 炮台对海军(1)第四十九 北极熊来袭第七十 炮台对海军(5)第三十二 前往鲁中第二十三 印巴分治(1)第六十六 苏日血战(4)第十九 日本特工队(5)第二十九 哈巴罗夫斯克第九十二 黄海大海战(2)第三十五 大戏上演第八十四 拦截巴顿(4)第八十 南非(4)第一百五十二章节 再施一计第六十三 蒋介石下台第一百二十二 奇袭格什姆岛第三十一 解救矿工(3)第四十九 跳雷和破甲弹第三十三 现代化空战第十二 登陆战(1)第六十九 剿灭马家军(3)第十五 登陆战(4)第一百九十章节 俘虏营第一百三十七章节 先发制人(3)第六十四 重创台湾旅团(3)第四十九 前往武汉(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航天母舰第七十七 最后一击(3)第九 崭露头角(7)第十三 围点打援(4)第四十五 日军溃败第二十一 收复大同(6)第二十章一节 冲绳大战(5)第五 日本高级特工(4)第六十一 浴血华北(5)第十五 山西协议第三十二 歼灭松井大队(3)第十四 援助拉美(下)第三十一 密会萨达姆(上)第七十 炮台对海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