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命令:就地阻击!

北汉江过华川、春川、汉城西流入海,但是它的上游却是自北向南的流向,直到春川才改南向西。今天,华川、春川均是韩国所辖,春川还是韩国最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北汉江和邵阳江到此合流,四周群山怀抱,风景秀丽。因为韩剧《冬季恋歌》取景于此而被称为“韩流发源地”,也是国内游客韩国游常到的地方。

五十多年前,春川东北三十来里的一座山腰上,武装免费旅行的2连,刚刚失去了他们的炊事班。中国的老百姓有着无穷的智慧,经过多日的摸索与实践,炊事班的老王掌握了无烟灶的技术,通过挖掘排烟通道使烟被湿润的泥土所吸收的办法,使连队能够吃上热食。但是也就是十几分钟前,在山沟里烧饭的炊事班遭到了飞机的轰炸与扫射。

赵无极同陈立业几个人走在冒着青烟的山沟里。2连在五次战役第一阶段中损失较大,连长牺牲了,指导员重伤运回后方,班排长损失也很大,好些都是临时提起来的。陈立业任连长,刘进旺扶了正,当指导员,副指导员还缺编着。

这时牺牲的战友尸体已经被抬走,打断的树枝上还缠绕着焦黑的破棉絮,两口被打出了几个窟窿的铁锅倒盖在地上。

副连长李国雄四处张望着说:“奇怪啊,这地方很隐蔽,而且刚才我看过是没有烟的。怎么飞机会发现呢?”

刘进旺拎起一口打破了的铁锅,前后看了看,脸上有些发愁。陈立业想了想说:“应该不是地面上的特务指引的,不然干脆炸我们就行了,没必要专门对炊事班炸。”

赵无极在地上搜寻着什么,他的眼前一亮。的确是一亮,那是几个缴获来的钢盔,在难得的阳光下泛着光。他捡起一个钢盔转着看了看,拍了拍钢盔说:“我看,就是这东西闯的祸!”

“这东西?”李国雄走了过来,拿过了钢盔左右翻了翻,偶尔一下的反光提醒了他:“妈的!果然是你这王八蛋闯出的祸!”他一把拿起钢盔远远的甩了出去。“蓬”的一声钢盔打在石头上窜进了林子里。

当时,联军经常用飞机空投一些传单。其中有一种传单就是画了个戴着钢盔的志愿军战士、边上写着“防弹防炮钢盔很重要”的宣传纸。赵无极也曾经看到过,也曾觉得有道理。不过这个时候,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志愿军一直都没有装备钢盔。这大约既和国力、装备能力有关,也有朝鲜战场的特定因素。

刘进旺没有反应过来,他也走过来捡起一个钢盔,两只手摆弄了一会,没看出什么问题,皱起眉头疑问道:“这东西上带电报机?”

陈立业长长的透了一口气,一把抢过钢盔也是远远的掷了开去:“记得提醒战士们捡了钢盔不要戴!”

赵无极见刘进旺还没有明白过来,解释说:“这东西容易反光,一出太阳就亮晃晃的,飞机老远就注意到了。”

不难想像,当数万志愿军将士头戴钢盔埋伏在崇山峻岭间时,隐蔽在公路沿线时,从拥有制空权一方的联军看上去,是多少令人兴奋一件事。

刘进旺“呸”了一声,拍了拍手上的泥,嘴里冒出一句话:“当后勤累死,还不如上前线给打死!”2连因为第一阶段受了重创,留在后方担任第二梯队,补充了新兵后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由于敌机封锁交通中断,38度线以南100多里全闹粮荒,物资补给往往是通过人力畜力运输上去。2连前两天过了北汉江,向前推进了三四十里地运送物资,没日没夜的被敌机轰炸,吃不饱饭,睡不上觉,减员严重,全连现在不到100号人,个个累的脸色发黄。可任务终究是任务,仍然要完成,刘进旺一直牢骚不断,脸上也黑瘦了一圈。他这句话,并不是只针对炊事班而发。

陈立业横了一眼刘进旺,没有说话。他对这个连队不是很满意,新兵太多,骨干不强,领导集体里头,副连长李国雄名字取得不差,可为人油滑,群众纪律常犯,若不是军事技术上有一手,大约早就给处理了;指导员刘进旺不但不能指导别人,自己还要人指导,和赵无极对换一下倒差不多。他又不禁想起前些天与班排长们的对话来。

“美国人的大炮长眼睛,在山沟里也看得到你。”

“是不是有特务指示目标?”

“没有,附近全是兄弟部队。”

“光炸你们?”

“没有,大家都挨炸,翻来覆去的炸。”

“挨炸的时候,有没有看到天上有飞机?”那是赵无极在问。

“没有,没看到,也没听到飞机声音,就是炮弹不停的下。”战士们一致摇头。

“这战不好打……”回连部的路上,陈立业心想。

后世的大多数游客并不清楚,北汉江、汉江、洪川江、昭阳江一线流淌着数十万中国青年的鲜血。第四、五次战役基本上都是在现在的韩国境内展开的,相当多数的志愿军将士,都是牺牲在了韩国的土地上。其中仅第五次战役,志愿军统计的损失是7.5万伤亡,美军的统计结果自5月15日以来,是尸体1.7万,俘虏1.7万,估计杀伤共8万多人。

五次战役第二阶段是志愿军弱点集中爆发,而恰恰被美军掌握并充分发挥自身长处的一次战役。此役过后,双方都意识到无法彻底取胜,朝鲜战争进入到谈判加阵地战阶段,只是谁也没想到,谈判的时间将两倍于大规模运动战的时间,而伤亡不减。

“赵教员,咱们还要呆多久啊?”张瑞明偷偷的摸到赵无极身边,小声的问道。他的棉衣上划破了好几个洞,一双鞋子尽是泥泞,腿上受了点伤,走路一扭一歪的。

赵无极紧紧了棉衣,没有回答,却问了句:“松针叶子汤喝了有没有用?”。听到这话,张瑞明脸上才有了点笑意,他边整理着骡马的伪装边应道:“有用!这些天好些人都说晚上看得清了,亮堂了许多。”

赵无极点了点头,坐了下靠在树上眯上了眼睛:“你也休息会吧”。

没一会,副连长李国雄也溜了过来。李国雄是个小个子,精瘦的猴似的,一双眼睛不大,却是十分有神,透着些啮齿类动物的狡黠。他走路的样子颇似舞台上的潘长江,一副东溜西瞧的神情却与赵本山有些神似。看起来很是猥琐,偏偏又是个军事干部,赵无极心里感叹其实你应该去刘老根剧院的。

李国雄从棉衣袖子里掏出两个煨熟的土豆来,取了一个递给赵无极:“来,赵教员吃一个。”赵无极没有客气,接了一个掰了一半塞给了张瑞明。张瑞明不好意思的拿了土豆走远开来,他知道副连长有事找赵无极,这些天两人混得比较多。

李国雄三口两口吞了土豆,两只手蜷进袖筒子里,沉默了一会,试探着说道:“赵教员,我看这回凶险的很呐。”

赵无极望着山下公路边的大卡残骸,远远的排开几里路。里面有美军的,更多的是志愿军的。公路上空荡荡的,看不见一个活物,只有天空上呜呜的飞机呼啸着而过,奔向更北的地方。

“我们都快断粮了,前头的部队,怕是都断了好几天了。”李国雄见赵无极没有答话,自语道。

赵无极笑了笑:“老李,有话就说吧,这可不象你的性子。”

李国雄眼睛亮了亮,身子蜷得更紧了,坐在地上边摇边讲:“我这性子,自己也知道,改不了了……吃这嘴巴的苦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吃得好,讲得差。真该挨巴掌。不过也冤不了嘴巴,归根到底还是这手闯的祸,不该拿的拿了,不该摸的也摸了。”他身子一停,口风突然一转,对着赵无极严肃了少许,说:“赵教员,这回我担心回不去了。”

赵无极的心快速的跳了一下,故做镇定的说:“别担心,我们毕竟还在后头,前面几万人顶着呢。”

李国雄又是自语:“有些话和别人说了,讲我右倾。我估摸着,美国人不笨啊,我怕的就是他们凑着我们粮草不济的时候,用汽车坦克开路,抄了我们的后路……”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就在赵无极深吸了口气,打算重新审视一番李国雄的时候,连里的通讯员小王瘦小的身子一边在林子穿行着,一边用着颤抖的声音在低声问着:“连长呢?连长在哪?”

“怎么回事?”陈国雄站起来拉住了小王。

小王一脸的惊慌,喘着气应道:“营里命令我们就地阻击,掩护后勤机关撤离,敌人上来了!”

“什么?”“阻击敌人?”李国雄和赵无极愕然。

“什么?阻击敌人?”连部的山洞里,听清了命令的陈立业也是同样的愕然。

小王焦急的说:“营长说,兄弟部队的同志们退下来了,敌人用坦克开路,从春川那边往我们来了。要我们坚决阻击,必须坚持到25号凌晨,掩护后勤机关撤退。”

仿佛是在印证小王的话,北面传来了巨大的爆炸声,几个人跑到一块突出的大石头上望去,只看见北去的公路上升腾起一股高高的浓烟。

李国雄望了望方向肯定的说:“是土桥被炸了,我们后面有特务,美国鬼子想抄我们后路,分割包围。”陈立业点点头,方正的脸上看不出表情,他沉思了一下自言自语道:“坚守到明天凌晨并不是办不到!问题是明天凌晨以后……”

应书友的批语,我对前面几章《鸭绿江畔》《行路难(下)》做了修改,增加了赵无极作为现代人面对战争威胁的心理变化与成长过程。

第20章 赵氏教学法第27章 萨满教第11章 入朝第28章 捕俘(上)第13章 行路难(下)第1章 楔子第31章 志愿军老战士的回忆(完)第23章 白支队第31章 志愿军老战士的回忆(完)第26章 玉如意三志愿军程龙义的讲述第9章 革命年代的爱情(上)第11章 革命年代的爱情(下)第15章 集结号第18章 突围(上)第26章 玉如意三志愿军程龙义的讲述第18章 突围(上)第12章 鸭绿江畔二相关照片渡口村街景第13章 行路难(中)第11章 入朝第22章 美国俘虏三志愿军程龙义的讲述二相关照片渡口村街景一相关照片书中村落原型之渡口村第11章 革命年代的爱情(下)第29章 捕俘(下)第17章 山冈上的赵门吹雪第12章 鸭绿江畔第13章 行路难(下)第25章 八二O分局第9章 革命年代的爱情(上)二相关照片渡口村街景第13章 行路难(下)第1章 楔子第21章 开会第9章 革命年代的爱情(上)第31章 志愿军老战士的回忆(完)第3章 赵无极的烦恼第17章 山冈上的赵门吹雪第30章 设伏第2章 爱国公约第22章 美国俘虏第3章 赵无极的烦恼第13章 行路难(上)二相关照片渡口村街景四关于官方史民间史与研究史料第17章 山冈上的赵门吹雪第22章 美国俘虏第17章 山冈上的赵门吹雪第31章 志愿军老战士的回忆(完)第31章 志愿军老战士的回忆(完)第20章 赵氏教学法第13章 行路难(上)第16章 处女秀第13章 行路难(上)第8章 志愿军第19章 突围(下)第23章 白支队第2章 爱国公约第24章 梅花易数第27章 萨满教第12章 鸭绿江畔第22章 美国俘虏第6章 埋伏(中)第5章 埋伏(上)二相关照片渡口村街景第9章 革命年代的爱情(上)第30章 设伏第29章 捕俘(下)第11章 入朝第4章 美蒋特务第13章 行路难(上)第25章 八二O分局一相关照片书中村落原型之渡口村第21章 开会第20章 赵氏教学法第10章 革命年代的爱情(中)一相关照片书中村落原型之渡口村第13章 行路难(中)四关于官方史民间史与研究史料第8章 志愿军三志愿军程龙义的讲述第5章 埋伏(上)第2章 爱国公约第25章 八二O分局第15章 集结号第19章 突围(下)第26章 玉如意第8章 志愿军第18章 突围(上)第8章 志愿军第25章 八二O分局第24章 梅花易数第9章 革命年代的爱情(上)第3章 赵无极的烦恼第13章 行路难(中)第25章 八二O分局
第20章 赵氏教学法第27章 萨满教第11章 入朝第28章 捕俘(上)第13章 行路难(下)第1章 楔子第31章 志愿军老战士的回忆(完)第23章 白支队第31章 志愿军老战士的回忆(完)第26章 玉如意三志愿军程龙义的讲述第9章 革命年代的爱情(上)第11章 革命年代的爱情(下)第15章 集结号第18章 突围(上)第26章 玉如意三志愿军程龙义的讲述第18章 突围(上)第12章 鸭绿江畔二相关照片渡口村街景第13章 行路难(中)第11章 入朝第22章 美国俘虏三志愿军程龙义的讲述二相关照片渡口村街景一相关照片书中村落原型之渡口村第11章 革命年代的爱情(下)第29章 捕俘(下)第17章 山冈上的赵门吹雪第12章 鸭绿江畔第13章 行路难(下)第25章 八二O分局第9章 革命年代的爱情(上)二相关照片渡口村街景第13章 行路难(下)第1章 楔子第21章 开会第9章 革命年代的爱情(上)第31章 志愿军老战士的回忆(完)第3章 赵无极的烦恼第17章 山冈上的赵门吹雪第30章 设伏第2章 爱国公约第22章 美国俘虏第3章 赵无极的烦恼第13章 行路难(上)二相关照片渡口村街景四关于官方史民间史与研究史料第17章 山冈上的赵门吹雪第22章 美国俘虏第17章 山冈上的赵门吹雪第31章 志愿军老战士的回忆(完)第31章 志愿军老战士的回忆(完)第20章 赵氏教学法第13章 行路难(上)第16章 处女秀第13章 行路难(上)第8章 志愿军第19章 突围(下)第23章 白支队第2章 爱国公约第24章 梅花易数第27章 萨满教第12章 鸭绿江畔第22章 美国俘虏第6章 埋伏(中)第5章 埋伏(上)二相关照片渡口村街景第9章 革命年代的爱情(上)第30章 设伏第29章 捕俘(下)第11章 入朝第4章 美蒋特务第13章 行路难(上)第25章 八二O分局一相关照片书中村落原型之渡口村第21章 开会第20章 赵氏教学法第10章 革命年代的爱情(中)一相关照片书中村落原型之渡口村第13章 行路难(中)四关于官方史民间史与研究史料第8章 志愿军三志愿军程龙义的讲述第5章 埋伏(上)第2章 爱国公约第25章 八二O分局第15章 集结号第19章 突围(下)第26章 玉如意第8章 志愿军第18章 突围(上)第8章 志愿军第25章 八二O分局第24章 梅花易数第9章 革命年代的爱情(上)第3章 赵无极的烦恼第13章 行路难(中)第25章 八二O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