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美蒋特务

正当赵无极在为自己的前途烦恼的时候,秀山地委的一把手也在烦恼中。前些日子,根据中央、华东局、江浙省委、省军区的指示,地委与军分区开始动员城乡青年踊跃报名参军。从开展较快的几个县来看,积极性都非常高,基层群众拥护新政权的热情高涨,渴望参军吃白米饭的欲望也十分热烈,4个县总计报名人数达到3万多人。

但是令人尴尬的是,合格的人数实在不多。征兵的年龄要求是18到30周岁,体检与政审,有着“三要三不要”的原则。除开成份因素外,不合格的原因基本集中在体检,即不能达到年青体壮、身体健康的要求。因为山区群众生活困难,普遍的长期营养不良,一般成份好的群众往往面黄肌瘦,染有“大脚疯”、“梅毒”、“大脖子病”的很多。其中,有一个县动参报名人数达到一万多人,结果身体合格的不过两百多人,合格比例较最高的县,也仅是15人中合格1人而已。而且这几个县,算是生活较好的县,其它条件更差的县更不用说了。

动员青年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当前最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地委一把手的主抓工作。农历大年初九,在秀山地委召开的是动参工作会议,地委、专区与军分区都派了主要领导参加。会议讨论的议题,就是关于体检不合格,兵源质量不高的问题。讨论的结果是,一是向省委说明情况,要求减少征兵数额;二是疾病较多县,减少征兵名额,不足的名额加派给条件较好的县;三是灵活把握体检标准,能够通过加强营养解决的身体问题,适应放宽标准;最后强调,征兵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各县必须足额完成任务。

当赵无极回到区公所时,已经是快开饭的时间,区公所里人来人往。饭是蕃薯丝加大米,菜是青菜加咸菜,饭不限量,人人都翘首相望,等着厨房把饭菜抬出来。

刚开始吃到这种饭,赵无极还有种返朴归真,生态生活的感触。不过半年过后,略有些霉味的蕃薯丝吃到胃里,泛着酸劲,真不是滋味,不过缺少蛋白质与油水的菜,却也使人饿的更快,因此每顿饭他总是能吃上两大碗。看得几个想招上门女婿的大婶是又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吃得多身子有力能干活,担心的是太能吃了怕过不好日子。

都说皇帝不差饿兵,果然林书记的小个子警卫员小柳笑嘻嘻的拉着赵无极进了厢房,几位县区领导已经就座开始吃饭,还有一副碗筷空着,小柳一推赵无极:“今天书记请你客哩。”

林发对着赵无极点点头,他脸上泛着红光,分明是喝了小酒,指了指空位子:“坐下吃,边吃边说。”

刘云东一副山东大汉的豪爽模样,几大口就扒拉完了饭,摇摇头说:“娘的,两年没吃过面食了,老是吃大米饭,真不是个滋味。”没有人接话,长期的游击生活教育了地方干部,养成了眼前有吃的就赶紧吃完、吃饭时不讲话的习惯。

林发吃得虽然仔细,不过速度也不慢。因此当赵无级盛饭上桌时,其实也就他与小柳两人在吃饭,其他人都打了一碗当地人称之为“甘”的米汤“嘘虚”的喝起来。

林发默默的喝着米汤,眼睛却在打量赵无极。50年初他在商州专区学习的时候,曾有一位首长,留过洋出过国,说通过吃饭能够看出一个人家庭出身的话。

只是此时桌上不过三盘青菜,加了猪油炒了一番。只见赵无极大口吃饭,大把挟菜,几下子也扒拉完了饭。其实他早已经饿极了,和当地普通的劳动力吃饭方式也没有什么不同。

“吃的还习惯吧?”

“啊?”赵无极一时还反应不过来。

林发笑着朝刘云东看了看:“听说,你是从国外回来的吧?”

“是啊,我父母原来就是江源人,早年出国谋生,现在在美国加州。不过我是在肯塔基出生的。”

“父母做什么营生呢?”

“早些年在肯塔基的农场,替外国人种地。”

“后来因为世界大战,工厂缺人,就在一家制厂衣里做工,现在大约还在吧。”

“你上过大学?”

“是啊,我在加州PacificWestern大学上学。”赵无极脸上没有一丝红意,知名大学他不敢说,因为往往太有名了太好查,至于这个大学,想信同为克来登联盟的一员,唐博士是不会来揭穿他的。

江源地处深山,一年还摊不上一个大学生,高小毕业就算是中级知识分子了。大学对于地方干部们来说,那是神奇的地方。许多人只知道大学是个很高级的地方,大学里学些什么也不清楚,只是本能的觉得上过大学的人什么都懂,是高级知识分子。

“大学生啊!”林发同样的感叹,接着又奇怪了:“你这样跑这么远,父母不担心吗?”潜台词是,这么珍惜的大学生,家里父母怎么一点也不宝贵,太不象话了。

赵无极意识到核心问题快要到来,整理了一下思路:“林书记,外国人对小孩子不大管的,18岁后就算成年,自谋出路。我父母在国外很多年,跑了不少地方,大家都这样,他们也习惯了。我上大学,主要靠奖学金资助,不然是上不起大学的。这次回国,也是因为拿到了奖学金,我常听父母说起老家,一直想来看看。没想到快到江源的时候,遇上了土匪,我跳进河里逃走,结果随身东西全漂没了。”

“哦。”林发点了点头:“你对土改和抗美援朝运动怎么看?”。

终于等到了,赵无极做出一副沉重的表情:“我父母在美国呆了二十来年,华人在国外受欺侮不是几十年的事了,至今他们还是工人,资本主义国家寸土寸金,累死累活二十几年没有连个安身的地方都没有。还有资本家办银行放高利贷,借你钱买房子,一借就是20年、30年,许多人到老还不起债,露宿街头……”赵无极将半世纪后的事安在美国人身上,说得活灵活现,不仅林发、刘云东等人听得入神,就连在门口聊天的几个干部也伸长了耳朵。

“总之在国外的苦一言难尽。我爸爸有个工友,他常说中国人在国外要站起来,就得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只有这样,外国人才不敢轻易的欺负我们!抗美援朝是展现我们中国人的决心和力量的伟大运动!”赵无极避开了土改,用坚定的眼光看往林发,直接往抗美援朝上挂号:“首长,我作为吃了美国人二十年苦的海外华侨的后代,申请参军,到朝鲜打击美国侵略者!”

林发一怔,他没想到赵无极的决心这么大。看着这个棒小伙,能文敢武,是块好材料,只是……林发犹豫了:“小赵,你的决心很好,但是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你有知识,你还是留在国内,更能发挥你的作用。”

“首长,我知道我的来历有些问题,正是因为这样,我更要入朝参战,体现新一代海外归侨拥护新中国、拥护抗美援朝的赤子之心!”赵无极继续往天平上压政治法码。

林发眼前一亮,正在发话。区里机要员小张跑过来对刘云东说:“县里有紧急电话,找刘区长、林书记接!有武装特务空投!”

唰的一声,坐的人全都站了起来。林发命令:“刘云东,你立刻组织区中队与民兵基干待命!”“是!”刘云东立正接令,转身对柳德生说:“老柳,你把区中队拉出来,集中民兵,到这里集合!”

“哎!”柳德生转身就走。

“这该死的特务!”赵无极望着林发、刘云东快步走向机要室,心里痛恨:这气氛一被打断,再提就冷了,得持续加热才行。

第24章 梅花易数第3章 赵无极的烦恼第11章 入朝第12章 鸭绿江畔三志愿军程龙义的讲述第20章 赵氏教学法第22章 美国俘虏第22章 美国俘虏第13章 行路难(下)第13章 行路难(下)第20章 赵氏教学法第11章 入朝第26章 玉如意第10章 革命年代的爱情(中)第13章 行路难(上)第20章 赵氏教学法第14章 命令:就地阻击!第13章 行路难(下)第3章 赵无极的烦恼第4章 美蒋特务第2章 爱国公约第8章 志愿军第11章 革命年代的爱情(下)第31章 志愿军老战士的回忆(完)第9章 革命年代的爱情(上)第20章 赵氏教学法第6章 埋伏(中)四关于官方史民间史与研究史料第6章 埋伏(中)第25章 八二O分局第19章 突围(下)第20章 赵氏教学法第10章 革命年代的爱情(中)第13章 行路难(上)第13章 行路难(下)第31章 志愿军老战士的回忆(完)第10章 革命年代的爱情(中)第12章 鸭绿江畔第28章 捕俘(上)第24章 梅花易数第25章 八二O分局第19章 突围(下)第28章 捕俘(上)第3章 赵无极的烦恼第17章 山冈上的赵门吹雪第19章 突围(下)第11章 革命年代的爱情(下)第13章 行路难(中)第9章 革命年代的爱情(上)第23章 白支队第31章 志愿军老战士的回忆(完)三志愿军程龙义的讲述第24章 梅花易数第20章 赵氏教学法四关于官方史民间史与研究史料第7章 埋伏(下)第19章 突围(下)第20章 赵氏教学法三志愿军程龙义的讲述第27章 萨满教第13章 行路难(上)第18章 突围(上)第22章 美国俘虏第19章 突围(下)第13章 行路难(上)第15章 集结号第2章 爱国公约第10章 革命年代的爱情(中)第8章 志愿军第22章 美国俘虏第28章 捕俘(上)第9章 革命年代的爱情(上)第19章 突围(下)三志愿军程龙义的讲述第15章 集结号第5章 埋伏(上)第13章 行路难(下)第29章 捕俘(下)第5章 埋伏(上)四关于官方史民间史与研究史料第29章 捕俘(下)第6章 埋伏(中)第25章 八二O分局二相关照片渡口村街景第8章 志愿军第2章 爱国公约第11章 入朝第12章 鸭绿江畔第2章 爱国公约一相关照片书中村落原型之渡口村第23章 白支队第22章 美国俘虏第29章 捕俘(下)二相关照片渡口村街景第13章 行路难(上)第10章 革命年代的爱情(中)第24章 梅花易数第1章 楔子第21章 开会
第24章 梅花易数第3章 赵无极的烦恼第11章 入朝第12章 鸭绿江畔三志愿军程龙义的讲述第20章 赵氏教学法第22章 美国俘虏第22章 美国俘虏第13章 行路难(下)第13章 行路难(下)第20章 赵氏教学法第11章 入朝第26章 玉如意第10章 革命年代的爱情(中)第13章 行路难(上)第20章 赵氏教学法第14章 命令:就地阻击!第13章 行路难(下)第3章 赵无极的烦恼第4章 美蒋特务第2章 爱国公约第8章 志愿军第11章 革命年代的爱情(下)第31章 志愿军老战士的回忆(完)第9章 革命年代的爱情(上)第20章 赵氏教学法第6章 埋伏(中)四关于官方史民间史与研究史料第6章 埋伏(中)第25章 八二O分局第19章 突围(下)第20章 赵氏教学法第10章 革命年代的爱情(中)第13章 行路难(上)第13章 行路难(下)第31章 志愿军老战士的回忆(完)第10章 革命年代的爱情(中)第12章 鸭绿江畔第28章 捕俘(上)第24章 梅花易数第25章 八二O分局第19章 突围(下)第28章 捕俘(上)第3章 赵无极的烦恼第17章 山冈上的赵门吹雪第19章 突围(下)第11章 革命年代的爱情(下)第13章 行路难(中)第9章 革命年代的爱情(上)第23章 白支队第31章 志愿军老战士的回忆(完)三志愿军程龙义的讲述第24章 梅花易数第20章 赵氏教学法四关于官方史民间史与研究史料第7章 埋伏(下)第19章 突围(下)第20章 赵氏教学法三志愿军程龙义的讲述第27章 萨满教第13章 行路难(上)第18章 突围(上)第22章 美国俘虏第19章 突围(下)第13章 行路难(上)第15章 集结号第2章 爱国公约第10章 革命年代的爱情(中)第8章 志愿军第22章 美国俘虏第28章 捕俘(上)第9章 革命年代的爱情(上)第19章 突围(下)三志愿军程龙义的讲述第15章 集结号第5章 埋伏(上)第13章 行路难(下)第29章 捕俘(下)第5章 埋伏(上)四关于官方史民间史与研究史料第29章 捕俘(下)第6章 埋伏(中)第25章 八二O分局二相关照片渡口村街景第8章 志愿军第2章 爱国公约第11章 入朝第12章 鸭绿江畔第2章 爱国公约一相关照片书中村落原型之渡口村第23章 白支队第22章 美国俘虏第29章 捕俘(下)二相关照片渡口村街景第13章 行路难(上)第10章 革命年代的爱情(中)第24章 梅花易数第1章 楔子第21章 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