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黎月查了很久,都没有查到关于澜灵的事,除了说她是家道中落的小姐,沦落风尘之际得遇两人夜王爷慕容绯夜,这倒是成了坊间一段佳话。
只是当北辰黎月顺着这所谓家道中落的说辞继续查下去的时候,却越来越偏离事实,所以,事事反常必有妖。越查不出东西,北辰黎月就越觉得澜灵有问题,不过北辰黎月在思考 澜灵的来意之时,也不得不惋惜一下,自己的势力还是太小了啊。
在这边心绪不宁的北辰黎月没有想到,还有更大的麻烦在等着她,真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胡说八道!”怒气渐盛的慕容璞缙将手中的奏折砸在大殿地上,似乎依旧不解气,连连拿起案上的凉茶喝着。殿上出列的几位大臣,免不了被这般的皇帝吓着,毕竟慕容璞缙为帝多年,为人做事也皆是手段惊人。
“皇上息怒。”一干大臣不禁匍匐在地,高呼万岁,请求息怒。只是先前出列几位大臣,心惊胆颤之余也只能苦笑,这么说,就已经知道会是这般结局,现如今已经说到这里了,哪儿还有停下之理。
“皇上,七皇子德才兼备,此战七皇子定当能够得胜回朝,好好挫挫辽漠小贼的锐气,让其再不敢挑战我天朝皇威。”身为尚书的唐昂朗声说道,只听他这中气十足的样子,完全不会察觉出,他心底的恐惧。只是这恐惧是对慕容璞缙的,还是对那个要求他这么说的人的,就不得而知了。
“皇上,七皇子有勇有谋却未有建树,此番辽漠进攻,犯我天朝之威也正是七皇子为国立功之时。皇子亲征,毕定士气大增,势必一举拿下辽漠。”尚书才说完,中书征魏宏立马接上。
对于这两人说的话,慕容璞缙也是明白,关于自己这个七皇子,他还是很看好的,看似风流不羁,其实心思细的很。毕定士气大增,势必一举拿下辽漠。”尚书才说完,中书征魏宏立马
接上。
对于这两人说的话,慕容璞缙也是明白,关于自己这个七皇子,他还是很看好的,看似风流不羁,其实心思细的很。慕容绯夜是他从小疼到大的孩子,一举一动定当都在他的视线之内,只是身为皇帝的他,有时候也搞不明白慕容绯夜到底在想些什么。
不过不得不说的是,若是一个帝王被人看透心思,那必当死无葬身之地了。七儿子是他最爱的女人所诞之子,他也是爱屋及乌了,自当想将最好的,都给慕容绯夜。
而此刻这两人说的,也不无道理。慕容绯夜确实是帝王之才,但是而是几个皇子中最放荡不羁且未有建树的,若是立为太子,定当引来诸多不服,即便是满朝文武不敢多言,这天下悠悠众口是堵不住的。
若是此次慕容绯夜在辽漠一战中取得战绩,则不但是慕容绯夜的一次辉煌战绩,对他本人也是一次很好的历练。可是,未来是美好的,波折也是存在的,甚至,一个不小心就是一去不回,慕容璞缙怎能忍心让慕容绯夜去冒这个险?
“皇上,微臣不同意战。”南宫戍见此情此情,顾不得自己的父亲的颜色,还是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爱卿为何不同意迎战?”英雄出少年,对于这个南宫戍,慕容璞缙还是很是看好的,更何况,半月前,人家还给他赢了漂亮的一战呢。
“南宫少将军,不迎战,难道就看辽漠在我国疆域上撒野?这倒像是我国无人似地,若南宫将军不愿,皇上,末将愿领兵前往,定将辽漠蛮夷杀个片甲不留。”一年约二十七八岁的男子,站出百官之列,自动请缨。
此人名为罗列,年仅二十七,也算的一员猛将。只是出身寒门,虽说此刻以不到而立之年便任从四品官职着实让不少人羡慕,但是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他为了这个位置费了多少气力,而且这个位置,还是个闲职,更是靠着唐昂的裙带关系,
若不是他设计让唐昂的女儿对他死心塌地,他绝不会有今天。但是他根本不喜欢那个女人,他有他自己的抱负,这一切不过是他的踏脚石罢了。
“皇上,半月前征战北韩,虽说大胜回朝,但并非毫无损伤。皇上,打战即便是大胜,对于士兵是无大碍,甚至会越战越勇,但是皇上,粮草问题却不得不考虑再三啊。大战在即,粮草先行的道理,世人皆知,可是一再的战争,百姓陷入水生火热,哪里还供的赋税?大军哪儿还有粮草可用?”南宫戍所说句句在理,倒是叫在场的文武百官深思起来。
“偌大的京陵国难道还连行军粮草都提供不上了?南宫将军这话说的也未免有些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我堂堂泱泱大国,还怕他小小的一个辽漠不成?”见南宫戍出言阻拦,罗列急忙反驳。该死的南宫戍,又是你,每次都是压在老子头上,南宫戍之于罗列,那可谓是眼中钉肉中刺,每次都是南宫戍领军大胜而归,他空有一腔抱负,可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这叫他则能不恨?
“罗将军,你可知道现如今军队军饷都是问题?你可知如今将士多么渴望回家与亲人团聚?不过才过半月,便又要征战,你可知……”南宫戍仍要反驳,却叫慕容璞缙打断。
“好了,都别再说了。辽漠犯我疆土,朕定当不会是那缩头乌龟,辽漠此举定要付出代价。”见慕容璞缙心意已决,南宫戍也唯有退回自己的班列,只是心中也就是不赞同此举,颇有念词。而罗列可算是终于有一次胜了南宫戍了,急忙准备再次请缨,却没想到慕容璞缙根本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罗爱卿也退下。此战,朕封七皇子为啸骑元帅,统领三军前往西瑜,定要一举拿下辽漠。锦澜将军北辰黎衿为大将军,西门然为将军都尉,随军出征。”皇上一声令下,在旁的录文官便赶紧将圣旨写好,交由皇帝盖上玉玺,随即送往夜王府宣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