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弑(中)

越往北天气越冷,运河里也结了冰,船只行驶得很慢。

宋璟也不急,如果不是他为官清廉,没有经济在路上耽搁太长的时间,他能希望这船小船儿就这样一直驶下去。

终于到了洛阳城外,宋璟让家中老奴到四方馆找寄宿的地方。

做清官的就是这样,日子过得苦哈哈的,京城居大不易,什么东西都贵,房屋更贵,他买不起。

自己与妻子收拾行李,然后喊来了一辆牛车,将李行搬到牛车上。当然他的行李想多都多不起来,这又与王画不同。王画所到之处,大把大把的花钱,他自己过得不算奢侈,可过得也不会很苦,每次来去,都带着无数的行李。

下了船,跟在牛车后面,此时正好飘着大雪,天地间白茫茫一片。

但走了不远,看到一些官员迎了过来。

当然,如果论资历,宋璟的资历还是有些浅,但他名声很重,在武则天时就敢于与张易之争斗,到了李显时,又敢与武三思争斗。为官刚正不阿。这一次在钦州万民相送,再加上王画的榜单,后面这个作用影响巨大,因为血营诸将的声名远扬,使王画识人能力无限地放大,所以这一次回来,让天下百姓翘首盼望。

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年龄,王画立下再大的功劳,因为年龄的掣肘,相位对他遥遥无期。但宋璟的年龄担任宰相之职,却不会引起争议。

许多清流大臣听到他回来的消息,一个个喜出望外。消息传到李显耳朵中,其实原来他对宋璟也十分看重的。王画这份名单再次给他提醒了一下,当然如果他看不重,凭这份名单,还不会提拨宋璟。就象另一个人,姚崇,论资历姚崇更能担任宰相,毕竟曾经在武则天手上就担任过宰相,还做得很好。但这一次李显没有提拨,固然是恶其为相王长史,也是缺少了好感缘故。

他立即派了亲信的太监前来迎接,连带着一些大臣也明目张胆地跟了过来。

宋璟看着大家,只是拱了一下手,然后沉默不答,继续跟在牛车后面向四方馆走去。

不结交权贵,独行其立如此。

迅速安顿下来,进殿拜见李显,李显做了一些询问,大宋用了一句:“臣刚回京城,对京城事务不太了解,因此恕臣暂时不能回答陛下。”

将李显打发了。

但过了几天后,他心里面憋了一肚子邪火。

固然理智告诉他,要低调行事,特别是在这个关健时期,可最终还是发作了。

实际他返回京城,一开始是搭乘了客商的海船,但到了扬州后转乘了小河船,他也悄悄地下过船,看过百姓的实际生活情况。

如果看到唐朝的税务增涨,尽管这是几大港口市舶司与各路关税商税带来的贡献,可是大宋与王画多次交谈过,也听过王画的拉动理论。商业发达了,流通增加,作坊也随之增加。就业的工人多了,能吃上一口饭的人多了,那么他们手中有了余钱就可以购买货物。这又带动了第二批作坊的建立。

王画在钦州还是在西北,都是这样做的。钦州因为港口之便,很快见效。西北受交通影响,见效缓慢一点。但是大宋不是真什么事不管,通过一些消息也知道西北在变得越来越好。

他在钦州就是小心地维护着王画这一套商业系统。

这是王画的长处,达者为师,这一点他必须萧规曹就。

因此,现在百姓生活应当比他前来钦州时要稍微好一点。

然而,看了一下,让他十分失望,也不能说变坏了,大多数百姓依然保持着原来的生活,倒是富者更富。只是许多地方因为上层腐败,上行下效,下层更加腐败,有些州县百姓因为官员的贪污剥削,反而更加民不聊生。

在小船里长吁短叹,他妻子开始劝他:“宋郎啊,你一个人,能有挽天之力?”

这是实际,真正有挽天之力的人,只有皇上,但皇上是真振作了,还是假振作了?

然后到了吏部,吏部公文堆积如山,有一些小事却迟迟不能判决。他立即拿起笔来,手起笔落,将吏部的事务一一处理。

吏部尚书张嘉福十分不快,但宋璟新进宰相,挟天下重望归京,只好掩忍不发。

可这是在吏部范畴里,宋璟处理了,牵涉到其他各部,又开始扯皮起来。

这一天,在早朝上,他看到两拨人在吵,脑海里浮现出钦州那黑压压无数百姓的跪拜,洛阳百姓看到他眼里露出殷切的期盼,他终于忍不住,站了起来喝道:“你们都成何体统!”

一声骂了,将大殿骂安静下来。

宋璟这才向李显说道:“臣有奏要禀。”

“快快奏来,”李显现在也让大臣吵得心寒。

“今天国家,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如医者,须用烈药拨之,再用温药抚之。其弊一也,朋党朝争。玉城县令候东宝在母亲去逝丧期,居然招妓宴舞,对这样的县令朝廷不立即惩罚,反而因有人说政令有方,争执不下。何谓政令有方?齐威王不因即墨县令不善结纳近臣,有毁言谤语而罚之,即封万户。不以阿大夫有近臣日有美言而用之,执以烹刑。所以人人不敢掩过饰非。臣不知玉城县令政令如何,但臣知道,官员,地方百姓父母也。母亲丧期如此,不孝是也,对母不孝,能对君忠?能对百姓爱护有加?这件案例,如此清楚明白,然而因为争斗,因为党羽,因为纳贿,久决不下。人如此,况且浮于事?故臣恳请陛下下诏,停止争斗朋党,而安心于政事。此国家之根本。”

宋璟这一次打击面很广,不但呵责了韦党,也呵斥了太平公主与李旦的亲近大臣。

当然,他说得过于理想化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是争斗,大到朝堂,小到村里。不过现在朝廷争斗确实过火了,已经使政务无法正常进行。

但未必有几个人能听进去,大位未定,谈何政务?

宋璟又奏道:“其弊二也,外戚权位太重。陛下,以史为鉴,东汉末也不过数百年也。光武有惩西汉大权旁落,对外戚防范甚严。然而章帝早死,和帝年幼,母窦太后听政,于是窦宪为大将军,窦笃进位特进,窦景为执金吾,窦瑰为光禄卿,又以邓叠、郭璜为心腹,以班固、傅毅皆置幕府,以典文章,把揽朝政,气焰薰天,把揽朝政。汉和帝心中不平,于是重用宦官郑众蔡伦,为其心腹。其时未构成危害。和帝早逝,邓太后与兄弟邓骘迎安帝。安帝又引妻家阎氏外戚掌权,同样骄横无度。安帝死,少帝即位,不久少帝病死,宦官孙程等人共谋,杀掉阎显,立顺帝为帝。顺帝时又让外戚梁冀为大将军。顺帝去,再立质帝,质帝年幼聪明,梁冀居然将质帝毒死,再立桓帝。陛下,桓灵二帝命运如何,陛下,亦当知晓。陛下即位后多用韦家诸人,于国家不利,于韦家亦有祸事临门。所以臣不解也。”

“再观本朝,太后禀政,功过难一,其中莫过于宠于诸武。而陛下春秋正即,年富益强之时,不求振作,反放任诸韦,臣不解陛下是何心意。宠爱也?触龙说赵太后,陛下可读否?是非宠爱,是害其骄益,行郑庄公养共叔段之举也。功也?长孙皇后誉为千古名后,长孙无忌有大功于社稷,长孙家族有几人为官为相,为羽林拱卫将军?臣斗胆试问一句,诸位韦相公,各韦使君,诸君有何功绩于社稷乎?”

这一句问后,风云色变!

朝堂静得连掉在地上一根针的声音几乎都可以听见。

宋璟继续奏道:“其弊三也,官员冗沉。昔年,王画曾弹劾太后如车载如斗量。太后随后稍作减裁。可臣在吏部清查后,发现陛下即位后,官员数量比太原鼎盛时增加了五成,官爵增加了一倍。盘居巷道,非公即候。酒席之里,非郎即卿。国家担负巨大财政负担,官员轻视其所赐赏。官也,社稷之根本,陛下之手臂。两手两臂足矣,莫非陛下想做千手观音乎?”

宋璟这一句问完后,有人失笑,然而随着脸色绷紧,再也笑不出来。

这一条也是唐朝现在最大的时弊。

“再说爵位,赏其大功之臣也。使其臣重其功,惩其过,激流勇进。现在陛下此举,就是赏其爵,臣会不会感陛下恩德?再有,臣听闻公主宫人,捉其陛下手臂,促其玉玺,盖印封官,又有斜封官之事。官爵居然让陛下儿戏如此?”

这一次打击面同样很广,不但打击了时弊,还打击了韦后与宫中几位贵夫人,还有几位骄横的公主,连李裹儿都在里面。

也许现在李显真有那么一丝醒悟的样子,他说道:“朕错了,宋相公,请坐下来慢慢说,来人哪,赐茶给宋相公。”

这个待遇只是针对那些七八十高龄,有过大功的真正老臣才能享有,而且还是在内殿之中。象这样在早朝上,允许坐下来禀奏赐茶,几乎是唐朝破天荒的第一次。

所以宋璟说了句:“臣不敢。且听臣将奏折说完。”

“宋相公,请说。”

“因此,臣恳请陛下立即裁减官吏,请从宰相做起,当今宰相,竟达近十人,外戚相位居于四员。臣恳请为了外戚长享荣华富贵,不至于骄亏满盈,敬请裁减五位相公,外戚之中留一人为相足矣。”

再一次让朝堂上风起云涌。

这一句话也说到李显心中,裁不裁相位无关紧要,最好将四位韦相公裁去二到三人,马上朝堂上的政局就会扭转。可是这很难办,他盯着四韦相公,因为是宰相,居于前列,离他不远。

四位韦相公全都低下了头,虽然心中不满,然而对宋璟他们无可奈何。

用一句古话说,叫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

大宋刚正不阿,没有留下任何把柄。而且他一心为公,虽然这一次弹劾的是以韦党为主。可是也将清流不对弹劾在内。

这种人就象一块臭石头一样,又臭又硬,无论嘴巴多么锋利,也咬不破,叮不进。

这也象王画对张说一样。本来王画对张说十分敬重的,可看到他与李隆基眉来眼去,马上就产生轻视。张说同样理亏。如果不是这一条,就是张说骂上王画一顿,王画同样无辄。毕竟是唐朝,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们的思想还是十分传统保守,皇位的正统深入民心。

是宋璟痛骂王画,王画同样真无可奈何,尽管他给了宋璟帮助,但不能挟私恩谈公事。

在朝堂上更是如此。

几位韦相公不说话,李显发话了,不管朝堂如何争议,因为数位清流提拨起来,渐渐他掌控了一些话语权,说道:“就依宋相公此议,各位相公,早朝结束后,立即草奏一份名单张朕,朕决定裁减四位宰相。”

这一句话说完了,如同一声炸雷响起,立即响起了一片“嗡嗡”声。

宋璟又说道:“陛下圣明,再容臣将奏折读完。”

“尽请奏来。”

“社稷是树,民为根,陛下为干,臣为枝叶,根干相依相陈,枝叶为辅,社稷才能稳固。臣虽在钦州,多听朝中大臣与后宫勾通,又与各位亲王公主亲近,此乃国乱之象也!”

今天宋璟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一句出来后,再次打击了韦氏,连带着打击了相王、太平公主。

所有人脸色齐变。

“何乃此故,根在陛下也。陛下惩昔日太子之乱,加上春秋正盛,所以迟迟未再立皇太子。重俊大逆不道,但事起也非是无因,武三思浸逼,太后慢凌,又无忠厚长者辅导教化,故心中愤愤不平,暴起发逆。”

这一次连李显脸色也变了,这是宋璟隐隐在替李重俊翻案了。

宋璟说了这句话,心中也长松了一口气,他知道今天这一奏,自己有可能变成第二个五王。

然而生性如此,这些话憋在心中,实在让他不吐不快。

可在这件事上,他重拿轻放,也不敢过份提及,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但陛下可观太宗。虽然有李承乾之乱,然而太宗并没有因此忌惮,不久后立即立高宗先后为皇太子。甚至远征高丽时,让皇太子临时执政。这使国家顺利完成过渡。今陛下有两子,皇子重福早已成年,虽犯有小过,却在均州磨练数年。如果陛下不喜,还有幼子重茂,也已临近成年。皇太子一立,天下后继有人,自然太平无事,扰从何来?况且太宗立高宗为皇太子时,比陛下春秋更盛。请陛下三思。”

说完了,他恭身退下。

宋璟并没有说十条八条,只说了四条,第一条朝争结党、政事不决,第二条诸韦专权,第三条冗官冗爵,第四条就是立皇太子,大臣勿得与后宫诸王公主交结。

但却点中了现在唐朝的死穴。

王画听到这个消息后,默默地站在哪里,看着东方的天际说道:“此人,吾不及。”

朱仝却说道:“宋相公此议甚好,可是迂阔,这些时弊如附骨之蛆,深入朝廷的膏荒之处。就是太宗在世,文景复生,想一下子将它治理,也无能为力。”

意思是宋璟说的四项提议,太过远大,实现不了。

王画却说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方为英雄本色。”

大宋的老而弥姜,让王画敬佩万分。

但对于李显来说,皇太子他是不想立的,就是不让大臣与后宫诸王勾结,他也犹豫不决。不让与妻子勾结,他是万分赞成的。然而对李旦,他一直不能做下决定。因为老唐也说过一句,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现在想收回权利,打压韦党,还需要老四与妹妹的帮助。事实上这一次老四与妹妹出了许多好的主意。

可从心中,他还是有顾忌的。这中间的轻重,他不知道怎么选择了。

冗官冗爵也是如此,授官他会,盖个玉玺,马上就完成了。可裁减官员封爵,他却不知道如何选择。

诸韦专政,他更是赞成,然而他也知道,欲速则不达,况且裹儿又不知道从哪里听到的小道消息,让他心中惶恐不安。

朝争结党,更是让他头痛,这段时间争吵,都吵得他不想上早朝了。

然而却不可能让他们停下来争吵。投奔自己妻子的大臣,已结成党派,自己就是下诏,他们还是党派。从某种意义,他甚至希望清流也成党派,这才能抱成团,对他支持。

但有一点,四韦相公肯定要变动一下。宋璟说革去三个韦家宰相,要求有些高,可最少要革去两个韦家的宰相。因此,他下诏说减去四位宰相之职。

可是这道诏书引起更多的争执,却一直没有结果。

连过了两天,李显也开始着恼,他将各位宰相以及三省六部尚书侍郎一起喊进皇宫,先是询问此事,最后悖然变色,大发雷霆。

可连宋璟也没有想到,正是因为他的出现,他的进奏,将诸韦一步步逼上绝路,终于使韦氏下定了决心。

第二天,李显从早朝上回来,韦氏身上背着荆棘,披头散发地跪在大殿外面。

李显听了太监的禀报,立即走了出来。

外面还在飘着小雪花,天气也十分寒冷,韦氏正跪在雪地里,因为爱俏,穿的衣服还不多,冻得直哆嗦,脸上都冻得青一块紫一块。

虽然对自己这个老婆十分不满,然而李显并没有忘记在房州的恩情。

如王画所说,李显唯一的长处,就是心肠不毒,如果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他会是一个和蔼可亲的长者。然而作为上位者,这个优点却成了最大的弱点。

看到韦氏变成这个可怜的样子,他立即走过去将她拉了起来说道:“皇后,你何来如此。”

韦氏哭了起来,说道:“陛下,我请求你将妾身杀了吧。”

第88章 上官小婉的抗议(上)第55章 未来之主第74章 进来、出去第24章 天津桥外一张纸(七)第94章 早朝龙虎斗第98章 爆第14章 囧与雷(十)第51章 牛叉的师祖第67章 小瞧了第27章 县长来了(下)第88章 上官小婉的抗议(上)第50章 棺材第129章 入第70章 兑换第91章 老相老姜第24章 约战天下第125章 答案第56章 斩将换旗第4章 怀疑第59章 心有灵犀一点通第66章 决战慈恩寺第48章 真爱(下)第78章 各有算盘第53章 报答第101章 屈服(下)第82章 青岗岭之战第79章 决战白马寺(八)第12章 朋友第59章 送客第1章 出大事了第55章 障眼术第83章 决战白马寺(十三)第3章 逼亲第54章 难缠第98章 爆第34章 天意第77章 密旨第60章 凤求凰(上)第3章 退亲第103章 拉拢第85章 一访灵州第44章 好奇第70章 没完没了第82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第93章 九年前的秘密(下)第66章 钓鱼第96章 暗流第55章 状元第56章 基础第43章 太子第27章 发威(三)第135章 春祭第49章 笼中人第45章 顶级权臣第116章 无间道第30章 生波第30章 风云之战第25章 风眼第3章 逼亲第72章 分(上)第82章 被老草啃的那头嫩牛(上)第16章 囧与雷(完)第43章 名将集中营第52章 黯然销魂螭龙玦第57章 二郎第42章 咬吧第109章 伐韦第22章 血甲第18章 天津桥上一张纸(一)第41章 太子第26章 与狼共舞第50章 漫天要价第2章 回天一刀(上)第33章 阴冷的黑衣第11章 囧与雷(七)第54章 若如雪第51章 要出大事第96章 苍茫之鹰第28章 长大的老虎第37章 阴差阳错第100章 那一夜,菊花满洛阳(二)第63章 决战慈恩寺第50章 托(上)第66章 女人是祸水?第52章 误会第139章 随第8章 初遇第19章 血甲第28章 红雾第46章 妓婢第29章 难攻第5章 变天了第99章 拉网式战术第28章 不速贵客(上)第29章 发威(五)第33章 二夺大非川第35章 莲花第98章 白骆驼第38章 暧味第15章 囧与雷(十一)
第88章 上官小婉的抗议(上)第55章 未来之主第74章 进来、出去第24章 天津桥外一张纸(七)第94章 早朝龙虎斗第98章 爆第14章 囧与雷(十)第51章 牛叉的师祖第67章 小瞧了第27章 县长来了(下)第88章 上官小婉的抗议(上)第50章 棺材第129章 入第70章 兑换第91章 老相老姜第24章 约战天下第125章 答案第56章 斩将换旗第4章 怀疑第59章 心有灵犀一点通第66章 决战慈恩寺第48章 真爱(下)第78章 各有算盘第53章 报答第101章 屈服(下)第82章 青岗岭之战第79章 决战白马寺(八)第12章 朋友第59章 送客第1章 出大事了第55章 障眼术第83章 决战白马寺(十三)第3章 逼亲第54章 难缠第98章 爆第34章 天意第77章 密旨第60章 凤求凰(上)第3章 退亲第103章 拉拢第85章 一访灵州第44章 好奇第70章 没完没了第82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第93章 九年前的秘密(下)第66章 钓鱼第96章 暗流第55章 状元第56章 基础第43章 太子第27章 发威(三)第135章 春祭第49章 笼中人第45章 顶级权臣第116章 无间道第30章 生波第30章 风云之战第25章 风眼第3章 逼亲第72章 分(上)第82章 被老草啃的那头嫩牛(上)第16章 囧与雷(完)第43章 名将集中营第52章 黯然销魂螭龙玦第57章 二郎第42章 咬吧第109章 伐韦第22章 血甲第18章 天津桥上一张纸(一)第41章 太子第26章 与狼共舞第50章 漫天要价第2章 回天一刀(上)第33章 阴冷的黑衣第11章 囧与雷(七)第54章 若如雪第51章 要出大事第96章 苍茫之鹰第28章 长大的老虎第37章 阴差阳错第100章 那一夜,菊花满洛阳(二)第63章 决战慈恩寺第50章 托(上)第66章 女人是祸水?第52章 误会第139章 随第8章 初遇第19章 血甲第28章 红雾第46章 妓婢第29章 难攻第5章 变天了第99章 拉网式战术第28章 不速贵客(上)第29章 发威(五)第33章 二夺大非川第35章 莲花第98章 白骆驼第38章 暧味第15章 囧与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