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余波

整个七月、八月,五品以上朝官们就忙得不可开交。

除正常工作外,新衙门的筹建、人员的选调、工作的交接、利益的分割等等,还有太多事,以至于他们把大部分精力都扑在了上面。

相比较南衙朝官,北衙理蕃院、枢密院就要轻松多了。

他们近期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有关漠北三城的。

最西边位于后世科布多一带的临远城,城周八里余,除轮换驻防的三千禁军马步兵士外,经过两年时间的经营,已经有蕃汉民众九百余户缘城开垦、定居。

科布多是个好地方,有森林、有河流、有湖泊、有山脉,地势相对利于防守,农牧业资源足够丰富,后世清军还在这捕鱼、打猎、屯田,为西征大军提供补给——草原整体干旱,但仔细找找,还是可以发现一些适宜农耕的地区的。

黑城子是现成的,不过经历了重建,城周十五里上下,目前拥有定居百姓两千二百余户,以种植黑麦、糜子为生,兼放牧牛羊。

这座城池,大抵是漠北三城的中枢核心了,援应哪个方向都较为便利。

黑城子是俗称,现在的大名叫“无上城”。

东侧的可敦城城周十里出头,现只有五六百民户,半为契丹,半为河东、河北两地移民。

为免与阴山北麓浑氏的可敦城混淆,这座城池改名为“绥远”。

进入七月下旬之后,绥远城一带屡遭寇边。不光有阿保机帐下的契丹人,还有被他拉拢、引诱,或者自觉难以忍受大夏“压榨”、“管制”的鞑靼、室韦部落。

南、北二衙枢密院闻讯,奏请圣人后,立刻签发调兵令,禁军派马兵万人,征发辽东府兵万人、诸部蕃兵两万,北上索敌。

不过,大军尚未齐聚,辽东府兵一部先锋刚至,还没来得及交手呢,便有不少契丹人及附庸部族来降。

他们并不以部落为主,而是分为一个个小氏族,看样子内部意见也不统一,有人愿降,有人不愿,一片混乱。

审讯之后,得知阿保机早已带人远窜,这次南下劫掠,不过是临走时抢点东西罢了。

先锋部队派人追击,拦截了不少跑得慢的部落。他们见跑不掉,便顺势投降了。

朝命将所有降人贬为奴隶,不出意外又引起叛乱,好一番厮杀之后,大部复降,被打散之后,发往辽东诸州,予府兵为奴。

来了这么一批人,辽东道的府兵部曲基本算是齐了。

从唐末到同光五年,二三十年的时光,不断安置杂牌,至此基本算是把历史欠账给补上了——今年,奉国军最后五千人中,抽调三千人补入禁军各部,余下两千人至穆州为府兵。

算上安东府,整整七万七千府兵,二十万户部曲。辽东是畸形的,毫无疑问,仿佛一个大型奴隶制社会。

这个社会中有一小部分人上人、一半正常人、接近一半的事实上的奴隶,外加一部分野人,民族混杂,野蛮凶悍,起码还需要几十年的稳定时光,才能彻底交融消化,成为稳固的地盘。

值得庆幸的是,大夏王朝如旭日初升,有这个时间来积淀。

******

九月初五,邵树德亲自召开南北衙及东宫属官,在观风殿内讨论由赵光逢、萧蘧二人整理提出的财税改革草案。

太子本人也到场了。

出外巡视这么久,他对民间疾苦的认识更加深刻,对底层官场的实际情况更加清楚。邵树德曾与他长谈过,发现儿子的施政理念也在随之改变,心中非常满意,看样子多出去走走看看还是有必要的。

而在讨论财税改革草案之前,正好借着北边草原的消息,邵树德看向杨爚,问道:“杨卿,你递上来的有关草原诸部赋役的奏疏,朕一直留中未发,思来想去这么些时日,觉得还是要慎重施行。”

“陛下有何吩咐?”杨爚问道。

“此番有数个部落响应阿保机,为何?”邵树德反问道。

“草原部落不服管教,纵然一时慑于天威,时间长了,还是会有反复。”杨爚答道。

邵树德点了点头,又问道:“这样的部落多吗?”

“不多。”

其实形势明摆着的。大部分部落并不是被打服的,而是随大流,来到黑城子参加国人会议,推选邵树德为无上可汗。

但人一上百,形形色色,总有人不服气,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勾连外敌,遽起发难。

还好,这样的人只是少数,草原政治伦理还没被破坏得一干二净。

但正如杨爚所说,因为频繁的战争,草原部落承受的压力很大,不满一直在累积,纵然去年赈灾,刷了一波好感,也只是让大部分人稍稍松了一口气。

如果此时征收重税,定然会产生官逼民反之事,因为他们是真的穷。

“漠北三城,各有镇使、理蕃院官衙,分领部落数十。”邵树德说道:“传令下去,各部落象征性交一点即可,以牲畜、皮子充抵,具体数额你们斟酌下。”

按照邵树德本意,草原诸部可以完全免税,因为真看不上他们那点财货。

内地一些地方同样如此。比如,朝廷压根不会从安西道拿走一文钱的赋税,甚至还多有补助,以加快地方建设。

被分成三大块的漠北草原同理,没必要用他们的钱。

但用不用是一回事,收不收则是另一回事。

流官、驻军、收税,是实控乃至主权的三大象征。

临远、无上、绥远三城镇守使分管军事,理蕃院派出的梅录分管民政,三城各有三千禁军屯驻,前两项主权已经行使了,现在只剩下最后一项收税。

收还是要收的,哪怕象征性交一点,哪怕这些税最终还是用在他们身上,这个过程一定要有。

以杨爚为首的理蕃院系统,之前定下了一份详细的草原征税方案,甚至具体到了某个部落要交多少牲畜、多少皮子。

方案做得很详细,说明几年下来,他们已经把漠北草原的情况摸得比较清楚了,这很好。唯一的问题是收取的税有点重了,基本是按照“什一税”的标准来的。短时间内或还好,时间长了定然出乱子——即便不敢造反,我走还不行吗?

“臣遵旨。”杨爚与几位下属互相看了看,决定回去修改征税标准。

穷一点的部落,交个十匹八匹马、牛、骆驼了事。

富一点的部落,略微多交一些。

作为赋税征收上来的牲畜,分送至三城,交由当地的梅录管理,作为官牧的补充。

官牧畜养的牲畜多了,就出售一部分至中原,换成茶叶、瓷器、丝绸等奢侈品,再出售给草原贵人,所得钱财就留在当地,应付各项开支,比如向屯垦百姓购粮赈灾等等。

在圣人眼中,整个漠北草原的地位和安西道一样,是需要财政补贴的地方。

“太子有什么看法?”邵树德看向儿子,又问道。

“陛下,儿曾至大鲜卑岭巡视,草原诸部确实困苦。”邵承节说道:“五年西征,他们起码参与了三年,消耗极大。不少人甚至沦落为牧奴,为头人放牧,生活一落千丈。不然的话,阿保机也不可能煽动那么多人跟着他造反。而今财税改革,儿全程看下来,对汉地所施行的方案并无意见,唯觉草原赋税过重。今消其重税,儿觉得甚好,不过就是花点钱罢了,漠北那几十万人,朝廷还养得起。”

邵树德笑了笑,说道:“不错。做事不能只看小利,要有大格局。”

说穿了就是资源分配的问题。

富裕地区觉得自己辛苦挣来的钱,被朝廷拿去补贴他素不相识的人,心理肯定不爽。

不光中国如此,其实外国人也一样不爽。

以德国为例,富裕的巴伐利亚州交上去的税,要有一部分被政府拿去补贴原东德穷兄弟,开心吗?

但国家嘛,总是相忍为国。安西、草原、黔中等地,从财政来说,肯定是亏本的,但你能怎样?全部舍弃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阿保机畏惧王师,率众远窜,你觉得他会跑去哪里?”邵树德又问道。

“儿断定他向西跑。”邵承节说道:“一如鞑靼旧事。”

诸鞑靼部落的西迁,从回鹘崩溃那会就有了。

回鹘汗国的覆灭,对草原来说是一件大事,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汗国东部的契丹人、奚人先后崛起,一番较量后,奚人败北,沦为附庸,契丹南下蚕食唐境,东讨渤海,北伐室韦、女真,西征鞑靼、乌古、霫,不可一世。

或许正是契丹的崛起,导致三十姓鞑靼的骚动,于是一波又一波的西迁浪潮开始了。

而今契丹已为大夏所灭,鞑靼西迁的势头有所衰减,但总有些人不愿头上顶着一个官府,继续西迁。

正西走不了,那我就先向北,再往西,总之要跑路。

对这些人,邵树德的态度是如果原来没臣服的,随他去。

臣服了又跑的,派人追击,追不到就算了。

追到的部落,首领处死,部众一部分给出兵的部落作为酬劳,一部分发往辽东为部曲,一部分成为官奴,为三城放牧牛羊甚至种地。

总体而言,他的态度还是很宽松的。

部落西迁源于强烈的不安全感,因为东边太卷了,他们明明实力不弱,却没信心留在当地生活。

西迁的部落,个个能打。历史上有与契丹人关系密切的部落,一口气西迁到乌克兰,还取得了统治权。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个操蒙古语族的部落,跑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周围全是操突厥语族的部落,能打下一片天地,其实很厉害了。

让他们去吧,去了西边,因为人口劣势,最终还是会被同化,费拉不堪。而他们留下的空间,在事实上缓解了草原的人地矛盾。

将来大夏的子孙后代如果向西看,说不定还能拉上点关系。

“你这么肯定阿保机要往西跑?”邵树德仔细想想,觉得这个可能性还真不小。

“阿保机在大鲜卑岭一带屡战屡败,应该已经丧失信心了。”邵承节说道:“不跑就是等死,跑了还有一线生机。”

邵树德想了想,确实如此。

当年攻灭契丹时,阿保机身边有二十万众,后来陆陆续续收拢残余,部众应该在三十万以上。

再往后,他的实力就不好判断了。

他在大鲜卑岭一带,通过军事征服和政治拉拢两方面的手段,吞并了乌古人和霫人大部。随后多年,战场上的不顺利,让他损失了不少丁口牛羊,也有不少部众南下投夏。

但他随后又拉拢了桀骜不驯的室韦诸部,可能还吞并了部分鞑靼,行踪飘忽,鬼知道他现在还有多少人。

这一批人如果西去,邵树德怀疑黠嘎斯人、乌古斯人能不能顶住,估计有点困难。

不过,这或许也是大夏朝廷插手的良机。

静静等待吧。

“阿保机的行踪,密切关注。”邵树德说道:“不过也别花费太大力气。那么多人西迁,时间长了,总会露出马脚,不着急。现在,还是先厘清草原诸部的赋税,将其完善。”

“臣遵旨。”众人纷纷应道。

邵树德点了点头,起身离去。

明日他会出城西行。

从布哈拉出发的波斯人即将抵达洛阳,他要亲自迎接。

第五十六章 霍邑第三十五章 “贼众”李存勖与契丹的战争第二十九章 问对简单谈谈弓箭、铁甲(一)东汉骑兵第八章 荔枝道第六章 父老(给盟主李仁军加更)第三十三章 来了第四十七章 暖炕上的政事堂第五十四章 坐寇第四十一章 咸服第六十三章 交接第二十一章 凤、梁第1319章 南方部署第九章 转变第1076章 罪人第一章 调查(一)第1028章 泗州第五十四章 驻防与海盗第六十三章 交接第十三章 谈第二十三章 不走了第1214章 名城第四十七章 自爆第1194章 机会难得第二十八章 阻击与包围第十二章 夏州(一)第八十八章 灵宝与弘农第961章 做大事的人第1170章 康福第五十五章 可亡矣第十八章 金城(一)第三十三章 游刃有余第六十七章 西楼?北楼?第五十五章 沉吟不决第二十五章 成算第十四章 鞑靼第1253章 蜀中与营州第七章 用人第八十二章 增资扩股第1059章 转变第三十六章 南衙北司第一章 红利第五十四章 要安定第五十章 在晋阳签到的日子(一)第971章 南下第1236章 眼花缭乱第961章 做大事的人第二十五章 杀敌(为盟主老李加更)第三十九章 休闲(一)第1323章 余波第四十五章 行路第967章 杂兵与抢粮第十二章 破袭第1016章 登楼第七十四章 布告中外之五第二章 红利之二第五十六章 战略与战术第十七章 破骑第八十二章 执念第六十五章 授剑与交待第七十七 枯燥的行军第二十三章 气运杀手第二十三章 我要进来了第五十章 又是交易的艺术第1256章 我还没用力呢第1253章 蜀中与营州第三十四章 天下(昨日两盟主,先给熊猫大佬加更)第五十七章 会面第三十四章 实相无相第五十章 大计第三十章 南北突破第十七章 战宥州(一)第七十九章 条件第948章 压力第十六章 人口与土地第1073章 夜谈准备第1085章 支招与流程第一章 打工皇帝第1227章 内情第九章 迟来的荣誉第三十四章 进会州第三十四章 天下(昨日两盟主,先给熊猫大佬加更)第二十七章 一切都对上了第1030章 决心已下第1014章 巡抚使第1249章 组画第三十九章 危中有机第1084章 框架第四十九章 本心第十四章 中陵水之战(一)第十七章 推戴第七十章 梳理第八十二章 阻拦第五十六章 烦躁第二章 旧部第十九章 设想第四十一章 完善第五十八章 就这样吧
第五十六章 霍邑第三十五章 “贼众”李存勖与契丹的战争第二十九章 问对简单谈谈弓箭、铁甲(一)东汉骑兵第八章 荔枝道第六章 父老(给盟主李仁军加更)第三十三章 来了第四十七章 暖炕上的政事堂第五十四章 坐寇第四十一章 咸服第六十三章 交接第二十一章 凤、梁第1319章 南方部署第九章 转变第1076章 罪人第一章 调查(一)第1028章 泗州第五十四章 驻防与海盗第六十三章 交接第十三章 谈第二十三章 不走了第1214章 名城第四十七章 自爆第1194章 机会难得第二十八章 阻击与包围第十二章 夏州(一)第八十八章 灵宝与弘农第961章 做大事的人第1170章 康福第五十五章 可亡矣第十八章 金城(一)第三十三章 游刃有余第六十七章 西楼?北楼?第五十五章 沉吟不决第二十五章 成算第十四章 鞑靼第1253章 蜀中与营州第七章 用人第八十二章 增资扩股第1059章 转变第三十六章 南衙北司第一章 红利第五十四章 要安定第五十章 在晋阳签到的日子(一)第971章 南下第1236章 眼花缭乱第961章 做大事的人第二十五章 杀敌(为盟主老李加更)第三十九章 休闲(一)第1323章 余波第四十五章 行路第967章 杂兵与抢粮第十二章 破袭第1016章 登楼第七十四章 布告中外之五第二章 红利之二第五十六章 战略与战术第十七章 破骑第八十二章 执念第六十五章 授剑与交待第七十七 枯燥的行军第二十三章 气运杀手第二十三章 我要进来了第五十章 又是交易的艺术第1256章 我还没用力呢第1253章 蜀中与营州第三十四章 天下(昨日两盟主,先给熊猫大佬加更)第五十七章 会面第三十四章 实相无相第五十章 大计第三十章 南北突破第十七章 战宥州(一)第七十九章 条件第948章 压力第十六章 人口与土地第1073章 夜谈准备第1085章 支招与流程第一章 打工皇帝第1227章 内情第九章 迟来的荣誉第三十四章 进会州第三十四章 天下(昨日两盟主,先给熊猫大佬加更)第二十七章 一切都对上了第1030章 决心已下第1014章 巡抚使第1249章 组画第三十九章 危中有机第1084章 框架第四十九章 本心第十四章 中陵水之战(一)第十七章 推戴第七十章 梳理第八十二章 阻拦第五十六章 烦躁第二章 旧部第十九章 设想第四十一章 完善第五十八章 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