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人间英雄何处(七)

“城中的敌军还有多少?”

李均有些焦躁不安,抬头看着城墙,天子希望看到的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而不是一座破败不堪的城池。

“元帅,城中敌军还有三万,另外洛邑原本就有居民五十万,周主将之青壮尽数征发,虽然连攻了两日城,但因为怕毁了城池的缘故,敌军伤亡并不多……”

副将知道自己主帅是在明知故问,但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

灭蜀之后,大唐紧接着便是挥师北上,从东西两面同时攻击大唐西面的周国。周国曾经是诸国中最强大的一个,鼎盛之时,现在的宋、晋、燕三国都是其领土,四国间虽然也有战事,但如今所有人都明白,大唐是一只放出笼子的饿虎,他们诸国再不联手,便要被大唐逐一吞灭。所以如今李均最重要的,便是在宋、晋、燕三国的援军赶到之前,将周国灭了。

但偏偏天子对于地处大原之中的洛邑很有兴趣,甚至有意迁都于此,所以再三严令,不得破坏洛邑,这让已经用惯了符阵武器的大唐军队,多少有些束手束脚。

“举国精锐,尽在我手,难道说不用符阵武器,我大唐男儿就不会打仗了么?”李均有些恼怒地道:“你们打顺风仗打多了,如今连如何攻城都不会了?莫非还要我亲自登城?”

“什么事情需要朕的大元帅亲自登城?”

一个笑吟吟的声音从外传来,李均愕然望去,只见一身戎装的天子李润民大步进了营帐,李均浑身一凛,立刻直身行礼:“吾皇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万岁!”

大帐中的将军们都激动得大喊起来,这可是完全出乎他们意料的事情,堂堂大唐天子,竟然亲临两军阵前!

“陛下,此处两军交战,炮矢无眼,还请陛下回京!”在行完礼之后,李均才反应过来,毫不犹豫地进言道。

“哼,你这个大元帅都想亲自登城血战,朕到这中军大帐算得了什么?”李润民昂然道:“朕虽是天子,却不是生长在后宫妇人之手的懦夫,有你们这些忠勇将士在,朕的安危难道说会有问题?”

他此言一出,满帐的武将都是脸上通红,连气都喘得粗了些。

“朕来此只是观战,不干涉你们,李均,你继续!”

李润民说完之后,笑着背手离开帅位,李均却也不敢站到帅位去,他喃喃嘟囔了一声,然后将自己的头盔摘了下来:“诸位,陛下亲临战阵,乃是你我之耻,其余话不说了,今日要破城!”

“今日必破城!”众将军齐声喝道。

“回去,按照计划,攻城!”李均大喝道。

武将们纷纷向李润民行礼,然后一个个出了营帐,片刻之后,传令的喇叭吹出激昂的曲调,传令兵往来奔驰的声音不绝于耳。听得这一切,李润民露出满意的微笑。

“陛下,臣不才,有负陛下信用……”见他这模样,李均羞愧地道。

“灭蜀不过两月,你大军就已经进抵洛邑,与周国野战三次,三战皆破之,你哪里有负朕的信用了?”李润民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莫要以为朕亲临前线就是朕对你不满,朕只不过……”

说到这里,李润民停了一下,看了看李均,然后继续道:“朕只不过不想让后世子孙以为朕只是一个躲在后方让将士们去冒险的胆小鬼罢了。自古以来,英雄君王,有哪一个不是亲冒矢石的,朕不敢妄自菲薄,自然也要来一趟!”

“陛下,臣……臣觉得,于战阵之上奋威扬烈论英称雄乃是臣这般人臣之所为也,非人主之所宜。”李均闻言之后行礼道:“陛下千古一帝,自然是当世英雄,何需与古时英雄君王相比。古时英雄君王,有哪一个文治武功比得上陛下的!”

他半劝半捧,让李润民很是开心,看着李均好一会儿,才笑着道:“好你个李均,如今倒会说话了,朕觉得可以让你转为文官,再打熬个三五年的,便可以入枢密府为相了!”

“臣哪是那块材料,一见着枢密府的那些老头儿们,臣便头昏眼花。”李均嘿然笑道:“不过陛下,灭周之后,臣有个不情之请。”

“说吧,朕将举国之兵托付于你,还有什么不能答应你的?”李润民道。

“臣征战日久,愿请陛下多赐田宅,也给臣一些时间假日,好与妻儿相聚。”李均认真地道:“臣对陛下尽忠,灭周之后,还请陛下许臣看顾一下妻儿。”

“呵呵,李均,你乃当世狮虎,一代名将,竟然也想着妻儿田宅,就不怕传出去别人说你不够英雄?”李润民先是一呆,良久之后回过头来,似笑非笑地对李均道:“是哪个教你这般对朕说的?”

李均垂下眼,这番话一半是别人教的,另一半则是他自己想的。自古以来,功高震主,鸟尽弓藏,他率军连灭四国,已经是不赏之功——若赏也只有赏一个满门抄斩了,陛下口中说此来不是信不过他,但李均心中却是明明白白,陛下是真正信不过他。他带着新军打得越厉害,那么陛下就越信不过,因为这支最为精锐的军队在他手中,而陛下手中根本没有什么可以制得住他的!

“不是谁教臣的,臣自己觉得没趣,拿新军打这些国家的士兵,当真是杀鸡用牛刀,换了谁来,都可以如同臣一般大获全功。”那念头只是在李均脑中转了一瞬间,他知道此时不是犹豫的时候,当下信口胡诌道:“陛下,臣觉得没劲,倒不如回家去带孩子!”

“呵,从来只有嫌敌人强的,没想到你倒嫌起敌人弱了。”李润民哈哈大笑起来,无论李均那番话是他自己想到的还是别人教的,李润民都很满意,这证明了李均的忠诚,也证明他不敢将自己当成对手。对于这样的人,李润民自认为还是很宽容的,因此,他点了点头:“便这样吧,此战过后,朕要在朝中设军务府,你便去军务府当大元帅军务使,朕还要多多赐你良田美宅,外加绝世丽人,总不能亏待了你!”

“多谢陛下!”李均大喜,连忙行礼。

“东西还没拿到,先别道谢,去给朕将洛邑拿来吧!”李润民又笑道。

李均肯自动解除兵权,回中枢当一个位高权轻的军务使,可谓解决了李润民的一大担忧。至于灭了周国之后谁来统兵对付北地诸国,李润民想法与李均是一样,只要有符阵枪这一利器,哪怕是个一般的将领,也不会失利。

“陛下,有人求见!”李均出去指挥作战,没一会儿又转了回来,李润民觉得惊讶,却见他满面古怪地道。

“朕才来此,怎么就有人求见?”李润民吃了一惊。

“是那位卢先生。”李均道。

被李均尊称为卢先生的只有一位,自从看了卢瑟的练兵之法后,李均便如此称呼卢瑟。听说是卢瑟,李润民默然无语,过了会儿才道:“快请。”

片刻之后,李均将卢瑟引了进来,然后自己去指挥攻城。见着卢瑟风采依然,还与当初初会时差不多,李润民心中便有一种嫉妒,他便是富有四海,却不会有此人的潇洒从容,永远不会有。

“九郎如何到得这里?”李润民面上带笑,又向卢瑟身边的雅歌点了点头:“姜公主也来了!”

“原本是去长安拜谒陛下的,得知陛下来此,便也跟来了。”卢瑟道:“实在是有事向陛下相求。”

“九郎何出此言,凡是九郎所要的,朕无一不允。”李润民道。

卢瑟深深看着李润民,当初二人间相互欣赏,曾经存在过一见如故的友谊,但现在在他面前的,已经不是那个忧心国事不知所措的少年王子,而是一个老于世故精于权谋的皇帝。卢瑟做了个揖:“此事其实也不是我之事,乃是受人所托。”

“哦,九郎的面子我肯定卖的,什么事情快说吧。”

“我俗家家族江州卢氏,前几个月捐了粮食与船只与朝廷,他们见识浅陋,又好面子,当面没有说什么,却是遣人求到我这里,求我代他们向陛下请封。”卢瑟笑道:“不过是些市井之人的想法,陛下能允则允,不能允就算了。”

“向朕请封?”李润民失声道,这是他今天第二次感到惊奇,良久之后,他才苦笑道:“九郎,你何必诓我?”

他是聪明人,当然知道,卢瑟此举是在为卢氏避嫌。卢瑟捐赈之举,与天子借灾攻伐之事,正好成鲜明对比,因此虽然他们有功于国家,却也有私揽人心之嫌。但若是以捐赈之义举,换取朝廷封赏,则成了另一回事了,对灾民的恩义就不是卢氏所给,而是出于朝廷,出于天子!

以李润民的智慧,当然知道,这应该是卢瑟出关之后想到的化解嫌疑两全其美的方法。但是,嫌隙一但产生,岂是那么容易化解的!

“陛下志在一统,我虽是化外之人,却不能不为陛下和大唐着想,不能不为大唐百姓着想。”卢瑟微笑道:“陛下赐一些虚爵封诰与卢氏便可。”

“朕准了。”李润民抿了一下嘴,习惯性地道,然后又是一笑:“九郎,你来应该还有其余事情?”

“我得知陛下北伐,虽然限于身份,不好直接出手相助,却还想着能帮陛下一把。”卢瑟道:“我猜想兵火之后,伤亡必众,而且此时暑气正盛,疾疫极多,因此特与同门一起,一来为陛下忠勇将士疗伤,二来也减轻些百姓病痛。”

此言一出,李润民默然无语,然后如同当年一般,向卢瑟深揖行礼:“如此,朕便替军中伤兵与受朕牵累的百姓,谢过九郎了!”

(三更已毕,请求月票)

五、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四)逸想寄尘寰外(二)五、旧事不堪重举(一)四、何妨吟啸且徐行(七)四、何妨吟啸且徐行(四)三、夜凉河汉截天流(三)二、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九)三、愿垂方便济众生,他时同赴龙华会(三)五、满袖猩猩血又垂(六)一、落日熔金(四)二、何曾梦觉(二)三、满川烟暝满帆风(二)二、何曾梦觉(五)五、倚天万里须长剑(一)五、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八)三、斗牛光焰(三)四、气吞万里如虎(一)一、千里冰封(二)一、黄道宝光相直(七)五、此心安处是吾乡(四)四、剑歌骑曲悲壮(八)一、问人间英雄何处(七)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二)三、夜凉河汉截天流(一)二、风雷怒、鱼龙惨(二)一、黄道宝光相直(七)四、几人真是经纶手(二)四、起来检点经游地(七)一、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六)四、风月浑依旧,水馆空回首(三)一、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七)一、问人间英雄何处(二)四、剑歌骑曲悲壮(六)一、清狂岂减少年时(一)四、剑歌骑曲悲壮(九)五、客里光阴,伤离情味(二)二、世事不离双鬓(七)二、眼是水波横,眉是群峰聚(一)二、百计留君留不住(二)五、雨打风吹去(五)三、安得灵方闻早修(七)五、雨打风吹去(五)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八)五、倚天万里须长剑(四)三、满川烟暝满帆风(五)一、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六)三、愿垂方便济众生,他时同赴龙华会(三)一、黄道宝光相直(九)五、风流债负(二)一、清狂岂减少年时(四)二、何曾梦觉(五)三、斗牛光焰(二)三、夜凉河汉截天流(五)五、倚天万里须长剑(三)二、风雷怒、鱼龙惨(三)五、满袖猩猩血又垂(四)二、眼是水波横,眉是群峰聚(一)何曾梦觉(九)一、问人间英雄何处(一)一、清狂岂减少年时(六)五、倚天万里须长剑(八)五、倚天万里须长剑(八)三、山那畔别有人家(八)五、此心安处是吾乡(五)二、风雷怒、鱼龙惨(九)一、问人间英雄何处(四)三、夜凉河汉截天流(一)四、剑歌骑曲悲壮(九)三、逸想寄尘寰外(八)五、雨打风吹去(三)四、午梦千山,窗阴一箭(九)五、客里光阴,伤离情味(三)三、愿垂方便济众生,他时同赴龙华会(九)三、安得灵方闻早修(二)四、气吞万里如虎(四)五、雨打风吹去(三)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二)四、何妨吟啸且徐行(六)二、谁主沉浮(九)四、几人真是经纶手(六)五、满袖猩猩血又垂(四)二、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五)四、气吞万里如虎(二)三、斗牛光焰(二)四、袖手何妨闲处看(一)一、清狂岂减少年时(二)三、逸想寄尘寰外(四)五、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九)二、谁主沉浮(二)一、黄道宝光相直(五)五、倚天万里须长剑(一)三、山那畔别有人家(九)一、问人间英雄何处(四)二、谁主沉浮(七)三、夜凉河汉截天流(二)二、谁主沉浮(一)三、愿垂方便济众生,他时同赴龙华会(三)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一)五、雨打风吹去(一)
五、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四)逸想寄尘寰外(二)五、旧事不堪重举(一)四、何妨吟啸且徐行(七)四、何妨吟啸且徐行(四)三、夜凉河汉截天流(三)二、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九)三、愿垂方便济众生,他时同赴龙华会(三)五、满袖猩猩血又垂(六)一、落日熔金(四)二、何曾梦觉(二)三、满川烟暝满帆风(二)二、何曾梦觉(五)五、倚天万里须长剑(一)五、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八)三、斗牛光焰(三)四、气吞万里如虎(一)一、千里冰封(二)一、黄道宝光相直(七)五、此心安处是吾乡(四)四、剑歌骑曲悲壮(八)一、问人间英雄何处(七)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二)三、夜凉河汉截天流(一)二、风雷怒、鱼龙惨(二)一、黄道宝光相直(七)四、几人真是经纶手(二)四、起来检点经游地(七)一、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六)四、风月浑依旧,水馆空回首(三)一、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七)一、问人间英雄何处(二)四、剑歌骑曲悲壮(六)一、清狂岂减少年时(一)四、剑歌骑曲悲壮(九)五、客里光阴,伤离情味(二)二、世事不离双鬓(七)二、眼是水波横,眉是群峰聚(一)二、百计留君留不住(二)五、雨打风吹去(五)三、安得灵方闻早修(七)五、雨打风吹去(五)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八)五、倚天万里须长剑(四)三、满川烟暝满帆风(五)一、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六)三、愿垂方便济众生,他时同赴龙华会(三)一、黄道宝光相直(九)五、风流债负(二)一、清狂岂减少年时(四)二、何曾梦觉(五)三、斗牛光焰(二)三、夜凉河汉截天流(五)五、倚天万里须长剑(三)二、风雷怒、鱼龙惨(三)五、满袖猩猩血又垂(四)二、眼是水波横,眉是群峰聚(一)何曾梦觉(九)一、问人间英雄何处(一)一、清狂岂减少年时(六)五、倚天万里须长剑(八)五、倚天万里须长剑(八)三、山那畔别有人家(八)五、此心安处是吾乡(五)二、风雷怒、鱼龙惨(九)一、问人间英雄何处(四)三、夜凉河汉截天流(一)四、剑歌骑曲悲壮(九)三、逸想寄尘寰外(八)五、雨打风吹去(三)四、午梦千山,窗阴一箭(九)五、客里光阴,伤离情味(三)三、愿垂方便济众生,他时同赴龙华会(九)三、安得灵方闻早修(二)四、气吞万里如虎(四)五、雨打风吹去(三)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二)四、何妨吟啸且徐行(六)二、谁主沉浮(九)四、几人真是经纶手(六)五、满袖猩猩血又垂(四)二、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五)四、气吞万里如虎(二)三、斗牛光焰(二)四、袖手何妨闲处看(一)一、清狂岂减少年时(二)三、逸想寄尘寰外(四)五、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九)二、谁主沉浮(二)一、黄道宝光相直(五)五、倚天万里须长剑(一)三、山那畔别有人家(九)一、问人间英雄何处(四)二、谁主沉浮(七)三、夜凉河汉截天流(二)二、谁主沉浮(一)三、愿垂方便济众生,他时同赴龙华会(三)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一)五、雨打风吹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