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镜湖在月光下粼粼地闪着波光,好似星辰落了凡间。

去年三月三,绿柳抽了新芽,院中的桃花初开了两三朵,崔铭旭就在这湖中救得了齐嘉。是缘抑或是孽?百思不得其解。

握着酒坛的手无力地抬起,晃荡的酒液溅湿了衣襟,崔铭旭一把扯落早已歪斜的凌云冠,俯下身,在水面上看到了自己狼狈不堪的倒影,脸色青白,发髻散落,潦倒又落魄。心烦、焦躁、忿怒,再甘甜的酒入了喉也是苦涩难忍。如果没有齐嘉该多好,他照旧做他傲气凌人的翩翩公子,宽袖的锦衣,高冠蛾带,整日里斗鸟觊花,不识忧愁滋味。

齐嘉,满心满眼都是齐嘉,压抑过深的的情绪啧薄而出,湖中点点波光都映出一个齐嘉。

状元没了,玉飘飘没了,入朝为官也不过就是这么回事。他傲了二十年,有什么好骄傲的?湖里的人在自嘲地笑,崔铭旭怔怔地看着那张越来越模糊的笑脸。那个傻子有什么好?不懂治国,不通军务,诗书也是浅陋,皇帝找他能干什么?有什么是三天两头召进宫还聊不完的?又是怎样的一种干系才能与皇帝攀上这样的交情?不该想的,不该这样胡思乱想,只是思绪不由人。

散朝后有人笑得不怀好意:「史书中专门分了一类,叫做佞幸。」

当然不能相信,可是不信这个又能信什么说辞?于是心更烦意更乱,连辛辣的烈酒都不能平息。手臂挥处,小酒坛在树干上「卡啦」一声碎做了八瓣。

树干后有黑影一闪,崔铭旭大吼:「出来!」被酒气熏红的眼睛盯住了交错如鬼魅的树影。

树后转出一个人,圆脸,身材略矮他一头,一双乌黑的眼睛不敢直视他的眼睛,于是胆怯地落到他被酒液溅湿的衣襟上。

崔铭旭二十年仪表堂堂,为什么每次狼狈不堪时总能被齐嘉看见?真真是冤孽。心中拉扯更剧,崔铭旭别开脸不想再见他,脚底却生了根,半步也挪动不得,只好将一双眉拧得更紧,暗夜里再添一丝凶气:「你跟着我干什么?」

树后绕出来的人身子一缩,把头低得更低,浑身都透着紧张:「我、我看你从酒肆里出来,不放心,所以、所以……」

他还未说完,崔铭旭便忍不住打断:「好了!」

懊恼消耗了最后一点耐心。为什么总是这样?齐嘉一和他说话就结巴,脸色谨慎得好似面前站的不是他崔铭旭,而是什么豺狼虎豹妖魔鬼怪。若不是身后有树干抵着,他可以后退,后退,再后退,一直退到天边去!他明明对着于简之和皇帝不是这样,他们的交情究竟深到了什么地步?崔铭旭痛恨齐嘉这样弱势退缩的姿态,就是这样的神态,总是叫他鄙弃又忍不住发堵。

看他都快整个贴到树干上,崔铭旭忍无可忍,掹地伸手抓住齐嘉的手畹,将他拽到自己面前,鞋尖对着鞋尖,他看到他鼻尖上渗出了汗:「你……」恨得咬牙切齿。

「嗯?」手腕被抓住,用力狠得似要掐断他的血脉,齐嘉忍痛抬起头。

「昨天晚上,你在御书房里干什么?」

齐嘉的眼睛瞬时睁大,嘴半张开却说不出话来。

「他没理由留你,你又不管政务。」口气发虚,语调也跟着一起低落,「他一直不肯立后,又总是带着你……朝中、朝中都说……说……」

「说什么?」齐嘉看着崔铭旭。

「你知不知道什么叫佞幸?以色媚上,谁都看不起的!」

「所、以?」一字一顿,齐嘉的眼睛变得异常明亮,崔铭旭几乎不敢直视:

「朝中有流言,说你、你和他……毕竟总要有个说法……君臣之间那么、那么……」伶牙悧齿的人第一次说话说得舌头打结,崔铭旭看到齐嘉微蹙的眉头僵住了,直视着自己的黑色眼瞳似被抽去了灵魂般空了。悔意小小地冒出头,他没想过一开口就问这个的。只是……只是,皇帝为什么如此厚待他?官场这虎狼之地中,他为什么至今还能四肢俱全毫发无伤?谁替他挡的灾,救的难?他又用什么来酬谢?憋了一肚子的疑问,搅得坐立难安。还是放不下这个傻子呵……

崔铭旭心中千回百转,齐嘉只是木然地看着他,凝固的表情渐渐松动,嘴角矜持地勾起:「找东西。陛下想挑个玉坠赏给陆相,旨意是今天早朝之后下的。崔小公子可以去找相府的二公子陆恒俭大人求证。」口气冷淡得突兀,仿佛岸边突然刮起的寒风。

画舫渐飘渐远,歌女的乐声淹没在水声里,夜风吹过,把酒意吹散了大半,崔铭旭听出他口气疏远,顿觉后悔。不该问的,其实不问也没什么。被握在手中的手畹扭动着想要挣脱,崔铭旭忙握得更紧,也放软了口气:「当我没问。」

齐嘉心急之下,竟两手一起施力,崔铭旭奈他不得,只能松手。可齐嘉挣脱之后,人也顺势向后仰去。

二人是站在湖岸边,午后一场大雨浇得泥上湿滑,齐嘉脚下不稳,习惯性地往侧边挨去,而他歪倒的方向正是深沉如墨的湖水。

「小心!」崔铭旭眼见他向湖中载倒,忙纵身向齐嘉扑去。

心中总有怨恨,如果当初没有救他,他不会结识齐嘉,他会中状元、娶玉飘飘,羡煞了天下人,他会在他的康庄大道上一帆风顺,事事如意。救起齐嘉是个错,之后与他交往,住进齐府,把他放在心上,一步错,步步错。是他自己一步一步走向岔道。纵使明白救他是个错,事到临头,他还是会飞身去救他,一如此刻,无可奈何。

身体贴到了一起,胸膛剧烈起伏,夜空里只听得到两人急促的呼吸声,崔铭旭牢牢环住齐嘉的身体,忧心冲口而出:「你站稳些!」

齐嘉抬起头,漆黑的眼睛死死地看着他:「崔铭旭。」

这是齐嘉第一次连名带姓叫他,崔铭旭不由心中一凛。

「我喜欢你三年了,比你喜欢玉飘飘还久。」

今夜无月,星光稀疏,崔铭旭忽然觉得他有些看不清齐嘉,或是,面前的齐嘉陡然间变成了不是他所认识的那一个。

「我很早就知道你,比三年前还早。你写了一首诗,传遍了京城,连不识字的都会念。崔家小公子天资聪颖,风度翩翩,学问好,相貌好,家世好,样样都好,全京城都这么说,普天下再也找不出第一个了。我爹说,如果我有你的一半的一半就好了,他将来就可以放心地闭眼。其实,我早就这么想了,可他这么说,我还是、还是……我怎么能跟你比呢?我那么用功地背书,为什么你才读了几遍就背得比我还好?」

齐嘉睁大眼睛看着他,疑惑充斥在眉宇之间,崔铭旭一时竟不知该如何作答。却又听他继续说着:「后来我就一直在看你,你所有的事我都知道。我知道得越多,我就越明白,我怎样都没有办法及上你一半的一半,我学不来的。你站在天上,我站在地下,不能比的。」

这世界上也有光靠努力也达不到的目标,拼命踮起脚也摘不到的果实,旁人或许只要伸伸手就能构到。命该如此,再不公平也无可奈何。于是羡慕得嫉妒,投入得比嫉妒更深刻百倍,千倍,万倍。

「你学问好,你知道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人能拦你,无论是谁的话你都可以不在乎,谁都压制不了你!」而这些,恰恰是齐嘉所没有的,于是渴望得入骨,「我一直在看你,你笑的时候,你昂苦头走路的时候,你和人说话的时候,还有你跳墙偷跑出书院的时候。我都在看着,就在你背后,你不知道。」

他的手紧紧地抓着崔铭旭的衣襟,崔铭旭觉得,这只手其实已经插进了他的胸膛,正狠狠地揪住着他的心,连喘息都能带起痛楚。

话语变得有些激动,齐嘉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定定地对上崔铭旭的眼睛:「然后,我想,我喜欢你。」

不待崔铭旭开口,他又说道:「我笨,可我不傻。所以,我知道,我喜欢你。」

转而却又摇头,颊边露出一个浅浅的酒窝,嘴角微翘,露出两颗虎牙:「原来你也那样看我,我还是太笨了。」

佞幸啊……齐嘉再笨也知道是个什么意思。旁人交头接耳的话语总会被风不经意地吹进耳朵里:

「他怎么能混得这么好?」

「呵,人家圣眷恩宠呗。」

「哦,靠的是那个呀……」

想冲过去告诉他们,不是的,我没有!哭喊又有什么用呢?这个官场是父亲一生的心愿啊。崔铭旭不会这么看他吧?他那么的有才华,他看得比所有人都远,他待自己那么好。

与从前一般无二的笑容,依旧纯真,于是失望更为明显。原先总是不甘心绝望,到头来,终究还是失望。

「夜深了,崔小公子,告辞了。」齐嘉客套地跟他拱手,转身离去,背脊笔直如枪杆,毫不留情地刺入崔铭旭的胸膛。

崔铭旭胸中大恸,急步追去:「齐嘉……」

脚下湿滑,膝盖重重跌在地上,齐嘉消失在斑驳的树影中,追不上了。

夜色沉沉,家家户户都紧闭了门窗,小巷子里悄然无声,只有两人急急的脚步声。

崔铭旭想喊住齐嘉,周遭的气氛太安静,一个「齐」字刚出口,旁边谁家刚出世的小娃儿就「哇——」地一声啼哭,然后犬吠鸡鸣此起彼伏。被吵醒的人推开窗户大骂:「谁啊?三更半夜的,你不睡别人还得睡呢!」

「对不起」三个字硬生生压在了嗓子眼里再也不敢冒出头来。齐嘉始终没有回头看他一眼,于是心中焦急更甚。

崔铭旭说:「齐嘉,你等等。」

齐嘉的步子迈得更快,快赶上小跑了。

崔铭旭低声说:「齐嘉,我不是那个意思。」

齐嘉的侧脸石雕般没有丝毫颤动。

崔铭旭追得满头大汗:「齐嘉,我……我就是、就是那么一问。」

这回连侧脸都看不见了,他脚尖一点地,人就蹿到了前头,只留给崔铭旭一个拒绝的背影。

好容易他在齐府门前站定,崔铭旭赶忙一步跨上前站到了他跟前:「齐嘉,是我不对。我……」追得太急,气都喘不过来。

大门「咿呀」一声打开,齐嘉闪身往里钻,崔铭旭见状,伸手想要去牵他:「齐嘉,我也喜欢你。」

指尖堪堪只触到一片衣角,一双写诗画画的手差点被门夹残了。疼都来不及喊一声,鼓足勇气说出口的话都说给门上的门神听了。崔铭旭甩着手懊恼不已,他忘了,齐嘉属兔子的,跑起来谁都追不上。

第二天,齐嘉没有来上朝。那个风雨无阻从未缺勤的小傻子破天荒地没有出现在列队中。

「小齐大人病了,得休养两天。」斯文儒雅的丞相站在崔铭旭身侧有意无意地说道。

崔铭旭一颗悬得高高的心猛地坠地,「咚」地一声震得身边人说什么都不知道了。

玉阶之上的太监捏细了嗓子高喊:「新科进士崔铭旭听旨。」

崔铭旭茫然地跪下听封,周遭前后跪下了一群人,恍惚间听到了自己的名字:「着任棘州刺史……即日赴任。」

霎时不敢相信,这时候居然将他外调出京!

众臣称颂声中,崔铭旭迟缓地跟着一起匍匐在地,一阵头晕目眩。偷偷抬起头来不死心地看一眼,玉阶上的人黄袍耀目,威仪赫赫,十二旒的帝冕遮住了面容。他觉得皇帝一定也在看他,旒珠后射来的视线严肃锐利,明白无误地告诉他,我是故意的。

口中常常轻视的庸君只是御笔一挥,他便毫无违抗之力,老天当真喜爱捉弄他。

若他回不了京城,那齐嘉怎么办?越想越心焦,无端端一阵心慌。

同年的进士们不是下了扬州便是去了苏杭,马蹄声声,满目尽是烟雨杨柳,黑瓦白墙。

崔铭旭却是一路往西,轿后的车轮辘「嘎吱嘎吱」地转动,京都的巍峨楼台就成了背后遥遥的黑影。轿外的景致从繁华到落寞,直至道上除了他这一队人马就再无旁人。穷山恶水看得心中凄楚丛生,把一个京城阔少发配到那样一个贫苦之地,几乎与贬谪无异。

崔铭旭疲倦地闭上眼,心底浮起一句诗:西出阳关无故人。

启程时,来送行的人不多,他大嫂、大哥、宁怀璟、徐客秋以及府中的一些家丁。先前他前呼后拥是如何的风光,却原来真正的知交是那么少。齐嘉理所当然地没有出现,崔铭旭在城门前踯躅了很久,直到随从再三催促仍依依不舍。

柳氏红着眼圈再三叮嘱他:「天寒时记得添衣,若要什么,尽管写信回来说。」她不放心地把他的包裹来回收拾了几遍,一次又一次地告诉他,冬衣是放在了哪儿,其它的东西又放到了哪儿。其实她才年长了他几岁?一言一行却温柔慈爱得好似他从未谋过面的亲娘,他还未出京,她就开始牵挂不已。

一直强装作无事人一般的崔铭旭微微地在心里发酸。

他大哥说:「当年方载道大人高中探花之后调任闽州,不过一年就蒙先帝隆恩召回。」话里话外安抚着他。

崔铭旭失笑:「当朝能有几个方载道?」外调地方十数年还未归京的也不在少数。

见他大哥面色一僵,便猛然收了口,点头道:「我明白。若我在地方上干得好,总能有回京这一日。」

崔铭堂的脸色也渐渐缓了下来,取出封信递到了崔铭旭手里:「江州刺史王显同大人和我是好友,江州距棘州不远,将来你有事便去请教请教他。你既任棘州刺史,便是一方之父母,兹事体大,非同儿戏,大小事务都不得胡乱行事,多去问问他总是好的。」

真如他大嫂所言,他大哥就是刀子嘴豆腐心。这样依依惜别的时候,也说不出句软话来。

上轿前回首再看一眼碧波荡漾的镜湖,水面上晃晃悠悠地飘了两只画舫,湖边杨柳依依,掩映着一弯白石拱桥。桥边柳下一个站着个水蓝色的身影。他站得太远,崔铭旭依稀只看见一个蒙胧的影子,绿柳之下,蓝影一转而逝。只那套衣衫,看着像齐嘉惯穿的水蓝色。

那个傻子,也不知道他是真病还是假病。站出来让他仔细瞧一眼再跑也好啊,至少能叫他放个心。

心头涌起一丝丝甜,一点点酸,酸甜交错。

曾在西进的路途中经过一个茶棚。几根粗大的竹竿搭成一个简易的小棚,棚里摆了几张木桌和几条跛腿的板凳,顶上罩着油布,遮挡日晒雨淋风吹雪飘。

老板娘是个年轻的少妇,土制的蓝印花布裁了一身衣裙,挽起的发髻边朴素地插了一枝木簪。这背影看着分外眼熟,崔铭旭却一时想不起。却见她转过身,两眼在崔铭旭脸上看了看,惊喜地唤道:「崔小公子!」

崔铭旭讶异地看着她粉黛不施的脸庞,茶碗中的茶水一大半泼到了地上:「玉飘飘?」

名动京师的一代名妓居然在这荒郊中洗尽铅华卖起了凉茶!

玉飘飘笑道:「是我。」

手脚麻利地为崔铭旭续上了茶,才坐下来絮絮地闲谈起来。她已经与于简之成亲,在山后的小村庄里安了家,于简之的母亲有一个姐妹就嫁在了那里。现在于简之在村里的小学堂里做先生,她闲来无事在这道边摆了个茶摊。

「从前人来人往的,热闹惯了,一下子静下来,还真有些坐不住。」玉飘飘抬手去捋鬓边的发,顺着崔铭旭的视线低头看,一手抚上微微隆起的腹部,不好意思地笑道,「已经三个月了,当时要不是为了这个也不会走得这么急,偏又凑不够钱,只能把小齐大人送的手珠也留在了那儿,那手珠我还很喜欢呢!」

「是……是齐嘉送的?」

「是啊。他托了简之带给我的。说是有人特意托了他为我找来的,一定要收下。弄得我也怪不好意思的。对了,我听简之还支支吾吾地提到了您,他那人,就爱计较这点事……」神情却是甜蜜,洋洋地有些炫耀的意思。她眼珠子一转,问道:「难道那手珠是您给我的?」

「是齐嘉送你的。」崔铭旭口中淡淡地说道。心里还是禁不住暗骂一声,这小傻子,他随口说一句要送玉飘飘,就一定要送到人家手上,这么掏心掏肺干什么?真是……心尖上一阵疼痛。

那边又来了客,玉飘飘提着茶壶应声去招呼,茶客们夸赞老板娘漂亮又能干,又问肚中的孩儿是男是女。玉飘飘「咯咯」地笑,说想要个男孩儿,但是又觉得女孩儿贴心,最好是一男一女,那就齐全了。小茶棚里笑语晏晏,引得往来客商纷纷驻足停留来喝上一杯。玉飘飘忙里忙外应接不暇,脸上笑得分外灿烂。

崔铭旭看着这个神采飞扬的女子,恍然发觉,她没有他印象中的那般娇小软弱,反而显露出几分飒爽风采。她妙语如珠谈吐机敏,不再哀怨地怀抱琵琶在楼头楚楚地唱《相思调》,再不是春风得意楼里那个眉含轻愁弱不禁风的花魁。

启程时,崔铭旭掀开轿帘,望着那小茶棚离他越来越远,昔日的至爱抛了荣华富贵甘心情愿在这里安稳度日,说不上是什么心情,不觉得愤怒也不觉得哀伤。心念一转不由想到,当年他跃下墙头时,若不是路人那一句「不愧是天下第一美人」的赞和,自己是否还会如此痴迷她两年?究竟他追逐的是玉飘飘,还是天下第一美人?

思绪纷系复杂,剪不断,理还乱。

棘州,果如其名,荆棘丛生,寸草不长。棘州缺水,龙王爷似乎从不驻足留步,土地贫膺得几乎一无所有,撒下十斤种子堪堪只收获五斤,真正的种瓜得豆。天注定的寒凉命,人力再勤,也胜不过天。

出京时还是凉夏,犹记得院前的桃花开得灿烂,塘中的水莲堪堪刚绽了个尖角,齐嘉身上穿一身水蓝色的纱袍。

下轿时,刚一抬头,双眼就被那火球似的太阳照得再也睁不开,脚下的土地干涸得龟裂成了一道又一道纵横交错的难看痕迹。

舟车劳顿又水土不服,新官上任连堂部还没升过一次,崔铭旭就病倒了。头晕目眩,四肢乏力,浑身的骨头都叫喊着要散架。

来看病的郎中又黑又瘦,一张僵尸般没有表情的脸,远看好似途中看见的死树一般,说是个农夫还能叫人相信些。他也看懂了崔铭旭眼中的不信任,略略搭了脉,甩下去一句「不碍事的」,开了方子就起身走人,临走时,侧过眼角往崔铭旭脸上一瞥,道:「大人身子骨弱所以禁不住,寻常做惯了力气活的人,躺一躺就能下地干活了。」颇有些嘲弄他娇弱的意味。

从来没有人用这种眼神看过他,躺在榻上的崔铭旭气得咬断一口白牙,好半天说不出话来。

乡下的土郎中开的自然也是土药方,黑漆漆黏呼呼的一碗端过来,还未入口,那气味就难闻得反胃,喝下一口,苦得能吐出两口。这里好似是那传说中的火焰山,艳阳高照,窗门大敞也吹不进一丝凉风。身下的草席躺了好几天了,热得能把人烧起来。

于是更想念齐嘉,发疯地想。齐嘉在该多好,看他坐到自己身边时小心又带点小喜悦的表情,心情就立时能好很多。齐嘉能陪他说话,小傻子,认真说笑话的时候没人能笑出来,一本正经地说正经话的时候倒是很能让人捧腹。齐嘉一定会比他更担忧他的病情,同情心泛滥得好象开春后的洪水,然后他就可以伸手去揉他的头,笑骂他一声:「傻子。」

从出京的路上就开始给齐嘉写信:「齐嘉,我错了。」

「齐嘉,我就问问。我从来都不信那些话。」

「齐嘉,我知道我以前待你不好,以后我一定对你好。」

怎么写怎么别扭。一行字没写完,纸就揉成了一团往外扔,一路写,一路扔,到了棘州,信依旧只是一张白纸。当年贡院之内,下笔也没有如此这般艰涩。

病榻之上,握笔的手颤得好好一手行书写得活似鸡爪子爬的,满腔满腹的话都往外涌。

「齐嘉,一别月余,仿佛数载。余甚念汝,辗转反侧,思念成疾……」

当日种种不是一条一条详详细细地回想起来,再一条一条工工整整地列出来,一写大半天,不说罄竹难书,也委实多了点。崔铭旭心里头虚得厉害,笔端一勾,加加减减删两条。大致弄出了个意思:齐嘉,我错了。错在不该刚亲了你掉头就跑;错在不该跑了还不算又躲;错在不该躲了又不搭理你;错在不搭理你也就罢了,还听旁人搬弄是非……

总之一步错,步步错,千般万般都是崔铭旭的错。从前,他第一次闯祸被他大哥崔铭堂罚写悔过书时,也没有这样认真。

病还没全好,崔铭旭就不得不顶着大太阳往外跑。新官上任三把火,总不能一到任什么都还没干,就成天在床上躺着。百姓们不说什么,底下下属们的眼光可不好受,就如同那个土郎中似的,猜疑中隐隐露出一点轻视,压根没把他这个年轻的新任刺史放在眼里。

崔铭旭天天一早就强撑着身子爬起来,浑身痛得好似又死了一次。可再早也早不过那些县丞、衙役们。他们说好的一般,早早就候在了府外寒暄,见他慌慌张张地从屋里奔出来,彼此默契地相视一笑,似乎料定了这种情形。崔铭旭心里更不好受。

从前在京城时,以为饿了只能啃冷馒头就已是穷极,原来天底下还有穷到连冷馒头都啃不上的。旱情迅猛,土地干裂得犹如龟壳,生长其上的植物被烈阳晒得枯黄,弯曲枯萎,了无生气,连带得整片天地都是死气沉沉。

身旁有人说:「若再不降场雨下来,今年的收成恐怕连自家都吃不饱。」

崔铭旭站在太阳底下呐呐地不知该怎么搭话。好半天终于挤出一句问句:「既然旱情如此严重,怎么不兴修水利?」

下属们没答话,务农的汉子先笑了起来:「水利也得要有水啊,光踩水车能凭空踩出水来?」

「可以铸渠引水。」崔铭旭理所当然地答道。

汉子笑得更响亮了:「城外的曲江都快没水了,从京城引过来吗?」

旁人跟着起哄:「从咱皇上的钓鱼塘里的引啊!」笑声震得树上的鸟儿纷纷扑翅飞走。

崔铭旭脸涨得通红,竟应对不上来了。

身边的随从见他困窘,道:「前任许大人已经奏请皇上,从绥江引一条支流过来,以解棘州之难。只是绥江距本州还是太远了些,工程浩大,一时只怕也救不了急难。」

崔铭旭忙点头称是,这才体会到众人面前发窘是如何难受的滋味。

这里住得也不好,府邸是前几任住过的,有些地方年久失修,碎石块常常往下掉。吃也吃不惯,此地嗜辣,炒个青菜还得放几个尖椒,他自小吃的山珍海味,怎么咽得下?可饿着肚子也没人给他送个精致小点莲子汤燕窝羹什么的,夜半时分听着「咕咕」的空鸣怎么也睡不着。

爬起来给齐嘉写信,不停地写,每天做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他又因无知而闹了笑话,他不切实际的提议被断然否决,他在下属们的面前威信扫地。

暗骂自己一声卑鄙,连苦肉计都祭了出来。可是除了齐嘉,崔铭旭实在不知道该去跟谁倾诉自己目下的困境和苦闷。这里没有人跟他说话,提起笔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齐嘉。想他纯净的笑脸,他脸颊边一左一右两个浅浅的酒窝,想他白白的两颗虎牙。

每天一封信都承载着崔铭旭的期许相思念,雪片一般飞往京城。可是京城那边却迟迟没有动静,齐嘉不曾回过只字词组。

忧心如焚。

第八章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第十章 第十八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三章 第十六章 第五章 第十三章 第九章 第九章 第五章 第十三章 第十八章 第五章 第一章 第二十章 第七章 第十章 第四章 第六章 第一章 第十六章 第十九章 第十五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六章 第八章 第十二章 第十章 第二章 第四章 第三章 第五章 第十四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章 第七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七章 第八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八章 第七章 第九章 第十八章 第八章 第七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七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二章 第十章 第一章 第八章 第十六章 第六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五章 第二十章 第三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十三章 第十章 第六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十六章 第十五章 第十三章 第八章 第四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三章 第一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十四章 第一章 第十四章 第十六章 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 第十章 第六章 第八章 第十七章 第十五章 第四章 第十一章
第八章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第十章 第十八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三章 第十六章 第五章 第十三章 第九章 第九章 第五章 第十三章 第十八章 第五章 第一章 第二十章 第七章 第十章 第四章 第六章 第一章 第十六章 第十九章 第十五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六章 第八章 第十二章 第十章 第二章 第四章 第三章 第五章 第十四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章 第七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七章 第八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八章 第七章 第九章 第十八章 第八章 第七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七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二章 第十章 第一章 第八章 第十六章 第六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五章 第二十章 第三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十三章 第十章 第六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十六章 第十五章 第十三章 第八章 第四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三章 第一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十四章 第一章 第十四章 第十六章 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 第十章 第六章 第八章 第十七章 第十五章 第四章 第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