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刚离婚的事情闹得有点大,好梦公司代表冯晓刚发表了一个声明。
大意是夫妻双方自愿离婚,和徐繁属于情投意合,谢谢媒体朋友的关心。
这相当于危机公关,意思是我们这儿都商量好了,没有新闻可挖,你们该干嘛干嘛去吧。
即便没有这份声明,等到冯晓刚和徐繁结婚后,各种传言也会自动消散。
短时间内,冯晓刚是不会出现在媒体面前了,刚好有时间静下心来琢磨新剧本。
林子轩庆幸这时候的网络还不发达,内地的娱乐记者偷拍的手段还不高明,否则冯晓刚肯定会上热搜的头条。
八月底,林晓玲、刘霖和徐晶蕾前往香江。
哥伦比亚亚洲电影公司为她们安排好了行程,《回家》这部影片除了要参加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还有其他各类影展。
全世界稍微上档次的电影节和影展就有几十家,每个月都有,这就是全球宣传。
像《回家》这种小成本文艺片,如果没有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资源,很难获得这些机会。
再说,光是在各个国家跑一圈,机票和住宿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在威尼斯的宣传工作已经在进行,除了片商和影评人,他们甚至邀请了当地的天主教协会的成员来观看这部影片。
按照电影节组委会的排片计划,姜闻的《许三观卖血记》放在九月六日和七日两天上映。
六日的是口碑场,主要是影评人观看影片,七日的是首映场,面向的是观众。
这两天是竞赛片上映的黄金时段。电影上映日期太晚的话,不容易形成口碑,观众看了太多影片,难免有厌倦心理。
由此可见,组委会对《许三观卖血记》的重视。
主要是因为这部影片有来自意大利电影人的投资,他们当然想拿到好成绩。
《回家》被安排在九月十日上映,这个时段不算太好,不过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宣传攻势很强大,不仅制作了大幅的海报,还联系了当地的媒体。
宣传的噱头是《回家》是首部获准在华国大陆监狱拍摄的影片。
他们相信意大利观众对此应该会感兴趣。
威尼斯电影节刚刚开始,两部来自华国的电影就有暗中较劲的苗头。
这同样是一种宣传手段,把两部影片放在一起比较,能引起关注度,成为热门话题。
林子轩没有去威尼斯,他要忙着《生死抉择》的上映工作。
《生死抉择》的初剪版本长达三小时零十分钟,和《泰坦尼克号》的时长差不多,但这部片子显然不能和《泰坦尼克号》相比。
一部影片的时间越长表示在影院上映的场次越少,场次少代表着票房少。
举例来说,九十分钟的电影一天至少可以安排六场,一百八十分钟的电影只能放映三场。
前者的票价是十五元,后者只能是二十元,一部国产主旋律影片如果票价超过三十元,观众恐怕不会买账。
这么算下来,在同等上座率的情况下,时间越长的电影票房越少。
想要提升票房成绩,先要把影片的时长压缩下来。
《生死抉择》最后压缩到两小时四十分钟,这样在影院一天可以放映四场。
由于京城电影制片厂事前做了充足的准备,在总局审查的时候没有受到太多为难。
这部影片的量刑问题由司法部门的多位庭长进行了反复论证,事后还把影片送到了上级的纪委部门,请有关人员审查。
做到严格以法律为依据和准绳。
在总局获得批准后,韩三评邀请京城电影圈的影评人和专家观看了《生死抉择》。
这是想在全国上映前获得好口碑,有了好口碑才能吸引观众。
作为京城电影制片厂的厂长,《生死抉择》的导演,韩三评的面子大家还是要给的。
放映当晚,来的不仅是影评人和专家,还有不少明星,林子轩、冯晓刚、葛尤和张国粒等人悉数到场,给电影撑场面。
两个小时四十分钟过后,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这部影片的确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在反映**问题上较为深刻,能够引起共鸣。
其中主人公掀翻宴席、怒斥**和自我剖析等剧情都有很强的感染力。
电影结束,韩三评站在台上,说了一段话。
“无论对于京影厂和我个人而言,这都可以说是一部倾情之作,是一部融合着我们的身心、融合着我们的热情和思考,体现了我们作为文艺工作者的良心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品。”
“这部影片中包括反腐倡廉、国企改革、职工下岗、资产重组等社会热点问题,我们的原则是直面现实、不掩饰、不回避,如何拍摄一部能够赢得观众的国产影片,我们一直在路上。”
第二天,京城的报纸上对《生死抉择》一片叫好声。
有专家指出,影片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主题的重大深刻,还取决于创作者在艺术上的精打细磨,与同类题材的文艺作品相比,《生死抉择》在开掘人性的力度和深度上下了大功夫。
主要人物形象血肉丰满,使得反腐倡廉的生死抉择更加具有震撼力。
影评人纷纷给出好评,认为这是一部敢于揭露现实,反映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廉政建设和反**斗争的紧迫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这是一部弘扬社会正气,令人荡气回肠的好作品。
读者突然发现一部叫做《生死抉择》的电影占据了娱乐版面,而且是一面倒的好评。
加上之前就进行了大量的宣传,他们不免好奇,既然说的那么好,要不要到影院里看看,到底是怎么个反腐倡廉。
在京影厂和好梦公司的共同努力下,《生死抉择》未映先火。
这还不够,想把电影前期的票房托起来,就要采用包场的方式。
京影厂会和相关的单位联系,在影片上映后组织职工到影院看电影。
林子轩预备先拿出五十万来包场,电影上映第一天在京城的票房就要超过五十万,影院的上座率要达成百分之九十以上。
这样才能形成观影热潮,吸引更多观众进入影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无广告、无错误、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ggyy12221(按住三秒复制)下载小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