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讵无端

徐少卿说着,从袖管中拿出一封卷宗,双手递到御案前:“这是臣带人审问连夜录得的口供,请陛下御览。”

高昶接在手中,拆了封,取出堪堪十几页供词,一一翻看,面色愈加阴沉起来。

“另外,臣已确知,云和公主是昨日巳时初到的清宁宫偏殿,而那时淳安县君正在太后寝宫,侍奉已毕后,才匆匆赶往偏殿赴约,这前后足足差了一刻的工夫,与供词中所述可作印证。”

徐少卿在旁继续奏着,软榻上的高昶却似不理不睬。

他默然无语,凛眉将那十几张册页翻看完,便丢还在徐少卿面前。

“徐厂臣。”

“臣在。”

“关键的人证、物证都不在,却偏偏留下这些佐证,将此案引向……你不觉得蹊跷么?”

徐少卿抬眼看了看他,随即又躬身应道:“陛下圣明烛照,这似乎是有人刻意留下的破绽,要引臣去查,以求祸水东引,一箭双雕。”

高昶挑唇一哼,忽然站起身来,负手走到窗边,轻轻推开窗扇,劲烈的冷风立时裹挟着大片飞雪灌了进来。

刺骨的寒意让徐少卿微微打了个寒噤,却没敢出声。

“徐厂臣敢是冷么?要不要朕叫人抬炉火进来与你暖暖身子。”高昶回眼看了看他泛青的脸色,似笑非笑问。

徐少卿暗自撇了撇唇角,拱手道:“多谢陛下,臣无大碍,若这时烤了火,只怕回头出去便更难捱了。”

高昶哂然一笑,也没再多言,转回头去望着窗外,但见漫天飞雪如花,纷纷扬扬,瓣瓣飘落,满眼尽是银装素裹,脸上瞬间又恢复了沉冷。

隔了良久,忽然道:“前几日,朕还瞧见皇兄的御笔,‘四海升平望社稷,一团和气满天涯’。呵,果然还是小时那脾气,宅心仁厚,只可惜把这世上的人心险恶想得太过简单了,哪怕贵为天子,也未必能将这世道变得天朗水清,更何况是一幅画……”

他顿了顿,语声忽然沉冷道:“回头下去之后,传令内阁拟旨,命孝感皇后暂且移居乾西五所,严加看管,不准离开半步,也不准任何人出入,待此事彻查之后,再做处置。”

徐少卿微一蹙眉,先应了声“是”,随即问道:“陛下真要将此事彻查到底?”

高昶霍的转过身,沉冷冷地望着他,不怒自威。

“怎么?徐厂臣是不敢查,还是不想查?哼,东厂的本事虽然大,但这点小事朕也未必一定要仰仗你徐少卿。”

这话已带着些许怒意。

徐少卿自然明白其中之意,当下也不与他目光相触,却也没有丝毫惧色,只淡然地应道:“臣遵旨。”

高昶斜睨着他,总觉那张白中泛青的面孔后隐藏着什么,却又瞧不出丝毫端倪,瞪了他片刻,便袍袖一挥,冷然道:“下去吧。”

徐少卿应了声“是”,却身退出殿外,这才转身沿来时的回廊向外走。

刚转过拐角处,门口的内侍便瞧见了,赶忙迎过去,将罩氅替他披好,又将添好炭的手炉奉上。他将那小炉拢在袖管中,身上的冰冷之感稍觉好了些。

只是暖意从指掌间向上,顺着两臂到了肩肋处便凝滞不动了,胸腹间仍是阴寒寒的,不由皱了皱眉。

当下不敢再耽搁,快步而去。

到门口一瞧,外面百十名内侍正拿着木锨扫帚埋头忙活着,但阶下已差不多清出了路面的模样。

之前那内侍撑起伞跟到身旁,怯声道:“二祖宗息怒,奴婢这就吩咐手脚再利索些。”

徐少卿拢了拢身上的罩氅,一边缓步下阶,一边道:“雪这么大,理起来也不是一时半刻,方才不过叫你们眼亮些,陛下殿前也敢惫懒,不是讨打么?成了,留下几个继续清理,其余的各自管自己的差事去吧。回头去惜薪司领些炭回来,大伙儿都烤一烤,若都病了,这宫里还怎么伺候?”

“哎呀,二祖宗可真是活菩萨,奴婢代大伙儿谢二祖宗恩德!”

那内侍喜不自胜,点头呵腰,没口子的道谢。

徐少卿眉梢一挑:“活菩萨?这话谁教你的?”

“二祖宗息怒,奴婢这就是心里话,哪有谁教啊?”

“这话到本督这儿就算了了,以后仔细你的嘴,别闹到连吃饭的家伙事都没了。”

“是,是,二祖宗教训的是,奴婢记住了。”

徐少卿不再多言,下了台阶,径直来到轿前,看帘门已撩开,刚要吩咐回东厂,就看那随行的内侍躬身道:“二祖宗,老祖宗方才差人传话,说正在司礼监值房,叫咱们回去一趟,有话说。”

一大清早便等着了,会是什么话?

他微一沉吟,见天色渐明,雪却越来越大,便赶忙上了轿,吩咐出宫。

几名随行的内侍不敢怠慢,赶忙抬了轿子沿路从东便门而出,换了马匹再行。

这路上积雪掩盖,已然没过小腿,深一脚浅一脚,马也走不快,足足折腾了小半个时辰,才回到司礼监值房。

那袖管里的小手炉早已不济事,此时他浑身冰寒刺骨,手脚也开始发僵,却也顾不得那许多,疾步来到正堂门口,便望见焦芳一身貂裘,戴着暖耳,半躺在熏笼旁的摇椅上。

徐少卿抖了身上的落雪,正要解了罩氅入内,便听那干涩苍老的声音叫了句:“是卿儿来了么?”

他赶忙拱了拱手:“干爹,是儿子来迟了。”

焦芳微微起身,抬头向这边望了望,招手道:“这天冷的厉害,衣裳不用解了,快过来暖暖身子。”

他应声“是”,便趋步入内,来到近旁。

“身上冷得紧吧,快,快。”焦芳指了指边上的凳子,那手却有些发颤。

徐少卿也没推辞,道声谢,将兜帽掀了,便拎了凳子过来,坐下向火,片刻之间,身上的阴寒不适感便消解了大半。

抬眼看看焦芳,只见他双手拢在胸前,半阖着眼,身子在摇椅上前后轻轻晃着,皱纹满布的脸似是比上回更干瘪了些。

当下不便再坐着,便起了身,垂首立在一旁,恭敬问:“干爹叫儿子来,不知有何吩咐?”

焦芳咳了两声,叹道:“这天寒地冻的,又下着大雪,原不该叫你来。不过,这事若是迟了说,只怕便来不及了。”

他这么一说,徐少卿心中就愈加疑惑起来。

自小入宫,十数年间,大半都跟在他身边,若说了解最深,便莫过于这个人了,有时甚至不须言语,只一个眼神,就知他的意思。

可今天却有些怪,明明心里知道他叫自己来的用意,可一见了人却又觉得有些捉摸不透了。

“既是要紧的事,就请干爹吩咐,儿子这就去办。”

“咱们两个说话,犯不着这么规规矩矩的,你坐,坐啊。”

焦芳却全然不像自己话里所说的那般急切,仍旧在摇椅上慢悠悠地晃着,抬手朝边上指了指。

“是,干爹。”

徐少卿应了一声,便踱回去,重又在凳子上坐了。

焦芳浑浊的眸子朝他瞥了瞥,这才缓缓道:“卿儿,我且问你,先帝在时,这宫中以谁为尊?”

这话问得甚是突兀,令人一头雾水。

徐少卿一边暗自揣摩其意,一边起身抱拳虚虚一躬,恭敬道:“回干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陛下乃一国之君,无论朝堂还是宫中,先帝在时,自然是以先帝为……”

他话音未落,便见焦芳摇头而笑。

“若是以先帝为尊,那当年先帝冲龄继位,是谁临朝听政,辅庇幼主,是谁废除前朝乱法新政,使我大夏重回正道,先帝在时,又为何每遇重大国政都须亲往清宁宫恭听慈训?”

话说到这份上,已清楚得不能再清楚。

徐少卿也不禁暗自点了点头,遥想显德帝当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称心快意的事没有几件,反而处处受制,满朝文武更是阳奉阴违,这皇帝做得的确憋屈得紧,尊崇也不过就是面子上而已,若非如此,恐怕他也不会弃国而去。

当下轻叹一声道:“干爹见的是,先帝毕竟尚且年轻,又亲政不久,朝中宫中自然是以太后娘娘为尊,儿子当真糊涂了。”

焦芳笑道:“你不是糊涂,只是心中顾虑罢了,今日是咱们爷俩之间的私话,大可不必这般小心着。”

他顿了顿,跟着又道:“我再问你,如今这宫中,又是以谁为尊?”

徐少卿想了想,故意道:“儿子以为,现今与先帝时不同,如今陛下锐意进取,事必躬亲,朝政为之一新,朝野称颂,太后娘娘自从上次病后,也已闲居宫中不问朝政,自然是以当今陛下为尊。”

焦芳听他说完,便呵呵大笑,中途忍不住一口痰上涌,登时咳嗽起来。

徐少卿赶忙端了铜盂,上前扶他坐起,用手轻拍后背,好容易等他止了咳嗽,这才面带歉然道:“干爹小心着了,都是儿子愚钝,惹得干爹险些犯了病。”

焦芳又大口喘息了几下,用帕子抹了抹嘴角,慨然叹道:“唉,没想到十几年来辛辛苦苦,到头来该隔心的还是隔心,当面竟连句实话也不肯说。”

徐少卿搁了铜盂,继续帮他揉着胸口,故做惶恐道:“干爹如何这般说?儿子正是这般想,才如实而言,前次干爹不也教导儿子要用心恭听圣命么?”

“好了,好了,不提这个。”

焦芳那口气像是仍没顺过来,有些无力地摇摇手。

过了片刻才干哑着嗓子道:“当今陛下虽有明君之相,但也不过是二十出头而已,锐气虽足,经验尚且不足。太后娘娘并非不问政事,只是生平最爱的便是这个儿子,未免骄纵些,真到了裉节儿时,绝不会袖手旁观。再加上河东顾氏乃开国功臣,世受隆恩,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只怕这如今宫中还未必像你所说的那般。”

徐少卿垂首听完,已大概明白了他的用意,恭敬问:“那干爹的意思是……”

焦芳顿住手,那双看似无神,其实却寒光熠熠的眼盯着他,反问道:“今早陛下召见,可是要你彻查淳安县君那件案子?”

……

雪下了一天,终于停了。

转日,朔风一吹,却比前几日更加萧瑟刺骨。

殿宇楼阁,朱墙黄瓦间尽是白茫茫的一片,衬着那日头也显得毫无生气。

坤宁宫的石阶下,乌压压跪满了上百人,个个脸上都是一副哀泣之色,有人甚至已然瘫软,跪也跪不成个样子。

待圣旨宣毕,已是悲声阵阵,哀鸿遍地。

只有那跪在中间,仍着锦绣宫装,头饰繁复的女人不声不吭,白森森的脸上满是嘲讽和不甘。

徐少卿抖一抖身上的罩氅,将圣旨交给旁边的司礼监随堂,自己上前将手臂抬到她面前:“圣旨宣完了,娘娘请起吧。陛下吩咐了,由臣亲自送娘娘去乾西五所。”

孝感皇后谢婉婷猛地将他的手一推,森然冷笑道:“送本宫?只怕你是想亲眼看看本宫如今这副落魄样吧?”

徐少卿丝毫不以为意:“娘娘何出此言?臣早就说过,对娘娘的恭敬一如从前,绝无半分改变,这次陛下虽然降罪,不也仍留着娘娘的封号么?”

说着,话锋一转,又劝道:“陛下既然格外开恩,娘娘也该有自知之心,此后静心在宫中颐养,未始不是件好事。”

谢婉婷咬牙切齿地狠狠剜了他一眼,也不多言,自顾自的站起身来,便径直上了轿子。

徐少卿命内侍起驾,自己则随行在旁。

那乾西五所并不算远,沿宫巷绕过御花园,朝西北一拐便到了。

这里的格局与北五所大致相仿,冷清却更在其上,其中三座院落年久,头年又过了火,此时尚待重修,残垣萧瑟,说不出的凄凉。

徐少卿只送到门口,便不欲继续再陪,告辞正要转身,却又被她叫住了,回过头来,却见谢婉婷敛着那倨傲的冷色,干笑道:“徐厂臣先不忙走,本宫还有一事相求。”

“娘娘还有何吩咐?”

“本宫想与云和妹妹再见一面,不知徐厂臣可能引见么?”

第123章 共沾巾第142章 山鬼喑第110章 惊云雀第71章 永遇乐第136章 灵泉乡第83章 香花竹第86章 奇鲮花第9章 花盈路第76章 碧遥山第8章 山雨来第103章 泣暮霞第135章 海竭第44章 夜正浓第58章 短松岗第137章 欢情薄第104章 逍遥游第18章 玉阎罗第136章 灵泉乡第84章 天颜醉第110章 惊云雀第89章 草芊绵第104章 逍遥游第14章 雾重重第86章 奇鲮花第137章 欢情薄第141章 栖复惊第93章 鹊灵囿第82章 尘心结第122章 箫声咽第16章 乡音调第142章 山鬼喑第61章 既相逢第1章 春意浓第54章 与谁同第118章 红尘路49.雨声乱第140章 朝与暮第68章 双丝网第6章 画不尽第125章 忽还乡第86章 奇鲮花第41章 斜日落第36章 情脉脉第99章 玉阶苔第142章 山鬼喑第54章 与谁同第133章 北群空第46章 小重山第79章 安乐堂49.雨声乱第67章 咏絮簪第136章 灵泉乡第66章 两相知第96章 临极轩第82章 尘心结第119章 且远行第37章 绾青丝第72章 归鸿影第13章 月梢头第77章 凌烟阁第125章 忽还乡第124章 长相忆第38章 闻惊愁第43章 君影香第46章 小重山第71章 永遇乐第71章 永遇乐第139章 关山难第10章 烟雨愁51.衣渐宽52.夜提经第109章 牵龙章第111章 月影昏第68章 双丝网第25章 星月天第109章 牵龙章第13章 月梢头50.三生幸第6章 画不尽第94章 午风晴第99章 玉阶苔第16章 乡音调第79章 安乐堂第76章 碧遥山第133章 北群空第62章 情可待第59章 共西风第18章 玉阎罗第116章 吴绫束50.三生幸第88章 望太平第41章 斜日落第114章 锦上欢第130章 忧悒远第55章 雨残香第142章 山鬼喑第6章 画不尽第123章 共沾巾第113章 琼华天
第123章 共沾巾第142章 山鬼喑第110章 惊云雀第71章 永遇乐第136章 灵泉乡第83章 香花竹第86章 奇鲮花第9章 花盈路第76章 碧遥山第8章 山雨来第103章 泣暮霞第135章 海竭第44章 夜正浓第58章 短松岗第137章 欢情薄第104章 逍遥游第18章 玉阎罗第136章 灵泉乡第84章 天颜醉第110章 惊云雀第89章 草芊绵第104章 逍遥游第14章 雾重重第86章 奇鲮花第137章 欢情薄第141章 栖复惊第93章 鹊灵囿第82章 尘心结第122章 箫声咽第16章 乡音调第142章 山鬼喑第61章 既相逢第1章 春意浓第54章 与谁同第118章 红尘路49.雨声乱第140章 朝与暮第68章 双丝网第6章 画不尽第125章 忽还乡第86章 奇鲮花第41章 斜日落第36章 情脉脉第99章 玉阶苔第142章 山鬼喑第54章 与谁同第133章 北群空第46章 小重山第79章 安乐堂49.雨声乱第67章 咏絮簪第136章 灵泉乡第66章 两相知第96章 临极轩第82章 尘心结第119章 且远行第37章 绾青丝第72章 归鸿影第13章 月梢头第77章 凌烟阁第125章 忽还乡第124章 长相忆第38章 闻惊愁第43章 君影香第46章 小重山第71章 永遇乐第71章 永遇乐第139章 关山难第10章 烟雨愁51.衣渐宽52.夜提经第109章 牵龙章第111章 月影昏第68章 双丝网第25章 星月天第109章 牵龙章第13章 月梢头50.三生幸第6章 画不尽第94章 午风晴第99章 玉阶苔第16章 乡音调第79章 安乐堂第76章 碧遥山第133章 北群空第62章 情可待第59章 共西风第18章 玉阎罗第116章 吴绫束50.三生幸第88章 望太平第41章 斜日落第114章 锦上欢第130章 忧悒远第55章 雨残香第142章 山鬼喑第6章 画不尽第123章 共沾巾第113章 琼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