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寸心草

高暧下意识地回过头,只见皇后立在侧旁不远的梢间门口,一双杏眼垂角瞪着,但那目光瞧的却不是她,而是灼灼的落在高昶身上。

不说是走了么,怎的却还在这里?

她微感惊讶,更奇怪皇后这话中似是带着几分兴师问罪的意味,眼神中也好像藏着些含混不明的东西,就仿佛那一声“胭萝”竟把她触恼了。

高昶眉间一沉,旋即又恢复了常色,躬身行礼道:“今日皇妹刚回来,臣弟不过循例送送,母后就在里间,皇后娘娘若要探视,便请入内。”

他连声“皇嫂”也没称,□□说得也是平平的,听着颇有些疏离。

皇后的脸色登时更难看了,但那不悦也是一闪即逝,旋即便又盈盈笑道:“本宫方才一直在里面侍疾,皇妹早就先头见了,也就是她来,本宫这才出来瞧瞧药煎得如何了。”

高昶闻言,又打了一躬:“如此多谢皇后娘娘,臣弟先送云和出门,回头再去端与母后喝。”

皇后半寒着脸,似笑非笑道:“方才瞧了瞧,那药像是煎得不大妥当,本宫没瞧过药方,也不知哪儿不对劲,还是殿下亲自去看看的好,就由本宫送云和出去,正好别来多时,也有不少话儿想跟皇妹说。”

高暧一直在旁边垂首不语,此刻察言观色,便插口道:“左右也没多少路走,云和自己回去就好,母后这头少不得人,皇嫂与皇兄就不必为我费心了。”

这话听着却是顺耳多了。

皇后轻挑着朱唇,望着高昶含笑不语。

“既然如此……那也好,皇妹去时慢些走。”

高昶点点头,斜跨出一步,挡在高暧身前,在她手臂上轻轻拍着,以示送行,那手下落时,却似无意的在她袖上轻轻一拂。

高暧只觉他手探过来,在自己掌中塞了样东西,下意识的握住,便觉硬邦邦,凉涔涔的,也不知是什么。

这数月以来,她多少也长了些眼色,不像之前那般懵懂了,当下不动声色,将那东西攥紧了,拢在袖里,又朝皇后和高昶各行了一礼,便转身而去。

走出清宁宫,外面雨势正疾,间或一个雷声传过,便震得人心头一颤。

门口的内侍见她出来,慌忙前撑了伞,呵着腰,恭恭敬敬的引她来到轿边。

高暧满腹疑窦,手里攥着那东西,好奇想知道是什么,却又不敢拿出来看,当下只好先端着四平八稳的架子上了轿,待起行绕了个弯,离得远了,才松口气。

手从袖中慢慢伸出来,只露了半截,舒开掌心一瞧,当即便呆住了。

原来那竟是一件银制的耳坠,上头錾刻着孔雀纹,分明竟是一件夷疆饰物!

她惊得怔怔愣了半晌,也顾不得那许多,拿着东西左右端详,确定自己没有看错。

那刻法和纹饰的确是夷疆的手法无疑,但若不是在那里见得多了,又亲身戴过,还真的分辨不出。

这东西是哪来的?三哥又为什么要给她?

高暧不由愣住了,捏着那银饰,见它包浆沉厚,有些地方已变作黑黄色,瞧着像起了一层皮壳,显然是个历时甚久的老物件,但上面的孔雀神鸟图案却依然栩栩如生,清晰可辨。

她心头疑惑。

这里不是夷疆,宫里也没什么人有佩戴此种饰物的习惯。

难道说……这竟是母妃当年的遗物么?

一念及此,那颗心便立时突跳了起来,捏着耳坠的手不自禁地发紧,银尖刺着皮肉,深深的陷进去,几乎要戳出血来。

可她却丝毫不觉得痛,冥冥中就像在孤寂无助中捉摸到了一丝希望,却又怎么也抓不实。

就这般有些魂不守舍的一路回到北五所,雨势仍不见小。

下轿看时,门口竟站了两排宫人内侍,冒雨候着,似乎比初进宫时的那次还多些。

翠儿和冯正站在最前头,一见她人到了,便迎上来撑伞,喜滋滋的扶着进了门。

“怎的突然多出这许多人来?”高暧左右瞧瞧,冷不丁地倒有些不习惯。

冯正笑嘻嘻的抢着道:“回主子话,方才主子不在,陛下差人来遥宣了圣旨,说这次代天招抚夷疆,主子立了大功,特地恩赏加了奉养,还赐下了好多东西,奴婢这便陪主子去瞧瞧?”

“不必了,就放着吧。”

她挥挥手,示意不用张罗。

自己闲散惯了,向来对这些东西看得极淡,如今听他这么说,也不如何欢喜,只是觉得这宫里的功过赏罚还真像过眼烟云,一瞬的事。

想想先前和亲不成,清灰冷灶了一个多月,如今招抚了夷疆之乱,算是立了功,立马又门庭若市,换了天地似的,自己都觉得像做了场梦。

是恩,是怨,虚的,实的,大概就是这么回事。

可这世上往往记仇的多,念恩的少,有时候分明全赖着别人扶持,反倒将恩惠抛到九霄云外,恨不得把好全揽到自己身上。

所幸高暧不是这种人,她有自知之明,这份功劳是徐少卿替自己挣来的,若是没有他,能不能从夷疆回来都两说着呢,还能看到这些?

想想,一时觉得该好好谢谢他才是,可怎么个谢法又费了踌躇,心中没个主意,只好叹口气,暂时收了起这念头,又继续朝前走。

一路回到寝殿,那里的陈设依然如故,跟走前一个样子。

呆看了两眼,便叫冯正退下了。

翠儿上前服侍她更衣拆髻子,又打水净了手脸,扶到榻前让她坐了,自己立在一旁打扇。

她自然瞧得出自家主子从进门时便闷闷的,见这会儿四下无人了,便低声问:“公主可是在太后那里又不痛快了?可也真是,才刚回来便叫去了,不是折腾人么?”

自顾自的开解了几句,见自家主子只是愣着不言声,脸色虽然沉沉地,却又不像受了委屈的样子,心中纳罕,便叫了两声。

高暧这才回过神,淡淡笑着摇了摇头,仍没应声。

“公主敢是又有什么心事么?”翠儿继续追问。

她这会儿心里的确存着事,感觉五脏六腑都揪着,但这事儿犯着牵连,也不便与外人道,真真是憋着不好,说出来也不好。

按说翠儿是个贴心的,知道了想也无妨。

可她想了想,还是没开口,叹声道:“这雨怎么越下越闷?翠儿,去把窗子开了吧。”

翠儿一皱眉,见她今日着实怪得厉害,却又不敢再问,便搁了团扇,走到边上,伸手搭住窗栅,刚一向后拉,便猛地白影闪动,一张条子飘飘地落了下来。

她不禁一怔,随即探头向外瞧,见后院空空的,雨水漱漱而下,却没有半个人影。

高暧却也听出些异样,侧头问:“怎么了?”

翠儿应了一声,又向外张了张,俯身拾起那条子,快步回到榻前,递给她道:“方才开窗时落下的,不知是什么,公主快瞧瞧。”

她却也有些意外,这时候会是谁递条子给她?

看看那纸,寸许来长,上头半点水迹也没有,显是刚刚插在窗口的,翻开来一看,上面果真有字迹,赫然写着“今晚子时,北五所后巷”。

翠儿常年和她在一块儿,耳濡目染,也是个通文墨的,垂眼瞥见那几个字,便忍不住道:“公主,这莫不是徐厂公给你的?”

她捏着那张纸条愣神,心中却也在思虑着。

莫非真的是他?

可仔细想想,总觉得又有些不对劲,呆呆的怔了半晌,便让翠儿将纸条塞入香炉里燃了。

……

天将晚时,这场雷雨终于渐收渐止。

高暧稍稍用了些饭食,便在那尊白玉观音像前打坐诵经,表面上静静的,可心里却似浪头翻涌,一波接着一波,怎么也定不下来。

一会儿想着那件耳坠,一会儿又记挂着那纸条上的邀约。

堪堪等到亥时末,夜已深沉,便让翠儿陪着,悄悄翻窗出去,从院门来到后巷。

天阴着,遮了月光,照不清脚下。

她们怕被巡夜的瞧见,也不敢掌灯,但见宫墙高耸,一溜绵延过去,衬得那巷子愈发深邃,远处黑洞洞的,偶尔几声鸣虫叫起来,听了寒毛直竖。

两人互相扶着,都有些战战兢兢。

“公主,这里实在怕人得紧,别是……别是谁起了歹心,故意拿那张条子使骗吧?”

“左右已经来了,再等等吧,若子时到了还不见人,咱们再走也不迟。”高暧心突突跳着,却也慌得厉害。

就在这时,院墙高处忽然有一团漆黑的影子“呼”的翻起,如展翅的大鸟般从头上掠过,眨眼间便落在身边。

高暧和翠儿都不由得一声轻呼,抱着向后撤了两步。

“胭萝别怕,是我。”

“三哥?”

高暧心头一惊,再看那人的衣着相貌,却不是高昶是谁?

“三哥,原来是你。”

也不知怎的,她竟觉得有些失望,但想起日间他将那耳坠塞给自己,显然是别有深意,所以如此掩人耳目,深夜约见也就解释得通了。

高昶走近两步,压着声音笑道:“怎么?胭萝还以为是谁?”

接着又转向翠儿:“本王和皇妹有话说,你先下去吧,稍时本王亲自送她回北五所。”

翠儿无法,看了看自家主子,便行礼告退,按原路走了。

身边没了这最亲近的人,高暧没来由的有些怯,定了定神,便从身上拿出那件孔雀纹的银耳坠,拖在掌心。

“三哥,这东西……是你的么?”

她这话问得不明不白,连自己都觉得奇怪。

高昶伸指从她掌心捏起那耳坠,放在眼前瞧了瞧,叹声道:“胭萝,你不用怕。其实你从小就聪明得紧,就算没见过,也定然猜到了。不错,这就是你母妃的遗物。”

尽管的确隐约猜到了几分,可当听到这话时,她胸口仍像被重锤猛击,浑身颤抖,耳畔“嗡嗡”直响。

她望着那张隐在黑暗中有些模糊的脸,咬唇问道:“三哥,母妃的遗物为何会在你那里?”

高昶似是没听出她语声中的异样,幽幽的叹了口气道:“十多年了,咱们都长大了,不过我有时想,还是孩童时那般无忧无虑的最好。记得那时节,母后管得严,我便不喜欢待在坤宁宫,常躲到你母妃那里,逗你一起玩,吃你母妃亲手做的莲子糕。那时候我常常想,若她也是我的母妃便好了。”

他说到这里,神色有些黯,顿了顿,又继续道:“后来,你忽然被送去弘慈庵,没过多久,父皇便御龙殡天了,朝中不知为何定了慕妃娘娘蹈义殉葬,我在母后那里听说,哭着跑去景阳宫找她,可惜人早被抬走了,一帮奴婢在寝宫里又砸又抢。我那时也只有七八岁年纪,吓得呆了,但想着不能让他们把东西都糟蹋了,便偷偷抢了几样出来,这耳饰便是其中一件。”

高暧早已泪流满面。

这些事她不记得,也无从知晓。

今日忽然被提起,恍然间就好像自己置身于当时当地,亲眼目睹了那悲凉凄惨的景象。

母妃的所有苦痛,她此刻都仿佛感同身受。

“云和替母妃多谢三哥……”她说着便盈盈下拜。

“胭萝!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

高昶赶忙扶住她,搀了起来,也有些凄然的说:“慕妃娘娘是难得的良善之人,比起她当年的照拂,我做这些实在算不得什么。说起来,我最恨的,便是没好好照顾你。”

高暧已是泣不成声,伏在他臂上抽噎不停。

十多年的怨愤凄苦一股脑全都发泄了出来。

高昶轻拍着她,柔声安慰了片刻,待她稍稍平复了些,忽然道:“当年慕妃娘娘那些遗物,我全都埋在景阳宫的一处墙脚下,谁也不知道,咱们现在去瞧瞧好不好?”

高暧蓦然抬头,随即噙着泪重重点了点头。

高昶又掏出帕子,让她擦了泪水,两人便起身出了这条巷子,一路绕到东苑。

宫禁森森,风灯在廊下摇曳,瞧着颇有几分诡异。

而她此刻却既不觉得害怕,也不觉得累了。

过不久,高昶便带着她来到一处重檐庑殿顶的宫门前。

这里像是早已无人住了,连盏灯烛也没点,头上的牌匾却清楚的写着“景阳宫”三个字。

“就是这里,我带你进去。”

高昶话音刚落,便听一个冷凛的声音在侧旁道:“晋王殿下深夜来此,所为何事啊?”

第110章 惊云雀第114章 锦上欢第122章 箫声咽第142章 山鬼喑第1章 春意浓第11章 意切切第120章 雁行天第72章 归鸿影第45章 锦缠道第124章 长相忆第72章 归鸿影第46章 小重山第79章 安乐堂第142章 山鬼喑第118章 红尘路第62章 情可待第117章 残璎珞第132章 千帐灯第23章 踏莎行第22章 品红胭第73章 清平乐第26章 意阑珊第27章 诉衷肠50.三生幸第135章 海竭第60章 却匆匆第120章 雁行天第84章 天颜醉第88章 望太平第85章 待青辞第11章 意切切第122章 箫声咽第38章 闻惊愁第38章 闻惊愁第87章 沉香韵第129章 笙自潇第134章 荒烟平第14章 雾重重第86章 奇鲮花第114章 锦上欢第5章 撩云鬓第29章 茶花绣第123章 共沾巾第17章 宫门巷第82章 尘心结第142章 山鬼喑第123章 共沾巾第71章 永遇乐第7章 宫阙深第78章 朝天阙第126章 蔓芳芩第135章 海竭第19章 素心斋第126章 蔓芳芩第71章 永遇乐第80章 玉琼轩第5章 撩云鬓第100章 桃花落第24章 意成牵第42章 胧帐下第26章 意阑珊第78章 朝天阙第138章 沈水烟第16章 乡音调第45章 锦缠道第94章 午风晴第67章 咏絮簪第98章 朔风娇第103章 泣暮霞第93章 鹊灵囿第33章 朔风寒第109章 牵龙章第140章 朝与暮第84章 天颜醉第90章 凭箫鼓第132章 千帐灯第8章 山雨来第31章 西宫暮第37章 绾青丝第123章 共沾巾第18章 玉阎罗第128章 千莲灯第35章 暗送意第140章 朝与暮第136章 灵泉乡第86章 奇鲮花第13章 月梢头第72章 归鸿影第6章 画不尽第71章 永遇乐第42章 胧帐下第90章 凭箫鼓第135章 海竭第75章 丝争乱第119章 且远行第40章 声声慢第25章 星月天第81章 绮绫宵第141章 栖复惊
第110章 惊云雀第114章 锦上欢第122章 箫声咽第142章 山鬼喑第1章 春意浓第11章 意切切第120章 雁行天第72章 归鸿影第45章 锦缠道第124章 长相忆第72章 归鸿影第46章 小重山第79章 安乐堂第142章 山鬼喑第118章 红尘路第62章 情可待第117章 残璎珞第132章 千帐灯第23章 踏莎行第22章 品红胭第73章 清平乐第26章 意阑珊第27章 诉衷肠50.三生幸第135章 海竭第60章 却匆匆第120章 雁行天第84章 天颜醉第88章 望太平第85章 待青辞第11章 意切切第122章 箫声咽第38章 闻惊愁第38章 闻惊愁第87章 沉香韵第129章 笙自潇第134章 荒烟平第14章 雾重重第86章 奇鲮花第114章 锦上欢第5章 撩云鬓第29章 茶花绣第123章 共沾巾第17章 宫门巷第82章 尘心结第142章 山鬼喑第123章 共沾巾第71章 永遇乐第7章 宫阙深第78章 朝天阙第126章 蔓芳芩第135章 海竭第19章 素心斋第126章 蔓芳芩第71章 永遇乐第80章 玉琼轩第5章 撩云鬓第100章 桃花落第24章 意成牵第42章 胧帐下第26章 意阑珊第78章 朝天阙第138章 沈水烟第16章 乡音调第45章 锦缠道第94章 午风晴第67章 咏絮簪第98章 朔风娇第103章 泣暮霞第93章 鹊灵囿第33章 朔风寒第109章 牵龙章第140章 朝与暮第84章 天颜醉第90章 凭箫鼓第132章 千帐灯第8章 山雨来第31章 西宫暮第37章 绾青丝第123章 共沾巾第18章 玉阎罗第128章 千莲灯第35章 暗送意第140章 朝与暮第136章 灵泉乡第86章 奇鲮花第13章 月梢头第72章 归鸿影第6章 画不尽第71章 永遇乐第42章 胧帐下第90章 凭箫鼓第135章 海竭第75章 丝争乱第119章 且远行第40章 声声慢第25章 星月天第81章 绮绫宵第141章 栖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