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卖皇帝

四月底,夏国兵马进逼齐国忻襄,已经不足五十里,京师忻襄仍处于一片惶恐、不安、焦虑的气氛当中。

城门早在事发的第二日便关闭,禁止任何人出城,城内物价更是一日三变,惊恐的百姓云集四门求着城楼上的将领放他们出去。

“……城楼上那位将军,求你打开城门放我等百姓出城吧!”

“是啊,我们就想活着,我们有什么错。”

“你们在外面打了败仗,凭什么让我们这些百姓跟着一起受罪!”

“开门啊!”

下方守门的兵卒交叉长矛,摆上拒马、栅栏,将推挤过来的百姓重新顶回去,不时踹出一脚骂骂咧咧的几句。

城楼上的将领也是无奈,他朝下方大喊:“我受陛下旨意,任何人不得出城,诸位好生回去家中待着,莫要乱跑生出事端!再则去往城外,并非安全,今日传来消息,夏国的骑兵已经在附近游弋,若碰上了,身家性命不保,可忘了平武城被屠之事?!”

“唯有与朝廷,与守城将士上下一心,击溃夏国兵马,方可度过难关!”

夏国的主力还未过来,但城外已经有大量夏国骑兵徘徊原野是不争的事实,未防百姓脱逃忻襄,府衙这边不得不流言之前出城的百姓,还有豪绅大族的队伍遭到了夏国骑兵的袭击。

流言确实也能让想要出城的一些百姓回到家中,但也会使部分人心里更加焦躁不安。

随着谈和的消息被开,虽然不知道夏国主帅开的什么条件,但人们还是期待朝廷能应承下来,免去将要来的战事,然而谈和的消息传开两日,朝廷那边没有任何动静。

朝堂上同样暗流涌动,消息几乎被文武协力按了下去,引而不发。

四月最后的一天,亦如既往的早朝,不过气氛是不同往日的,皇帝齐克安被宦官搀着坐上龙椅,太皇太后赵庄懿也被请了过来,在一旁坐下。

大殿之中,往日恭顺的文武大臣们,此时一个个低着头,或微微抬起眼帘,朝御阶上望去,眼中有着与往常不同的神色。

“陛下,太皇太后!”

一位胡须花白的老臣缓缓走出队列,“夏国主力近在咫尺,西戎骑兵还有北地的骑兵已经出现在京畿四周,陛下该拿主意了。”

“拿……拿什么主意?朕不是让你们去谈和吗?只是那种条件朕和皇祖母如何能接受!”

这位十六岁的皇帝继位的这段时间以来,可谓如履薄冰,每天醒来就是战战兢兢地打听夏国兵马打到哪里了。

“汝等皆是我大齐的老臣,有些世代大齐肱骨,敌人已杀到京畿,诸位该同心戮力,守城退敌才是!”

“陛下,我等的意思,不如就答应夏国和谈的条件吧。”一名武将走出,他是那日溃败的军队主将之一。

“伱!放肆!”赵庄懿纵然年老,可当了那么多年的太后,余威仍在的,她拄响凤头金杖站起身,“哪有臣子将皇帝送到敌营!”

“太皇太后说错了。”那将领面色不改,只是拱着手微微垂下脸,“不止陛下还有太皇太后您,以及太上皇太太上皇!”

老妇人被这句呛的老脸涨红,还等她说话,刚才第一个站出来的文首老臣接上话语,重新开口。

“太皇太后,陛下乃天子,刚行天子表率才是,战败投降不让城中百姓枉死,不让兵卒枉死,这才是仁义之君该做的事。”

“臣等附议!”

此时,半个大殿中的文武走出,站在前面两人身后拱手躬身。

齐国兵马一败再败,两州尽没,如今更是兵临京师城下,文武背后的世家大族,再跟这样的皇帝继续耗下去,根本就看不到希望。

此时大伙一拥而上,墙倒众人推,将皇帝卖了,也是世间少见。

对于他们眼里,齐国天子是自个儿轻贱了自个儿,将皇帝宝座让来让去,这一举措已经让众文武寒心。

几十万军队没能选出一个合格统帅,也是做皇帝的没有大魄力,那就由不得他们不得不为自己,以及身后的家族考虑,另找一条退路了,就算是往日里政见不一致的一些大员,此刻也都站到一起。

眼下,众人还未完全逼宫,话语还算温和,留有周旋的余地。

如果放在几个月前,立国两百多年的齐国依旧太平如初,哪怕贸易被封锁,百姓苦不堪言,但大家还是相安无事,君还是君,臣还是臣,但如今转眼就被兵临城下,几十万军队被打残,皇帝又如此窝囊,如此情景下,怎能不让他们另想办法自保?

此时,朝堂之中,原本之前的主战派的大臣悉数不敢说话。

剩下的文武一边倒的站在主和这边,不少人此刻也开口劝慰齐克安和赵庄懿两人。

“……陛下和太皇太后心中其实也是看得清楚的,齐国虽有兵将,可基本不堪大用,齐国都城,墙根的苔藓都厚厚一层……”

“李大人说得甚是,我也想劝陛下不如去往夏国军营一趟,纵然有失颜面,可到底是保住性命,城中百姓也免受刀兵之苦。”一个老臣也紧跟拱手接话劝慰。

御阶上的齐克安涨红着脸,说不出话来,一旁的赵庄懿怒不可遏:“诸位大臣皆是大齐多年来的老臣子,齐国对你们,还有你们身后的大大小小的族人都不薄,临到头,你们居然要将老身与陛下卖给夏国!”

齐克安也试图挽回众文武的心:“是啊,诸卿别忘了,还有五万边军正赶来的途中,他们时不时也与梁国交战,算得上打过仗的军队……”

“陛下难道纯粹将希望寄托给五万边军身上?那也实在有些冒险了,要知边军兵器衣甲陈旧,这些年来可有替换?而且……倘若忻襄真的夏国攻破,陛下和我等文武难道就不想想退路?”

更多的文武开口。

“几十万大军都被打败,区区五万边军,焉能与夏国百战之军抗衡?”

“陛下不懂兵事,以为士兵拿上兵器,就能与敌人厮杀。要知晓,士气也是关键,往日操练也是关键,这几十年来,六国偶尔有小摩擦,从未有过大战,将士们都已忘了战场搏命的本事了。”

“……上下不能一心,如何扭转干坤!”

一众文武,你一言,我一语,将御阶上的祖孙二人说的哑口无言。

齐克安一身帝服,脸上全是战战兢兢的神色:“诸位大臣事态还没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夏国兵锋是强悍不假,可若是我等君臣一心,军民一心,让其一鼓作气攻城不下,士气必然也会衰竭,时日一长,就是转机啊。”

他绞尽脑汁,望着下方众人的身影,声音哽咽。

“不是常说盛极而衰,衰亦能转盛,倘若经此一役,我大齐击退夏国,往后说不得也有兴国之兆,众爱卿也不想当亡国之臣吧?!”

大殿之中,一片沉默,也有人叹出一口气。

“陛下说的是啊,谁又想做亡国之臣,可夏国兵锋,一路摧枯拉朽杀过来,倘若梁国还能依为外援,我等臣子也愿意舍家与其一战!”

“可梁国如今也自顾不暇,我大齐又被兵临城下,存亡只在旦夕之间,哪里还有扭转战局的契机!”

众人说着话,也有大臣陪着皇帝轻声抽泣,最后还是将话语撂下。

“陛下,臣等再给陛下和太皇太后一晚的时间考虑。”

说完,众臣拱手最后一拜,不等散朝,纷纷后退,然后转身鱼贯而出。

只留下年老的赵庄懿,还有皇帝齐克安,祖孙两代人垂着眼泪,相互搀扶着回去后宫,已是太上皇的齐望阁带着妻子匆匆上前迎接,询问朝堂上可有大将自愿领军与夏国决一死战,以解忻襄之危。

看到齐克安湿红着眼睛,垂泪摇头。

齐望阁原本的期望神色瞬间从脸上褪去,失魂落魄的坐到殿门的门槛上,而里间还有一人便是齐庆宝,他哈哈大笑的指着外面的赵庄懿几人。

“活该!活该!原本朕投降夏国皇帝,退位之后,尔等也不失富贵,百姓、士卒也不会遭受此厄,眼下好了,全了你们心思,可你们倒是打败夏国啊!!”

他之前被放了出来,听到几十万兵马被一夕击溃,痛哭流涕,此刻悲痛又化作愤怒、戏谑的心情,朝着外面的老妻、儿子、孙子呸上一口。

“我齐家宗庙,全毁在你们这帮不自量力的人手中!”

赵庄懿被羞的老脸通红,举着拐杖就要进去打齐庆宝,结果被齐望阁拉住,他红着眼睛朝母亲大吼:“都是你!要不是你蛊惑我,夺父皇的帝位,杀了夏国使臣,哪里会有今日之事!”

齐克安瘸着腿也冲来,抬手就是一拳打在低吼的父亲脸上。

“你也好不到哪里去!”

“孽子,你要反了天,来人!”

wωω¤тTk an¤¢Ο

“就你会叫?!来人,太上皇殴打朕!”

殿里的齐庆宝拍着大腿,看着外面亲人厮打成一团有些癫狂的笑出声,笑着笑着,他从椅上滑坐到地上,嚎啕大哭出来。

男人的哭不好听,尤其年老的男人哭声更加难听,但这难听的嚎啕哭声里,是对这齐国沉甸甸的感情,也对亲情化为乌有的悲痛。

……

就在暗流涌动,惊恐万分的忻襄城外,北来的夏国主力已经在距离京师二十里的原野驻扎。

征召的青壮正在士兵指挥下立起连接数里的栅栏,一顶顶帐篷也在立起来,后营之中的匠人正全力准备攻城器械,或修补士兵替换下来的衣甲、兵刃。

最先立起来的中军帅帐之中,作为东路军主帅的李靖端坐在帅位上,面容不怒而威,正翻看手中的信函,这是忻襄城中的文武让人送来的。

随后他将信交给下方,让众将传阅,保持信息公开,以免出现离间计之类的事。

“……齐国皇室当真让人大开眼界,我一直以为皇帝还是齐庆宝那个夺位的儿子,没想到这家伙居然在我们打平盛州的时候,退位又将皇帝宝座让给了自己的儿子齐克安,这种事头一次听到,匪夷所思。”

“不过这些卖皇帝的齐国大臣,居然还想跟我们讨价还价?真是不知死活,不清楚自己的处境……”

帐里的众将依次坐在交杌上,这种可折叠的矮凳在此间世道也有的,而且非常普及,折叠后方便行军携带,撑开后呈方形,中间有粗布撑点,完全能够让人端坐。

吕布、项羽、幽燕军主帅赵云,副统帅张翼;西凉军主将董卓、李傕、李儒,铁牙、苏定方等人随后也将书信看完,对这齐国皇室将帝位传来传去的做法,属实感到好笑。

吕布重新接回信函,起身拍到正中的案桌上:“丢人显眼!他们倘若豁去性命死守城墙,某家倒还看得起他们!”

帐内主将纷纷笑了起来,就连项羽也跟着笑了笑,随口说了一句:“此间齐国,与某当时的那齐国真像啊,一群跳梁小丑,空有几十万军队,结果没一个能打的!”

“那是项王太能打!”苏定方抬起花白的头颅,跟着笑着说了句,随后眼中闪过一丝凶戾,看向长案后的李靖。

“师父,他们有心投降,却还在信上跟我们讨价还价,有点待价而沽的意思,不妨攻城敲打一番。”

李靖点点头,看向西凉军的董卓这边,早已等不及的董卓还没等李靖开口,就先站了起来:“不用说了,打京城,西凉军熟!皇城我也一口气包圆。”

“哈哈,太师误会了,靖的意思,反正齐国的仗也快打完了,不妨将剩下的惊天雷的都一口气‘送’给齐国,给他们助助兴!”

周围诸将,嘴角顿时勾勒狰狞的笑容。

忻襄。

夜色正在缓缓降下,送去城外的信函,并没有送回来。

等待城外夏国主帅回应的一众文武待在各自家中显得格外焦急。

而此时的城里,还有不少百姓聚集在街道,用着悲戚、并不看好局势的语气坐在街边檐下说话,商量着接下来该怎么做。

城中大大小小一条条街道格外安静,城墙上依旧还在坚守的士卒们,有些紧张的望着漆黑的城外,偶尔有举着火把的夏国斥候从原野上奔行而过,都能令他们紧张不已。

然而今晚,给他们的感觉有些沉闷,隐隐的,还能听到些许杂音从远方的夜幕里传来。

不多时,大量的火把忽然间在黑夜里点亮,形成一片火海,吓得城墙上的士卒惊慌失措,以为夏国军队要在夜间袭城。

嘶喊的叫声,冲去鼓楼敲响战鼓的匆忙之间,是砰的一声震响隔着城墙在外面原野上响起,然后便看到燃着火点的一坨黑色东西高高飞过夜空。

又越过城楼一角,砸碎几片瓦,贴着内城墙落了下去。

下一秒,是轰的一声巨响,火光和旱雷一般的声音冲天而起。

一众士兵只感脚下的城墙都震了一下。、

“妖……妖法?”

“刚刚怎么回事?!”

“回头!还有……”一名齐国士兵回过头说了一句,然后“啊!”的惊恐大喊出来。

城墙上,密密麻麻的士卒,城中的百姓走上街道,或推开木窗,映入眼帘的无数的黑点没有任何目标的飞向城楼、城中。

轰轰轰……

爆炸的声音在一瞬间拔至最高,恐怖的声响淹没了城池,冲天而起的火焰犹如一朵朵绚丽的花,疯狂的城墙段各处盛开。

第一百五十章 夏侯定汾州,魏皇帝脸绿第一百六十章 返老还童第二百八十八章 手握数十万兵马第三十四章 斩首禀父第二百八十六章 自此草原姓苏第一百四十二章 剑神元白圣第二百五十四章 美人计第二百二十章 攻破鹿阳!第三百七十章 水淹大梁第一百零六章 一日破城第三百四十五章 老神仙第二百二十七章 府兵制第一百九十二章 鬼才第一百九十九章 烽火再起,烧穿中原第四十二章 人生天地间,例例事无常第七十七章 春寒倒流,五侯已起第二百四十三章 英雄岂能一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何为凶兽第三十一章 西凉军第六十五章 援兵第二百一十二章 铁蹄峥嵘,入主中原第二百一十七章 卧龙一计掀天浪第一百八十章 玄霸对典韦第三百章 人生之乐第三百一十二章 虎父无犬女,玄霸登大台第一百一十八章 悄然改势,攻守易型第一十七章 过于热情第一百九十五章 类似东厂的构思第三百五十章 关公遇麦城第三百四十九章 发兵梁国第二百七十三章 痴许褚、狂典韦第三百四十二章 降帝第一百六十章 返老还童第一百三十章 挟天子以令九州第一百零五章 试探交锋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凉!威武——第一百五十八章 封赏第一百七十五章 别惹老将,天策争锋第一百七十四章 四计连环第三百八十二章 改国为州,改州为郡第二百七十一章 引君入瓮第一百七十五章 别惹老将,天策争锋第三百一十章 关公战秦琼第二百七十章 贾诩、李靖共计离间第一百七十九章 力挽狂澜的安禄山第一十三章 夜宴图第二百章 黄巾爆发,请大魏赴死第一百一十四章 狼嚎野,万军惊尘烟第二百五十九章 三州已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祭天第一十四章 父亲第二百九十九章 各方加官进爵,以示显昭第一百四十一章 你们觉得我是仁慈的人?第八十一章 大将军府行员匹位,从属则生第一百四十二章 剑神元白圣求一波追读和票第九十九章 狂蹄踏西戎第三百二十六章 茫茫烽烟,侵略如火第三百二十八章 何为凶兽第四十八章 列祖列宗怒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兵马云集,大战一触即发第二百一十四章 最后一搏的魏国皇帝第一百二十五章 烈烈焰光青莲剑仙第二百七十章 贾诩、李靖共计离间第八十六章 桃园一炷香,半生兄弟情第六十五章 援兵第三十四章 斩首禀父第二百五十一章 飚飚汉风第九十一章 带上所有祖宗第三百零五章 李儒的所见所闻第二百二十九章 孤不食言、不失信第七十七章 春寒倒流,五侯已起第四十五章 欢迎抄家第三十九章 远行第四百章 云中之龙第三百六十一章 疯军第九十章 骄兵悍将第二百三十八章 三军征三州,夏王虎视江东第七十七章 春寒倒流,五侯已起第一百七十四章 四计连环第二章 变故第一百八十九章 翻过年关,狼群复苏二百八十一章 西戎车神苏长生第一百五十四章 夏末秋初第二百四十九章 霍骠骑第六十五章 援兵第四百章 云中之龙第九十九章 狂蹄踏西戎第一百六十六章 北地铁蹄第二百七十三章 痴许褚、狂典韦第二百二十八章 孤要兑现承诺,只能拿某些人开刀第三百五十六章 造反大户、背后捅刀安禄山第九十二章 老祖宗们的毒计第七十七章 春寒倒流,五侯已起第一百三十一章 平息动乱第一百一十三章 初夏!决战!第二百八十八章 手握数十万兵马第二百五十九章 三州已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王司徒舌战群儒,秦会之祸国殃民明天加更
第一百五十章 夏侯定汾州,魏皇帝脸绿第一百六十章 返老还童第二百八十八章 手握数十万兵马第三十四章 斩首禀父第二百八十六章 自此草原姓苏第一百四十二章 剑神元白圣第二百五十四章 美人计第二百二十章 攻破鹿阳!第三百七十章 水淹大梁第一百零六章 一日破城第三百四十五章 老神仙第二百二十七章 府兵制第一百九十二章 鬼才第一百九十九章 烽火再起,烧穿中原第四十二章 人生天地间,例例事无常第七十七章 春寒倒流,五侯已起第二百四十三章 英雄岂能一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何为凶兽第三十一章 西凉军第六十五章 援兵第二百一十二章 铁蹄峥嵘,入主中原第二百一十七章 卧龙一计掀天浪第一百八十章 玄霸对典韦第三百章 人生之乐第三百一十二章 虎父无犬女,玄霸登大台第一百一十八章 悄然改势,攻守易型第一十七章 过于热情第一百九十五章 类似东厂的构思第三百五十章 关公遇麦城第三百四十九章 发兵梁国第二百七十三章 痴许褚、狂典韦第三百四十二章 降帝第一百六十章 返老还童第一百三十章 挟天子以令九州第一百零五章 试探交锋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凉!威武——第一百五十八章 封赏第一百七十五章 别惹老将,天策争锋第一百七十四章 四计连环第三百八十二章 改国为州,改州为郡第二百七十一章 引君入瓮第一百七十五章 别惹老将,天策争锋第三百一十章 关公战秦琼第二百七十章 贾诩、李靖共计离间第一百七十九章 力挽狂澜的安禄山第一十三章 夜宴图第二百章 黄巾爆发,请大魏赴死第一百一十四章 狼嚎野,万军惊尘烟第二百五十九章 三州已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祭天第一十四章 父亲第二百九十九章 各方加官进爵,以示显昭第一百四十一章 你们觉得我是仁慈的人?第八十一章 大将军府行员匹位,从属则生第一百四十二章 剑神元白圣求一波追读和票第九十九章 狂蹄踏西戎第三百二十六章 茫茫烽烟,侵略如火第三百二十八章 何为凶兽第四十八章 列祖列宗怒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兵马云集,大战一触即发第二百一十四章 最后一搏的魏国皇帝第一百二十五章 烈烈焰光青莲剑仙第二百七十章 贾诩、李靖共计离间第八十六章 桃园一炷香,半生兄弟情第六十五章 援兵第三十四章 斩首禀父第二百五十一章 飚飚汉风第九十一章 带上所有祖宗第三百零五章 李儒的所见所闻第二百二十九章 孤不食言、不失信第七十七章 春寒倒流,五侯已起第四十五章 欢迎抄家第三十九章 远行第四百章 云中之龙第三百六十一章 疯军第九十章 骄兵悍将第二百三十八章 三军征三州,夏王虎视江东第七十七章 春寒倒流,五侯已起第一百七十四章 四计连环第二章 变故第一百八十九章 翻过年关,狼群复苏二百八十一章 西戎车神苏长生第一百五十四章 夏末秋初第二百四十九章 霍骠骑第六十五章 援兵第四百章 云中之龙第九十九章 狂蹄踏西戎第一百六十六章 北地铁蹄第二百七十三章 痴许褚、狂典韦第二百二十八章 孤要兑现承诺,只能拿某些人开刀第三百五十六章 造反大户、背后捅刀安禄山第九十二章 老祖宗们的毒计第七十七章 春寒倒流,五侯已起第一百三十一章 平息动乱第一百一十三章 初夏!决战!第二百八十八章 手握数十万兵马第二百五十九章 三州已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王司徒舌战群儒,秦会之祸国殃民明天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