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加料版人造血

三清总部,纳米实验室。

午夜时分,整层楼的灯光都已熄灭。

一片黑灯瞎火的寂静中,只有一间房依然灯火通明。

薛珅正站在工作台前,一脸紧张地盯着面前的仪器,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五分钟后,机器发出一阵嗡鸣,闪烁起绿色的光芒。

下方的一个塑料瓶里,很快灌满了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

他小心翼翼地拿起来,脸上露出了一抹喜色。

“终于成了,这就是我整整三个月的研究成果,全氟化碳珠蛋白纳米乳。”

“一款加料版的人造血。”

在这几个月的研究中,他煞费苦心,终于改进了全氟化碳的结构,制造出一种高载氧量的全新分子。

不仅如此,他还将这种分子和珠蛋白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能在人体血液中运输氧气的效果。

人体的血红蛋白主要由珠蛋白和血红素两者构成。

其中血红素类似于车厢,用于存储和交换氧分子。

珠蛋白则像是火车的动力系统和车厢之间彼此连接的车钩,将满载氧气的血红素牢牢捆载在一起,进行氧气的高效运输。

只不过,跟现实中长长一条的平面结构火车不一样,这种载氧火车在液体中运输,所以拥有高效的三维空间折叠结构。

它就像蜂巢一样,拥有密集的孔洞结构,氧气分子由内而外,密密麻麻地镶嵌在凹陷的血红素上,由珠蛋白严实地捆扎在一起,在血液中运输到全身各处。

珠蛋白就如同一位勤勤恳恳的血液马车夫,空间大,能力强,非常之任劳任怨。

这么现成的天选打工人,薛珅自然不会放过。

于是利用了珠蛋白的功能,将血红素替换为全氟化碳化合物分子,同时还改进了结构,使其从四聚体变成了六聚体,变得更加高效,空间利用率更高。

这样的改造下,同样的大小,却拥有了更加完美的性能。

新的携氧蛋白与氧的结合能力更高,更快,还可以在指定的情况下快速释放氧气,能够以最高效率的方式在血液中运送氧气。

一个纳米颗粒可以携带90亿个氧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为一般红细胞携带量的200倍。

而且还安全无毒,24小时内可在人体自然地分解,并排出体外,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损害。

血氧交换传递的速度决定了人类的生理反应速度,使用这种纳米人工血将给人体带来强大的爆发力和持久力。

而这,也是薛珅想要的结果。

他小心翼翼地捧着手中的这一罐纳米人造血,不禁心潮澎湃,激动万分。

恨不得马上就给自己来上一管,体验一下飞人的感觉。

很明显,这是不可能的。

如果不进行动物实验,再完美的性能参数也不过是纸面数据而已。

哪怕为了安全起见,他也得先在小白鼠上做几个实验,验证一下结果再说。

薛珅先往纳米人造血溶液中注入纯氧,使其与氧分子充分结合。

然后找来一只吱吱乱叫的白色小鼠,拿出针管,往小鼠血管里打了1毫升纳米人造血。

最后,他将小鼠丢进了一个装满水的密封玻璃槽,开始记录小鼠的存活时间。

“一般来说,老鼠憋气超过1分钟就会缺氧窒息,3分钟以上必死无疑。”

“让我看看,用了纳米血液以后,这只小鼠到底能憋多久的气?”

薛珅隔着玻璃,紧紧盯着水槽里的老鼠,耐心地等待着。

小白鼠掉进水里,一开始很慌,接连呛了好几口水。

然后冷静了下来,四脚八叉地漂浮在水中,长长的尾巴垂到槽底,也许是放弃了挣扎。

“超过3分钟了,小鼠没有出现窒息缺氧的现象。”

薛珅顿时精神一振,凑得更近一点,仔细观察起来。

小白鼠依然没有什么异常,四肢一动不动,只有眼珠时不时滴溜溜地转动一下。

薛珅大为满意:“非常好,憋气5分钟了,没有缺氧反应。”

就这样,时间慢慢地过去。

直到过了半个小时,小鼠才猛地在水里挣扎起来。

它拼命地往上顶着玻璃盖子,嘴巴张得大大的,四肢抽搐般地挥舞着。

水流一阵激动,渐渐地,小鼠四肢变得僵直,最终失去了生命。

“在水下环境中,一只体重25g的小白鼠,没有补充氧气的话,会在36分钟后死亡。”

薛珅皱起眉头,思索起来:“存活时间延长了约12倍,相当可观。”

“人在水下的憋气时间跟老鼠差不多,5分钟就会出现死亡,如果注射纳米血液的话,憋气时间换算过来,应该能够坚持1个小时。”

“但是小鼠太小了,血量一共才不到2毫升,我直接给了1毫升的纳米血,这相当于换了一半血了。”

“如果是人的话,总血量有4升,没办法输太多的纳米血,效果估计要大打折扣。”

“不过倒是可以提升一下纳米颗粒的单位密度,这样哪怕300毫升输进去,也能极大提升血液的携氧量。”

“此外,水下缺氧环境跟正常环境不一样,如果是在陆地上,人会不断呼吸,这些纳米颗粒会形成长期的氧气输送循环,使人拥有极强的携氧能力。”

“所以不是用来潜水,而是用来跑步的话,肯定是个王炸啊。”

薛珅想到这里,不由得意地笑了起来。

“接下来,就是在大型哺乳动物上面进行实验了。”

“等验证了纳米血液的安全性,就可以在自己身上试用一番。”

想到这里,他瞬间心动不已,呼吸也变得有些急促。

第二天,他兴冲冲地找来一只小型猪,准备进行实验。

这只猪鼻头和耳朵都非常粉嫩,个头跟猫一样大,体重只有5公斤,是非常好的药物实验对象。

将小猪放进一个密封箱中,往外抽气。

很快,猪就因为严重缺氧而呼吸困难,直接趴在了箱底,大口大口地喘气。

原本粉色的鼻头变得惨白,四肢也变得冰冷。

眼看着小猪就要窒息而死。

薛珅飞快地打开箱子,手中一根粗大的针管,精准地扎进猪的血管,一口气将20毫升的纳米血全部注射了进去。

效果几乎是立竿见影,严重缺氧的小猪,在接受注射后,体内氧气水平得到了改善。

皮肤的颜色从缺氧的苍白变回了粉红,体温也恢复了正常。

“果然,对大型哺乳动物也有奇效。”薛珅看着这一幕,瞬间大喜。

“看样子可以通过输血的方式,将纳米血注射入人体,从而拥有极其强大的携氧能力。”

他兴奋地捏紧拳头,在空中挥舞了几下。

随后,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证实了纳米血的安全性后,就该进行下一步了。”

“是时候给自己来上一针了。”

不过为了理论上的安全,他还是又等待了一天。

次日,经过对小白猪的抽血检验,发现昨天注入的纳米颗粒已经分解排出,在尿液和血液中都无法检测到后。

薛珅终于放下心来。

他准备好了不同尺寸的针管,打算先从少到多,在自己身上依次试验。

一开始,他给自己做了皮下注射,看看是否会导致过敏。

按道理来说,纳米颗粒应该非常安全,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该有的预防措施还是得做全。

就这样,0.1毫升的纳米血注入手腕皮下组织,形成了一个小皮丘,就像一个蚊子包。

过了数秒钟,蚊子包渐渐消了下去。

“没有异常反应。”薛珅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接下来,他制定了严谨而细致的实验。

第一周,每天下班前注射一定数量的纳米血,依次为:

1ml,5ml,10ml,20ml,50ml,80ml,100ml。

然后就去跑步,沿着河岸跑上5公里,大约需要30分钟。

这段时间内,智能手表将忠实地记录下他的身体变化情况。

这样跑上一星期,就能获得100毫升以内纳米血的人体实验数据。

而且这个量从小到大,安全性可控,不会有太大的风险。

第二周,同样是跑步,但是纳米血的注射量将会逐渐变大。

计划会一直持续到输血300毫升,再多就不合适了.

就这样,通过每天的记录,就能获得最适合的注射量。

能够让他夜跑时全力冲刺整整15分钟毫无疲惫,依然龙精虎猛的最佳剂量。

第一天,由于注射剂量较小,而且他是偷偷给自己用,不能找医学生帮忙。

所以他申请了一只公司的迷你注射泵样品。

说是注射泵,其实更像一支笔。

只需将液体注入尾部的一次性针管中,将笔尖对准静脉血管,再按下压刻度尺上面的按钮,就能精准地将所需要的液体注射入体内。

这玩意用起来十分方便,薛珅一上手就知道怎么用了。

他按下不松手,嗖嗖几下,刻度尺上就显示1ml的纳米血注入了静脉血管中。

整个过程就像被虫子叮了一口,感觉不到任何疼痛。

轻轻一按,还没反应过来,就完成了注射。

当然这主要是量少的原因,只按了一秒钟。

如果是5ml,10ml,需要按压更久,大量液体注射入血管,也不可能完全没有任何感觉。

注射完毕,薛珅感觉没有任何异常。

他早已换上跑鞋,于是便像平常一样,来到河边,稍微热了下身,开始慢跑起来。

这段时间,他每周都会跑上两三次,所以现在跑起来没以前那么累了,身体习惯了这个强度后,基本第二天都能恢复过来。

经过几轮的短暂休息,终于在30分钟左右,跑完了整个路程。

又是熟悉的汗出如洗,浑身酸痛,跟往常并无不同。

这次薛珅愉快地一声长啸,洗刷后倒头就睡。

第二天,5ml。

一切如常。

第三天,10ml。

一切如常。

第四天,20ml。

跑起来跟以前一样,但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感觉跑完后的酸痛感似乎没那么强烈了。

第五天,50ml。

这一次,薛珅终于有了明显的感觉。

他感觉跑起来后,自己的呼吸变得更加悠长,更加平缓,不再像以前那样气喘如牛了。

甚至,中间的休息时间也缩短了。

当跑完5公里后,虽然还是出了一身汗,但没有那么累了,仿佛还有余力,可以再跑一会。

当下,他没有恋战,还是照常回到宿舍,洗漱休息。

只不过,次日起来后,身体的酸麻和疲惫,都有所减轻。

薛珅如实记录着自己的身体数据和感受,心中涌起一股喜悦。

第六天,80ml。

这次的夜跑比起前几日,要更加轻松。

同样的5公里,他不需要中途休息,一次性跑了下来。

结束的时候,虽然还在喘气,但感觉就像正常的深呼吸,肺部没有任何不适。

回想起刚跑的时候,跑上几百米,肺部就像被撕裂一样疼痛。

薛珅瞬间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次日,身体的疼痛感也消失不见,只有用力按压腿部的肌肉,才会隐隐作痛。

如果不去碰的话,基本上没有什么感觉。

第七天,100ml的纳米血通过静脉滴注进入体内后。

薛珅心中忽然升起一股浓浓的期待。

他迫不及待地来到河边的跑道上,四肢伸展了一番,就准备开跑。

旁边的跑道上也站着三五名同事,都是二十出头的年纪,正在热身。

一名熟悉的同事热情地向他打招呼。

“薛博,今天又来跑步啊,我看你最近天天来跑步,怎么突然兴致这么大了?”

薛珅笑着挥了挥手:“没办法,年纪大了嘛,30出头的人,要爱惜身体啊,健身房我又懒得去,还是这个办法好。我先跑了哈,回见。”

打完招呼,他足底发力,迈动双腿,整个人就像一只离弦之箭般,弹射而出。

看着他飞速消失在远处的背影,同事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跑道上,其他几位同事则发出一阵惊呼。

“哇,跑得好快啊!”

“好像是薛博,没想到他一个坐办公室的竟然跑步也这么强。”

“不是吧,夜跑还有跑这么快的?不怕心梗发作吗?”

“爆发力很强,不过估计很快就会慢下来。”

“我打赌他坚持不了多久,最多跑个一两分钟就要休息了。”

“走,我们也跑起来。”

然而,让人惊讶的是,他们在后面跑了起码五六分钟,还是不见前方薛珅的身影。

不服气的几人开始拔足飞奔,一个个跑得气喘如牛,汗流浃背。

终于,又跑了七八分钟后,才看到了远处那个匀速慢跑的背影。

几人彼此看了一眼,正要双腿发力,使劲赶上去。

却听一人猛地发出一声惨叫,就地倒下:“啊,我腿抽筋了~”

“不会吧,这么惨,快,快把他扶到椅子上,给他按摩腿部肌肉。”

几人手忙脚乱地把同事搀扶到一旁。

好不容易把抽筋的肌肉解决,又过去了五六分钟。

正要起身再跑。

突然,薛珅一脸悠闲地从远处跑了过来,挥舞着双手,热情地打着招呼。

“咦,你们怎么不跑了?年轻人,得跑起来啊!”

“这个年纪伱是怎么坐得住的?”

“继续跑,我在前面等你们!”

薛珅一边大喊,一边脚底发力,犹如一阵旋风般呼啸而过,渐去渐远。

留下几人在路边面面相觑。

就这样,他一口气跑完5公里,才意犹未尽地来到路边的椅子上,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坐了下来。

此刻,他心中有些犹豫。

这一番长跑下来,似乎还有些行有余力,所以在考虑要不要再多跑几公里。

要不要增加点实验难度?否则测不出极限值啊。

正这么想着,突然,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

“薛博,你好厉害啊,跑了五公里都不带喘气的。”

“有没有考虑过去跑马拉松啊?”

第534章 血管如纸薄,人工全置换第192章 生物黑客一战成名第268章 新一代基因编辑工具横空出世第226章 全球蝗灾第245章 地中海贫血症的解药第569章 第三条路第423章 不走捷径第254章 不可能的任务第104章 生发液震撼上市第100章 全球上市,公布售价第96章 海外临床终于重启第479章 新年新方向第500章 决胜场第199章 新总部竟成热门景点第146章 感动华夏年度人物第251章 大豆战争,我们赢定了第90章 对比疗效,三清完胜第295章 辉瑞:真香!第182章 互联网新医疗,病人自己的电子病历第518章 心病还需心药医第134章 被禁售了?销量依然爆棚第317章 智能手表持续拯救全球用户第99章 新药价格引热议第259章 针对三清的专利绞杀,第一次和解第384章 丰满和骨感第33章 这个副作用真是太棒了第178章 搞定Menkes综合症第180章 龙图正式面世第486章 与国家队合作第624章 论一头猪能有多水第318章 猝死统计,航天来人第34章 最强解酒药诞生了第392章 便携彩超仪第270章 连夜修改专利法第160章 一去不回的间谍第117章 大丰收第577章 零延迟的游戏体验第62章 顺利解除合约,所谓高级审美第251章 大豆战争,我们赢定了第289章 全球前十,华夏第一第450章 举世瞩目第169章 临床治疗开启,患者蜂拥而至第570章 五虎将齐了第441章 论砸钱,我们是专业的第115章 全球仿制药:狼来了第625章 水牛教授的传说第51章 医疗行业剧变第280章 致癌传闻,沙坦类降压药被召回第408章 彩超样机,风靡公司第518章 心病还需心药医第203章 迟迟未到的基因测序仪第123章 福布斯怂了第585章 鸡贼的水果,再次兑换第152章 正经和不正经的专利授权第504章 县级医院开启超声刀时代第67章 真的干翻欧来雅了啊第91章 纪录片《一天》第333章 投资托养中心第583章 电子行业的三清税第313章 远程医疗,手表还有这功能?第625章 水牛教授的传说第365章 便携监护仪医院试水第362章 幽门螺旋霉素的威力第39章 《柳叶刀》肿瘤治疗论文发表第116章 三清的战略发展以及超级保湿因子第291章 《财富》世界五百强第333章 投资托养中心第333章 投资托养中心第267章 专利背刺第552章 不好了,机器人被打了第281章 还好我们有三清第327章 对植物人也有效第326章 临床效果惊人第434章 第一次航天训练第305章 全网火热,求购无门第389章 全球同此一心第207章 优势在我第504章 县级医院开启超声刀时代第298章 只有一个买家的独门生意第179章 华夏首例基因治疗药物第537章 人造血管内痿,透析生命线第353章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福音第535章 进口血管供应危机第92章 全球瞩目,患者终于有救了第21章 疯了吧,居然想要废弃药方?第207章 优势在我第488章 软硬结合,腔镜临床第413章 小试牛刀,军方动心第359章 我就喜欢你没见过世面的样子第245章 地中海贫血症的解药第375章 海外韭菜长势喜人第627章 母猪频频流产之谜第634章 治疗渐冻症的曙光第596章 如何把自己的导师培养成杰青第586章 半自动手术机器人第402章 行业联盟,一致对外的价格保护第556章 人道主义豁免手术第506章 第五代胰岛素第205章 未雨绸缪
第534章 血管如纸薄,人工全置换第192章 生物黑客一战成名第268章 新一代基因编辑工具横空出世第226章 全球蝗灾第245章 地中海贫血症的解药第569章 第三条路第423章 不走捷径第254章 不可能的任务第104章 生发液震撼上市第100章 全球上市,公布售价第96章 海外临床终于重启第479章 新年新方向第500章 决胜场第199章 新总部竟成热门景点第146章 感动华夏年度人物第251章 大豆战争,我们赢定了第90章 对比疗效,三清完胜第295章 辉瑞:真香!第182章 互联网新医疗,病人自己的电子病历第518章 心病还需心药医第134章 被禁售了?销量依然爆棚第317章 智能手表持续拯救全球用户第99章 新药价格引热议第259章 针对三清的专利绞杀,第一次和解第384章 丰满和骨感第33章 这个副作用真是太棒了第178章 搞定Menkes综合症第180章 龙图正式面世第486章 与国家队合作第624章 论一头猪能有多水第318章 猝死统计,航天来人第34章 最强解酒药诞生了第392章 便携彩超仪第270章 连夜修改专利法第160章 一去不回的间谍第117章 大丰收第577章 零延迟的游戏体验第62章 顺利解除合约,所谓高级审美第251章 大豆战争,我们赢定了第289章 全球前十,华夏第一第450章 举世瞩目第169章 临床治疗开启,患者蜂拥而至第570章 五虎将齐了第441章 论砸钱,我们是专业的第115章 全球仿制药:狼来了第625章 水牛教授的传说第51章 医疗行业剧变第280章 致癌传闻,沙坦类降压药被召回第408章 彩超样机,风靡公司第518章 心病还需心药医第203章 迟迟未到的基因测序仪第123章 福布斯怂了第585章 鸡贼的水果,再次兑换第152章 正经和不正经的专利授权第504章 县级医院开启超声刀时代第67章 真的干翻欧来雅了啊第91章 纪录片《一天》第333章 投资托养中心第583章 电子行业的三清税第313章 远程医疗,手表还有这功能?第625章 水牛教授的传说第365章 便携监护仪医院试水第362章 幽门螺旋霉素的威力第39章 《柳叶刀》肿瘤治疗论文发表第116章 三清的战略发展以及超级保湿因子第291章 《财富》世界五百强第333章 投资托养中心第333章 投资托养中心第267章 专利背刺第552章 不好了,机器人被打了第281章 还好我们有三清第327章 对植物人也有效第326章 临床效果惊人第434章 第一次航天训练第305章 全网火热,求购无门第389章 全球同此一心第207章 优势在我第504章 县级医院开启超声刀时代第298章 只有一个买家的独门生意第179章 华夏首例基因治疗药物第537章 人造血管内痿,透析生命线第353章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福音第535章 进口血管供应危机第92章 全球瞩目,患者终于有救了第21章 疯了吧,居然想要废弃药方?第207章 优势在我第488章 软硬结合,腔镜临床第413章 小试牛刀,军方动心第359章 我就喜欢你没见过世面的样子第245章 地中海贫血症的解药第375章 海外韭菜长势喜人第627章 母猪频频流产之谜第634章 治疗渐冻症的曙光第596章 如何把自己的导师培养成杰青第586章 半自动手术机器人第402章 行业联盟,一致对外的价格保护第556章 人道主义豁免手术第506章 第五代胰岛素第205章 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