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隆中对三

深深的叹了口气,孙承宗有些颓然,这位少年天启的想法他自然是赞同的。对于大明的现状他心里也很是明白,可是事情却没有这么容易。

无论在什么时代,那些富商巨贾肯定和官府有些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很多本身就是官吏所为。大明的这种现象尤其严重,江南的那些富商巨贾大部分都是士人。无论是先经商还是先入仕,到了这个时候也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朝廷中的东林党、齐浙楚党,又或者是没有明确的党派的人,大部分都是这些人出身。就算不是这些人出身,为官这么多年,也和这些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这里面还参杂了一类人,那就是大地主,这些地主的代表就是分封在外的藩王,以及那些世代勋贵的爵爷们。无论是云南的沐王府,还是南京的徐国公府都是如此。想要进行土地改革,首要面对的就是这些人。

如果朝廷改革土地制度,天下的百姓也未必支持,其实很多的大地主并不是巧取豪夺来的土地。那些百姓是情愿将自己的土地献给地主,或者是挂靠在地主的名义下的。此时的大明朝的官场混乱,可以说是贪官污吏横行,各种苛捐杂税无数。

那些以土地为生的农民在交了这些东西之后,剩下的粮食甚至都不够一家人吃饱的,也就正应了那句诗:四海无闲田,农夫由饿死。与这个现象相反的却是那些官员贵戚,他们的土地甚至不用交税,很多的官员为了巴结他们,瞒报,漏报,不收税的现象也是非常普遍。这基本都成了大明官场约定俗成的东西,想要打破这些东西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如果激起了民变,孙承宗相信早饭的肯定不光是那些大地主,平民百姓在煽动之下可会随之而起。在这里面在夹杂着那些别有用心的人,那可就真的是一发不可收拾了。

如果此时大明既无外患,各地军队也强健,那么天启皇帝想要进行这样的改革,或许还可以。可是那也是要徐徐图之的,这样激烈的变革绝对是山崩地裂般的,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

看着孙承宗静静的在那里沉思,天启皇帝也没有说话,就那么静静的看着。一个国家要想有强大的国力,首先一点就是要有钱,没有钱那就说什么也没用。

没有钱就不能建军队,没有军队就不能彻底的解决外患,那么辽东就会变得更糟糕,后金入关也是迟早的问题。

没有钱就不能赈灾,在这个灾难不断的时代,这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天启皇帝是不会忘了那个地方的,那就是陕西。

如果不能在陕西的旱灾爆发之前,解决的财政的问题,朝廷依旧没钱赈灾。到那个时候,依旧会像历史上一样,烽烟四起。张献忠、李自成这些人也一定会依次登台,天启皇帝也就只有等死的份了。

虽然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哪怕自己只有七年的受命,天启皇帝也要将这个世界变一个样子。

“陛下,臣觉得现在还不易实施这样的改革。”孙承宗虽然心里不愿意承认,可是却还是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对于天启皇帝其他的改革政策,孙承宗都没有问,因为那都是水中的月亮,根本没有办法实施。

让孙承宗没有想到的是天启皇帝居然没生气,在他看来,这位少年天子雄心勃勃。第一次提出的想法就被自己否定了,想来也是很不高兴的。

天启皇帝笑着看着孙承宗,有些无奈的道:“先生,朕什么时候说要现在就进行改革了,此时的大明是个什么情况,朕的心里有数。朝堂尚未肃清,边关尚且不稳,朕哪有那个精力进行这样的改革。这样的改革是需要军队做后盾的,朕可不想到时候出兵平叛的时候无兵可派。”

轻轻的松了口气,孙承宗擦了擦自己额头上的汗水,笑着道:“是臣想错了,陛下虽然年轻,却是思虑周全。”

“先生别这样的说,朕只是想知道,这样的改革是不是有必要。如今知道了先生的态度,朕相信,有了先生的支持,朕一定可以将这江山变一个样子。”天启皇帝的脸上满是憧憬,看向孙承宗的眼中满是希翼。

重重的跪在地上,孙承宗面容严肃的道:“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先生快起来,这些事情朕也就是这么一说,眼前还是要将辽东的事情解决了。熊廷弼被押解回京,朕相信后金那边一定会有所行动,不知先生怎么看?”天启皇帝将目光落到了那副地图上,伸手指了指辽东的位置,回头问孙承宗。

轻轻的皱着眉头,孙承宗轻声的道:“陛下,渡过眼前的危机并不难,无论是将熊廷弼调回辽东,还是在派遣一位能臣干吏,辽东都可以保证无忧。”

见天启皇帝轻轻的点头,孙承宗接着道:“臣想的是日后。”

“先生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出来在,朕会考量。”见孙承宗犹豫,天启皇帝笑着道。

“陛下,臣不是不敢说,只是这些事情臣思虑的还不是很完整。”孙承宗看了一眼天启皇帝,见他笑着看着自己,摇了摇头,接着道:“臣,曾经将大明的境遇和历史上做了对比,历史上出现这样的朝代很多,可是能够化解这样危机的朝代却是不多。”孙承宗有一句话却是没说,那些没能化解危机的朝代,基本都已经灭亡了。

“先生请讲。”天启皇帝办了一个凳子,做到了孙承宗的身边,笑着道。

“那些没有解决危机的朝代就不说了,解决了且解决最好的有两个朝代,一个是唐朝,一个是汉朝。唐朝的时候,唐太宗面对的是强大的突厥人,那个时候唐朝国力雄厚,又有百战雄师,打败突厥却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孙承宗有一句话没有说,那就是唐太宗虽然打败了突厥,也征服了高句丽,可是后来的唐朝却依旧被突厥困扰了很多年,直到武则天的时候,突厥与大唐之间还是战火不断。

今天还是一章,出差刚回来了,好累。这章是在火车上写的,也没怎么修改,大家将就看一下。

明天开始,更新恢复,每天三更依旧。请大家多多支持,多多投票。

第460章 宋代皇室第230章 联姻第263章 攻打三屯营第548章 远见第577章 刺王杀驾第451章 骆思恭站起来第225章 不靠谱的记忆第280章 草原巨变第265章 喜峰口守将第291章 中秋才子宴第471章 万人神机营第323章 出城第369章 气势如虹第490章 出兵御敌第90章 隆中对二第513章 诡异的毒药第61章 谋划第468章 龙昌票号第630章 尘埃落定第352章 朝议辽东第326章 清流骆思恭第172章 拼了第359章 兵临城下第177章 朝堂上的阴谋第350章 一份奏折第19章 红丸第592章 抓人第58章 密谋第328章 善后第567章 杀人第159章 喝酒第192章 后顾之忧第367章 天启皇帝的新动作第148章 大兵压境第392章 血战赤水第39章 闻风而动第235章 徐家集第613章 摊牌第39章 闻风而动第628章 谈判三第193章 两个人的想法第351章 错综复杂第251章 广宁第335章 大雨倾盆第527章 计划第104章 朝局第180章 朝堂下的阴谋第70章 火器厂第525章 路第74章 体检第308章 不一样的心思第177章 朝堂上的阴谋第359章 兵临城下第109章 大朝会三第407章 逛妓院第589章 日出第78章 博弈第235章 徐家集第624章 冰释前嫌第346章 改军制第232章 威逼利诱第323章 出城第295章 明火执杖第409章 各自的盘算第489章 八百里加急第133章 思考第369章 气势如虹第493章 兵发铁岭第109章 大朝会四第211章 阎应元第604章 定论第331章 坚船利炮第480章 早朝奏对第18章 宝剑第75章 朝议第82章 信第489章 八百里加急第578章 魏国公的牢骚第484章 原来如此第171章 午门献俘第321章 抓人第370章 一路凯歌第313章 桃花运第475章 三方人马第235章 徐家集第121章 笑四笑第114章 吴三桂第198章 引蛇出洞第315章 卢象升第1章 第一件事第124章 工部尚书第9章 仙药第98章 暗桩第19章 红丸第102章 拜访第575章 皇上来了第600章 方从哲之死第639章 登岛之战第271章 攻敌所必救第14章 愚蠢的女人
第460章 宋代皇室第230章 联姻第263章 攻打三屯营第548章 远见第577章 刺王杀驾第451章 骆思恭站起来第225章 不靠谱的记忆第280章 草原巨变第265章 喜峰口守将第291章 中秋才子宴第471章 万人神机营第323章 出城第369章 气势如虹第490章 出兵御敌第90章 隆中对二第513章 诡异的毒药第61章 谋划第468章 龙昌票号第630章 尘埃落定第352章 朝议辽东第326章 清流骆思恭第172章 拼了第359章 兵临城下第177章 朝堂上的阴谋第350章 一份奏折第19章 红丸第592章 抓人第58章 密谋第328章 善后第567章 杀人第159章 喝酒第192章 后顾之忧第367章 天启皇帝的新动作第148章 大兵压境第392章 血战赤水第39章 闻风而动第235章 徐家集第613章 摊牌第39章 闻风而动第628章 谈判三第193章 两个人的想法第351章 错综复杂第251章 广宁第335章 大雨倾盆第527章 计划第104章 朝局第180章 朝堂下的阴谋第70章 火器厂第525章 路第74章 体检第308章 不一样的心思第177章 朝堂上的阴谋第359章 兵临城下第109章 大朝会三第407章 逛妓院第589章 日出第78章 博弈第235章 徐家集第624章 冰释前嫌第346章 改军制第232章 威逼利诱第323章 出城第295章 明火执杖第409章 各自的盘算第489章 八百里加急第133章 思考第369章 气势如虹第493章 兵发铁岭第109章 大朝会四第211章 阎应元第604章 定论第331章 坚船利炮第480章 早朝奏对第18章 宝剑第75章 朝议第82章 信第489章 八百里加急第578章 魏国公的牢骚第484章 原来如此第171章 午门献俘第321章 抓人第370章 一路凯歌第313章 桃花运第475章 三方人马第235章 徐家集第121章 笑四笑第114章 吴三桂第198章 引蛇出洞第315章 卢象升第1章 第一件事第124章 工部尚书第9章 仙药第98章 暗桩第19章 红丸第102章 拜访第575章 皇上来了第600章 方从哲之死第639章 登岛之战第271章 攻敌所必救第14章 愚蠢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