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隆中对二

沉吟了一下,天启皇帝对孙承宗道:“那先生有什么看法?熊廷弼的事情又该怎么解决?”

孙承宗看了一眼天启皇帝,躬身道:“陛下,这些事情是陛下的事情,臣不敢多言。不过臣相信,陛下一定能够做好。”

缓缓点了点头,天启皇帝的心中颇感温暖,这位老先生真的很信任自己。轻轻的笑了笑,天启皇帝接着道:“先生,昔日刘备曾三顾茅庐,诸葛武侯还未出世便有了三分天下的言论。后来武侯出山,也是按照隆中对来行事的,不知道先生对我大明接下来有什么看法?”

孙承宗没有想到天启皇帝居然会这么问,虽然自己的心里有很多想法,可是在这里真的不知道应不应该说。自古伴君如伴虎,如果真的说出来,这位少年天子会不会全力的支持自己,自己会不会和当年的江陵相公张居正一个下场?

见孙承宗的目光不断的闪烁,天启皇帝深深的叹了口气,这位老先生的经历颇为坎坷。看来万历皇帝给他留下的印象太过深刻,对于自己他也不是很相信啊!忽然似乎想起了什么,天启皇帝缓步的来到孙承宗的对面,恭敬的道:“朕登基日浅,国家这个样子朕心中实在不安,请先生教我。”说着天启皇帝对着孙承宗一躬到地。

“陛下,折杀老臣了。”孙承宗在也顾不得自己的那些想法,赶忙跪倒在地,大声的道。此时他是真的感觉到了天启皇帝的决心,也感觉到这位少年天子对自己的绝对信任。

轻轻的将孙承宗搀扶了起来,天启皇帝沉声道:“先生无论有什么话都可以直说,就算日后有一天朕成为众矢之的,也不会将先生推出来。哪怕有一天社稷倾覆,朕也不会怪罪爱卿,先生放心就是!”

深深的叹了口气,苦笑着摇了摇头,孙承宗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沉声道:“陛下,臣有生之年,自当任陛下驱驰,百死不悔!”

“好,先生放心,先生以国士报朕,朕自当以国士报之。”天启皇帝也有些激动,这些中正之人就是自己今后的依靠,自己实现理想的基石。

“那臣就说了,”看了一眼天启皇帝,孙承宗接着道:“大明此时的境遇可谓非常艰难,内部天灾人祸不断,外部也是岌岌可危。陛下想要中兴大明,首要做的就是澄清朝堂,解决党争。用人当不拘一格,无论是哪个党派,只要是忠心为国,为了天下苍生的,陛下都可以重用。另一方面,要严厉的打击党争,将那些为了一己私利而占据朝堂的官员全部清除。”

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孙承宗道:“臣接下来的话不过是一些想法,陛下觉得不对可以不必当真。”

“先生有话经管将,今天可以畅所欲言!”天启皇帝笑了笑,拉着孙承宗坐回了椅子,自己也走到一边坐了下来。

“臣觉得应该进行革新,重新推行江陵相公张居正的新政,为张居正恢复名誉,为新政平反。”孙承宗说这些的时候很小心,甚至刚说出去就有些后悔了,这可是要天启皇帝说自己的爷爷不对。正所谓疏不间亲,自己这么做恐怕落下埋怨的只有自己。这个政策一旦出台,那个时候受到攻击的肯定不是天启皇帝,而自己自己啊!这位少年天子真的能够顶住那样的压力?

看了一眼孙承宗,天启皇帝笑着道:“先生不必担心,朕也是这么想的。当年江陵相公的新政却是一条好的道路,尤其是一条鞭法,更是不可多得好政策,可是朕觉得这样还不够。”

孙承宗顿时呆住了,这位少年天子在想什么?还不够?那他是要做什么?

“先生,朕现在有些想法,只是还有些想不明白,先生可否为朕解惑?”天启皇帝笑着看着孙承宗,他很喜欢这位老臣子,这是宝贝啊!国宝级别的人物。

“老臣洗耳恭听,陛下但讲无妨。”孙承宗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恭敬的说道。

“朕的主要想法有两个,那就是农业和商业都要征税。朕不说爱卿可能也明白,现在天下的钱财掌握在什么人手里,那些乡绅富贾,那些士人官宦。这些人侵占了天下大部分的钱财,弄得民生凋敝,国库空虚。”天启皇帝说完目光灼灼的看着孙承宗,他知道自己的弱点,很多想法是好的,也是对的。可是好的,对的,实行起来未必就能行。天启皇帝需要面前的这位老大人,为自己找道一天能够实行的道路。

沉吟了半晌,孙承宗才沉声道:“陛下,你可知道这样做的后果?”

“爱卿但说无妨。”天启皇帝要听的就是真话,既然孙承宗想要开口,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陛下,那就是天下大乱,叛乱四起啊!”孙承宗虽然知道天启皇帝说的是对的,可是事情却没那么好办!那些豪强富贾,甚至各地藩王都是天下最的商贾,天下最大的地主,想要在这些人的手里抢出东西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天启皇帝没想到孙承宗会这么说,他本以为孙承宗会说出一些政策上的意见,微微一愣。见孙承宗目光灼灼的看着自己,天启皇帝心中有了一丝明悟,这是在试探自己啊!

“先生不要如此,朕已经做好了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准备,哪怕因此而亡国,朕也在所不惜。”天启皇帝的心中此时燃烧着的是火焰,是奋斗的火焰,因为激动他的身子都在不住的颤抖。

沉吟了半晌,孙承宗才道:“那陛下想怎么做呢?”

“农税以后只征收一种,那就是田亩税,按照田地的所有量征收税费。朕会改革官员制度,建立新的税收衙门,和现有的地方行政衙门划分开了。每年的赋税全部上缴国库,再由国库根据用度,统一下拨地方。”天启皇帝将自己的想法抛了出来,对于这些事情自己可谓思虑已久,虽然现在还不能是实行,可是一定要想好了,在一件一件的做。

今天的第一章,来了。忽然觉得有些累,每天上班,每天写书,好累啊!还总是有人说这个,说那个的,忽然觉得心里也好累。上架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忽然觉得有些遥遥无期,唉!求安慰,求暖心!

第10章 起风了第588章 朕来了第560章 张大可第305章 孙承宗回来了第324章 天亮了第15章 吕后第490章 出兵御敌第505章 迷局第103章 老狐狸第538章 揍他第347章 成都第278章 我们跑吧第435章 杨鹤的疑虑第595章 进皇宫第19章 红丸第140章 大婚二第220章 涌动第230章 联姻第130章 采纳第272章 两害相较取其轻第582章 郑一官第44章 徐光启第517章 对决第30章 愤怒第325章 动手抓吧第386章 吴三桂考状元第158章 暮色第26章 理想很丰满第603章 辽东的形势第470章 草长鹰飞第286章 宁枉勿纵第397章 微服私访第121章 笑四笑第244章 辽东的反映第268章 火焚广宁城第127章 选定第257章 戚家军第128章 杀人第204章 方家第220章 涌动第346章 改军制第263章 冬日里的曙光第360章 二人抬第296章 骆思恭的准备第266章 满桂第140章 大婚二第52章 预料之外的人第529章 军机处第286章 宁枉勿纵第108章 大朝会二第566章 崔福第282章 山东和辽东第116章 首级第10章 起风了第95章 厂卫第585章 提前动手第90章 隆中对二第629章 谈判四第91章 隆中对三第261章 兵进遵化第454章 气势第532章 武研院第451章 骆思恭站起来第三白一十一章 去疑心第393章 战后第438章 吉祥巷第270章 草原春秋第522章 太子第134章 局势一第338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433章 钦差到南京第548章 远见第284章 皇太极跑哪里去了第321章 抓人第515章 三方准备第268章 火焚广宁城第437章 百草园第114章 吴三桂第115章 下雪了第33章 幕后第239章 分兵第9章 仙药第56章 新的一年第182章 勾心斗角第525章 路第428章 东厂的刀第77章 疑惑第218章 冲进去第424章 去南京第607章 调整布局第164章 辽东大捷第195章 时机第125章 命案第526章 争夺一百三十一章 纳采二第618章 还有客人第522章 太子第423章 账册第65章 请辞
第10章 起风了第588章 朕来了第560章 张大可第305章 孙承宗回来了第324章 天亮了第15章 吕后第490章 出兵御敌第505章 迷局第103章 老狐狸第538章 揍他第347章 成都第278章 我们跑吧第435章 杨鹤的疑虑第595章 进皇宫第19章 红丸第140章 大婚二第220章 涌动第230章 联姻第130章 采纳第272章 两害相较取其轻第582章 郑一官第44章 徐光启第517章 对决第30章 愤怒第325章 动手抓吧第386章 吴三桂考状元第158章 暮色第26章 理想很丰满第603章 辽东的形势第470章 草长鹰飞第286章 宁枉勿纵第397章 微服私访第121章 笑四笑第244章 辽东的反映第268章 火焚广宁城第127章 选定第257章 戚家军第128章 杀人第204章 方家第220章 涌动第346章 改军制第263章 冬日里的曙光第360章 二人抬第296章 骆思恭的准备第266章 满桂第140章 大婚二第52章 预料之外的人第529章 军机处第286章 宁枉勿纵第108章 大朝会二第566章 崔福第282章 山东和辽东第116章 首级第10章 起风了第95章 厂卫第585章 提前动手第90章 隆中对二第629章 谈判四第91章 隆中对三第261章 兵进遵化第454章 气势第532章 武研院第451章 骆思恭站起来第三白一十一章 去疑心第393章 战后第438章 吉祥巷第270章 草原春秋第522章 太子第134章 局势一第338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433章 钦差到南京第548章 远见第284章 皇太极跑哪里去了第321章 抓人第515章 三方准备第268章 火焚广宁城第437章 百草园第114章 吴三桂第115章 下雪了第33章 幕后第239章 分兵第9章 仙药第56章 新的一年第182章 勾心斗角第525章 路第428章 东厂的刀第77章 疑惑第218章 冲进去第424章 去南京第607章 调整布局第164章 辽东大捷第195章 时机第125章 命案第526章 争夺一百三十一章 纳采二第618章 还有客人第522章 太子第423章 账册第65章 请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