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节 宣不宣战

范哈儿这半个局外人,都已经动用自己的私人资本,来给何部长的漏洞擦屁股了,军政部这边当然也不能没有表示。

“如今大战在即,各部的军需要求数目极为庞大。我最多也能只能抽个二三十门火炮,几十挺机枪。”何部长的回答很肯定。

对于自己的家当,他还是很清楚的。

同时对于自己的做法,这位部长也觉得没什么问题。

至少别人不可能拿这事,来指责他什么。

最后还是老蒋对这件事情进行了拍板:

“仅仅是这些还不够,再从江防司令部,调5门150毫米榴弹炮过去,再把那些老式废弃军舰的主炮,也拆下来,都装到这些工事上去。”

他也是行家,知道这些看起来坚固的防御工事,如果没有大口径远程火炮支撑,其实最终也只能是被日军大口径远程火炮定点摧毁的命运。当初预定的工事火炮,其实就都是因为属于大口径的火炮,才会那么吸引各部长官,拼命从军政部中争夺,甚至到现在还记着何应钦的好处,站出来为他说话。

只是到了现在,那些被各部吃下的火炮,再想让他们吐出来,就比较难了。

老蒋深通权谋之道,如果是别的情况,以他的性格,对于这样渎职的行为,就算是何应钦这个高官,他也会直接动手清除。但是现在好处最终还是在自己的部下手中,就只能无奈的自己出手,给何应钦和自己那些嫡系将领擦屁股了。

现在从江防司令部抽调,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虽然那些炮制式和陆军的肯定不同,但面对日本优势海军,这些大口径榴弹炮,实际能发挥出来的作用,估计也不大,还不如抽到陆军的防御工事中去,也许还能发挥一点作用呢。

启用沪宁线上国防工程的议题,就这么决定了。

具体事务,则会交由军事委员会下属的总参谋部和军政部一起负责实施,像范哈儿他们这些实力派将军,基本不会参与。

随后关于民国二十六年国防计划的讨论,也是顺利成章的完全通过了。

范哈儿对于按照参谋部预案,进行抗日的战术战略安排,完全没有异议。

实际上,就算他有其他大的战略设想,这个时候提出来也已经来不及了。

涉及这种全国性战略部署的规划,根本不是一两天时间,就能设定好的,更不好说还要进行各种**内部各派系角力和斗争了。范哈儿占据西南地区多年,有关针对西南地区和中南半岛的很多军事计划,到是由自己的参谋部制定了不少。但华东、华北地区,毕竟不在他的控制范围之内,能够粗略了解一些基本情况就很不错,一般无法得到能够制定详细作战计划需要的各种情报、数据,所以他现在能在华东、华北的小规模战役上,进行小打小闹的改进,就算他目前最大的能力范围了。

军事委员会会议开到现在,实际上时间已经很长,不过老蒋并没有马上结束会议,而是转向对范哈儿说道:

“范哈公,你的第七军,将在明日抵达南京,按照总参谋部的预设,第七军在南京浦口营地休息调整一天后,再从津浦线搭乘火车前往徐州,随时准备继续北上支援华北战事,你意下如何?”

对于北上参加抗日,范哈儿当然不会拒绝。

当初他和老蒋提出的西南军出川抗战,第一个提到的战场,就是华北。不过他知道,眼下国民政府正准备开辟淞沪战役,这时候如果北上,不一定能够支援到已经实力够强的平津两地,到是淞沪战线这儿,铁定要错过机会了。

如果是在七月初的时候,他肯定会第一个要求去华北,不过如今华北战事已经进入白热化,自己第七军就算调过去,后勤和战场展开上,其实也并不一定能跟得上。所以范哈儿现在,内心其实有几分想留在淞沪战场的意思。

毕竟,淞沪一战直接关系南京的安全,他参加抗战的战役中,最想改变的就是保卫南京战役的结果,他不想再让悲剧发生,所以最好还是留在淞沪战场上。

当即就进行了表态:

“我昨天来到南京,就听说津浦线现在正全力抢运支援华北的物资,还有能力送我们一个军北上的运力么?如果不能及时将第七军调上华北一线,还不如让范某参加在沪宁一带的狙击战呢,范某出川来,是来打日本鬼子的,可不是闲着没事去徐州游玩的。”

津浦铁路始建于1908年,1912年全线通车。北起天津总站(今天津北站),南至江苏浦口,全长公里,后因故延至天津东站,正线全长为公里,设站85个。

这条战略性公路,对于这个时代的中国来说,绝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听到范哈儿的回答,老蒋还没有答话,一边的何应钦,就立刻接口过来:

“如今从浦口到徐州一线,运输压力还不大,但从浦口到天津,却因为大量车头被日军扣留,导致运输能力大减,所有的火车,都集中在抢运北上的抗日物资,以及南下的逃难国民,所以你部到徐州后,如果想尽快参战,很可能只有自己想办法北上。”

“这怎么可能?”范哈儿脑袋摇得像拨浪鼓。“第七军不算士兵,光是各种辎重物资,就得两个车皮来运。没有火车,难道还让我们的士兵去搬不成?”

有时候,一个国家的战略准备做的够不够,看看这些交通运输上的事情,就能看得出来。

二战中的德国,因为希特勒战前大修高速公路,而没有交通运输的困扰,十成战力,能十成的发挥出来。而二战中的中国,仅仅依靠寥寥几条铁路大动脉,还不一定配备了充足的火车头,在公路和水路不发达的地方,根本无法及时进行兵力调度。后来抗战中诸多不理因素中,这交通不便,兵力调集困难,就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在津浦线明显不能将第七军及时调度到平津第一战场后,随后的讨论结果,还是决定将老范的部队留在华东战场。

实际上,老蒋对于范哈儿的第七军留下来,也很是高兴。

众所周知,老蒋很有主动开辟淞沪战场的意思,而这个时候,手上能动用的兵力越多,他最后取胜的把握,也就越大。之前想调范哈儿北上,是因为两人此前达成的抗日合作协议时,只说了川军北上抗日,所以不好意思将他们强行留在华东战场。现在范哈儿自己都答应了,老蒋怎么还故意驱赶。

所以很自然的,军事委员会作出决定,让第七军暂时留在浦口营地,暂定任务为协防守军,阻止日军从长江登陆袭击南京。

而至于接下来到底是会是什么安排,范哈儿早已经猜到,当然是参加淞沪抗战了。

不过这时候老蒋的国内派系协调和兵力调度工作,还没有完全结束,所以这战事还没提上日程。

会议最后的决议是在8月4日举行最高国防会议,商讨对日作战问题。

即便到了现在,老蒋和国民政府,为了避免成为交战国中立的理由,还是决定不作出对日正式宣战。因为宣战后,国际社会会对中日两国实施禁运,日本能够自给自足的生产武器枪炮,而中国大部分武器枪炮却需要进口,所以当时的国民政府认为,禁运对中国绝对会是致命打击。

当然,老蒋在是不是对日作战的事实上,还是很现实的,不宣战,也不等于我在打你的时候会留手,宣战了,也不一定等于我会拼了全国人的性命和你死磕。只要战争胜利就可以,至于是不是宣战,那也完全要为战争能不能胜利为前提来考虑。

不过范哈儿,却是非常积极的想推动国民政府对日宣战。

历史上,不管是中国的严格学者还是传统西方学者,基本很少提重庆国民政府对德意日宣战一事。这并不是因为宣战不存在,而是宣战涉及的问题太多了。在严格的历史学家看来,出于对历史的负责,如果只提蒋介石对德意日宣战,不提汪精卫向英美宣战,未免会有隐瞒历史的倾向。西方人不象中国人强调“正统”,而是注重“事实”,政府不承认不代表历史学者不承认。就像法国维希政府仍旧在历史认定存在过一样,汪伪政权同样被西方学者认定存在,只是当时美英政府不予承认罢了。

可能他们看来,当时中国并不是只有一个政府,而是有四个政府(名义上三个):重庆的蒋介石政府,延安的**政府,南京的汪精卫政府,满洲国的溥仪政府。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一半中国人(重庆、延安)加入同盟国阵营反对德意日,另一半中国人(南京、满洲)加入协约国阵营反对英美苏。两个敌对阵营的英美和德意,都收到了自称是“中国政府”发来的宣战书,可谓奇事一件。甚至在二次大战中,还没有一个国家向中国宣过战,这倒不是西方国家看不起中国,不屑与中国宣战,而是无法向中国宣战,英美不承认汪精卫政府,怎么向汪精卫政府宣战?德意日不承认蒋介石政府,怎么向蒋介石政府宣战?所以中国没有收到一张来自他国的宣战书。

范哈儿当然不想让这样可笑的事情发生,如果现在国民政府正式以中国的名义对日宣战,以后肯定不存在两个中国互相宣战的问题。

而且一旦将宣战拖后,中国在很多事情上就要陷于非常不利的地步。比如战犯的审判,国际法庭上只对战争期间的战争犯罪进行审判,因为中日战争是1937年7月7日开始的,所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的屠杀事件就不予起诉。如果中国对日本的正式宣战日期是1941年12月9日,那么按照国际法,1941年12月9日前的屠杀事件就不予起诉。这样一来,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的凶犯岂不是无法追究了?日本人估计还巴不得中国如此呢。

历史上国民政府的对日宣战,最后只能采取了“兹特正式对日宣战”的非正规模式,而不写“自中华民国某年某月某日起,中国对某国立于战争地位”这一宣战书规范模式,正是出于宣战书的时间效益原因考虑。

范哈儿还非常明白,老蒋想要通过不宣战,来维持非正式交战国的名号,以便从国籍上获得本国不能生产的大量先进武器和物资,实际上是不现实的。中国的主要武器输入国德美苏三国,德国和苏联方面,前者退出了国联,后者本来就不是国联,已经不存在以中立国名义拒绝向交战国出售武器的可能。唯一需要考虑的老美,就算国民政府不宣战,在华北大战后,也只是向中国提供了有限的援助,最后还在日本的推动下施行了部分禁运,但却一直对日军大规模输出废钢铁和石油,不宣战不让中日两国处于非交战国状态,实际上日本在美国上得到的好处,远远超过中国。

所以就算此时宣战,先要自损八百,却是绝对可以损敌一千,在这样的情况下,当然是宣战对中国更有利了。

只是宣战是府院方面的工作,在军事委员会上讨论,就算是通过了也没有约束力。

但当范哈儿把宣战的事情,跟行政院和国民政府主席方面一说,老蒋这个委员长还没有说,其他人就引进纷纷老调重弹:

“根据国际上公认的《关於战争开始的公约》,一旦一国对另一国宣战,不管另一国意愿如何,双方就已经处在交战状态。而一旦这种交战意向向第三国通告,第三国就有义务保持中立,除非它决定帮助其中的一方。因此,如果我们对日宣战,日本便趁机以交战国的身份,通知各国不要将战略物资和武器卖给中国,这对我们的抗战没有任何好处。我们是弱国,多数战争物资都需要从外国进口,一旦宣战,这些东西的进口必将受到极大的制约。”

“一旦宣战,我们在日本的侨民怎麼解决。我们根本没有足够的实力来保护他们,相反日本在我们这裡的侨民却可以进入其他国的租界,我们毫无办法。”

而已经把范哈儿列为老蒋派系的汪精卫,更是很不屑的慢悠悠地说道:

“我们跟日本交战是要亡国的,现在只能先抗一抗看看,千万不要宣战,这样连迴旋的余地都没有了。”

如果说,老蒋不宣战,可能是受了外交部方面的影响,怕断了援助,那汪精卫不宣战,则纯粹是想打几下看看,打不过就和谈的意思。

实际上,历史上他也是这么做的。

“物资和武器根本不是理由,现在中国工业产值,已经相当与日本的三分之一,仅范某的西南地区,就能提供基本的枪炮、飞机等军用物资,不存在禁运就没法打仗的可能。何况日本对外国的贸易和物资需求,还远远超过我国,一旦禁运,彼国的损失,肯定还会大过我们,怎么可能错过这次仅凭一纸文书,就折损日本几个师团实力的好机会?”

范哈儿一条条进行驳斥。

“至于侨民问题,更是可笑,中日两国,目前日本在华的侨民多,还是中国在日的侨民多?只要采取互换侨民的手段,虽然麻烦了一点,但说不定还能给战事拖延一点时间,完全对我们更有利么。”

“至于汪先生的说法么,呵呵呵……”

范哈儿只是阴笑着看了这位汪院长一眼,没有正面回答。

心中嘀咕,不知道自己要是鼓动政府委员们,最终通过了对宣战的决定,这位汪院长,还好不好意思,在两国已经宣战的情况下,主动跑去接受日本的条件,建立伪政权。

以范哈儿来到这个世界后对这位汪院长的了解,他平常对国家和人民还是很关心。虽然对于日本有天然恐惧症,但也不是那种真死不要脸,哭着喊着要投降的人物,最后做了汉奸,他内心肯定能够说服他自己的理由,不过要是现在把能够说服他自己的理由给堵上了,不知道这位院长“同志”,还会不会选择投降呢。

其他人听到范哈儿的理由,仍旧吵吵嚷嚷一片,但是底气明显不如刚开始那么足了。

只有汪院长,因为没有得到范哈儿的正式回应,在一边也是冷笑了一声:

“军人只要在军事上,帮我们国家取得胜利就行。要是你们在战场上打赢了,不管宣不宣战,我们政府方面,都能为国家取得最大的利益。我不会干涉战场的战斗该怎么打,但是军人,也最好不要来干涉政府的决策。”

老汪很不给面子的一番话,让范哈儿差点想拍桌子骂娘。

这实在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啊,他平常喜欢以军人自居,在口头也偶尔宣传军人管理军事,政治家管理政治,不应该互相干涉,没想到今天竟然被汪精卫给利用上了。

第107节 密会龙云第339节 中途岛第223节 上下一心保卫战第274节 曲线支援第62节 整军训练第367节 还都之议第91节 招工第195节 鏖战第340节 又一次胜利第198节 日本援军第272节 征召飞行员第172节 抵美第181节 提前的统一战第63节 检阅第124节 北上抗日出云舰第344节 消极怠工第268节 徐州也换将第270节 教科书般的袭击第242节 复仇的炮火第135节 大后方概念第326节 美军的轰炸第178节 航母抵达第5节 变成父女了第70节 支援武器第128节 顾问第237节 疯狂的松井第53节 接手军火生意第175节 订舰第57节 公然行贿第二七十八节 包围和反包围第370节 选定第49节 提醒第224节 救援雨花台第126节 中运一号第207节 战役结束第246节 劳军第228节 火箭武器第330节 史迪威失算第307节 珍珠港之晨第87节 轮船第228节 火箭武器第191节 上海开战第132节 提前培养日奸第206节 拼时间拼速度第44节 钢盔第212节 拼刺刀第144节 面见老蒋第167节 迟缓德日结盟第359节 对日决议第180节 调解第289节 虚假和平第343节 美国特遣队第250节 组建暹罗反独裁联军第218节 退出佳境来了第340节 又一次胜利第37节 要船第272节 征召飞行员第137节 美人鱼杨秀琼第256节 重庆谍影第47节 旱情第324节 终究是第二序列第136节 全运会第22节 我的第四师第265节 击落第264节 雷达实验第137节 美人鱼杨秀琼第321节 投降?做梦第123节 红军突围第177节 海上汇合第319节 陆地上的战斗第89节 商会第147节 犹太人东来第290节 两个伪政权第47节 旱情第163节 见元首了第286节 战线稳定第367节 还都之议第142节 艳照门第318节 空运救巴丹第349节 不该坠落的坠落第246节 劳军第168节 外交博弈第145节 私人指导第70节 支援武器第52节 沙逊第139节 失败就是契机第261节 坦克战第112节 华人回归投资第218节 退出佳境来了第219节 升任战区长官第339节 中途岛第365节 对日处理研究第340节 又一次胜利第116节 西南四巨头第360节 琉球问题第376节 华北大决战第360节 琉球问题第77节 声望大增第323节 日本人的进攻计划
第107节 密会龙云第339节 中途岛第223节 上下一心保卫战第274节 曲线支援第62节 整军训练第367节 还都之议第91节 招工第195节 鏖战第340节 又一次胜利第198节 日本援军第272节 征召飞行员第172节 抵美第181节 提前的统一战第63节 检阅第124节 北上抗日出云舰第344节 消极怠工第268节 徐州也换将第270节 教科书般的袭击第242节 复仇的炮火第135节 大后方概念第326节 美军的轰炸第178节 航母抵达第5节 变成父女了第70节 支援武器第128节 顾问第237节 疯狂的松井第53节 接手军火生意第175节 订舰第57节 公然行贿第二七十八节 包围和反包围第370节 选定第49节 提醒第224节 救援雨花台第126节 中运一号第207节 战役结束第246节 劳军第228节 火箭武器第330节 史迪威失算第307节 珍珠港之晨第87节 轮船第228节 火箭武器第191节 上海开战第132节 提前培养日奸第206节 拼时间拼速度第44节 钢盔第212节 拼刺刀第144节 面见老蒋第167节 迟缓德日结盟第359节 对日决议第180节 调解第289节 虚假和平第343节 美国特遣队第250节 组建暹罗反独裁联军第218节 退出佳境来了第340节 又一次胜利第37节 要船第272节 征召飞行员第137节 美人鱼杨秀琼第256节 重庆谍影第47节 旱情第324节 终究是第二序列第136节 全运会第22节 我的第四师第265节 击落第264节 雷达实验第137节 美人鱼杨秀琼第321节 投降?做梦第123节 红军突围第177节 海上汇合第319节 陆地上的战斗第89节 商会第147节 犹太人东来第290节 两个伪政权第47节 旱情第163节 见元首了第286节 战线稳定第367节 还都之议第142节 艳照门第318节 空运救巴丹第349节 不该坠落的坠落第246节 劳军第168节 外交博弈第145节 私人指导第70节 支援武器第52节 沙逊第139节 失败就是契机第261节 坦克战第112节 华人回归投资第218节 退出佳境来了第219节 升任战区长官第339节 中途岛第365节 对日处理研究第340节 又一次胜利第116节 西南四巨头第360节 琉球问题第376节 华北大决战第360节 琉球问题第77节 声望大增第323节 日本人的进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