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正式军官

袁肃这才明白过来,原来出卖革命党的人竟然是张建功,之前他虽然排除了岳兆麟通风报信的可能,但由始至终没有想到会是张建功。看来,张建功不仅出卖了革命,而且还出卖了岳兆麟,难怪刚才在走廊上见面时对方丝毫没有伤感表现。?

他转过脸看了一眼陈文年,只见陈文年同样是一脸错愕的正盯着另外一边的张建功,显然对方也是刚刚才知道这件事。他不禁有些担忧,张建功既然能出卖岳兆麟,那会不会连自己和陈文年也出卖呢??

尽管严格的说,他没有参加这次起义,甚至还被革命党暗杀,但想到张建功这种卑鄙小人,指不定对方为了贪功而在潘矩楹面前胡乱造谣,否则潘矩楹刚才的语气为何会如此针对!?

不仅如此,他同时还在琢磨着张建功为什么要选在起义当天出卖革命。?

白雅雨等人策划行动前后长达大半个月的时间,对方明明可以在起义之前通风报信,如此也能省去兵戎相见的风险。如果只是临时变卦那倒是没什么,可若从头到尾是对方精心设计,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功劳,又或者利用这件事逼岳兆麟下台,那这个人实在太可怕了。?

这时,潘矩楹接着又说道:“岳兆麟先是参与策划谋反,后来见势不妙才下令镇压乱党,倒头来触怒了叛军招致杀身之祸,这是他咎由自取。我希望在座诸位都引以为戒,切莫重蹈覆辙,要知道革命党可不会跟你们讲情面。”?

听到这里,袁肃稍微放下心来,看来潘矩楹不打算追究七十九标其他军官的罪责。想来也是,张建功真要是把胡言乱语,他们同样可以揭露张建功起义之前知情不报,总之大家心照不宣,没必要把事情做的太绝。?

会议接下来,几位高级军官交代了一番滦州城的善后安排,然而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尽管众人一致认为应当调派其他部队进驻滦州,协助善后以及镇防,但究竟调哪一支部队却意见不一。无论是七十八标还是八十标,都想趁机扩张自己的防区,前者有总镇在后面支持,后者则有四十协协统范国璋撑腰。?

纵然潘矩楹现在是二十镇统制,但四十协协统范国璋从来没把潘矩楹当上司来看。滦州兵谏时,二人同为反对张绍曾的顽固派军官,然而事后就因为潘矩楹先一发了一封电报到京城上报滦州的情况,故而被清廷临时提拔为统制。?

为此范囯璋一直耿耿于怀,论兵力、论背景他与潘矩楹无二,甚至在资历上还要高潘矩楹一些,凭什么统制官要让对方来做??

双方一时间僵持不下,一旁的王怀庆暗笑着看了许久,这才不慌不忙的站出来圆场。关于在滦州增派其他部队镇防的事情,暂时先搁置了下来。?

正因为这个插曲,使得会场气氛变得不愉快起来。?

潘矩楹索性跳过了所有繁琐的环节,直接开始讨论平乱功绩。他一一列举了在场各部人马的在昨晚行动中的表现,几乎人人都有份,至于实际情况是什么已经不重要,只要大家都有甜头那这就是实际情况。?

在这个时候袁肃倒是注意到一点,当潘矩楹念到逮捕党首白雅雨时,没有说是巡防营与警卫队协力合作,而是直接归功于巡防营,并且还说是巡防营进城之后全力围捕而抓获。他下意识看了一眼王怀庆,对方只是微微眯着眼睛,一副神游虚空的样子。?

这家伙还真是说一套做一套,虚伪者莫过于此了!他在心里暗暗讥讽道,只是没有站出来纠正实情,这种争抢功劳、谎报功劳的事情早已经成为高层一手操控的游戏,自己如果自讨没趣,除了得罪眼前的这一群人之外,什么好处都捞不到。?

不过潘矩楹也列出了袁肃的功劳,称其“临危不乱、据守南城,成功阻延叛军入城,为巡防营驰援争取至关重要的时间”。这番话显然又是言过其实,如果袁肃真能成功阻延起义军入城,七十九标标部岂会落到这般惨剧收场?他不知道这是潘矩楹故意照顾自己,又或者是王怀庆心中有虚因此向潘矩楹美言了几句,就目前看来后者似乎更有可能。?

不仅如此,更滑稽的还是在提到击毙叛军另外一名党首王金铭时,潘矩楹甚至认定七十八标、八十标以及巡防营都有功:巡防营最先发现王金铭,七十八标则从侧面包抄,最终是由八十标的士兵开枪击毙目标。?

袁肃不难猜测,显然之前为了这件事众人争执不过,彼此互不退让,只好将这份功劳给三方都记上。他心中一片漠然:这个时代的人心果然一点都不古朴,今后的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的走才行,否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散会之后,潘矩楹让其他人先行离场,只将陈文年、张建功以及袁肃留了下来。?

之前在会议上虽然交代过关于七十九标的善后工作,但七十九标遭受昨晚的创伤,必然要面临一番重新整顿,这方面的细节问题自然要找七十九标现存的军官来商榷。?

潘矩楹端坐在之前的位置上,伸出手向陈文年这边招了招,示意三人上前去。?

“丑话说在前头,这次是一件很麻烦事,你们七十九标竟然闹出这么大的乱子。你们不用解释什么,我不是傻瓜,事发之前你们一个个知情不报,就这一点足以把你们定为乱党从犯。”等陈文年、袁肃、张建功走到跟前时,潘矩楹脸色阴沉,语气也低沉的说道。?

张建功本要开口辩解一句,不过看了看一旁的陈文年和袁肃之后,最终欲言又止。?

“我不追究你们,并不是我纵容,你们七十九标好歹是我的老部下,能照顾自然要照顾。再者,我也不怕跟你们说实话,这大清的天下已经没几天好日子了,各省独立的声势愈发汹涌,就看袁宫保是什么意思了。”略略停顿了片刻,潘矩楹话锋一转,不疾不徐的说道。?

“多谢统制大人开恩,我等一定感恩图报。”张建功忙不迭的奉承道。?

不过陈文年和袁肃则依然默不作声,前者脸色复杂,后者则异常冷静。?

之前潘矩楹在说最后一句话提到“袁宫保”时,他下意识看了袁肃一眼,眼神透露着几分猜疑,不过很快又把目光抽离。?

“其他的话我也不多说,七十九标这个番号我必不会让它动摇,因此当务之急还是要重整七十九标上下。昨晚一役确实令人发指,叛乱士兵几乎屠杀似的血洗标部,自岳兆麟以下阵亡的军官多大二十余人,眼下主要的军官就剩下你们几个了。为了稳定军心,我要尽快提拔一人代理标统。”潘矩楹说话的时候身子向后仰靠了一下,摆出一副好整以暇的姿态。?

张建功听到这里,立刻微微躬了一下身子,脸上露出讨好的表情,俨然就是一副奴才样。?

袁肃心里很明白,尽管张建功做作之态令人讨厌,但经过昨晚起义之事,潘矩楹现在不会看重个人品性,反而是要看这个人是否听话。就算张建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可对方不仅通风报信出卖革命,而且具备也“奴才”的态度,更重要的是手里还掌握着整整一营的兵力,从政治到个人再到客观条件,可谓是代理标统的不二人选。?

考虑到这一点,袁肃不等潘矩楹开口说话,抢先一步说道:“大人,在下认为代理标统一职应有张大人担任。如今七十九标遭此大劫,辖下各营诸多混乱,理应由一名经验丰富的军官来主持大局,而张大人带兵多年,又有平乱之功,正是不二人选。”?

他说完这番话之后,在场所有人都露出了不同程度的错愕。?

谁都没想到袁肃会主动推举张建功出任标统,就连张建功自己也愣了一愣。?

潘矩楹沉默的思索了片刻,随后不动声色的说道:“你说的没错,目前的局势必然需要一名经验丰富的军官坐镇大局,张管带确实是不二人选。既如此,那就暂且由张管带代理标统,之后我会再从其他部队抽调军官补充七十九标标部。”?

张建功面露喜色,一点也不谦虚的急忙说道:“多谢统制大人栽培,卑鄙一定不负统制大人期望,竭尽所能治理好七十九标上下。”他说话的语气就好像自己已经跳过“代理”而字,直接成为“标统”了似的。?

潘矩楹虽然对张建功这个人很不满意,但眼下也只能将就了。?

停顿了一下,张建功继而又说道:“大人,袁参谋原本是陆军预备大学堂派驻我部的见习官,虽然尚不清楚陆军预备大学堂何时会召回,但目前标部急缺人手,还请大人特许任命袁参谋转为正官,协助处理标部军务。”?

这番话表面上听来,倒是很像张建功还袁肃一个人情,希望袁肃从见习官的身份转正,可对方偏偏要在这番话的前面强调“陆军预备大学堂召回”的字眼,显然是在故意强调袁肃的学员军官身份。?

袁肃心里很清楚这一点,如果张建功真心想要帮自己,大可把话说的周全一些。他不禁对张建功更加鄙夷,看来自己今后一定要小心应对这个人了。?

第13章 ,以寡敌众第77章 ,新的内情第28章 ,虚情假意第56章 ,奇袭湖南第30章 ,双面处理第41章 ,瀛台大会第51章 ,别有深思第51章 ,妖媚妖娆第48章 ,北方动荡第58章 ,锦衣回校第93章 ,郑州事变第14章 ,少壮北洋第61章 ,返回北京第28章 ,根本隐患第117章 ,西南预示第57章 ,华中绸缪第103章 ,独断专行第80章 ,三方保举第24章 ,别有用心第74章 ,先声夺人第17章 ,强化民兵第79章 ,外内异乎第48章 ,北方动荡第84章 ,长江之西第5章 ,商业计划第78章 ,突然而见第75章 ,赈灾募捐第78章 ,突然而见第55章第23章 ,顺势而为第17章 ,获其消息第92章 ,滦州煤矿第20章 ,郑州军事第72章 ,新婚春宵第65章 ,局势急转第51章 ,别有深思第26章 ,声东击西第79章 ,外内异乎第29章 ,军纪之乱第78章 ,突然而见第48章 ,河南新策第41章 ,再访张府第14章 ,借机行事第108章 ,信阳之乱第4章 ,劫掠银行第98章 ,一九一四第77章 ,彼此利用第48章 ,河南新策第69章 ,惊天变故第70章 ,堂上之争第7章 ,针锋相对第44章 ,对话叔父第45章 ,萧墙之内第37章 ,祭孔大典第93章 ,飞来横祸第22章 ,鱼龙混杂第11章 ,辽东反攻第22章 ,谋取出路第106章 ,又有野心第3章 ,洋商开矿第93章 ,借机而入第119章 ,八月之初第28章 ,安山急事第74章 ,张家送别第87章 ,林氏合作第96章 ,告一段落第84章 ,实业赈灾第28章 ,两头态度第32章 ,坚持进攻第80章 ,滦州会议第76章 ,各有活动第53章 ,豫南对策第28章 ,安山急事第97章 ,正月过后第92章 ,宴会过后第4章 ,出水芙蓉第65章 ,筹安谋策第58章 ,似是而非第92章 ,强猛攻势第6章 ,暗藏势力第10章 ,各怀鬼胎第7章 ,起义前夕第74章 ,铺路搭桥第2章 ,似有察觉第98章 ,新的线索第4章 ,别有图谋第71章 ,重新聚力第88章 ,另有算盘第35章 ,刀俎鱼肉第89章 ,步步落实第51章 ,别有深思第56章第114章 ,北方南方第24章 ,无心无意第25章 ,几番折腾第39章 ,中秋北京第22章 ,鱼龙混杂第45章 ,萧墙之内第95章 ,预备巷战第71章 ,江湖小鱼
第13章 ,以寡敌众第77章 ,新的内情第28章 ,虚情假意第56章 ,奇袭湖南第30章 ,双面处理第41章 ,瀛台大会第51章 ,别有深思第51章 ,妖媚妖娆第48章 ,北方动荡第58章 ,锦衣回校第93章 ,郑州事变第14章 ,少壮北洋第61章 ,返回北京第28章 ,根本隐患第117章 ,西南预示第57章 ,华中绸缪第103章 ,独断专行第80章 ,三方保举第24章 ,别有用心第74章 ,先声夺人第17章 ,强化民兵第79章 ,外内异乎第48章 ,北方动荡第84章 ,长江之西第5章 ,商业计划第78章 ,突然而见第75章 ,赈灾募捐第78章 ,突然而见第55章第23章 ,顺势而为第17章 ,获其消息第92章 ,滦州煤矿第20章 ,郑州军事第72章 ,新婚春宵第65章 ,局势急转第51章 ,别有深思第26章 ,声东击西第79章 ,外内异乎第29章 ,军纪之乱第78章 ,突然而见第48章 ,河南新策第41章 ,再访张府第14章 ,借机行事第108章 ,信阳之乱第4章 ,劫掠银行第98章 ,一九一四第77章 ,彼此利用第48章 ,河南新策第69章 ,惊天变故第70章 ,堂上之争第7章 ,针锋相对第44章 ,对话叔父第45章 ,萧墙之内第37章 ,祭孔大典第93章 ,飞来横祸第22章 ,鱼龙混杂第11章 ,辽东反攻第22章 ,谋取出路第106章 ,又有野心第3章 ,洋商开矿第93章 ,借机而入第119章 ,八月之初第28章 ,安山急事第74章 ,张家送别第87章 ,林氏合作第96章 ,告一段落第84章 ,实业赈灾第28章 ,两头态度第32章 ,坚持进攻第80章 ,滦州会议第76章 ,各有活动第53章 ,豫南对策第28章 ,安山急事第97章 ,正月过后第92章 ,宴会过后第4章 ,出水芙蓉第65章 ,筹安谋策第58章 ,似是而非第92章 ,强猛攻势第6章 ,暗藏势力第10章 ,各怀鬼胎第7章 ,起义前夕第74章 ,铺路搭桥第2章 ,似有察觉第98章 ,新的线索第4章 ,别有图谋第71章 ,重新聚力第88章 ,另有算盘第35章 ,刀俎鱼肉第89章 ,步步落实第51章 ,别有深思第56章第114章 ,北方南方第24章 ,无心无意第25章 ,几番折腾第39章 ,中秋北京第22章 ,鱼龙混杂第45章 ,萧墙之内第95章 ,预备巷战第71章 ,江湖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