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铺路搭桥

“是的,不瞒四先生,这件事恐怕未必是好消息。纵然我们都知道段芝泉是反对帝制,可这会儿显然已经不是取消或者支持帝制那么简单。曹大人那边显然是别有所图,不管怎么说,我叔父必然不会让曹大人得偿所愿,最起码不是那么容易。”袁肃故作严肃的说道。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段芝泉可能会支持我叔父采取玉石俱焚的军事行动。”

“什么?不,这决计不可能,芝泉我是了解的,他最顾忌的就是北洋大局。这会儿北洋要是自个打起来了,肯定会鱼死网破。更何况他现在也完全没有理由这么做,只要他能劝说项城放弃帝制,这场冲突便能妥善收尾,何须还要劳师动众的动武?”张謇听完袁肃的话,很是斩钉截铁的说道。

“四先生,话虽然是这么说,不过有一点您似乎没有真正的弄清楚。段芝泉的原则不是单纯的忠于我叔父,又或者是单纯的忠于北洋,仅仅只是一个字,那就是‘忠’。这才是他唯一的原则。没错,相比较起来北洋大局自然更值得看重,但段芝泉也绝不会让曹大人或者其他人阴谋家们来占这个便宜。”袁肃不疾不徐的说道。

“你如何这么肯定?”张謇很难相信的说道。

“如若晚辈不能断定,也不会冒着这么大的风险私下进宫找您。按照目前晚辈所了解的情况,段芝泉会反对帝制不错,但是在这之前他还会主张对汉口用兵。到时候会是什么结果,四先生你应该比我更清楚。”袁肃表情严肃的说道。

他之前所说的话当然都是讹诈,至于段祺瑞与袁世凯究竟会达成什么协议,自己现在根本就没办法弄清楚。不过从目前新华宫传出的消息,叔父袁世凯都愿意用性命来拼一个鱼死网破、玉石俱焚的结果,可见继续对汉口用兵的可能性还是很大。

之所以要冒着这么大的风险,私自秘密的潜入新华宫来找张謇说这件事,真正的目的就是要利用张謇开出一张前往汉口的“通行证”,让汉口那边认为他袁肃是站在反帝制并且避免北洋内战爆发这一边。

只有这样,才能继续执行接下来的计划!

“这……怎么会这样,不,事情绝不能闹成这样。”张謇脸色瞬间变得不好看起来。他连忙来回踱了几圈步,但是即便如此也无法消除自己内心中的忧虑情绪。他当初之所以答应曹锟的游说,站出来提出反对帝制的意见,就是因为有见目前护国战争对国内造成不利的影响。而这场战争原本是可以避免的。至少他是这么认为。

如果说因为反对帝制而逼迫袁世凯走向一条玉石俱焚的道路,这恰恰是违背了他最初的意愿,而且北洋之间的内战肯定会比这场护国战争要更严重几十倍。

袁肃站在一旁没有说话,他表情同样显得很严峻,不过心中却渐渐有几分得意。

踱了几圈步子之后,张謇重新停了下来,望着袁肃问道:“可有什么办法化解这次危机?北洋要是完了,我敢打赌,中国势必会彻底陷入军阀割据。到时候一个省一个政权,不,甚至一个城都有可能是一个政权。中央政府再也没有任何威信可言。我中华算是彻底完了。”

袁肃凝重的点了点头,很是无奈的说道:“是啊,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晚辈一直以来都致力于中央集权,是决计不希望看到大好河山四分五裂的局面。所以才着急着此行来见四先生,向四先生晓以利害。”

张謇沉默了一会儿,随即连忙说道:“既然袁公子你来找老夫,必然是因为老夫有能帮上忙的地方。袁公子但说无妨,只要能够避免这次北洋内部的冲突,老夫愿意竭尽绵薄之力相助,在所不辞。”

袁肃于是说道:“此次北洋内部的冲突,关键还是在乎曹锟与我叔父之间的权力矛盾。诚实的说,曹大人显然并不是真正在乎帝制取消与否,无非是借着帝制来向我叔父争权罢了。所以即便段芝泉出山之后会主持取消帝制的大局,但我相信曹大人那边一定还会寻找其他的借口继续生事,不达到争权的目的,只怕是不会罢休的。”

张謇无奈的点了点头,语气深沉的说道:“是啊,还是袁公子你能一针见血。真没想到,曹锟如此,段芝泉亦如此,本以为是简单的一次政变,却最终还是让人难以捉摸。”

袁肃继续说道:“所以,要想解决这次的麻烦,就必须说服他们其中一人。我相信我叔父在段芝泉的劝说之下必然还是会取消帝制,但是绝不会轻易放弃权位,就算要放弃也不会交给一个叛徒。”

再次默然寻思了一阵,张謇抬头看着袁肃,极其认真的说道:“这么说来,只能去说服曹锟那边退一步了?”

袁肃没有直接回答张謇的话,而是改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解释道:“只要段芝泉决定支持我叔父来打一场战争,汉口那边是全然没有胜算的。到时候安徽、江西、福建三省势必会保持中立,淞沪那边极有可能还会倒向我叔父。曹锟实际上是孤立无援。再者,既然我叔父能够说服段芝泉重新出山执掌大局,也势必会说服在南京的冯大人出面。段冯二人的影响力,北洋之内还有人能出其右吗?”

张謇沉重的点了点头,说道:“没错,你说的没错。”

袁肃这才抛出了自己的目的,郑重其事的说道:“我自是不希望咱们北洋内部发生战争,所以我必须南下汉口一趟,找曹大人把事情说清楚。实在不行,我也会另外对局势进行估算,如果能够一击必胜的话,还是可以考虑走一些刁巧的路线。”

张謇睁大眼睛惊奇的问道:“袁公子,你所谓的走一些刁巧的路线,是什么意思?”

袁肃不疾不徐的说道:“诚实的说,我们现在所听到的消息都是不确定的消息,虽然可能性不小,但只要一天没有公布出来,那就表示还是变局的可能性。如果我叔父与段芝泉谈不拢,或许事后我叔父又会反悔。那接下来的情况就大有不同了。真到了这样的地步,我必然还是会站在曹大人那边,到时候曹大人在汉口呼应,我于直隶直接起兵,争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决所有麻烦。”

张謇欣慰的说道:“若是这样,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袁肃说道:“不过,这些都不是现在能说定的。无论如何,我必须先去一趟汉口。但是汉口那边未必会知道我的立场,所以还希望四先生和其他几位大人能先帮我铺路搭桥,省的我在见了曹大人之后还要多费口舌。”

张謇微微颔首,随即笑道:“这事简单,其实袁公子大可不必为这件事专程来找老夫一趟。汉口那边其实是有一些人早就知道袁公子深藏大义,就待可以为国效力的时机。袁公子亲往汉口,曹大人那边必然会热情接见。”

袁肃说道:“如此,那就最好不过了。”他心中不禁有些猜测,难道自己跟胡毅生见面的事情是曹锟那边告诉张謇的?如果是这样也未尝不是好事,省得自己还需要大费周折来铺垫见面之前的一些准备工作。

顿了顿之后,他随即又换上一副严肃的表情,语气笃定的说道:“四先生,其实晚辈此次前来除了告知这些消息之外,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希望了解四先生真正的立场。”

这下轮到张謇有几分疑惑不解,他微微蹙着眉头问道:“袁公子此话是什么意思?”

袁肃继而说道:“四先生应该想一想,不管帝制取消与否,待到此事完结之后四先生和其他大人们到底该如何选择?简单来说,你们究竟是反对帝制还是反对我叔父。”

张謇怔了怔,不由自主的暗暗吸了一口冷气,他着实没有料到袁肃有这样犀利的眼光,不仅把整个大局看得如此透彻,更是一点都不顾忌情面的劈头盖脸直问。不过话又说回来,直到此时此刻他心中确实是有一些彷徨,不可否认自己参与这次反帝制活动是有扩大个人权益、争取更多资本主义利益的念头,可一开始并没有想到中途会发生这么多变化。

事到如今,显然很多事情不能在像当初那么考虑的那么简单,确实应该有一个更为明确的立场才是。他相信袁肃之所以会这么问,是因为这个年轻人要比自己更有坚定不移的信念,以及对待事情的行为原则。

不等张謇做出答复,袁肃一早就看出了张謇心中的迟疑,于是他又紧接着说道:“四先生不必现在回答我,晚辈也只是希望四先生你能认真、严肃的好好考虑这个问题。那么,时间不早了,晚辈不便多留,就此告辞。”

张謇叹了一口气,最终没有多说什么,颇有踌躇之意的点了点头,然后送袁肃出去。

当天晚上,张謇彻夜难眠,脑海中都在不停思索着袁肃最后的那番话。他很清楚自己不是军阀,也不是什么政治帮派,并且以往的时候自己同样也有自己的信念……

第97章 ,另有剖析第9章 ,停火谈判第86章 ,三旅番号第71章 ,英式装备第66章 ,帝制进言第25章 ,几番折腾第110章 ,妥善善后第42章 ,一声令下第59章 ,约定与会第72章 ,突发事件第26章 ,统制试探第51章 ,剖心之言第22章 ,滦州交代第88章 ,另有算盘第93章 ,郑州事变第79章 ,再见其人第96章 ,控制场面第45章 ,以退为进第12章 ,故设伏击第35章 ,合击围堵第15章 ,顺利突围第31章 ,远在昌黎第85章 ,见何其巩第72章 ,新婚春宵第99章 ,加强铺垫第89章 ,步步落实第47章 ,军政会议第59章 ,约定与会第15章 ,战后狂热第45章 ,一念之间第98章 ,一九一四第114章 ,北方南方第44章 ,事在北京第43章 ,返回滦州第27章 ,逐步展开第63章 ,招募改制第117章 ,西南预示第1章 ,另有心计第19章 ,见宋教仁第61章 ,郑家大少第85章 ,中央命令第13章 ,会蒋百里第70章 ,南下筹备第80章 ,时局进展第37章 ,京城春节第80章 ,时局进展第43章 ,洪宪筹备第5章 ,伏击日军第56章 ,见林伯深第84章 ,长江之西第93章 ,飞来横祸第46章 ,北洋暗流55章 突发事件第21章 ,中央命令第61章 ,审余小鱼第24章 ,人满为患第33章 ,一波又起第49章 ,别开生面第28章 ,继任赈灾第23章 ,见张镇芳第44章 ,下有对策第57章 ,诱敌之策第71章 ,江湖小鱼第89章 ,步步落实第27章 ,逐步展开第45章 ,一念之间第83章 ,陷义帝制第65章 ,局势急转第72章 ,开营训练第14章 ,借机行事第63章 ,背道消息第17章 ,获其消息第7章 ,起义前夕第100章 ,豺狼在侧第59章 ,意外事件第72章 ,开营训练第18章 ,大学拜访第6章 ,讨价还价第42章 ,一声令下第35章 ,制订政策第35章 ,刀俎鱼肉第90章 ,拉拢进退第106章 ,又有野心第85章 ,见何其巩第42章 ,分配防区第14章 ,借机行事第21章 ,中央命令第49章 ,别开生面第17章 ,获其消息第41章 ,除夕夜宴第58章 ,锦衣回校第98章 ,培植政府第30章 ,只身行贿第28章 ,两头态度第63章 ,背道消息第56章 ,奇袭湖南第41章 ,当众翻脸第90章 ,拟两部分第6章 ,讨价还价第22章 ,滦州交代
第97章 ,另有剖析第9章 ,停火谈判第86章 ,三旅番号第71章 ,英式装备第66章 ,帝制进言第25章 ,几番折腾第110章 ,妥善善后第42章 ,一声令下第59章 ,约定与会第72章 ,突发事件第26章 ,统制试探第51章 ,剖心之言第22章 ,滦州交代第88章 ,另有算盘第93章 ,郑州事变第79章 ,再见其人第96章 ,控制场面第45章 ,以退为进第12章 ,故设伏击第35章 ,合击围堵第15章 ,顺利突围第31章 ,远在昌黎第85章 ,见何其巩第72章 ,新婚春宵第99章 ,加强铺垫第89章 ,步步落实第47章 ,军政会议第59章 ,约定与会第15章 ,战后狂热第45章 ,一念之间第98章 ,一九一四第114章 ,北方南方第44章 ,事在北京第43章 ,返回滦州第27章 ,逐步展开第63章 ,招募改制第117章 ,西南预示第1章 ,另有心计第19章 ,见宋教仁第61章 ,郑家大少第85章 ,中央命令第13章 ,会蒋百里第70章 ,南下筹备第80章 ,时局进展第37章 ,京城春节第80章 ,时局进展第43章 ,洪宪筹备第5章 ,伏击日军第56章 ,见林伯深第84章 ,长江之西第93章 ,飞来横祸第46章 ,北洋暗流55章 突发事件第21章 ,中央命令第61章 ,审余小鱼第24章 ,人满为患第33章 ,一波又起第49章 ,别开生面第28章 ,继任赈灾第23章 ,见张镇芳第44章 ,下有对策第57章 ,诱敌之策第71章 ,江湖小鱼第89章 ,步步落实第27章 ,逐步展开第45章 ,一念之间第83章 ,陷义帝制第65章 ,局势急转第72章 ,开营训练第14章 ,借机行事第63章 ,背道消息第17章 ,获其消息第7章 ,起义前夕第100章 ,豺狼在侧第59章 ,意外事件第72章 ,开营训练第18章 ,大学拜访第6章 ,讨价还价第42章 ,一声令下第35章 ,制订政策第35章 ,刀俎鱼肉第90章 ,拉拢进退第106章 ,又有野心第85章 ,见何其巩第42章 ,分配防区第14章 ,借机行事第21章 ,中央命令第49章 ,别开生面第17章 ,获其消息第41章 ,除夕夜宴第58章 ,锦衣回校第98章 ,培植政府第30章 ,只身行贿第28章 ,两头态度第63章 ,背道消息第56章 ,奇袭湖南第41章 ,当众翻脸第90章 ,拟两部分第6章 ,讨价还价第22章 ,滦州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