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回 五路大军

这次刘明也挺配合的,顺着郭嘉的话茬就问了一句:“噢,那咱们惧怕那一点呢?”

有了刘明这么一问,郭嘉这才不紧不慢的说道:“现在咱们唯一惧怕的就是那董卓以咱们幽州、并州的财富为诱饵,以咱们的势力强大为潜在威胁,假借圣上的名义,让出道路,引天下的群雄来瓜分咱们得并州。”

说到这里,郭嘉缓了一下,给了刘明一个思考的机会,这才接着说道:“本来那董卓发出假圣旨之后,如果没有人率先响应的话,那也不会引起多大的波澜。可是只要有一个人来率先响应了,那肯定就会引起其他野心者的迎合。可惜现在这局面,那肯定是会有人来响应董卓的了。例如那南阳的张绣。那张绣本是继承他叔父张济的兵马起家的。而张济原先则是董卓手下的一员大将。是因为曾经兵败在咱们的手上,这才畏罪流窜到南阳的。后来,董卓还假借圣上的名义,封了他一个南阳的太守的职位。收拢张济的人心。那张济也答应了。现在张绣继承他叔父职位,同样和董卓的来往密切,前不久,那张绣还从董卓那里搞到了近万匹的骏马,所以张绣和董卓的联盟,那也是肯定的了。”

郭嘉的分析,让刘明听得也有些暗自心惊。不过,刘明知道郭嘉既然提出这些问题来了,那肯定就会有解决的办法。故此刘明也没有多少的慌张,很是平静的问道:“奉孝,那依你的意思,咱们该如何的应对呢?”

郭嘉果然是早有成竹在心的说道:“主公,嘉认为,现在是咱们去攻打那个辽东公孙度的时候了。毕竟现在的这天下群雄,还都自称为汉室的臣子,各自也都顾全着几分面子。只要咱们择日攻打那辽东公孙度,则天下群雄见主公无暇他顾,也就不会再因此顾及主公的实力而来共同的防范主公了。同时,咱们再借着攻打公孙度的时候,适时地表现一下咱们立场,表明咱们对待那些侵犯咱们领地的敌人,不惜任何代价的反击的决心。那其它得诸侯们断不会在没有十足把握得情况之下,率先的挑头来攻打咱们,从而自损实力,造成他人渔利。而只要这天下的群雄产生了这种想法,那他们就转变观念,抓住咱们幽州无暇他顾得这个机会,各自扩充势力。如此一来,天下群雄在认为各自发展的良机到了的情况下,肯定会开展各自的吞并、蚕食。而这样一来的话,就算是董卓他们也想到了这个计策,那也不会有人在响应董卓他们了。并且,这些诸侯在免除了咱们这个最大的潜在势力的威胁之后,那董卓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他们最大的威胁,而且董卓的地盘又离他们又近上许多,恐怕董卓也会因此有个不小的麻烦吧。而咱们在荡平公孙度之后,或是坐山观虎斗,或是联合天下群雄再次讨伐董卓,那就都随咱们的心意了。”

郭嘉得计议不错,虽然有许多的大胆的推断,可基本上也是按着人性来推论的,刘明也没什么可挑剔的。

当下,刘明命令现在的幽州第一刀笔陈琳捉笔,写一篇讨逆檄文。

陈琳也没客气,抬笔就写。不大的一会工夫,一篇讨逆檄文就写好了。

刘明接过来一看,只见其文曰:“天有慈心,光照万物;地有仁德,庇护苍生。禽兽无知,天生天养,由我奴役。人贵自知,感恩戴德,以别禽兽。然,幽州属臣,辽东公孙,不思忠义,妄图大宝。……”

好家伙!陈琳的这篇文章,洋洋洒洒数万言,详细的论证了公孙度罪过,以及于国于民的危害性,更重点的说明了公孙度的强大,以至于刘明现在为了平定叛乱,暂时没有其他的闲余时间顾全别的事情了,幽州也再没有继续发展的机会了,而且,就算是刘明战争胜利之后,那也会是损失惨重,实力大减。不过,这篇文章在讲述刘明为了大汉朝廷的威严,不惜严重损伤自己势力的同时,那也婉转的表明了刘明对任何侵犯自己利益的敌对分子,那种不惜一切代价的报复决心和打击能力。

刘明捧着这篇文章,看了一遍,又一遍,写得真是好呀。言词简洁,文笔流畅,论证清楚,发人深省。给人一种震撼心灵的感觉。刘明敢断言所有看过这篇文章的诸侯,只要他还想顾全一点点地汉室臣子的面子,那他就绝不可能在自己出兵辽东的这个时机,来找自己的麻烦。

刘明爱不释手的又看了两遍,命人抄录多份,加盖官印,传檄天下。同时刘明也没忘了那个朝廷。习惯性的给每一个朝廷都上了一道表彰。讲述了一下自己为国平叛的决心。

随后,刘明调集军马,发兵二十万,分五路大军讨伐公孙度。

第一路大军由正在渝成的吕布率领,领驻守在当地的步兵三万,重骑两万,正面攻打渝关,牵制渝关守将的兵力。

第二路大军由张飞率领,率三万的突骑兵,出长城,经俊靡,绕平泉,奇袭青龙。掐断渝关的左方援兵道路。

第三路大军由赵云率领,领步兵三万,由青河口,走水路,直接从渤海沿岸绕过渝关,攻打缓中,掐断渝关的右方援兵道路。

第四路大军则是甘宁率领的水军了。甘宁领水军两万,不仅要平安的护送赵云的第三路大军抵达目的地。同时也要配合赵云攻打缓中。最后,甘宁还要封锁渤海沿岸,消灭公孙度可能从海面上支援来得船舶、战舰。

最后的第五路大军则是由刘明亲率黄忠,典韦,领大兵七万,接应吕布。刘明得这七万大军之中,只有突骑兵两万,步兵三万,剩下的那两万人马,那可是刘明这一年来为了攻城破寨而精心准备的特种大队。不过,也因此,刘明得行军也就慢了一些。

而这回随军参谋的军师,不是别人,正是贾诩,贾文和。而郭嘉则因为刘明去攻打公孙度之后,并州防范董卓的压力就过于巨大了。因此奉刘明得将令,到并州协助领兵二十万驻守在晋阳的关羽去了。而留守在幽州,防范袁绍的大将则是张辽,高顺。并有荀彧参议军事。

而刘明各路大军的一应支用,则由糜竺负责统一的调派、供应。

十日后,天,是晴空红日,万里无云。地,是清风徐来,吹起草原上阵阵绿色的波浪起伏不定。真是好一幅如画般的景色。可是,如今这一望无际的的大草原上却是急行着一支庞大的部队,使这美好的画面产生了一丝不协调的纹路。

这支部队沿着刘明为了攻打辽东,快速运兵,而新修的水泥大道,快速推进着。而此时的刘明,则策马行于军中。刘明暗自得意:嘿嘿,还是自己有先见之明。修了这样一条从蓟县到渝城的道路。平时方便了百姓的行走不说,现在自己在快速的推进部队,也没有那些灰尘了。而且部队前进的速度,明显快速了许多。

这时,稳稳当当坐在四轮马车之中,舒舒服服一道了的贾诩,挑开了车帘,对刘明说道:“主公,上来休息一下,喝杯酒吧。”

要说刘明这大军之中,如今最舒服的,那也是非贾诩莫数了。这急行军,贾诩一步道也没走不说,就连那骑马得颠簸之苦,那也是一点的没受到。由于这回刘明起兵行军之前的准备时间充足,刘明特地给贾诩配了一辆四轮的马车。车篷,皮垫,避震,一应俱全。贾诩在里面一呆,想吃就吃,想睡就睡。那叫美呀。尤其是这马车行走在这新修的路面上,那是一点的震动都没有。再加上贾诩这马车又够宽敞。中间还有地方摆一张小桌子。那小酒,小菜往上面一摆。连一丁点的酒都不往外洒。贾诩那日子过得叫滋润。以至于贾诩有时候都不劳忍。

刘明听贾诩这么一说,确实觉得很是充满了诱惑。于是跳下马来,上了贾诩的马车。

贾诩满满的给刘明斟了一杯酒说道:“主公。太感谢您了。卑职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还是头一回这么舒服得行军呢。主公您这马车,还有您修的这道路。真是太让人惊叹了。”

刘明接过酒杯,一饮而尽。嘿嘿的笑道:“这算什么。这都是很早之前就有的东西了。不过,这也算是你赶上了,这马车,那是咱们幽州当初作为贡品,进献给先帝的东西。你坐起来当然舒服了。可是,光有马车,而没有这条新修的道路的话。你也不会坐得那么舒服。最少你这酒菜,就摆不了这么安稳了。”

贾诩又给刘明满上了一杯,笑着说道:“全张主公的鸿福了。”

刘明嘿嘿笑道:“你这福气也过不了几天了。明天咱们就该到渝城了。咱们修的这条路,那也就算是到头了。等咱们打下渝关之后,再向辽东进攻,就不会有这么好的道路了。到时候,你可要吃点苦头了,不过,不许抱怨呦。”

贾诩不在意的笑道:“卑职享了这么多天的福气。那已经贪天之幸了。有什么可抱怨的。军旅生涯本来就该这样的。”

接着,贾诩又随口夸道:“主公,倒是您大战在际。却毫无紧张,果然是大将的风范。”

刘明笑道:“这有什么好紧张的。那渝关不过才五万的兵马守关。吕将军扰敌之后。他们从后面赶来支援的兵马,那也最多不过五万。到时候,我三弟张飞的兵马,和子龙的兵马正好趁着他们后方的空虚,夺下青龙,缓中二城。那时候,他们后援已断,渝关成孤城一座,而且他们关中又多添了一倍的兵马吃饭。恐怕都用不着咱们强攻,硬打,他们就要饿得开城投降了。咱们又有什么好紧张的。只是可惜了咱们精心训练的那些攻城部队,恐怕就要排不上用场了。”

贾诩安慰道:“主公,兵书有云:庙算多者胜,庙算寡者败。咱们准备充足一点,那总是好的。而且就算是咱们在渝关用不上了。那辽东的城池多了,早晚会有用上的地方的。其实卑职倒是希望永远用不上这些才好。这可是咱们攻城的王牌呀。这些东西要是一曝光,今后被人防范了。那也是咱们的损失呀。”

刘明挥挥手说道:“无妨,无妨。有攻,必有守。有法依,则必有法破。没有什么东西是永远昌盛不败。也只有如此,人们才会进步。咱们只要永远走在他们的前头,那也就罢了。”

贾诩微笑道:“主公说的有理。就像那个吕布,多次的另换门庭,谁又能想到他如今竟然会成了咱们幽州的模范,成了咱们幽州政策的一面旗帜了。”

刘明听贾诩这样一说,心里也是暗暗的好笑。

只因为贾诩当初在研究过幽州的律法和政策之后,发现以刘明如此的优越条件,在那袁绍一纸假圣令得文书下,竟然还会有部分的幽州官员改变立场,准备听从袁绍的命令。贾诩对此十分的不解。而且,贾诩也不相信那些官员会是一批愚忠到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顾的汉室忠臣。所以,贾诩对此展开了详细的调查。

这一查之下,贾诩哭笑不得的发现,由于幽州并没有正式的向外面打多少的攻城仗,而那些治理州县的官员,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达到嘉奖的奖励标准,故此,其实在幽州还有大部分的官员没有了解到刘明优惠政策的好处所在。甚至于还有一部分人知道会有好处,可他们本身又不是既得利益者,所以他们也不知道这个好处到底有多大。

第407回 直指本心第450回 潼关城破第162回 怕第565回 魏延要造反第344回 看戏第455回 圣战第382回 当忽悠遇到忽悠第565回 魏延要造反第496回 让诸葛亮震惊的蔡瑁第522回 神谋诸葛亮第87回 初战异族第604回 天下乱第128回 拐骗子龙第68回 民族融合和地方主义第542回 兵进阳平关第70回 礼节(下)第308回 坑不死你不姓李(四)第65回 刘明遇刺第190回 想上调,进军校第524回 群众力量第46回 埋伏?第509回 刘明的渴望第85回 幸存者的指控第593回 尽在山人掌握中第138回 破关第147回 谈笑间第203回 父亲的感情第536回 汉宁惊变第245回 恐惧的反应第609回 神雷vs烈火第219回 李儒奇谋第347回 狼骑兵的覆灭第462回 砸倒一切全无敌第292回 西征(上)第607回 首战泰山第8回 第一次人代会第198回 一年后第562回 鲁肃心虚第33回 岁在甲子第87回 初战异族第227回 一文钱憋倒英雄汉第341回 三个阵营第131回 何进谋逆第613回 刘明真正的主力方向第131回 何进谋逆第507回 山海东来第556回 魏延请战第433回 雏也要第344回 看戏第163回 拥护刘明的心愿第237回 张辽显神威第517回 僧道斗法第441回 阻击战第470回 程昱荐诸葛第627回 鲁肃提案第350回 大手笔第465回 钓鱼战第43回 红十字会第576回 诸葛亮做媒第28回 演武第620回 张飞怒第46回 埋伏?第461回 夺权第77回 张秀儿VS张飞第305回 吭不死你不姓李第552回 夷人得困惑第461回 夺权第274回 官渡之战(下)第106回 掺沙子政策第253回 劫驾第340回 五个打一个第52回 刘明当官第282回 纵横第513回 公理第219回 李儒奇谋第273回 官渡之战(中)第243回 袁绍覆灭第256回 谣言第589回 明白人周瑜第183回 诈降第226回 北海信使第11回 腐败地主的幸福生活第466回 斩首行动第609回 神雷vs烈火第225 青楼联盟第84回 郭嘉的忠告第345回 屠杀第二百八十九 会佣兵中第521回 化工第86回 阴险的郭嘉第447回 碰壁第612回 悲壮第621回 是计不是计第210回 对决第363回 日月双轮第223回 添人进口第151回 绑票之争地三百一十六回 德才之争第488回 突飞猛进的吕布
第407回 直指本心第450回 潼关城破第162回 怕第565回 魏延要造反第344回 看戏第455回 圣战第382回 当忽悠遇到忽悠第565回 魏延要造反第496回 让诸葛亮震惊的蔡瑁第522回 神谋诸葛亮第87回 初战异族第604回 天下乱第128回 拐骗子龙第68回 民族融合和地方主义第542回 兵进阳平关第70回 礼节(下)第308回 坑不死你不姓李(四)第65回 刘明遇刺第190回 想上调,进军校第524回 群众力量第46回 埋伏?第509回 刘明的渴望第85回 幸存者的指控第593回 尽在山人掌握中第138回 破关第147回 谈笑间第203回 父亲的感情第536回 汉宁惊变第245回 恐惧的反应第609回 神雷vs烈火第219回 李儒奇谋第347回 狼骑兵的覆灭第462回 砸倒一切全无敌第292回 西征(上)第607回 首战泰山第8回 第一次人代会第198回 一年后第562回 鲁肃心虚第33回 岁在甲子第87回 初战异族第227回 一文钱憋倒英雄汉第341回 三个阵营第131回 何进谋逆第613回 刘明真正的主力方向第131回 何进谋逆第507回 山海东来第556回 魏延请战第433回 雏也要第344回 看戏第163回 拥护刘明的心愿第237回 张辽显神威第517回 僧道斗法第441回 阻击战第470回 程昱荐诸葛第627回 鲁肃提案第350回 大手笔第465回 钓鱼战第43回 红十字会第576回 诸葛亮做媒第28回 演武第620回 张飞怒第46回 埋伏?第461回 夺权第77回 张秀儿VS张飞第305回 吭不死你不姓李第552回 夷人得困惑第461回 夺权第274回 官渡之战(下)第106回 掺沙子政策第253回 劫驾第340回 五个打一个第52回 刘明当官第282回 纵横第513回 公理第219回 李儒奇谋第273回 官渡之战(中)第243回 袁绍覆灭第256回 谣言第589回 明白人周瑜第183回 诈降第226回 北海信使第11回 腐败地主的幸福生活第466回 斩首行动第609回 神雷vs烈火第225 青楼联盟第84回 郭嘉的忠告第345回 屠杀第二百八十九 会佣兵中第521回 化工第86回 阴险的郭嘉第447回 碰壁第612回 悲壮第621回 是计不是计第210回 对决第363回 日月双轮第223回 添人进口第151回 绑票之争地三百一十六回 德才之争第488回 突飞猛进的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