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四十三章 安西

一骑红尘踏碎清晨的宁静,灵州城内外心照不宣的和平,被汴梁过来的快驿打破。在通远军判官林中的建议下,董遵诲约陈德在凉州南门相会,却并没有将官家封官入朝的旨意直接交与陈德,而是当着两边数千军兵的面,当众宣喻,好叫陈德军中上下都晓得,岚州城中军兵家眷安危,全在陈德一人是否奉旨入朝而已。

回到营中,众将都默默无语。

半晌,李斯才打破沉默道:“河西千里之地,帝王基业,诸军新立,部落叛降不定,大人不宜轻身擅离。朝廷忌惮之心昭然若揭,此去汴梁如同舍身饲虎,大人三思。”他虽然是独身一人,但顾及再做诸将家小皆在岚州城内,也不好将阻止陈德入朝之意挑得太明。说完之后,尚且看了一看旁边于伏仁轨和辛古的脸色。

于伏仁轨见李斯看他,面色愈加难看,艰难地拱手秉道:“汴梁朝廷削藩之意,乃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居然舍得拿出朔方节度使的衔头出来招揽,其用心甚是险恶,大人一身安危系着我数万军兵生死存亡,值此乱世,妻离子散朝不保夕也是命数,大人不必以我等为念......”他有些逃避似的扭转头去,躲开陈德那逼视人心的目光。贤妻幼子的影像控制不住地浮上心头,于伏仁轨虽然全力压抑着心头的情绪,亦难将劝说言语再继续下去。

众将见地位甚高的于伏仁轨和李斯当先表态,也出声反对陈德奉诏入朝,但像史恭达、蒲汉姑等家眷皆在岚州的高级军官们,多少都有些言不由衷,话语间弥漫着一股沮丧之气。

“辛将军,你意下如何?”陈德见辛古闷坐一旁,一言不发,便主动问道。

辛古一愣,他乃是辽国皇帝的庖人出身,见惯了宫廷里的阴私狠毒,对陈德亲身入朝也很不看好,可是一念想留在岚州那婉约可怜的朱氏,劝阻陈德不要入朝的话语,无论如何也说不出来,正踌躇间,见陈德坚持要他表态,辛古抬头,眼底透出一股狠厉,沉声道:“给我一万骑,老辛拼了性命,也要救岚州。”声音仿佛被逼入绝境的一头狼王的嘶嚎。

“一万骑,”陈德若有所思地重复道,“沿途府州折氏,定难李氏,还有聚集在河东南面各州的大宋禁军,不下十数万精兵,都在打磨爪牙等着我军自投罗网,一万袍泽兄弟的性命,不可如此浪掷!”

“可是,”辛古满脸涨红,大声吼道,却没了下文,砰的一拳捶在面前木桌上。他知陈德所顾虑之事,自从取得河西后,原先对岚州势力并不关注的大宋立刻重视起来,沿途各镇都在全力防备,此刻要强行回援,打到矢尽弓折,将士拼光,亦未尝能够度过黄河。

陈德环视一遍众将,沉声道:“不必多说了,既然朝廷不吝朔方节度使官位,我又何妨去汴梁住个一年半载。这段时间,扫荡残敌余烬,巩固河西之地,还要拜托各位。”他伸出右手,制止了想要反对的李斯和张仲曜,看了看似乎如释重负,却有些惭色的于伏仁轨和史恭达等将,继续道:“吾离去之后,日常事务由辛将军代署,”他看了一眼辛古,又道:“若有四边番部挑衅,和谈开战这等大事,你同萧九、李斯、于伏、仲曜、佑通商量着制定应对之策,难以决断之处,便由仲曜飞鸽禀报与我。”他见众将都凛然听命,笑道:“只要你们为我看好河西这片基业,朝廷在解决东面战事之前,吾在汴梁,便稳如泰山。”

“大人放心,若是朝廷胆敢起歹心,我等拼掉性命也要...也要...”于伏仁轨话说到一半却忽然觉得再怎么说都是错,有些结结巴巴,众将颇有不满他口无遮拦触陈德霉头的,都以目相责。陈德笑道:“无妨,吾入朝之后,朝廷必定会想方设法向河西派遣官吏,点验兵马,你等切切不可因为心念着吾在汴梁为质,而屈从了朝廷的安排。记住,河西越是桀骜不驯,吾在汴梁便越是安全,待到时候合适,吾自然平安回返。”

陈德这么说并非毫无根据,按照常理判断,只要大宋君臣还算理智的话,在彻底击败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稳定帝国东部边疆之前,决不至于冒着西北糜烂的风险将自己诱杀在汴梁。当然,如果自己在汴梁天天发表“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之类的言论刺激赵炅的情况除外。

宋初两朝,凡是地方势力被削平被迫入朝的诸侯,几乎全都不得好死,而地方势力仍在的入朝诸侯,待遇则要好上很多。最典型的要数奉土入朝的李继奉,在献出定难军千里之地后,在汴梁优哉游哉地当寓公不说,居然还因为李继迁发动党项部族叛乱,朝廷记起来手上还有这个宝贝,巴巴地将他送回定难军去平乱。“若是在适当的时机,这帮猛人攻陷几个州府,杀几个贪官,不知朝廷会不会派我回河西招安?”陈德环视麾下众将,颇有些恶意的揣测着,“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不常有,将岚州的坛坛罐罐搬到河西之后,我还是觑个机会早点跑路吧。”

适才众将出言劝谏的时候,张仲曜与河西诸将都颇为识趣地安坐在一旁不发一语,直到陈德亲自定下方略,张仲曜方才缓缓道:“大人为保全这三军将士家小,舍身赴险,这等胸怀气魄,仲曜等肝脑涂地,无以为报。”旁边岚州系将领都暗暗点头,只是众将大都这番恩义铭感于心,不似张仲曜这般将膺服效忠之意宣之于外。

陈德却摆手道:“吾的家小亦在岚州,救人亦是救己。这种无聊言语,以后不得提起。”他原本没有施恩买惠的打算,不过形势格禁不得不如此。在他心目当中,再大的私恩,最终还是敌不过利益的诱惑,唯有根本利益捆绑在一起,再加上正确的信念和大义的感召,才能真正将一盘散沙凝聚成坚硬的岩石。是以虽然陈德毫不犹豫地决定亲身犯险,却不愿意任何一个将领因此对他感恩戴德。

张仲曜见他神情不似作伪,心中的七分钦佩顿时化为了九分,又道:“大人高义,末将佩服。”见陈德脸色已然有些不悦,又接道:“不过以末将所思,大人接受这朔方节度使的官职却有些不妥。”陈德本来想要再次喝止张仲曜,不要说这些吹捧的言语,涉及正题,便又凝神听下去。

张仲曜沉声道:“朔方节度使位高权重,非当世名臣不能居之。前朝任朔方节度使者,如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皆是朝廷柱石之臣,如今朝廷视大人,至多不过一外藩耳,赠以名爵,不过表安抚之意。朔方一镇控御西北,肃宗凭此龙兴,平灭安史之乱。虽然因为左近沦陷而声势大减,但在朝廷心中,分量仍然非同小可。想当年若是大人贸然领了朔方节度使,则朝廷猜忌之心更甚。”

他一边说,陈德一边点头,有的东西,能做不能说,虽然自己已经决定全力经营西北,但朔方节度使这面大旗,却过于招摇,唐肃宗在朔方镇登基为帝,梁太祖朱温也是做过朔方节度使的,也许在朝挺眼中,这朔方镇简直就是出军阀和乱世皇帝的地方,所以将朔方节度使的官衔虚置,即便是治所就在朔方的董遵诲,也只有地位较低的灵州巡检的名号。自己领了朔方镇的名号,赵炅每次看到自己,肯定都会想起李亨和朱温,一个是囚禁了老子夺得皇位,一个是杀了两个恩主登的龙庭。说不定哪天不爽了,直接伸个手指头把自己碾死在汴梁再说。不得不说,颇有些文人气质的赵炅是干得出这种事情的。

“仲曜为大人计,为我河西百万军民计,请大人上表推辞朔方节度使之位,要求改授安西节度使,因为西域板荡,诸军暂且就食凉、灵二州,为朝廷捍御西北,向西开疆拓土。”张仲曜说完便退到一旁,众将出身行伍,大都不太明白朔方节度使和安西节度使这两者之间的细微区别,便都不说话,静静地等待陈德决断,满场只闻粗细不一的呼吸之声。

陈德细细琢磨张仲曜的提议,确实不错。和声名狼藉的中原各镇不同,安西四镇在史书上简直就是忠臣良将的代名词,别的不说,忠于朝廷,不打内战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安西四镇将士,开元天宝前与突厥、回鹘、吐蕃、阿拉伯人角逐于西域瀚海之间,断头洒血,为朝廷开疆拓土万里。安史之乱,朝廷一纸诏书,四镇将士万里回援,前赴后继,高仙芝封长清问斩于潼关,李嗣业战死邺城,段秀实死于兵乱。

所谓人心如秤,如今的安西四镇故地虽然沦为异域,但四镇将士的忠肝义胆却给中原朝廷和百姓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奇兵不在众,万马救中原。谈笑无河北,心肝奉至尊。孤云随杀气,飞鸟避辕门。竟日留欢乐,城池未觉喧”就是对安西四镇官兵的真实写照。

第六章 陪审四十二章 主母四十六章 笑谈十五章 夺门二十三章 辱使四十一章 潜伏十一章 决断七十章 仓惶十一章 决断十七章 完胜四十三章 安西二十九章 连横十七章 完胜十八章 同仇第十八章 误解四十五章 根基第三章 相府四十五章 胡旋第十三章 团练二十三章 文战第九章 小寒第十六章 雍熙二十六章 坚壁二十一章 斩首第九章 敢重任四十六章 笑谈二十七章 乱局六十六章 太祖二十三章 归义五十三章 大胜二十五章 意气六十九章 三百三十二章 上元三十二 运筹外篇:上三军之承影袍泽 教戎军二十九章 弃子四十四章 伏兵四十五章 胡旋四十一章 沙场第十章 诛心第十五章 驰猎六十九章 三百四十四章 战象六十三章 折现二十九章 覆巢第十八章 误解九十七章 无敌遏住需求的文明一 家国天下三十一章 远虑十九章 雷霆三十六章 内应第七章 劫粮十四章 誓师二十二章 天时二十二章 国贼第九章 陆权二十三章 辱使九十章 屯田第十章 诛心六十一章 试胆三十一章 骤雨六十七章 穴攻八十七章 边军三十八章 遭遇第八章 察奸第十四章 藏富十四章 春分第六章 冬至三十三章 邀战第四章 学徒二十九章 覆巢四十四章 伏兵五十八章 宝刀三十一章 胡汉十九章 箭阵二十六章 坚壁九十章 屯田十四章 蜃楼十八章 痴人语三十章 承影二十九章 中坚二十章 争短长三十五章 拔刀十六章 女史邀三十五章 龙升十八章 震怒三十四章 迎战三十章 佛血五十一章 弃城八十九章 军心三十七章 顿兵第一章 西行二十七章 取经六十一章 试胆二十三章 归义七十八章 焚城二十二章 和亲四十二章 主母
第六章 陪审四十二章 主母四十六章 笑谈十五章 夺门二十三章 辱使四十一章 潜伏十一章 决断七十章 仓惶十一章 决断十七章 完胜四十三章 安西二十九章 连横十七章 完胜十八章 同仇第十八章 误解四十五章 根基第三章 相府四十五章 胡旋第十三章 团练二十三章 文战第九章 小寒第十六章 雍熙二十六章 坚壁二十一章 斩首第九章 敢重任四十六章 笑谈二十七章 乱局六十六章 太祖二十三章 归义五十三章 大胜二十五章 意气六十九章 三百三十二章 上元三十二 运筹外篇:上三军之承影袍泽 教戎军二十九章 弃子四十四章 伏兵四十五章 胡旋四十一章 沙场第十章 诛心第十五章 驰猎六十九章 三百四十四章 战象六十三章 折现二十九章 覆巢第十八章 误解九十七章 无敌遏住需求的文明一 家国天下三十一章 远虑十九章 雷霆三十六章 内应第七章 劫粮十四章 誓师二十二章 天时二十二章 国贼第九章 陆权二十三章 辱使九十章 屯田第十章 诛心六十一章 试胆三十一章 骤雨六十七章 穴攻八十七章 边军三十八章 遭遇第八章 察奸第十四章 藏富十四章 春分第六章 冬至三十三章 邀战第四章 学徒二十九章 覆巢四十四章 伏兵五十八章 宝刀三十一章 胡汉十九章 箭阵二十六章 坚壁九十章 屯田十四章 蜃楼十八章 痴人语三十章 承影二十九章 中坚二十章 争短长三十五章 拔刀十六章 女史邀三十五章 龙升十八章 震怒三十四章 迎战三十章 佛血五十一章 弃城八十九章 军心三十七章 顿兵第一章 西行二十七章 取经六十一章 试胆二十三章 归义七十八章 焚城二十二章 和亲四十二章 主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