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挽回民心--文咸之治

上回说到,因为政治权力斗争的失败,「中国通」戴维斯总督黯然离场。

砵甸乍和戴维斯首两任总督,都为香港带来很多建设和发展。

但他们二人都不约而同:

在一片唾骂声中离去。

他们也不想的,毕竟他们也做了很多事情建设香港,有血有泪。

但始终,他们所推行的措施得罪部分利益集团,所以他们都不太得民心。

但第三位接任港督一职的文咸爵士不同。

他似乎是一位得到比较高支持度的港督。

文咸的港督任期为1848年3月21日—1854年4月13日。

他的任期内,中国也发生了两件大事:

道光帝驾崩,咸丰帝上台;洪秀全成立太平天国。

这两件事的发生时间相当接近,前者发生在1850年,后者发生在1851年。

道光帝仿似将一个烂摊子丢给他的下任,咸丰帝接手时还仅是19岁的小孩。

加油吧!咸丰帝!这是历史交给你的考验!勇敢去面对吧!

太平天国的发展,下一章我会聊到,因为它与香港也有一些关系。

好了,我们将焦点放到文咸港督。

文咸一上台,做了三件大事,挽回民心:

一件是,将自己的薪水暂缓发放!

老百姓:文咸万岁!

一件是,将前任港督戴维斯所留下的不合理税项全部取消!

英商:文咸万岁!

另一件是,他在定例局委任两名太平绅士为非官守议员。

什么意思呢?

这里有两点需要解释。

首先,太平绅士是由港督委任民间人士,担任维持社区安宁、防止非法刑罚的职衔。

这个制度,在中国并没有,主要来源自英国。

自砵甸乍时期开始,港督便会委任一些人担任这个职位。

你可别想着什么人都有机会,一开始能担任这个职位的,全属英国洋人。

直至1878年伍廷芳被委任,才有了华人担任太平绅士的先例。

英殖民统治结束后,香港特区维持了这个制度,所以你会听到现时还有什么什么太平绅士,这就是由1843年香港开埠留到现在的。

现在定例局可由非官职的太平绅士担任议员,反映了定例局不再全部是政府机关的人,立法机关也能有其他派别代表。

这很大程度上安抚了其他在港的英国人。

非官守太平绅士:文咸万岁!

然后呢,文咸着手搞社会建设。

1848年11月,文咸建成了香港第一所公立医院。

你别简单小看这件事情!因为当时香港的医疗设备是十分落后的!

而且卫生情况非常差!

1843年,英军驻港卫戍部队中有近百分二十五的人死于疟疾!

1850年,香港一年有百分之十的欧裔居民染病死亡!

所以有公立医院的出现,对香港的公共卫生是很有帮助!

除此之外,文咸也兴建了港督府。

什么?港督府也算是社会建设?他自己私心是吧?

说老实话,我也觉得是他自己的私心,毕竟港督府除了他还有谁能享用?

但话说就是这么有趣,就是除了他,继任的港督都能享用。

因为在港督府建成之时(1855年),他已经卸任。

这个建设后来回归改为「礼宾府」,即现在特首居住的地方。

所以,港督府也算是一个「良心建设」吧?毕竟它能惠泽后人。

另外,文咸更开启了一个大型计划:

「文咸填海计划」!

正所谓香港「山多平地少」,文咸也留意到土地不足的问题!

「那就填海解决吧!」

什么?不是有那些维护环境卫生的环保人士吗?填海不是破坏自然生态吗?他们没跑出来反对?

傻瓜,二百年前的香港,哪有什么时间去想环保?环保是这近几十年才有的概念。

但这样说,就算不想到环保的问题,二百年前的香港,要去填海,也是浪费人力物力。

文咸是基建狂魔吗?

也不是,文咸只不过是顺水推舟。

因为在他提议这个计划的前一年,皇后大道中北面的房屋发生大火。

而且这个不是简单的火种,它一烧起上来,烧了四百多座房,造成三十多人死亡。

没办法,旧时候的香港还没有健全的防火设施,居民的居住环境往往很简陋,所以一大火上来,往往「火烧连环」。

好了,火烧完了,剩下的瓦砾,怎么处理?剩下的无家可归市民怎么办?

「那就将瓦砾推到附近岸头,填海造地吧!」

不得不说,文咸是有点小聪明,这样既化解了瓦砾的处理问题,又能安置失去家园的居民,又不会激起百姓对填海造地劳民伤财的反对!

所以,大家现在去到上环及中环西部沿岸,即文咸东街、苏杭街及摩利臣街一带,就是文咸填海填出来的!

这个填海计划,是香港史上的第一个填海工程!后来香港的不断填海造地,也是在学习文咸!

好了,地是填了出来。

但别说笑,文咸又遇到一个头痛的问题:

香港很多地都没英商想买来发展!

笑了,如果笔者有能力穿越到二百年前,必定将港岛地段的土地,有多少扫多少。

港岛嘛,不是遍地黄金是啥?

但二百年前的香港,大家对这个地段都没有信心,毕竟什么都没弄好,只是在开埠初期。

而且还存在很大的治安问题!

大家还记得张保仔吗?张保仔当时投降清廷,大家都乐滋滋的。

但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徐亚保和十五仔继张保仔之后,成为香港势力最大的华南海盗!

更甚者是,海盗这一行,也引来外国人的兴趣!

文咸年间,居然有英籍海盗洗势葡籍商船,这不就是「洋鬼打洋鬼」吗?

这些海盗问题,也是搞到清政府很难受啊!

但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英人与清廷本来是仇敌,因大家都有共同敌人,笑死,现在竟然合作,共同剿敌!

「人来啊!凡能捉拿徐亚保本人者,赏五百磅!捉获其他榜上有名的凶犯,每名赏一百大洋!」(张连兴:《香港二十八总督》)

在文咸的大举扫荡下,海盗问题算是解决了下来。

治安问题是解决了,但英商对于买地仍不放心。

其实早在砵甸乍的年代,砵甸乍已有卖地的打算。

因为卖地对港府来说,就是一个无本生利的生意,卖了地出去,港府可以赚一笔;英人在买地后盖房子,港府又可以持续性地征收他们的物业税、地税和差饷。

即使到了现在,卖地仍然是港府最大收入来源之一,占收入的两成多。

但商人始终是商家头脑,他们觉得买地不安全。

「你们都没有设立土地使用年期!我怎知道你什么时候收回土地?」

好吧,砵甸乍让步,将土地使用年限改为75年。

「75年?太短了吧!再延长多点!」

当时砵甸乍已卸任,接任戴维斯不肯延长。

「你不延长那我们就不买了!」

文咸接任,非常慷慨:

「各位稍安勿躁,我将土地使用权延长至999年,各位客官意下如何?」

大疯狂了吧?999年?那不就是永久使用的意思?

叫文咸为「慷慨」先生实在不过份。

文咸不是傻的,他是参考了当时同时是英国殖民地的新加坡,他们政府便是将土地延长使用权至999年,结果卖地非常成功。(张连兴:《香港二十八总督》)

有了新加坡的先例,文咸去推行相关措施时,也就更有信心了。

结果,英商非常满意文咸的做法,很快便将政府的卖地一扫而空,港府赚个盆满钵满,英商也买了这些地去兴建很多楼宇建筑。

文咸的管治手腕确实有一手,怪不得他能成为民望相对高的港督!

文咸管治香港之时,经常不在香港,因为他同时身兼全权公使及商务总监,经常奔波两地。

而且1852年3月至1853年2月期间,他也曾因病而回英休养。

但即使是这样,也没有影响英人对他的评价!

香港史专家安德葛认为文咸具有亲和力,而且是「首位模范港督」!(George Beer Endacott:《A History of Hong Kong》)

现在香港的上环两条街道文咸东街、文咸西街,便是以文咸的名字命名,这里后来成为南北行的其中一个集中地,专卖药材、山珍海味,直到现在!

另外,香港西半山至西营盘也有条街叫「般咸道」,非常窄和斜,据说也是纪念文咸的!

第六章:葡先生連環不幸事件第三十七章:華愛洋憎的軒尼詩第二十六章:道不同不相為謀--太平天國(下)第十七章:英國備戰第十五章:虎門銷煙第二十三章:挽回民心--文咸之治第十八章:邊談邊打--鴉片戰爭(上)第三十五章:麥當奴叔叔為大家帶來「歡樂」第六章:葡先生連環不幸事件第二十二章:富爭議的「中國通」--戴維斯之治第十九章:清廷戰敗--鴉片戰爭(中)第二十七章:打仗前哨--亞羅號事件第七章:葡萄牙!退去吧!--屯門海戰第三十三章:對英人早期的管治作個簡單概括吧!第二十七章:打仗前哨--亞羅號事件第三十八章:明哲保身之路--寶雲之治(上)第三十三章:對英人早期的管治作個簡單概括吧!第十章:復界後的那些海盜事兒第十一章:海賊王--張保仔 (上)第二十章: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鴉片戰爭(下)第三十七章:華愛洋憎的軒尼詩第二十三章:挽回民心--文咸之治第三十章:風聲鶴唳的1850年代--英國人的天下第二十八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二次鴉片戰爭(上)第二十七章:打仗前哨--亞羅號事件第三十七章:華愛洋憎的軒尼詩第十四章:鴉片入侵中國第三十三章:對英人早期的管治作個簡單概括吧!第三十七章:華愛洋憎的軒尼詩第四章:葡萄牙人來了第二十七章:打仗前哨--亞羅號事件第十一章:海賊王--張保仔 (上)第二十七章:打仗前哨--亞羅號事件第四章:葡萄牙人來了第三十七章:華愛洋憎的軒尼詩第三十四章:行動雷厲風行的年輕人--老羅便臣之治第八章:最後的掙扎--茜草灣之戰第二十一章:香港開埠--砵甸乍之治第十六章:推倒最後一根稻草--林維喜案第十五章:虎門銷煙第十二章:舊時代的落幕--張保仔(下)第二十四章:金玉其外--太平天國(上)第三十七章:華愛洋憎的軒尼詩第十九章:清廷戰敗--鴉片戰爭(中)第五章:朝貢第十三章:英國人來見中國皇帝了第七章:葡萄牙!退去吧!--屯門海戰第十七章:英國備戰第十三章:英國人來見中國皇帝了第十四章:鴉片入侵中國第二十四章:金玉其外--太平天國(上)第二十四章:金玉其外--太平天國(上)第四章:葡萄牙人來了第十五章:虎門銷煙第十六章:推倒最後一根稻草--林維喜案第二十二章:富爭議的「中國通」--戴維斯之治第三十章:風聲鶴唳的1850年代--英國人的天下第三十八章:明哲保身之路--寶雲之治(上)第二十六章:道不同不相為謀--太平天國(下)第七章:葡萄牙!退去吧!--屯門海戰第五章:朝貢第二十章: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鴉片戰爭(下)第三章:回歸中原統治第三十五章:麥當奴叔叔為大家帶來「歡樂」第三十二章:見多識廣的老狐狸--寶靈之治第七章:葡萄牙!退去吧!--屯門海戰第二十七章:打仗前哨--亞羅號事件第一章:南蠻入侵第八章:最後的掙扎--茜草灣之戰第十五章:虎門銷煙第二十六章:道不同不相為謀--太平天國(下)第一章:南蠻入侵第二十四章:金玉其外--太平天國(上)第五章:朝貢第三十七章:華愛洋憎的軒尼詩第一章:南蠻入侵第十二章:舊時代的落幕--張保仔(下)第三十八章:明哲保身之路--寶雲之治(上)第六章:葡先生連環不幸事件第七章:葡萄牙!退去吧!--屯門海戰第九章:遷界令第十八章:邊談邊打--鴉片戰爭(上)第二十四章:金玉其外--太平天國(上)第三十四章:行動雷厲風行的年輕人--老羅便臣之治第十六章:推倒最後一根稻草--林維喜案第九章:遷界令第十四章:鴉片入侵中國第十四章:鴉片入侵中國第七章:葡萄牙!退去吧!--屯門海戰第二十二章:富爭議的「中國通」--戴維斯之治第九章:遷界令第二章:更能消幾番風雨--南越割據第三十五章:麥當奴叔叔為大家帶來「歡樂」第十七章:英國備戰第五章:朝貢第二十四章:金玉其外--太平天國(上)第三十六章:下一站,堅尼地城--堅尼地之治第十九章:清廷戰敗--鴉片戰爭(中)第七章:葡萄牙!退去吧!--屯門海戰第三十三章:對英人早期的管治作個簡單概括吧!
第六章:葡先生連環不幸事件第三十七章:華愛洋憎的軒尼詩第二十六章:道不同不相為謀--太平天國(下)第十七章:英國備戰第十五章:虎門銷煙第二十三章:挽回民心--文咸之治第十八章:邊談邊打--鴉片戰爭(上)第三十五章:麥當奴叔叔為大家帶來「歡樂」第六章:葡先生連環不幸事件第二十二章:富爭議的「中國通」--戴維斯之治第十九章:清廷戰敗--鴉片戰爭(中)第二十七章:打仗前哨--亞羅號事件第七章:葡萄牙!退去吧!--屯門海戰第三十三章:對英人早期的管治作個簡單概括吧!第二十七章:打仗前哨--亞羅號事件第三十八章:明哲保身之路--寶雲之治(上)第三十三章:對英人早期的管治作個簡單概括吧!第十章:復界後的那些海盜事兒第十一章:海賊王--張保仔 (上)第二十章: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鴉片戰爭(下)第三十七章:華愛洋憎的軒尼詩第二十三章:挽回民心--文咸之治第三十章:風聲鶴唳的1850年代--英國人的天下第二十八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二次鴉片戰爭(上)第二十七章:打仗前哨--亞羅號事件第三十七章:華愛洋憎的軒尼詩第十四章:鴉片入侵中國第三十三章:對英人早期的管治作個簡單概括吧!第三十七章:華愛洋憎的軒尼詩第四章:葡萄牙人來了第二十七章:打仗前哨--亞羅號事件第十一章:海賊王--張保仔 (上)第二十七章:打仗前哨--亞羅號事件第四章:葡萄牙人來了第三十七章:華愛洋憎的軒尼詩第三十四章:行動雷厲風行的年輕人--老羅便臣之治第八章:最後的掙扎--茜草灣之戰第二十一章:香港開埠--砵甸乍之治第十六章:推倒最後一根稻草--林維喜案第十五章:虎門銷煙第十二章:舊時代的落幕--張保仔(下)第二十四章:金玉其外--太平天國(上)第三十七章:華愛洋憎的軒尼詩第十九章:清廷戰敗--鴉片戰爭(中)第五章:朝貢第十三章:英國人來見中國皇帝了第七章:葡萄牙!退去吧!--屯門海戰第十七章:英國備戰第十三章:英國人來見中國皇帝了第十四章:鴉片入侵中國第二十四章:金玉其外--太平天國(上)第二十四章:金玉其外--太平天國(上)第四章:葡萄牙人來了第十五章:虎門銷煙第十六章:推倒最後一根稻草--林維喜案第二十二章:富爭議的「中國通」--戴維斯之治第三十章:風聲鶴唳的1850年代--英國人的天下第三十八章:明哲保身之路--寶雲之治(上)第二十六章:道不同不相為謀--太平天國(下)第七章:葡萄牙!退去吧!--屯門海戰第五章:朝貢第二十章: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鴉片戰爭(下)第三章:回歸中原統治第三十五章:麥當奴叔叔為大家帶來「歡樂」第三十二章:見多識廣的老狐狸--寶靈之治第七章:葡萄牙!退去吧!--屯門海戰第二十七章:打仗前哨--亞羅號事件第一章:南蠻入侵第八章:最後的掙扎--茜草灣之戰第十五章:虎門銷煙第二十六章:道不同不相為謀--太平天國(下)第一章:南蠻入侵第二十四章:金玉其外--太平天國(上)第五章:朝貢第三十七章:華愛洋憎的軒尼詩第一章:南蠻入侵第十二章:舊時代的落幕--張保仔(下)第三十八章:明哲保身之路--寶雲之治(上)第六章:葡先生連環不幸事件第七章:葡萄牙!退去吧!--屯門海戰第九章:遷界令第十八章:邊談邊打--鴉片戰爭(上)第二十四章:金玉其外--太平天國(上)第三十四章:行動雷厲風行的年輕人--老羅便臣之治第十六章:推倒最後一根稻草--林維喜案第九章:遷界令第十四章:鴉片入侵中國第十四章:鴉片入侵中國第七章:葡萄牙!退去吧!--屯門海戰第二十二章:富爭議的「中國通」--戴維斯之治第九章:遷界令第二章:更能消幾番風雨--南越割據第三十五章:麥當奴叔叔為大家帶來「歡樂」第十七章:英國備戰第五章:朝貢第二十四章:金玉其外--太平天國(上)第三十六章:下一站,堅尼地城--堅尼地之治第十九章:清廷戰敗--鴉片戰爭(中)第七章:葡萄牙!退去吧!--屯門海戰第三十三章:對英人早期的管治作個簡單概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