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拜认干亲

前文

昨晚下了雨,早上的空气很湿润,早风吹起,夹着些许凉意。

菜园里的番茄红艳艳,沾着几缕水丝,显得生机勃勃,却被一只手摘了下来,轻轻放在篮子里。那是一个老奶奶,年逾八旬,却是身体硬朗,摘了几个番茄,又摘了一把青菜,这才离开菜园子。拐个弯进入旁边的院落,把青菜放在池子里,打开水龙头清洗干净手脚上的泥巴,也许是乏了累了,便轻躺在旁边大树下的藤椅上。

一会却听到儿子嚷嚷着走进来:

“妈,妈,太平镇挖出一个抗日战场,都上电视了,我开电视给你看。”说完快步走进屋里,手里的猪肉往饭桌上一扔,就去打开电视,调到本地电视台,果然在播放这新闻:

“……挖掘保护工作继续进行。据悉,这个鱼塘是村民私人挖掘用于养殖,后续的安置处理由县**和村民协商决定。另外,这是我县发现的第六个抗日战场遗址,说明我县人民在抗日时期做出了极为重大的贡献与牺牲。后续的新闻我台将持续关注。”

老奶奶看着新闻,泪眼婆娑。

“妈,别难过了,现在不打仗了。我去准备东西,下午去祭拜一下。”

诸事准备妥当已近中午。

一小孩跑进村里的娱乐中心,大声喊道:“爸爸爸爸,爷爷叫你回去,车祖母去太平镇,说是那里又挖出一个打鬼子的战场。”

“怎么那么多战场啊!多少年的老黄历了还念叨,中日都建交几十年了。叫你妈车去——发财碰,红中!”

小孩闻言便跑回去了。

天空有些阴沉,湿嗒嗒的马路上,一个妇女开着一辆三轮摩托车,载着一个八旬老妇和一个六旬老汉开往太平镇。几经打听便来到了战场遗址,那是个两亩多大小的鱼塘,已经挖了一米多深了,底面还积了一层水,边上有不少人在看热闹。

下了车来,几人便找了一处偏地,用泥土简单堆了一个坟头,拿出一块木碑插上,上面用毛笔写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字,又在木碑两边各放一张照片——左边是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的讲话,右边是天安门前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然后拿出香烛酒菜等祭品摆上,诸事准备妥当要祭拜时,边上已经围了不少村民,于是大家一起祭拜。

祭拜之后,老汉念及老母劳累,便搀扶着她坐在一块石头上面休息,众人跟着围过来,其中一男子问道:

“老婆婆,您也是从抗日年间走过来的么?我爷爷二九年的,现在身体还算硬朗!”

“是哩!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老婆婆哭咽着说,泪眼模糊,看着不远处的树,隐隐约约。

正文

这几天天气很好,阳光也是暖的,风轻轻吹来,村头的大榕树又添了几分绿。

五六个老人倚着石头,正懒懒的晒太阳,脚边两个岁大的幼儿在爬来爬去,一个更大点的则摆弄着小短腿,摇摇晃晃地走着,还不时的咯咯笑,稍微走得快些却噗的摔倒了,然后哇的哭起来,惹的旁边两幼儿也莫名其妙的跟着哭。边上老人瞄了一眼,又懒懒的合上眼,说:“听说山娃这次请的是镇上的神婆?”

“是的咧,二婆子不好使。”旁边一老人接话道。

“赖命啊,他死两个,可牛娃家五个可都活了。”

“是咧,换了好,总要保住这点香火的。”

老人不再接话,挪了一下身子,紧了紧身上的烂麻衣,又眯起来了。没一会却听到稀疏的人声,由远及近,很快便看见几个人从屋角拐出来,其中就有李山和他婆娘。

“祈福时一定要心诚,树神听得见咧!”一个穿着宽旧道袍的胖婆子一本正经的交待着。

“诚着咧诚着咧!”李山赶紧说道。

“一会可别胡乱说话,冲撞了树神是要遭罪的。”

“可不敢乱说咧!”

神婆又絮叨了几句,使得李山更是紧张,好似肩头的担子又重了几分。连得边上的婆娘抱着婴儿不觉得也紧了紧。

不多会就到了榕树下,神婆直接走到选好的位置,停了下来,左右张望着。李山夫妇也停住了,不敢多走一步,担子也还担着,一脸肃穆等着下一步指示。树边的老人也不上前搭话,只把地上几个幼儿抱着离远一点,立在那里看——也许镇上的法术有什么新奇呢?一个幼儿哇的哭起来,老人赶紧哄着,好一会还不见停,只好抱着走开,转个屋角,不见了。

“孩子抱这来——担过来,桌子放这里,要放平。”神婆吩咐道,然后打开手里的布袋,取出香烛等物。

放平桌子后,李山顺手去拿另一头竹筐里的东西,就要碰到竹筐时却悚然一惊,迅速收手,垂着,又瞄了一眼榕树,站得规规矩矩。

神婆看在眼里,心里觉得好笑,脸上却满是肃穆认真。摇了两下桌子,果然平整,这才亲自去拿出竹筐里的事物,却是一盘熟鸡肉,一盘熟猪肉和五碗米饭,另外还有一竹筒酒几个酒杯在桌上摆放整齐了,神婆拿出一个小铜香炉放最前面,又拿蜡烛递过去:

“点燃它,地上敬一对,香炉敬一对。”

李山赶紧接过来用火柴点燃,地上一对,香炉一对,插完后又规规矩矩的立着。

“香,点燃上在树神四周。”神婆又吩咐道。

如此又忙了许久,神婆脸上越发的肃穆,动作也越发的讲究。李山听从吩咐,不敢有丝毫违逆。接着神婆拿出一个小铜铃,一边摇一边吟唱:

“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呦,请停一停咧听一听:今有上石镇南庄村村民李山夫妇,老实善良,六年前生得大儿,两岁不到便因病夭折,三年前又生得二儿,未曾足岁又病死离去。李家香火一度断绝,幸得菩萨慈悲,今又生得三儿,延续香火。今日满月,点烛焚香,拜谢菩萨,望菩萨慈悲,保佑他平平安安,健康长寿。”

一段唱完,神婆继续摇铃,嘴唇开合,却没有声音,似乎在吟诵经文。好一会才停下来,拿出一个签筒,郑重的放在桌子上,说:

“村民李山,菩萨慈悲心肠,念你心诚,答应保佑你儿,现赐下名字。你现在过来抽一支签。”

李山一听,满脸狂喜,小跑过来一把抓过签筒,摇下一根,立刻捡起来递给神婆。

“长生”,神婆看了一眼,认真说道:“好名字,以后三儿就叫李长生,观音菩萨保佑,必定健健康康,长命百岁。”

“观音菩萨大慈大悲,谢谢保佑,谢谢保佑!”李山说着说着竟呜呜的哭了,连着旁边的婆娘也哭咽起来,却是憋着声音,想是怕惊醒怀里的儿子。

等他们哭了一会,神婆开口说:“好了好了,菩萨保佑,放心吧。现在拜树神,莫误了时辰。”然后拿出一小扎香点上,再拿起铜铃,又开始唱:

“树神啊你保一方,今有李长生年幼弱小,望你收做干儿子,保佑他身体健康,长命百岁。薄酒淡饭,请不要嫌弃,以后逢年过节再来侍奉——李山,你们过来给树神敬酒。”

敬完酒,两人又退回去。神婆围着榕树转圈,一边摇铃一边念叨着什么,却是听不清。好一会才停在树左边,叫李山过来挖出个尺多深的小坑,又拿出三枚铜钱和些许白米等物放下去,诸事完毕后拿出一根绣花针和一张黄表纸,上面写着生辰八字,说:“你们过来,扎一下孩子的手指,在八字上滴点血。”

李山一愣,转头看了一眼儿子,嘴唇微动,似乎想说什么,却又什么也没有,接过了针。转身要扎,却发现媳妇抱得紧紧的,一双小手也不知藏哪去了。瞪了她一眼,又费了老大劲才扎出血滴上。

一见事毕,李家媳妇急急把手指吮着,看着儿子哇哇大哭,自己也是眼泪汪汪,却没哭出声来,一会又直接撩开衣服,哺喂儿子。

把八字放进坑里,神婆连接着又是敬酒又是唱跳的,过了好一会总算停下来了,说道:

“树神应下了,放心吧!记得三天后你们带着孩子过来还愿,莫忘记了——收拾一下回去吧!”

诸事妥当,李山挑起担子,看了一下吃奶的儿子,长舒一气,路上的阳光也越发温暖。

五 叛徒五 叛徒五 叛徒五 叛徒四 藏身匪窝二 惨遭横祸二 惨遭横祸二 惨遭横祸四 藏身匪窝五 叛徒五 叛徒六 伤亡惨重三 中计暴露一 拜认干亲三 中计暴露三 中计暴露三 中计暴露四 藏身匪窝六 伤亡惨重三 中计暴露六 伤亡惨重六 伤亡惨重六 伤亡惨重三 中计暴露四 藏身匪窝三 中计暴露三 中计暴露三 中计暴露二 惨遭横祸三 中计暴露二 惨遭横祸六 伤亡惨重二 惨遭横祸五 叛徒二 惨遭横祸一 拜认干亲六 伤亡惨重一 拜认干亲三 中计暴露一 拜认干亲二 惨遭横祸五 叛徒四 藏身匪窝三 中计暴露二 惨遭横祸三 中计暴露四 藏身匪窝三 中计暴露六 伤亡惨重五 叛徒五 叛徒六 伤亡惨重五 叛徒六 伤亡惨重二 惨遭横祸三 中计暴露四 藏身匪窝三 中计暴露二 惨遭横祸四 藏身匪窝六 伤亡惨重一 拜认干亲一 拜认干亲一 拜认干亲三 中计暴露五 叛徒六 伤亡惨重四 藏身匪窝二 惨遭横祸二 惨遭横祸六 伤亡惨重二 惨遭横祸五 叛徒二 惨遭横祸六 伤亡惨重四 藏身匪窝一 拜认干亲一 拜认干亲四 藏身匪窝一 拜认干亲五 叛徒三 中计暴露四 藏身匪窝四 藏身匪窝五 叛徒六 伤亡惨重一 拜认干亲二 惨遭横祸一 拜认干亲四 藏身匪窝五 叛徒二 惨遭横祸五 叛徒三 中计暴露三 中计暴露一 拜认干亲
五 叛徒五 叛徒五 叛徒五 叛徒四 藏身匪窝二 惨遭横祸二 惨遭横祸二 惨遭横祸四 藏身匪窝五 叛徒五 叛徒六 伤亡惨重三 中计暴露一 拜认干亲三 中计暴露三 中计暴露三 中计暴露四 藏身匪窝六 伤亡惨重三 中计暴露六 伤亡惨重六 伤亡惨重六 伤亡惨重三 中计暴露四 藏身匪窝三 中计暴露三 中计暴露三 中计暴露二 惨遭横祸三 中计暴露二 惨遭横祸六 伤亡惨重二 惨遭横祸五 叛徒二 惨遭横祸一 拜认干亲六 伤亡惨重一 拜认干亲三 中计暴露一 拜认干亲二 惨遭横祸五 叛徒四 藏身匪窝三 中计暴露二 惨遭横祸三 中计暴露四 藏身匪窝三 中计暴露六 伤亡惨重五 叛徒五 叛徒六 伤亡惨重五 叛徒六 伤亡惨重二 惨遭横祸三 中计暴露四 藏身匪窝三 中计暴露二 惨遭横祸四 藏身匪窝六 伤亡惨重一 拜认干亲一 拜认干亲一 拜认干亲三 中计暴露五 叛徒六 伤亡惨重四 藏身匪窝二 惨遭横祸二 惨遭横祸六 伤亡惨重二 惨遭横祸五 叛徒二 惨遭横祸六 伤亡惨重四 藏身匪窝一 拜认干亲一 拜认干亲四 藏身匪窝一 拜认干亲五 叛徒三 中计暴露四 藏身匪窝四 藏身匪窝五 叛徒六 伤亡惨重一 拜认干亲二 惨遭横祸一 拜认干亲四 藏身匪窝五 叛徒二 惨遭横祸五 叛徒三 中计暴露三 中计暴露一 拜认干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