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 饱饱饭店

《大山之子》——第一部 笑笑书场

第25节 饱饱饭店

自打“快来茶馆”更名“笑笑书场”,由吴名主讲,搞起说书来,咱这生意,就没歇过火。

当然了,虽说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却总是弯的。咱笑笑书场,也曾遭过不少磨难,历经过不少波折,甚至有几次,差点儿折戟沉沙。

关二爷那么神勇,不也走过麦城?何况我乎?

但是,由于我们勇于改革,开拓进取,及时迎合顾客心理,更新经营理念,改革管理模式,总体上来说么,过得去。哈哈,过得去。

整个响水街场,从南数到北,从东数到西,共有十二家茶馆哩。自打笑笑书场开张,便有八家茶馆,学了咱的模式,说起书来。但那主讲者,能与咱家吴名相提并论么?

所以么,别家茶馆,别家书场,基本都没能挺过来,纷纷地名落孙山,关门大吉啰,唯咱笑笑书场,一直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笑傲江湖。

那位老哥说得好啊。较起真来,咱笑笑书场,可是整个响水街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何谓吃螃蟹?这是时下流行世界的新词汇,大意么,据我猜测,估计,可能,是指把握了市场规律,迎合了顾客的消费预期,狠狠地,大赚特赚了一把。

这意思,对不对,其实,我也心里没底。反正,我是不明白,那螃蟹,有啥可吃?趴着,背着个坚壳;翻个身,伸开八支爪,浑身上下,里里外外,除了骨头还是骨头。就是用了牙签,细细地剔,也整不出几钱肉味来,还不够塞牙缝。你说你说,有啥吃头?我就真不明白,咋就贬义褒用,谓之“吃螃蟹”呢?

但是,然而,既然全世界都流行,咱也只好赞同老哥这说法了。反正,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咱笑笑书场,走在了改革开放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上。

有了节余,哦,按照经济学的基本用语,有了剩余价值,哦,就是经商开厂赚了钱,腰包鼓了起来,烦恼也就多了起来。你想,你想想,这剩余价值,哦,又打胡乱说了,这赚来的钱,如何处置,方为上上之策?

经咱冥思苦想,深谋远虑,又经四人大会集体决策,咱得投资呀。对头,把这多出来的钱,投资出去,既规避了市场风险,又保证了资本的增值。

于是,便有了“饱饱饭店”。

我们响水镇的街场,房屋结构大体相同,全木结构,木梁木柱木楼木板壁,一楼一底,楼上住家,楼下作铺面,每个铺面四十至六十平方左右。也有两三间铺面通连在一起,便是大铺面了。

隔壁古家,家主古兆龙,老实巴交一老头;娶妻古鲁氏,老实巴交一农妇。

шшш.TTκan.c o

这老实巴交的老两口,生育了三子,却都极不老实巴交。

长子古思金,小学未毕业,便弃了学业,闯荡起世界来。据说,先在浙江温州,帮老板跑销售,后来自己开起了工厂。据说,那厂,专业生产香烟,兼带着生产瓶装白酒。不几年,这小子就大发了,大款了。

半月前,大款小子古思金,风风光光地,回转老家来,哇噻,那派头,西装革履,油头粉面,这是不消说,必须的;更有昂首阔步,趾高气扬,也是不消说,必须的。

这大款儿子,每次回来,都带个女秘。这次带的女秘,比以往几个,更显妖妖娆娆。一头青丝弯弯绕绕,很是蓬松地四散着,上身着一袭花里胡哨的短衣,裙不是裙袄不是袄,可惜太短,总掩不住肚脐,半截肚腩总露着,肥肥的,白花花的,晃得人眼睛总犯迷糊,盯的时间久了,连脑子也犯迷糊。

大款儿子在前,昂首阔步,小秘紧跟于后,一路小跑,可是,总跟不上。因为,这小女人怀里,抱着个稀奇古怪的家伙,长长方方,砖块一样,时不时地,这砖块便“嘀嘀嘀嘀”地叫起来。

听得“嘀嘀嘀嘀”,大款便停了脚步,小女人紧跑几步,把怀抱的砖块递上前去。大款儿子很是潇洒地摊开毛茸茸的双手,接过砖块,从顶部抽出一米多长的天线来,对了砖块,依哩呱啦依哩呱啦,吼叫一通。

后来,我们才知道,这砖块般的家伙,学名“手提电话”,书名“大哥大”,俗名,便叫“砖头”。

古家老二,名叫古思银,混满初中三年,便浪迹江湖,满街场鬼混。间或呢,也到邻镇甚或县城,隔个三五日,浪迹归来,脸上身上,总要新添几道伤疤。

古家老三,名叫古思钱,县城读职高。听人说,这老三,对班上一位女生,仰慕得不得了。不曾想,许是这女生过于优质了,仰慕的男生实在太多了,于是,几个仰慕者各自组团,找了一帮兄弟哥子伙,伸拳撂腿,持刀捏棒,胜者为王败者逃走,上演了一出现代版的三国演义。

争风就争风呗,吃醋就吃醋呗,偏偏,群殴起来了。山里娃力气大,把个局长的公子哥儿,生生地塞到阴沟里,费了老大的劲,在同伴的帮助下,才从阴沟里爬起来。

听说自己的儿子阴沟里翻了船,输给了一个山里娃娃,局长父亲自是很不高兴了。局长不高兴,警察叔叔就不高兴了。警察叔叔不高兴,就用了锁铐,请这古家老三,到得局子里,面谈,嗯,面谈。

老大这次回来,主要就为三弟这事。经一番交流,多方沟通,最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洪福齐天,皆大欢喜。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花了大把大把的钱,把幺弟从局子里捞出来。大哥寻思开了,照这样下去,捞了二弟捞幺弟,何时是个头哟?不如带了在身边,共走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爹妈么,劳累半生,也该享享晚福了。

于是,便在省城置了产业,于是,放出风声,要把祖传店铺房产,贱价处理。

我们是邻家,我们开茶馆,他家是小饭馆,生意上不但不冲突,还有互补,所以,还处得相当不错。古老汉两口子是本份人,两个儿子虽是螃蟹投的胎——横着走路的家伙,对我们,却是极为恭敬的。一则,两小子打小便知道,我们与郑二仙的关系非同寻常,再则,我呢,也极善处理邻里关系,鸡爪鹅掌的,有时卤多了,卖呢没有人买,吃呢又吃不过来,扔了呢,又怪可惜的。没法,只得借了两小子的肠胃。

古大款递我一支烟,“大重九”,0.49元一包,仅次于“中华”和“熊猫”,内供品哩,有钱也不好买的。

我有点迟疑。听说,这哥们,擅长一种戏法,酒精加水,吸入注射器,再注入“五粮液”或者“茅台”的瓶子里。还有一说呢,把8分钱一包的“经济牌”香烟,一支支地拆散,再一支支地裹好,塞入印着“中华”的烟盒里。

古大款:“金老伯,放心,正宗的大重九,不是我家的那个货。”

就着大款的烟火,吧哒吧哒,果然,很纯很柔和。

古大款:“金老伯,您老哩,务必麻烦,作个中人,成全我的孝心。你老知道的,咱爸咱妈呢,恋旧。我只好赶紧把这破房旧屋给处理了,把二老接到省城,享享清福。如果事情成了呢,大重九一条,五粮液两瓶。”

停顿一停顿,补充道:“当然,都不是我的工厂货。”

房屋价格呢?

“好说,好说得很。贤侄我呢,不是很有钱,但是嘛,这响水镇的钱,还真入不了我的法眼。价钱呢,由老板裁断,给多少我收多少。”

停顿一停顿,补充道:“哦,还有,我三弟兄分别立据,并且于五日内到镇**办妥买卖手续。”

晚上,打烊,宵夜,我把大款的话一字不漏地作了报告。全体员工的意见呢,原则上是同意收购隔壁房屋的。

论及价格,爱男说:“四千,顶天了。”

我说:“三千,给他们谈谈。”

老娘们儿说:“五千吧。街坊邻里的,这小饭馆呢,也为我们笑笑书场的主顾们提供了不少的方便。”

吴名呢,除了说书,是一概不管的。

现在的笑笑书场,原则上是爱男当家,老娘们儿一般不发表意见。但只要发表高见,便是一锤子的买卖,理解的得执行,不理解的也得执行。

第二天,赵家两老三小子,受我所邀,齐聚书场。镇上的房管员,工商员,街长,一众人等,充作证人,并当场办理过户手续。

爱男说:“五千,听听古家老哥的想法。“

古老汉说:“儿子尽孝,不去省城都不行啊,街坊邻里的,会说我老两口不会做人呢。钱呢,反正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迟早都是仨小子的,由着你们谈。”

工商和税务的领导说,“三千七八呢,比较适中。”

房管领导说,“三千八,讨个彩头。”

古大款:“别!你们都别说了,我来一锤定音,二千五,多一分钱都不成。”

大家大眼瞪小眼:今儿个咋啦?这赖家和古家,都吃错药啦?

大款补充道:“爱男老姐姐,我有个请求,万望成全。”

爱男问:“什么请求?”

大款说:“见着郑新哥哥,替我问个金安。”

郑新,何许人也?

哎呀,一个个孤陋寡闻,郑新者,郑二仙也。

我们笑笑书场,就这样兼并了隔壁饭店,仍然做餐饮。原来的店招叫作“大干快上”,老叔我猜哩,恐是截了一则语录的原词儿,现在易手于我家了,新的房东,自然应有新的气象,“大干快上”这店招儿虽说形象,终不宜再用,得取个新名儿,以诏告于天下。

取甚店招儿呢?四人正在苦恼,忽听两个食客对话:

“老哥,饱了么?”

“哈,这汤味儿,盖了,盖了,饱饱的,饱饱的。”

受这对话启示,古家的“饱饱饭店”便有了新名儿:“饱饱饭店”。

饱饱饭店的主打菜品,自是小芷自创的猪杂汤,汤鲜味美,价格特便宜,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好评如潮。

楼上呢,改作旅馆。

再后来,我们人手不济,就承包出去了。

第16节 赖若芷第12节 书场改革第18节 神龟之局第21节 郑二仙第12节 书场改革第24节 电视与零食第28节 鸳鸯浴第05节 想起爱男第24节 电视与零食第02节 吴名身世第06节 母亲的心思第24节 电视与零食第03节 吴名上学第19节 诱我作书第28节 彻夜之谈第06节 母亲的心思第08节 吴名想试试第07节 母亲的隐秘第10节 伍玉平第11节 连环画第01节 横断山第14节 我成员工第21节 郑二仙第17节 改造风声第22节 神秘谶语第26节 我很郁闷第08节 吴名想试试第23节 大丫二丫第17节 改造风声第18节 神龟之局第17节 改造风声第13节 我的计谋第16节 赖若芷第14节 我成员工第13节 我的计谋第05节 想起爱男第07节 母亲的隐秘第25节 饱饱饭店第08节 吴名想试试第27节 闲说高桥第09节 书场开张第25节 饱饱饭店第17节 改造风声第06节 母亲的心思第04节 吴名的兴趣第28节 鸳鸯浴第14节 我成员工第07节 母亲的隐秘第03节 吴名上学第19节 诱我作书第04节 吴名的兴趣第11节 连环画第21节 郑二仙第06节 母亲的心思第22节 神秘谶语第17节 改造风声第14节 我成员工第07节 母亲的隐秘第30节 题外之言第04节 吴名的兴趣第07节 母亲的隐秘第08节 吴名想试试第28节 鸳鸯浴第10节 伍玉平第16节 赖若芷第22节 神秘谶语第23节 大丫二丫第12节 书场改革第24节 电视与零食第13节 我的计谋第30节 题外之言第11节 连环画第05节 想起爱男第21节 郑二仙第05节 想起爱男第07节 母亲的隐秘第24节 电视与零食第30节 题外之言第17节 改造风声第16节 赖若芷第10节 伍玉平第23节 大丫二丫第28节 鸳鸯浴第03节 吴名上学第10节 伍玉平第14节 我成员工第15节 我是谁第11节 连环画第15节 我是谁第27节 闲说高桥第19节 诱我作书第28节 彻夜之谈第16节 赖若芷第03节 吴名上学第22节 神秘谶语第04节 吴名的兴趣第17节 改造风声第11节 连环画第06节 母亲的心思第02节 吴名身世
第16节 赖若芷第12节 书场改革第18节 神龟之局第21节 郑二仙第12节 书场改革第24节 电视与零食第28节 鸳鸯浴第05节 想起爱男第24节 电视与零食第02节 吴名身世第06节 母亲的心思第24节 电视与零食第03节 吴名上学第19节 诱我作书第28节 彻夜之谈第06节 母亲的心思第08节 吴名想试试第07节 母亲的隐秘第10节 伍玉平第11节 连环画第01节 横断山第14节 我成员工第21节 郑二仙第17节 改造风声第22节 神秘谶语第26节 我很郁闷第08节 吴名想试试第23节 大丫二丫第17节 改造风声第18节 神龟之局第17节 改造风声第13节 我的计谋第16节 赖若芷第14节 我成员工第13节 我的计谋第05节 想起爱男第07节 母亲的隐秘第25节 饱饱饭店第08节 吴名想试试第27节 闲说高桥第09节 书场开张第25节 饱饱饭店第17节 改造风声第06节 母亲的心思第04节 吴名的兴趣第28节 鸳鸯浴第14节 我成员工第07节 母亲的隐秘第03节 吴名上学第19节 诱我作书第04节 吴名的兴趣第11节 连环画第21节 郑二仙第06节 母亲的心思第22节 神秘谶语第17节 改造风声第14节 我成员工第07节 母亲的隐秘第30节 题外之言第04节 吴名的兴趣第07节 母亲的隐秘第08节 吴名想试试第28节 鸳鸯浴第10节 伍玉平第16节 赖若芷第22节 神秘谶语第23节 大丫二丫第12节 书场改革第24节 电视与零食第13节 我的计谋第30节 题外之言第11节 连环画第05节 想起爱男第21节 郑二仙第05节 想起爱男第07节 母亲的隐秘第24节 电视与零食第30节 题外之言第17节 改造风声第16节 赖若芷第10节 伍玉平第23节 大丫二丫第28节 鸳鸯浴第03节 吴名上学第10节 伍玉平第14节 我成员工第15节 我是谁第11节 连环画第15节 我是谁第27节 闲说高桥第19节 诱我作书第28节 彻夜之谈第16节 赖若芷第03节 吴名上学第22节 神秘谶语第04节 吴名的兴趣第17节 改造风声第11节 连环画第06节 母亲的心思第02节 吴名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