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8章 贬官灵州

“明发上谕,朕将于下月初八回京。”李中易瞥了眼奉命赶来郑州的孔昆,淡淡的做出了安排。

孔昆闻言后,心头猛的一惊,难道说,这就要彻底的摊牌了么?

“你就照朕的话拟诏好了。”李中易心里很清楚孔昆的犹疑,但是,有些问题确实已经到了不解决不行的程度了。

“皇上,臣以为……”孔昆还想替读书人说话,却被李中易摆手制止了。

李中易忽然叹了口气,说:“愚山,知道朕为什么召你来行在么?”

孔昆一时语塞,他心里也很清楚,李中易在这个节骨眼上,把他召到了郑州,就等于是让他脱身于整个事外了。

读书人就是喜欢矫情,孔昆也不例外。

不过,孔昆既是孔门苗裔,又是当世大儒,更是当朝的实权相公。对于这样的孔昆,读书人自然不可能轻易的放过他,必然会拉他站队。

李中易在这个时候,把孔昆从开封城里,召到了郑州府,显然是出于保护之意。

“朕自河池起兵以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掌握大政之后,百姓的生活尚算安宁,至少都有口饱饭吃。朕靠的可不是孔孟之道,而是强军、民本的思想。”李中易微笑着侃侃而谈,想拉回孔昆的想法,昭然若揭。

孔昆明明知道李中易的心思,却因难言之隐,而只能继续充当乌鸦的角色。

“皇上的文治武功,只要不是瞎子,一定都看得见。”孔昆略微沉吟了一下,接着又说,“不过,上下几千年以来,读书人皆以孔孟为师,骤然改之,恐怕天下的读书人心存怨怼之心啊。”

这话就说到了点子上了!

李中易和文臣集团最主要的矛盾,其实就是科举考试出题范围的垄断权。

说白了,就是考录官员的标准考纲之争!

继续围绕着孔孟之道出考题,既得利益的文臣集团,必定会持续性的大战优势,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一旦偏离了孔孟之道的考题范围,全天下的几十万读书人,将面临命运的艰难抉择,学杂科,还是继续学进士科,这的确是个要命的大问题!

扩大杂科取士的范围,以其先进性和合理性,肯定是李中易选拔官员的标准改革方向。

新的杂学,和旧的儒学之间,在全天下读书人的心目中,显然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愚山,你可曾想过,靠着儒学,能不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李中易见孔昆依然坚持己见,他不禁有些恼火了,说话的语气也跟着重了不少,“说句实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朕打心眼里不赞同之。”

“朕的左手边,有茶有瓜果,右手边则是悬崖绝壁。愚山,你选哪一边?”站队的时刻到了,李中易已经把话挑明了说,就等着孔昆自由选择了。

孔昆默默的走到李中易的右手边,伏地叩首大哭道:“臣不该生于孔门。”

“好,好,好,好得狠呐!”李中易狠狠的捏紧右拳,迈开双腿,大踏步的离开了室内。

李中易甩甩袖子,就这么走了,他这一走,也就意味着,多少年的旧情谊,就此到了头。

孔昆狠狠的大哭了一场,抹干净泪痕后,蹒跚着往外走。谁曾想,孔昆刚走下台阶,就听见一声台阶上传来厉喝声:“孔昆接谕。”

“内阁参知政事,臣孔昆恭聆圣谕!”孔昆佝偻着腰,返身长揖到地。

“门下:内阁参知政事孔某……辜负圣恩……著转任灵州知州……尔其钦哉!”负责宣谕的折御卿,冷冷的注视着阶下的孔昆,心中多少有些感慨。

李中易终究还是手下留了情,既没有杀孔昆,也没有将其一贬到底,并发交地方官编管。

孔昆从内阁实权在握的参知政事,被贬为了灵州知州,明眼人一看便知,即使孔昆站错了队,但李中易依然没有留有很大的余地。

在天朝的历史上,站错队的大臣,下场一般都极惨。他们不是身死,就是族灭,几乎难以幸免。

李中易把孔昆贬去了灵州,本质上,依然是对他的特别爱护和照顾。

灵州,处于西北的偏远之地,从灵州到开封,即使是八百里加急的鸡毛信急脚递,至少也要走十天之久。

孔昆去了灵州,远远的离开了京城的权力核心,是非自然也跟着少了N倍。

而且,宣谕官是郑州知府折御卿,这就说明,李中易毕竟还是给孔昆留了一定程度的颜面。

在官场之上,痛打落水狗,才是最最常见的行为准则。

李中易留了余地,就等于是无声的告诫大家,孔昆也许还有东山再起的那一天,谁敢落井下石,恐怕会惹来秋后算帐的灾祸!

孔昆的被贬,其中更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李中易敲山震虎的警告文臣集团:连追随多年的孔昆都被拿掉了,更何况尔等呢?

没过几天,孔昆被贬内阁的消息,已经满天飞的传遍了整个开封城。

李中易依然滞留在郑州,没有丝毫想要回京的意思,一时间,群议纷纷,莫衷一是。

清晨时分,郑州的东门刚开不久,李中易在亲兵牙将的簇拥下,乘马车疾驰着出了城。

在城里闷久了,李中易想出城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当然了,这只是个借口罢了。

真实的原因是,讲武堂的一批学员即将结业,按照规矩,他们要徒步拉练到洛阳,再由洛阳返回开封。

说句心里话,自从李中易在河池建军之后,对于官兵们脚底下的功夫,从来就没有放松过要求。

一天一夜之间,徒步急行军一百里,不过是讲武堂学员们的基本功罢了。

李中易早早的赶到郑州城东三十里的抚平集,在集镇内通往郑州的必经之路上,随便找了家茶铺走了进去。

茶铺的二楼,李中易坐在靠窗边的位置上,一边磕瓜子,一边饮茶,享受着难得的宁静。

抚平集,原本是一片荒地,因为附近十里八乡的村民们,约定俗成的赶集活动,而日益繁荣起来。

时近正午时分,“1、2、1……1234……”李中易听见了熟悉的口令声,他不由露出会心的笑容,他的学员们来了!

以前,李中易有很多兼职,官职名称从头往后数,至少超过了六十多个字,可谓是冗长之极。

等李中易登基之后,他唯一的兼职便是讲武堂山长,而且,定期会去讲武堂授课。

作为以武力起家的开国皇帝,李中易比谁都明白,枪杆子的重要意义,无论怎么强调都不算过分。

天地君亲师,天和地为虚,君和师集于一身的李中易,始终将全国禁军的兵权,牢牢的掌握在手中,丝毫也不曾放松过。

凡是从讲武堂结业的军官,李中易认得出他们中的每一个人,这事说起来很难,其实只要用了心,下了苦功夫,也不算特别难。

说白了,掌握手下军官们的基本情况,这也是作为军事、政治强人的必修课之一。

作为一国之君,李中易喜欢碰巧性质的随机谈话,而不是带着目的性的专门找讲武堂学员军官们私下里谈话。

人,都具有两面性,一辈子只作好事的好人,李中易至今都没见过。同理,一辈子从来不做好事的恶棍,他也没有见过。

人性本私,且逐利,这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源。

“1、2、1……”伴随着长官的口令声,一队讲武堂的学员排着整齐的队列,快步跑进了集镇的街道。

“全体立正,原地休息!”

不须看相貌,仅仅凭声音,李中易就已经认出了带队的军官,他是讲武堂的现任教务长,罗长纲。

罗长纲,今年三十八岁,原为河池乡军的都头,积功累升至第一军副都指挥使。

因李中易的青睐,罗长纲于三年前,接任讲武堂的教务长。

因讲武堂内没有副山长的编制,所以,罗长纲这个教务长,就是讲武堂内,李中易之下的实权第一人。

按照条令的要求,今年是罗长纲在讲武堂内的最后一年,待期满四年后,他就会再次进入作战部队,担任某一军之都指挥使。

在李家军中,目前只有第一至第五军,外加近卫军,和军级编制的骑兵营,一共七个军而已。

在统一了南唐和吴越国之后,李中易直接控制的国土面积,至少大了一倍有余。那么,很显然,适当的扩军,势在必行!

根据总参议司拟定的编制计划,全国的中央禁军,将达到三十万人的规模。

如今,整个李家军的兵马,汇总到一块儿,也不过才十八万人而已,扩军十二万人是最少的需求。

居高临下的李中易,看得很清楚,讲武堂的学员们进入到集镇之后,不仅没有驱散赶集的乡亲,反而分为左右两队,各自靠边坐下休息。

李中易不由暗暗点头,非紧急军情的时期,父老乡亲们的赶集活动,自然出于优先的层面。

从基层军官开始,持续性的培养民本思想,一直是讲武堂内教学的重中之重,从来就不曾松懈过。

在这个时代,真正以民为本,做到了助民为乐的军队,除了李家军之外,还真找不出第二支军队来。

第1484章 洋州城下第1104章 盛大阅兵第499章 幕后(又是六千字的大章)第1064章 纳降第332章 对比第1255章 敌进我退第1356章 谋局之深第682章 开片第932章 决断第133章 做局(四更,大吼一声求月票)第1377章 识人第331章 斗角第420章 舌剑第47章 马上风(打滚求推荐票)第1283章 狡诈的休哥第1359章 诞生第284章 城破第1010章 乐极生悲第780章 狼子第693章 破袭第416章 惊涛骇浪第794章 高丽伪军第1297章 黄袍加身第1254章 难题第1104章 盛大阅兵第1345章 大事不糊涂第1511章 追穷寇第709章 决战开始第610章 决战第789章 顺藤摸瓜第649章 人财两得第964章 伴食相公第1293章 夜袭第235章 心里有鬼第142章 大阴谋(四更求月票)第1368章 小周后第675章 身世大白(大章求月票)第1348章 内阁风暴第840章 冤家路窄第1245章 漫天要价第1185章 绞监候第45章 活见鬼(跪求推荐票)第1152章 顶职第100章 带奴走(求保底月票)第745章 出兵高丽第662章 狠狠的抢第682章 开片第301章 双收第337章 猫腻第478章 收获第1213章 谁来监国?第627章 局变第295章 揭开底牌第496章 反击(六千大章,求月票)第769章 总攻第395章 你来我往第1486章 兴元城下第338章 绝户计第1081章 韩通到第316章 洞房第1185章 绞监候第392章 表态第857章 刁奴第572章 醒悟第778章 高丽版土改第870章 事发第682章 开片第1223章 南唐换主第956章 万岁第593章 笨死了!第1044章 陛下昏迷第336章 威压第119章 猛龙过江第686章 别扭第十二章 摊牌第452章 逆向打草谷第1039章 帝师第565章 仗剑闯宫第814章 包袱第270章 入城第1519章 站错队第1344章 秋闱省试第418章 谁家地盘?第815章 折腾第1440章 军器监出事第840章 冤家路窄第879章 抢时间第717章 突进第1004章 就怕流氓有文化第185章 互相算计第1433章 厚颜第1159章 内阁第1474章 伐蜀第1006章 李无咎到了第818章 摆平第1137章 起波澜第1120章 赵家兄弟第677章 道行更深?第1268章 妥协的艺术第706章 袭
第1484章 洋州城下第1104章 盛大阅兵第499章 幕后(又是六千字的大章)第1064章 纳降第332章 对比第1255章 敌进我退第1356章 谋局之深第682章 开片第932章 决断第133章 做局(四更,大吼一声求月票)第1377章 识人第331章 斗角第420章 舌剑第47章 马上风(打滚求推荐票)第1283章 狡诈的休哥第1359章 诞生第284章 城破第1010章 乐极生悲第780章 狼子第693章 破袭第416章 惊涛骇浪第794章 高丽伪军第1297章 黄袍加身第1254章 难题第1104章 盛大阅兵第1345章 大事不糊涂第1511章 追穷寇第709章 决战开始第610章 决战第789章 顺藤摸瓜第649章 人财两得第964章 伴食相公第1293章 夜袭第235章 心里有鬼第142章 大阴谋(四更求月票)第1368章 小周后第675章 身世大白(大章求月票)第1348章 内阁风暴第840章 冤家路窄第1245章 漫天要价第1185章 绞监候第45章 活见鬼(跪求推荐票)第1152章 顶职第100章 带奴走(求保底月票)第745章 出兵高丽第662章 狠狠的抢第682章 开片第301章 双收第337章 猫腻第478章 收获第1213章 谁来监国?第627章 局变第295章 揭开底牌第496章 反击(六千大章,求月票)第769章 总攻第395章 你来我往第1486章 兴元城下第338章 绝户计第1081章 韩通到第316章 洞房第1185章 绞监候第392章 表态第857章 刁奴第572章 醒悟第778章 高丽版土改第870章 事发第682章 开片第1223章 南唐换主第956章 万岁第593章 笨死了!第1044章 陛下昏迷第336章 威压第119章 猛龙过江第686章 别扭第十二章 摊牌第452章 逆向打草谷第1039章 帝师第565章 仗剑闯宫第814章 包袱第270章 入城第1519章 站错队第1344章 秋闱省试第418章 谁家地盘?第815章 折腾第1440章 军器监出事第840章 冤家路窄第879章 抢时间第717章 突进第1004章 就怕流氓有文化第185章 互相算计第1433章 厚颜第1159章 内阁第1474章 伐蜀第1006章 李无咎到了第818章 摆平第1137章 起波澜第1120章 赵家兄弟第677章 道行更深?第1268章 妥协的艺术第706章 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