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情系西柏坡_胡锦涛到西柏坡

胡锦涛到西柏坡

2002年冬天,整个冀中大地银装素裹。西柏坡在冬日的飞雪和苍松的映衬下,显得静谧而庄严。

12月5日,对于西柏坡的人们来说,这天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日子。因为,胡锦涛总书记就要到西柏坡来了!

在西柏坡纪念馆前面的广场上,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中共石家庄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西柏坡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早早地就等候在那里。他们安静又热切地期盼着胡总书记的身影出现。尽管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可他们内心抑制不住的激动心情让他们丝毫也察觉不到寒冷。

中午十二点左右,一辆银灰色的中巴车开进西柏坡村,停在了广场上。车门打来后,胡总书记第一个走下车来,随后便是中共中央书记处的几名领导一一下车。按照事先的要求,欢迎胡总书记的到来,不设隆重的仪式,不设统一的口号,不铺设红地毯。身穿一件浅黄色半旧棉服的胡总书记微笑着,整个人显得温文尔雅、和蔼可亲。他缓缓地走向人群,亲切地向大家招手,并一一与大家握手问好。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他站在雪地里,激昂愤慨地对大家说:“毛泽东同志当年离开西柏坡去北京时,说是‘进京赶考’。我们这次来西柏坡,是来‘上学’的,是来向西柏坡人民学习的!”

时至中午,胡总书记一行人在中共河北省委书记的陪同下,走进西柏坡宾馆的餐厅。餐厅设在二楼的一个小会议室。里面没有豪华的装饰,也没有鲜花的点缀,有的只是一张餐桌,简单且温馨。胡总书记一行人津津有味地品尝了一顿西柏坡的家常便饭。随后,一位负责接待的同志从家里拿来红红的冻柿子,请胡总书记尝尝。总书记拿起来咬了一口,说:“嗯,挺甜的,大家也都尝尝。”

午饭过后,胡总书记一行在西柏坡负责接待的同志的陪同下,来到纪念馆广场参观。他们首先来到的地方,是一组被称之为“赶考”的人物雕像前。这些雕像人物分别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五大书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雕像惟妙惟肖,能看见五位书记充满信心的眼神和昂首阔步的姿态,表现了共产党人对“进京赶考”的必胜信念。

胡锦涛总书记在雕像前久久注视,若有所思。最后,总书记和中央书记处的几名同志一块在雕像前合影留念。当摄影师按下快门,记录这一庄严的瞬间时,人们仿佛看到新一轮的“赶考”仍在继续。

随后,胡总书记一行来到纪念馆。纪念馆的负责人和讲解员早已等候在门口。胡总书记走上前去,亲切地和他们握手问好。伴随着讲解员的介绍,胡总书记认真参观了纪念馆的每一处陈设。他看着那些纪念革命胜利的战利品,看着一张张照片,一件件革命文物,神情肃穆而庄重。

当他听到讲解员介绍说,当年为了打赢三大战役,我军有二十四万多名解放军官兵伤亡时,表情变得异常严肃。他在每一位烈士照片前仔细端详,眼神中充满了哀伤和哀悼之情。

讲解员介绍说,为了三大战役能取得胜利,当地的老百姓们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并动情地唱起了一首产生于三大战役期间的支前歌谣:“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胡总书记望着人民群众挑着扁担、推着小车支援前线的照片,听着讲解员动情的歌声,眼角不知不觉地湿润了。他无限感慨地说:“正是依靠人民的大力支持,我们党的事业才获得了不断胜利前进的基础。”

参观完纪念馆,胡总书记不辞辛苦,又来到了西柏坡中共中央大院旧址。

这是一间普普通通的农家小院。这里条件艰苦,陈设简陋,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却克服困难,创造了不朽的丰功伟绩。

胡总书记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中央大院旧址。他与等候那里的人们握手交谈,对他们说:“你们辛苦了!”最后,在讲解员的介绍下,胡总书记一行人走进大院,一一参观起来。他们先后参观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董必武故居和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在毛泽东旧居前,胡总书记兴致勃勃地招呼大家合影留念,在董必武旧居前听了董老当年学纺线的故事和《纺车谣》,在周恩来旧居里抚摸着雨夜救同志的那盏马灯。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会址里,胡总书记望着简陋的会场、破旧的桌椅、红艳艳的党旗,感觉回到了当年那段激情的岁月。胡总书记对身边的人说道:“我们一定要牢记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两个务必’,首先要从自身做起,从每一位领导干部做起!”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胡总书记一行回到宾馆休息了一会,吃了简单的晚餐后,又健步走到西柏坡礼堂,观看了西柏坡精神宣讲团的演出。演出开始前,胡总书记观看了历史资料影片《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影片中真实的场面、翔实的史料生动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发生在西柏坡的那段光辉岁月。影片播放完后,胡总书记激动地站了起来,带头鼓起了热烈的掌声。

第二天,天空依然飘着雪花。胡锦涛总书记早早地醒来。为了不打扰别人休息,他悄悄地起床,来到广场上散步。他慢慢地踱着步,不知不觉登上了柏坡岭。站在岭上,他望着碧蓝色的湖水,连绵起伏的群山以及排列整齐的生态林和经济林。他的心里装的是老区经济的发展,装的是老区人民的生活状况。

按照行程,上午,胡总书记在西柏坡与当地的干部、群众召开了座谈会。座谈会就设在宾馆,整齐朴素的会场内,胡总书记

与西柏坡的群众、干部亲切交谈。整个座谈会,胡总书记一直在倾听并思考着大家的发言。他指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最后,胡总书记和大家一同重温了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此后,胡总书记一行人又冒雪来到群众家中,与乡亲们拉家常,看望一些老党员。他首先来到已有83岁高龄的老党员阎连秀家里。还没等老人迎出来,胡总书记就推开门笑着走进去,紧紧地握着老人的手,问候道:“您好啊!”

老人认出是胡总书记,顿时眼角湿润了,赶紧答道:“好!好!总书记好!”

之后,他扶着老人坐在炕头上,拉着老人的手,亲切地与老人交谈。后来,阎连秀还不忘与左邻右舍念叨:“总书记真是平易近人!”

从阎连秀家里出来,胡总书记接着就进了阎更祥的家里。胡总书记的造访,让阎更祥一家人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当胡总书记得知他们家开着家庭旅馆,收入还不错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看到胡总书记走进自家的院子,韩花珍一家全都激动地迎了上去。胡总书记和韩花珍一家人亲切问候后,便走进了他们家的客厅。一见韩花珍家两岁的重孙,胡总书记便亲昵地抱起了小家伙,小家伙非常乖巧地在胡总书记脸上亲了一口。这样其乐融融的场面,让在场的人都为之动容。

中午吃完饭,中央警卫局的同志来到宾馆总台,要付这几日胡总书记的餐费。服务员说,这几日胡总书记吃的都是家常便饭,也都是我们的一番心意,这饭钱我们不能收。但中央警卫局的同志却一再坚持,并说这是胡总书记交代的,而且要开发票。服务员只好收了三十元,并郑重地开了发票。开发票时,服务员问抬头怎么写,中央警卫局的同志答道,就写“胡锦涛”。如今,这张开给“胡锦涛”的发票底联一直被西柏坡宾馆好好地保存着。

天空依然飘着雪花,丝毫没有停的意思。西柏坡的乡亲们都不约而同地聚集到广场上,准备跟总书记告别。

胡总书记提出要和大家合影留念。听到这个消息后,广场上的人们沸腾了。人们自觉地排好队形,依次与总书记合影。总书记自始至终都面带微笑,与大家合影留念。他平易近人、亲民爱民的品质打动了在场的人,人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分别的时刻来临了!

胡总书记在人们热切的观望眼神中,在人们亲密地簇拥下,登上中巴车,与大家挥手告别……

(本章完)

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渡过黄河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通宵办公的五大书记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热闹的小村落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刘少奇西柏坡故居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周恩来西柏坡旧居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公家的孩子”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董必武西柏坡旧居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朱德西柏坡旧居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毛泽东西柏坡旧居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粟裕的不同方案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进京赶考”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刘少奇西柏坡故居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_周恩来在西柏坡第六章 情系西柏坡_江泽民与西柏坡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_刘少奇在西柏坡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枣林沟会议第六章 情系西柏坡_邓小平的西柏坡情结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刘少奇西柏坡故居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创造晋察冀歼灭战的新纪录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几篇雄文 吓退敌兵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西柏坡纪念碑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以少打多的淮海战役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西柏坡纪念碑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_周恩来在西柏坡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枣林沟会议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解放石家庄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西柏坡纪念碑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公家的孩子”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渡过黄河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_董必武在西柏坡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两个务必”的诞生第五章 亲历与回忆_杨成武:到毛主席那里接受任务第五章 亲历与回忆_江庸:1949年和谈回忆录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傅作义的新生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山沟里的“紫禁城”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进京赶考”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周恩来西柏坡旧居第五章 亲历与回忆_中央领导同志在西柏坡村工作和生活片断第六章 情系西柏坡_胡锦涛到西柏坡第五章 亲历与回忆_中央领导同志在西柏坡村工作和生活片断第五章 亲历与回忆_粟裕:集中兵力,大战中原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走进西柏坡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热闹的小村落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第五章 亲历与回忆_江庸:1949年和谈回忆录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进京赶考”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_刘少奇在西柏坡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傅作义的新生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九月会议”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公家的孩子”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理想的总指挥部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_朱德在西柏坡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洋客人秘密造访西柏坡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中共中央搬离延安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傅作义的新生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_刘少奇在西柏坡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董必武西柏坡旧居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西柏坡石刻园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西柏坡石刻园第六章 情系西柏坡_邓小平的西柏坡情结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朱德西柏坡旧居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_朱德在西柏坡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走进西柏坡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毛泽东西柏坡旧居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九月会议”会址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走进西柏坡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枣林沟会议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_董必武在西柏坡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刘少奇西柏坡故居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毛岸英的婚事风波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几篇雄文 吓退敌兵第五章 亲历与回忆_粟裕:集中兵力,大战中原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周恩来西柏坡旧居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解放石家庄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刘少奇西柏坡故居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理想的总指挥部第五章 亲历与回忆_粟裕:集中兵力,大战中原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枣林沟会议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周恩来西柏坡旧居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_刘少奇在西柏坡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公家的孩子”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毛岸英的婚事风波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_周恩来在西柏坡第五章 亲历与回忆_中央领导同志在西柏坡村工作和生活片断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九月会议”会址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毛泽东西柏坡旧居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_刘少奇在西柏坡第六章 情系西柏坡_习近平:使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西柏坡迎来中央工委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枣林沟会议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创造晋察冀歼灭战的新纪录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理想的总指挥部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_任弼时在西柏坡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_任弼时在西柏坡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_毛泽东在西柏坡
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渡过黄河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通宵办公的五大书记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热闹的小村落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刘少奇西柏坡故居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周恩来西柏坡旧居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公家的孩子”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董必武西柏坡旧居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朱德西柏坡旧居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毛泽东西柏坡旧居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粟裕的不同方案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进京赶考”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刘少奇西柏坡故居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_周恩来在西柏坡第六章 情系西柏坡_江泽民与西柏坡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_刘少奇在西柏坡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枣林沟会议第六章 情系西柏坡_邓小平的西柏坡情结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刘少奇西柏坡故居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创造晋察冀歼灭战的新纪录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几篇雄文 吓退敌兵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西柏坡纪念碑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以少打多的淮海战役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西柏坡纪念碑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_周恩来在西柏坡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枣林沟会议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解放石家庄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西柏坡纪念碑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公家的孩子”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渡过黄河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_董必武在西柏坡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两个务必”的诞生第五章 亲历与回忆_杨成武:到毛主席那里接受任务第五章 亲历与回忆_江庸:1949年和谈回忆录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傅作义的新生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山沟里的“紫禁城”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进京赶考”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周恩来西柏坡旧居第五章 亲历与回忆_中央领导同志在西柏坡村工作和生活片断第六章 情系西柏坡_胡锦涛到西柏坡第五章 亲历与回忆_中央领导同志在西柏坡村工作和生活片断第五章 亲历与回忆_粟裕:集中兵力,大战中原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走进西柏坡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热闹的小村落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第五章 亲历与回忆_江庸:1949年和谈回忆录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进京赶考”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_刘少奇在西柏坡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傅作义的新生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九月会议”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公家的孩子”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理想的总指挥部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_朱德在西柏坡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洋客人秘密造访西柏坡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中共中央搬离延安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傅作义的新生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_刘少奇在西柏坡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董必武西柏坡旧居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西柏坡石刻园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西柏坡石刻园第六章 情系西柏坡_邓小平的西柏坡情结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朱德西柏坡旧居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_朱德在西柏坡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走进西柏坡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毛泽东西柏坡旧居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九月会议”会址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走进西柏坡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枣林沟会议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_董必武在西柏坡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刘少奇西柏坡故居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毛岸英的婚事风波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几篇雄文 吓退敌兵第五章 亲历与回忆_粟裕:集中兵力,大战中原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周恩来西柏坡旧居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解放石家庄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刘少奇西柏坡故居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理想的总指挥部第五章 亲历与回忆_粟裕:集中兵力,大战中原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枣林沟会议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周恩来西柏坡旧居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_刘少奇在西柏坡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公家的孩子”第二章 西柏坡往事_毛岸英的婚事风波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_周恩来在西柏坡第五章 亲历与回忆_中央领导同志在西柏坡村工作和生活片断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九月会议”会址第四章 革命圣地西柏坡_毛泽东西柏坡旧居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_刘少奇在西柏坡第六章 情系西柏坡_习近平:使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西柏坡迎来中央工委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枣林沟会议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创造晋察冀歼灭战的新纪录第一章 历史的选择_理想的总指挥部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_任弼时在西柏坡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_任弼时在西柏坡第三章 风云人物留下的足迹_毛泽东在西柏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