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微调

“不要紧,有很多原因,你不能离开。比如各部的安置,我还想册立可汗,你在西域久,知道情况。而我初来乍到,不能离开你。”李威说道。

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如果李威不来,王方翼会按照唐朝的一惯做法,将主要的叛部酋首押到了京城,各部百姓听其自理。不过李威来了,考虑到李威在青海的一些做法,王方翼拿不定主意了。于是将各部监督起来,一直没有处理。

李威一路就在考虑这个问题。

羁縻政策不能动的,但不做一些局部的调整,无疑是慢性自杀。一旦各部强大,唐朝衰落,这些部族必然**。而且这一政策,本身就是在削自己的根干营养,养虎狼之敌。唯一的好处,后人会说,唐朝疆域会有多大,到了咸海到了里海。这是为开边而在开边,然而国家地域广大的真正意义,是能拥有更多的资源,比如税务、人口、矿产,资源越多,才能越不会受外敌欺侮。这才是大国的本义。象唐朝这种羁縻的做法,李威一直很反对的。可也不大好动,朝廷杀阿史那伏念的下场看到没有?虽是杀降,杀有功之降,也有多年养成的习惯,一旦变动,诸部必然不服。但关的大旱,却给了李威一个机会。

一路西来,天高气爽。

关却在水深火热之,关先雨后旱,然后又起了蝗灾。在这个年代,一个大蝗灾代表着什么?不仅是关,再到洛阳,关土地晒得起了一龟裂,然而洛阳却下了大雨,洛水暴涨,冲垮了洛堤,许多百姓的房屋都淹没了。

朝廷也做了许多补救的措施,比如乘着大旱辰光,将百姓组织起来,兴修丹水渠,以工代济。然而受灾的百姓太多了,工程恰恰到了尾声。太阳暴晒了十几天后,涌来的百姓多,工程结束了。

这么多的灾民,特别是关,意味着夏秋两季颗粒无收,米价终于突破了一百大关。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并且河南大雨,都无路可逃。要么翻山越岭,前往剑南与山南,这要经过多少大山,并不算,与关接近的山南道与剑南道本身就是以山区地形为主,百姓贫瘠,也容纳不了多少难民。于是许多人涌向陇右。

这也是不对的,青海经过数次迁移,人口正好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收留不了多少的百姓。

因此,李威计划迁移一批百姓前来西域。

早先唐朝在庭州一带也开垦了一些屯田,为了这些屯田,也造成了一些矛盾。毕竟屯田邻近水源,皆是水草茂盛的地区。除非也象对待吐谷浑一样,留下一些部族,对主要的各部进行剿灭。但青海与西域能不能同样处理?

所以李威又想出了一个主意。

咽面部是召集不了十万多叛军的,这包括了突厥以及其他一些部族。但突厥人并不是在热海到弓月城一带。突厥十姓,右厢阿悉结阙俟斤部、哥舒阙俟斤部、拔塞干暾沙钵俟斤部、阿悉结泥孰俟斤部、哥舒处半俟斤部,主要分布在碎城与葱岭以东,天山到昆仑山南麓一带地区。左厢有处木昆部、胡禄屋部、摄舍提部、鼠尼施部与突骑施部,又叫西突厥左厢五咄陆部。主要分布在碎城或者往西一带,也就是后世的***西北部、吉尔吉斯斯坦与哈萨克斯坦南部一带。

唐朝渐渐对西突厥失控,驻兵越来越多,又不能向各部强行征敛,只能自行屯田。这些屯田的范围正好与五咄陆部有所交集,唐朝自给自足,再说驻扎军队的目标是调停他们各部的矛盾,出发点是好的。可派来的官员未必能贯彻执行,又以为自己是唐朝大国,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比如杜怀宝。所以这次叛乱,五咄陆部皆有部族参加。

不能全部惩罚,也不能听之任之,否则对不起此次唐朝派来的两万五千名最强大的精兵。李威有一个想法,主要凶手是严惩咽面部,其他各个叛乱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是仿照拓跋珪刚崛起时,八部反叛,只斩杀于恒等五人,其他七部首领全部原谅的做法。自己大军气势汹汹而来,当然也没有人知道实际西突厥之乱,他并没有放在心上,目标却是河。若是不处理,会轻慢,处理得重,各部又产生怨愤。取了一个间的做法,只处理咽面一部。其百姓交给参加唐朝平乱各部吞并,以作奖励。挪出来的地皮,换取碎城四周的空间,迁多无家可归的受灾百姓。有了百姓,就有了兵源,有了屯田,就有了粮食。而且也是为关与青海减压。

比起青海他的政策,是一个小小的微调。但是也不是,就要看各部的反应了。

“陛下,眼下的粮食怎么办?”王方翼问道。

“眼下的粮食很好办,从这里离河地区不远,我可以下一道制书,从原调来丝绸、纸张、瓷器、茶,甚至部分武器,向河地区交换。”李威从容答道。

不但是迁移过来的百姓,眼前的几万大军粮食就会产生问题。不可能将粮食从关运到西域,休要关,关本身粮食已经产生了严重问题。青海是余下大批的粮食,可青海只能运出一部分,距离远,运费也高昂之极。再说,关灾害严重,又要从青海调拨一批粮食支援。在路上李威就想出了这条办法。

比起粮食,瓷器与茶、丝绸、纸张,都是贵重物品,不为了交换粮食,平时丝绸之路,也有许多人将它们交西方输出,换取利润。这就用了很低的成本,解决了移民与军队的粮食矛盾。

移民到来,会激发一些新的矛盾,可意义非同小可,有了这支移民,唐朝每年可以得到大量的粮食以及一些兵源。碎城有一宝,那就是碎水。不仅这一宝,还有它的地理位置。一旦唐朝在此设有一支强大的驻军,东西夹击,碎城东部西域各胡会更安份守己。同时还会策应金山与碎城西边地区。甚至通过金山庭州地区的唐军,配以各个诚服的胡人,若是辽东收服过来,纵然大漠不诚服,也能一东一西一三面夹击,大漠带来的危害会无限的降低。又可以向南,向河地区发展。这也是李威垂涎已久的,河地区不象后世,今天有水势浩大的乌浒河与药杀水,各国盛产粮食,能够做到自给自足,还有各种矿产资源,比如大量的金银矿,为原提供大量的财富。

碎城又可以做一个试点,正好自己军队在这里呆上一到两年的时间,利用军队的震摄,平压各部的反对声音。为以后进一步的移民,打下基础。而且与大漠不同,西域各部虽然环境恶化,仍然有许多流域与绿洲,象党项人一样,除了一些纯种突厥部族外,大多数半耕半牧,活动范围不大,也便于管理。

王方翼还没有看到李威的雄心,可前面几点却是能看出来的。

沉吟了一下,答道:“好。”

这样做,事务就多了。阿史那咽面部也属于突厥人种,唐朝突然地做了变动,进行严厉的报复,虽这个暴复仅限于阿史那咽面一部,其他突厥部落会有什么感想?

王方翼不能离开!

还有呢,安排突厥可汗。突厥人分十姓,这是吐蕃或者突厥人自己的说法,唐朝只分为左右厢。当时这个设置,仅是为了便于管理。但今天依然有积极的意义,不是壮大,是分化。西域有许多部族,突厥人自认为是最高贵的一个群体,事实突厥比其他各部高贵,也得到各部的认可。只要有一个雄才大略的人物出现,十姓能重新融为一体。分成了左右厢,是强行将突厥人分割为二,甚至实施得恰当,左右厢能产生矛盾,就象东西突厥一样。减少对唐朝管理带来危害。

不过也有难度,要树立两个可汗,这两个可汗要得到各部认同,还必须要亲唐,不象再象阿史那都支与李遮匐一样了。

甚至李威想到了和亲制度。

他对和亲制度十分不满,为什么一个民族的尊严,要一个女去维护?象明朝那样多好,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天守国门。

但没禄氏的和亲,给他再次地反思。

宋朝不说了,只能借鉴它的经济模式,军事上全部要推翻。明朝经济模式都没有借鉴,军事上只能借鉴前面的,前明时期明朝很强大的,特是朱棣大帝,整将***当作自家的跑马场了。但明朝的人系统,使朱棣大帝这一成果迅速瓦解。外交上也有许多国家称臣进贡,然而却是报以大量财帛的回报,以至最后明王朝都限令各国使者前来进贡的次数。这与唐朝的一些制度并无二样的。

反观前代,历史记得不大真切,可汉隋历史,来到唐朝后,却是经常翻阅。隋朝义成公主不用说了,她是唐朝的头号大敌,然而却帮助了隋朝多少次。再看汉朝,王昭君有没有成果,也不用说了。还有三位嫁到乌孙的公主,第一位解忧公主使乌孙坚定不移地走联汉制匈的道路。第二位细君公主更猛,与汉朝使者常惠居然联合诸国,击败匈奴人,斩杀匈奴士兵四五万人。第三位刘相夫又更上一层楼,丈夫要亲匈,于是与汉使者联合起来,击杀丈夫,未果,但受了重伤。然后这个狂王泥靡逃出城,率兵报复,将汉朝使者与公主围在城。刘相夫一点也不相夫,利用城许多亲汉的侍卫,坚守城池。霍光一看乱了,就派了使者张翁调解。张翁临离开时,霍光就说了一句,将参预刺杀的使者押回长安处斩。到了长安,还斩个屁,这是安抚泥靡愤怒的。

可这个傻宝到了乌孙后,真审理了,一审,儒家的腐气发作,一是你的丈夫,二是你的国王,怎么随便行刺呢?罪大恶极,敢情他将乌孙这个亲匈的国王当成了汉朝的贵族。刘相夫不服,继续上疏,将真相禀报汉王朝。霍光大怒,将张翁召回,立即砍头,气着了。但另一边呢,继续僵持,一个国王居然拿自己的妃没有办法,围在城外受苦受难,城公主从容御敌。威信大跌。于是其弟乌就屠乘机叛乱,斩杀泥靡。然而这个乌就屠继续举着亲匈的大旗。刘相夫就派出使女冯燎做说客,你不是亲匈吗,看看强大的匈奴是不是汉朝的对手,匈奴都打不过汉朝,乌孙与汉朝为敌,是不是鸡蛋碰石头?乌就屠低下了高昂的头,主动退居小王,扶持公主之元贵靡为大王。

这才是唐朝需要的和亲,包括弘化公主,而不是成公主,或者后来的什么公主。

可也需要条件,公主自身必须很英明,要亲唐,为了唐朝甚至能主动牺牲自己的利益,就象刘相夫一样。朝廷要能为她们做主,不要以为是一个小公主,受了委屈无所谓,反正宗室里面的女多不胜数。公主们才能敢做敢为。

和亲的事,李威没有说。

也想过,不但树立两个突厥可汗,还要和亲,甚至不惜用强权,扶立公主的儿重新登上可汗的位置,再和亲,一代代稀释下去。让他们血脉里流淌着的血液百分之八十,百分之十都是汉人的血脉,从上往下梳理,使这些部族保持长久地亲唐。这也不亚于十万兵。

但对和亲,他依然很排斥。

树立可汗,是唐朝已有的政策,王方翼都没有多想,只是在想两个人选,另外还有这次皇帝的“越权”,皇帝登基,只有三品以下的大臣授职权,这是授职两个可汗,已是越了权职,会有什么象征意义?

李威说道:“还是我写吧。”

写了一份奏折,禀明原因。

这才问起一些河大食的事,河也就是指乌浒河与药杀水之间这些国家,方位在后世的乌兹别克斯坦与塔吉克斯坦一带。吐火罗是指广义的吐火罗各国,主要是在阿富汗与巴基斯坦北部。东部是零碎的一些小国,南部是广义的天竺信德地区。还有大食嘴的塞斯坦(唐朝疾陵城)地区,覆盖了阿富汗西南、巴基斯坦西北、伊朗东部,然后是呼罗珊地区,包括伊朗大部与伊拉克东部地区,这两个地区都是原来波斯的核心地带。

大食的事,王方翼没有多关注。

这也是唐朝的政策造成的,唐朝一度也想拿下河地区的,十几年前虽然只派了一个使节,改设都督府与各州县,但十几年前的李治绝对不是现在明知道边患乱生,关大灾,还继续封禅的李治。只是刚平下***,唐朝需要喘一口气,没有立即派兵。随后发生了吐蕃叛变,大非川惨败,国家年景又不好,又闻听大食雄兵四十多万,渐渐放弃了这个想法,经营的只是西域,河作为两国缓冲地带了。

河各国心知肚明,他们只是派出使者交好唐朝,除了波斯人病急乱投医,多次请求唐朝支援外,河各国从来没有派出使者请求唐朝相助。甚至数年前请求阿史那都支(有可能是李遮匐,但他在右厢,可能性不大)协助,然而让大食人击败。自此以后,只能自保而己。

波斯王到了吐火罗后,此时大食在塞斯坦与呼罗珊地区经营时间不长,各地义军云集,泥涅师还是有作为的。然而王方翼唐军一撤,他腿一软,留在吐火罗,不敢再南下了。

对大食没有关注,可是河各国王方翼还是听到许多消息。

几年前大食人从呼罗珊多次向安国发起进攻(安国在河的西边,从地缘上容易进攻),数次获胜,再次转攻到康国(河的东部,离碎镇已经很近了),这已标志着唐朝岭西羁縻政权的瓦解。直到青海一战,然而唐朝在西域数次获捷,包括对吐蕃人与突厥人,形势才逐渐转变。

不是突厥人与大食人联手。前几年吐蕃人与大食默契地瓜分唐朝的势力范围,大食主攻波斯与岭西,吐蕃主攻西域与青海。而突厥阿史那都支与李遮匐为了对付唐朝,与吐蕃人联盟。这对河地区是一个最不好的消息。那几年河地区派出使者的次数也很多,包括胡应带过来的那次。这有一个形势转换的过程,史上后一段时间,突厥与吐蕃、吐火罗又联手对抗大食。然后唐朝又与大食联手对付苏禄。但这三个大国之间直接对抗的次数很少,吐蕃与大食***规模的交战几乎一次都没有。这些小国家却成了这三个摇摆对抗的棋。

总之。这几年形势的变化,对河地区很有利的,而且唐朝粗犷式的羁縻制度,河地区很欢迎。然而唐朝一直不感兴趣,一个妾有意,一个郎无情,所以河地区各国望眼欲穿之下,只能一次次地失望。这次唐朝平定叛乱,势力范围延伸到了药杀水,离河地区一步之遥,总该要管吧。

于是发生了一系列的事。

前年向大食称臣的安国,对大食采取了强硬的措施,大食为了报复,让安国人质为奴,这些被做为人质的弟冲入呼罗珊总督府反抗,想杀死大食总督,未果,就义。吐火罗也对大食采取了强硬的政策,没有继续称臣进贡。

王方翼说完了,狐疑地问:“陛下是想……?”

“随机应变,”李威淡淡地说了一句。

仅是这些事情,还不能证明河地区各国的态度,没有河地区各国的支持,李威是不会兵伐呼罗珊或者大食的。也不能说,此时父亲封禅,发生一件件不好的事情,许多百姓不满。甚至连***厥的***,都不能征讨,自己出兵遥远的大食,会让某些人找到借口,将祸水东引,引到自己的身上。

王方翼马上就猜到李威想法,也没有再问。

李威又说了一句:“王都护,不仅是这一次,将来若是朝廷下旨……我又不在京城,你最好寻找理由,勿得进京。”

历史上记得一些事,母亲杀了许多重将,包括黑齿常之、程务挺以及这个王方翼。历史肯定不是这个历史,也许岭西继续在历史轨道上发展,然而国内肯定不是了。

但以防万一。

国家名将凋零,程务挺大约很不好用,即使用,自己也有戒心,而且母亲似乎十分长寿,可是黑齿与王二人,李威不想出事的。特别是王方翼,他是王皇后的胞弟,自己已经在实施裴行俭的计划,若是随便进京,前途很让人担忧的。

但想找一个理由,在西突厥太轻松了。

王方翼立即警觉地答道:“喏。”

写好了疏折,立即派人送回洛阳。然后下达一道命令,惩罚咽面,为了顺利进行,甚至放弃了对车鼻部的惩罚,但也是破天荒的一次变动。

随着命令下达,李威与王方翼率军前往夷播海。一路西上,王方翼已经派出许多斥候,监督各部,特别是五咄陆部与车鼻部的动静。这是他的能力范围,另一方面,他就不能预料了,李威册封新可汗,以及强行将他留下来,朝廷的反应。

七月底,奏折就到了朝廷……

第446章 散红光成绮(二)第163章 再册东宫 欲定未定(中)第147章 两圣震怒 对鹂回归第462章 春不归来第167章 探(五)第212章 渡(中)第93章 大风不利 妾身等你第223章 将军归第136章 春雷(八)第259章 大婚(上)第223章 将军归第351章 枯骨接翠(一)第156章 李治无语 洛水叙情第158章 狄公要钱 大雩草草第428章 喧阗且止(一)第74章 兴唐于野 润物无声(上)第151章 问鼎(三)第111章 冯太后第364章 长枪缦缨万里(一)第140章 定(二)第177章 风轻云淡 花好月圆第240章 立志第160章 启航(六)第248章 亲事(下)第34章 时叩窗隔(二)第53章 三车和尚 割发明心(下)第239章 交换第161章 启航(七)第94章 声东击西(下)第3章 大非川第439章 清泪如水(一)第139章 谋架公主 低谈秋雨第205章 黑齿惊艳 两个小猪第74章 火耗第157章 邪恶想法 太子论农第402章 踏月影第379章 陌刀横崖(二)第264章 曲江第124章 东都黄昏(三)第98章 第二次声东击西第359章 射日坠(一)第317章 堪笑一叶飘零(一)第87章 前夕(四)第65章 进退失据 祸福难料第399章 夜寒月白(四)第56章 莫愁乐第68章 图穷(下)第258章 炮锤第95章 第一次亲密接触第439章 清泪如水(一)第474章 便当日亲见霓裳(一)第65章 进退失据 祸福难料第46章 轻重第33章 任重道远 虚鸾真凤第344章 非川凄草(二)第91章 回文对句 活捉美女(下)第352章 枯骨接翠(二)第100章 女儿心思 太子好湿第142章 门阀利弊 凶手始现(下)第49章 摊牌(一)第340章 蕃胡烟灰(四)第303章 风雨牢愁无着处第155章 启航(一)第185章 裴炎担过 太子离家第34章 时叩窗隔(二)第390章 以和为贵(三)第460章 三千乐指(二)第190章 君子欺方 儿母交心(下)第19章 葬楚宫倾国(二)第214章 王妃是妃 坚城人城第107章 明俨可怕 婉儿胡话(二)第475章 便当日亲见霓裳(二)第189章 君子欺方 儿母交心(上)第306章 横槊题诗(一)第135章 春雷(七)第164章 再册东宫 欲定未定(下)第46章 太乙终南 八方云动(九)第397章 夜寒月白(二)第323章 只有丹心难灭(二)第304章 那更寒虫四壁(一)第20章 葬楚宫倾国(三)第390章 以和为贵(三)第180章 韦族家教 春图育女第317章 堪笑一叶飘零(一)第291章 人约黄昏后第51章 当学子桓 妙计重击(上)第190章 君子欺方 儿母交心(下)第332章 金戈铁马英雄泪(一)第46章 轻重第442章 约彩鸾归去(三)第466章 又说向灯前拥髻(一)第55章 进宫(下)第296章 算蛟龙(一)第166章 探(四)第300章 元不是池中物(二)第403章 竿旗过市(二)第145章 许府添丁 真相大白第64章 废贺兰 救公主第45章 天平第65章 血气,是要见血的
第446章 散红光成绮(二)第163章 再册东宫 欲定未定(中)第147章 两圣震怒 对鹂回归第462章 春不归来第167章 探(五)第212章 渡(中)第93章 大风不利 妾身等你第223章 将军归第136章 春雷(八)第259章 大婚(上)第223章 将军归第351章 枯骨接翠(一)第156章 李治无语 洛水叙情第158章 狄公要钱 大雩草草第428章 喧阗且止(一)第74章 兴唐于野 润物无声(上)第151章 问鼎(三)第111章 冯太后第364章 长枪缦缨万里(一)第140章 定(二)第177章 风轻云淡 花好月圆第240章 立志第160章 启航(六)第248章 亲事(下)第34章 时叩窗隔(二)第53章 三车和尚 割发明心(下)第239章 交换第161章 启航(七)第94章 声东击西(下)第3章 大非川第439章 清泪如水(一)第139章 谋架公主 低谈秋雨第205章 黑齿惊艳 两个小猪第74章 火耗第157章 邪恶想法 太子论农第402章 踏月影第379章 陌刀横崖(二)第264章 曲江第124章 东都黄昏(三)第98章 第二次声东击西第359章 射日坠(一)第317章 堪笑一叶飘零(一)第87章 前夕(四)第65章 进退失据 祸福难料第399章 夜寒月白(四)第56章 莫愁乐第68章 图穷(下)第258章 炮锤第95章 第一次亲密接触第439章 清泪如水(一)第474章 便当日亲见霓裳(一)第65章 进退失据 祸福难料第46章 轻重第33章 任重道远 虚鸾真凤第344章 非川凄草(二)第91章 回文对句 活捉美女(下)第352章 枯骨接翠(二)第100章 女儿心思 太子好湿第142章 门阀利弊 凶手始现(下)第49章 摊牌(一)第340章 蕃胡烟灰(四)第303章 风雨牢愁无着处第155章 启航(一)第185章 裴炎担过 太子离家第34章 时叩窗隔(二)第390章 以和为贵(三)第460章 三千乐指(二)第190章 君子欺方 儿母交心(下)第19章 葬楚宫倾国(二)第214章 王妃是妃 坚城人城第107章 明俨可怕 婉儿胡话(二)第475章 便当日亲见霓裳(二)第189章 君子欺方 儿母交心(上)第306章 横槊题诗(一)第135章 春雷(七)第164章 再册东宫 欲定未定(下)第46章 太乙终南 八方云动(九)第397章 夜寒月白(二)第323章 只有丹心难灭(二)第304章 那更寒虫四壁(一)第20章 葬楚宫倾国(三)第390章 以和为贵(三)第180章 韦族家教 春图育女第317章 堪笑一叶飘零(一)第291章 人约黄昏后第51章 当学子桓 妙计重击(上)第190章 君子欺方 儿母交心(下)第332章 金戈铁马英雄泪(一)第46章 轻重第442章 约彩鸾归去(三)第466章 又说向灯前拥髻(一)第55章 进宫(下)第296章 算蛟龙(一)第166章 探(四)第300章 元不是池中物(二)第403章 竿旗过市(二)第145章 许府添丁 真相大白第64章 废贺兰 救公主第45章 天平第65章 血气,是要见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