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谁的未来 公司人别

?????“……总之,如果不加以改变的话,那么千年之后,或许这个国家会存在于这个世界,但是公司,却早已经毁灭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公司、国家,必须有着合适的分界线,只有如此,才能避免公司在未来的某一个时机中,遭到政敌打击,从而就此沉寂,而公司所需要并不是以总理为其谋得利益,而是在政府中广泛存在的利益代言人。”?

站在总经理的面前,俞佑诚把他的想法一一道了出来。?

“至于那些因投资而形成的利益结成联盟,经理,或许我很有和他人接触,但是我相信,在某一个时期公司需要的时候,第一个落井下石的就是他们!他们的利益看似与公司结成的了一体,但这种一体很难避免其中的一部分人,试图通过公司的毁灭获得更多的利益,要知道,一个王朝的建立和一个王朝的毁灭往往可以带来利益的最大!现在因为王朝的诞生,他们获得了利益,在未来也许会有人寄希望于王朝的毁灭!这是恒古不变的真理!”?

低头听了这番讲演,穆湘玥赞赏地点点头,他看一下俞佑成,随后问道。?

“那么,你认为公司应该如何保持自己同政府之间的关系呢?”?

“很简单。”?

“简单?”?

穆湘玥却是一愣,之前俞佑成可是用了近一个小时的功夫在那里说着公司同政府间的亲密。将导致公司在未来同政府之间的捆绑。而这不利用公司的发展。?

“说吧,我来看看你这个简单的办法是什么……”?

“想解决这些问题,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公司的定位,公司首先是一个企业,而这个企业,作为企业,我们所需要确保的是公司的利益。”?

在俞佑诚的话音落下时,穆湘玥却是摇了摇头,随后看着他说道。?

“不。子欣,你并不知道,在建立这家公司的时候,董事长曾有一个设想。那就是在未来,这家公司不是因其规模的庞大、财力的无可匹敌,而获得外界的尊重,而是通过自己的所行,获得世人的尊敬,在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过于看重公司的利益,事实上,在一些时候,董事长更愿意把公司看成国家。或者说国家的一个部门。”?

略为沙哑的声,从穆湘玥的嗓间吐出,接着他一口喝完了茶杯中的茶。?

“这叫人难以相信,”?

穆湘玥似有些无奈的说道。?

“作为一家企业,我们要行驶国家的职能,就像现在我们实施的一业一企的公司发展规划,我们看似放弃了很多,将大量的小的、规模有限的企业,出售给了他人,可是在另一方面呢?我们却在各个行业。都建立了一个龙头企业,而在这个过程中,公司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样,其它企业也得到了发展。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完成了一定的技术转移,使得很多技术,并不仅只是雪藏在公司之中,这种事情,看起来似乎极不合理,可对于国家而言却是有益的,也许一辈子就只有一次……”?

望着眼前的年青人,穆湘玥反而耸耸肩膀说:?

“一辈子只有一次,为国作出牺牲的时候。”?

“不过。”?

一声感叹之后,穆湘玥又用极为平静地说。?

“公司并没有扶持自己的竞争对手,事实上,我们从中获益更多!”?

经理的解释却让俞佑诚有些不明所以,在他看来,那种对其它非公司企业的技术转移,根本就是在扶持自己的竞争对手,就在他疑惑不解时,穆湘玥的脸上却显露出一种得意的神采。?

“或许,你并不这么认为,虽然对于技术的转让,我们收取转让金或者以股票作为补偿,不过却很有限,看似近乎无偿的转让技术,让公司赢得了业界的称赞,可是他们又未偿知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一个国家!”?

“得到一个国家?”?

瞠目结舌的看着经理,俞佑诚却是不明白公司如何得到了一个国家。*?

“对,是一个国家!”?

穆湘玥回答,一边站起身,然后向窗户走去。?

“不过,想要完全这个计划,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坚持一业一企的原则,在过去的两年间,中国的实业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仅过去一年,全国就建成了超过五万家企业,从年初到现在,连云港机床公司所属的十二家分厂,一共向公司外的客户售出了近六万部金切机床,而公司内企业不过只采购了四万多部,看起来,公司的规模似乎正在受到冲击,公司的市场同样受到了冲击,可是……”?

稍作沉吟,穆湘玥又接着说道。?

“以汽车公司为例一辆“闪电”卡车,有多达三万个零部件组成,其中很多都是小型零件,这些零件如果由汽车公司生产,将会造成产能浪费,或许在汽车公司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参考的福特的方式,甚至于包括车用木板,都是由汽车公司自行生产的,但是产能和资金上的浪费,却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而通过将大量零件分包给小型企业,向小企业采购零件,不仅可以带动中国的经济发展,一个年产十万辆卡车的工厂,一年分包零件多达二十万以上,可带动一大批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子欣,你应该看到的一点是,这些中小型企业,都是依附公司生存的!”?

看一眼俞佑诚,这个穆湘玥颇为欣赏的年青人,他难得的显露出公司真正的未来。?

“你这就该明白啦,”?

末了穆湘玥又说道。?

“如果我们真的像是小媳妇似的。看重家中的利益。而无视其它的话,那么,公司如何成为未来中国工商业的领导者呢?”?

未来中国工商业的领导者,虽说经理如此说话,但是俞佑诚却看到一个极为惊人的未来,在未来的中国,**公司将是另一个国家统治者,一个非名义上的国家统治者,一业一企,看似为了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但是却把整个国家都捆绑于公司之身,这就像是……?

“而且子欣,你应该看来,从一开始。公司便建起了自己的对口大学——连云港商学校,过去,商学校不过只是短期培训,而现在,商学校已经改为商学院,这家中国一流的商学院为公司招募并培养聪明的中国高中生,这些高中生最后最优秀的一些学员都进入了公司,他们成为该公司未来的中坚力量,这些学员大约有三分之一,子欣。你是,你的同学同样也是,还有三分之一,经由商学院推荐,进入国内的其它企业,他们将会成为那些企业的中坚力量,并帮助那些企业完成从家庭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过渡,当然,还有三分之一,他们进入铁路附属地。成为附属地管理机构的公务员,这些高素质商学院毕业生组成的公务员不仅将为中国创建一个样版化的城市管理机制,并且为后来的中国政府设立一个公务制度的样板,现在,附属地管理机构已经成为国务院官员的培训中心。越来越多的商学院法律专业的学员进入政府,这是好事。对于国家而言,公务员必须要懂得法律,这对国家和国民都极为有利,当然,对于公司同样也是一件好事……”?

看一眼俞佑诚,穆湘玥却是非常平静的说道。?

“还有,公司很快获得了宝成铁路的修筑权!”?

获得铁路修筑权,这意味着同样的管理模式会随着铁路的扩展而拓展下去,最终一个庞大而且现代的公务管理机构,随着铁路放散到全国,此时,俞佑诚终于明白,为什么他会在一些报纸上,看到一些议员支持“铁路私有化”,而他们的理由非常简单“鉴于陇海铁路和沿线附属地的快速发展以及带动效应,中国应该实施铁路私有化,并交由合适的公司加以管理!”,这显然是为了公司的“血脉”呐喊助威,如果这一切真的实现的话,这会俞佑诚却是不再担心公司的未来了,他反而担心……?

穆湘玥吃惊地瞥了一下手表。?

“哦,快1?点了,”?

穆湘玥大声说道。?

“子欣,你一定也饿了,我也觉得饿了。我们去吃点儿午饭吧。”?

这一餐午饭和过去一样,是在公司食堂进行的,尽管作为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穆湘玥也没有任何特权,从公司创办以来,他就强调节俭的重要性,而且无论是**公司或是下属子公司,都非常注重经济活动的节俭和管理程序的简化,并且在公司有周期性的精简开支活动,对于员工的薪酬,公司从不吝啬,在陇海沿线的非附属地内,公司员工购买的豪宅在临近附属地的乡村随处可见。可即便如此,公司却不会提供丰盛的工作餐,丰盛的工作餐只会让人懒惰、并浪费更多的工作时间。?

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公司所提供的工作餐,显得极为简单,一个餐盘往往就是他们的一顿饭,南方人往往是一份米饭,加之一荤一素两份菜,外加一碗汤,北方人的米饭变成馒头,或许对于一些人而言,他们刚开始并不能接受这种简餐,但是当繁忙的工作结束之后,这就会成为一顿美餐,而能使人狼吞虎咽、心满意足和产生异常欣快的感觉。?

不过今天,在享用着工作餐的时候,俞佑诚却是很难像往常一样,在十分钟内结束战斗,然后返回自己的战场,他的脑海中,只是那个在“一业一企”的规则下,垄断着国家工商界的公司,还有那一批批“陇海人”进入官场,对这个国家,究竟是好是坏??

从总长办公室内走出来来时,刘子云显得很是悠然自得,他抬起原本已经高耸的肩膀,甩开双手,迈着大步。大模大样的好像他就是总长办公室的主人。但他并不是财政总长,也不次官,甚至连局长也不是,他的身份是总长秘书科科长,虽说是财政部内地位最高的科长,但也不过只是一个科长罢了。?

因为财政部还未接通暖气的原因,刘子云穿着一件短大衣,不过在总长办公室内,却取暖炉,可即便如此。他也没有脱下来,而财政总长陈锦涛则穿着西装,还系着领带,而此时刘子云却像是没把这位财政总长放在眼里似的。一进办公室,就作起了汇报,本来是回答总长有关人事的几个问题,但是很快语气就超出了回答问题的界限,给人一种高谈阔论的感觉。?

陈锦涛是内有名的“洋翰林”,先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数字,后又入耶鲁攻读政治经济学,师长美国最为著名的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中国,其可谓是一流的财政金融专家。而且其在晚清先后担任过各种官职,积累着丰富的从政经验,不过即便如此,他也认为,很多事情应该放手交给部里的官员去办,尤其是这些“公司人”他们往往有着基它公务员难及的业务水平,于是便板着脸听他讲下去。?

等到刘子云讲完之后,陈锦涛才像突然想起似的问道。?

“可是,你对自己的事,是怎么想的呢?现在已经步入正轨了。你也应该考虑一下自己了!这个人事科长就是一个过度,是你个人的台阶……”?

话音未落,刘子云马上大声回答道。?

“还是请让我继续干人事工作吧!”?

“行吗?搞人事工作很伤脑筋的,而且还是一个得罪人的工作……”?

“不,我到觉得不错。我对人最感兴趣,再努力一把。搞出一个理想的人事方案来,我打算彻底改变现在咱们财政部,那种谁也不得罪的、论资排辈的人事安排的局面了!”?

说着,刘子云的嗓门越来越大,这就是“公司人”的特点,他们在陇海时,从不会去考虑什么得罪人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只需要考虑如何更好的履行职责,更有效、快捷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完全没有所谓的官场习气,更没有受到官场的影响。?

但是他们现在身处的国务院部门却不同,尽管大刀阔斧的改革从李子诚入主“迎宾馆”开始,就开始进行了,可是官场数千年的沉渣岂是一朝一夕所能扫清??

“咱们这个机关,现在权力太大,每年数亿元的财政预算,可以说官员的一举一动都倍受外界关注,任何官员个人的失误,都会给部里和国务院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因此,那担负重要职务的官员的才能和个性,都是需要考虑到的,而现在,咱们只能按年资顺序排好班子,要是不培养和发现富有能力的人材,把他们安排的适当的位置上,有朝一日,我们财政部也许会……”?

“好了!知道了!”?

陈锦涛连忙挥手打断刘子云滔滔不绝的话声,有点讥讽似的说道。?

“看来你很喜欢人事这行啊!”?

对于总长的口气,刘子云却是满不在乎的说道。?

“是的,我很喜欢!”?

“听说,你在刚到财政部的,那时你还没有负责人事,就对财政部的人事安排大加评论,常常有自己的看法!”?

“没错,因为对人事变动有兴趣,难免从我个人的角度作些设想,有些人出于好奇,就跑来问我,不过我的设想常常不中!”?

“哦,那是为什么?”?

“因为我的设想,是按照财政部应有的职能和标准,在各个岗位上安排最理想的人选……”?

看一眼总长,刘子云又接着说道。?

“所以我常常猜不中!”?

“就是说,大都没有按照你的想法去做罗?”?

“是的,也可以说是管人事的人,缺乏识别人材的眼力吧!”?

扭过头去,陈锦涛不再说话了,有很多人选都是他推荐的,综合了各方面的利益,政治永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单纯,不过在心里他倒是佩服刘子云这样的公司人,他们很少去考虑什么“潜规则”,他们唯一的标准就是任何事物不能“逾越规则”,不过佩服归佩服,他还是有些扫兴,他们怎么就那么犟!虽是如此,陈锦涛倒没有整治他的意思,总长的手中拥有人事的最后决定权,实在不行,到最后还是可以把这家伙甩开,但是,对于陈锦涛而言,他最不满意的还是这位刘子云在进入财政部之后,不断的向那些年轻职员吹嘘的一句话?

“我们,都是国家雇用的,并不是总长雇佣的,更不是其它人雇用的,只需要考虑国家也就行了!”?

这样的人……想着这些犟强的“公司人”,陈锦涛的心下却是一阵感叹,他们总是会把一些问题看的太过简单,几千年的官场习气,岂是单凭他们就能改变的??

“好吧!你辛苦一些,争褥拿出一个合适的人事制度改革……”?

话音至最后,陈锦涛却又突然说道。?

“嗯,最近这几天,少加点班,如果有时间的话,去看一下你弟弟,他不是要出征了吗?这……可是大事情!别让自己后悔,明白吗?”(未完待续。。)?

第377章 袁世凯的准备第226章 克虏伯第101章 结果不重要第364章 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第99章 更应关注之事第54章 眼里容不得沙子第88章 目标!苏维耶堡第134章 不得已间二人择第128章 奸商第304章 杀一儆百第76章 改变第87章 血与火的考验第26章 连云谋租界 克定思黑金第27章 黑金隐患他人忧 仰山出面大包揽第165章 第一个被记住的人第228章 难题第228章 难题第175章 失望之心第77章 服务第98章 问题的根本第40章 袁氏兄妹议奇事 致远谋定内务事第166章 徐州第296章 元老会议第82章 大国商第117章 电第29章 居仁堂内父子谈第342章 出“奇”第158章 德国的变化第1章 时代的开局第85章 大战前夜第45章 肉票守信返以山 子诚以势逼子诚第104章 列车浮想第368章 摇扇军师第89章 苏维耶堡第12章 不愧是袁世凯第172章 南坡愿一试第329章 取舍第78章 告诉他,守住凡尔登第33章 外交突破新历史 血铸责任不敢弃第307章 阳谋之计第56章 有意思的人第172章 对应之策第302章 炼狱第83章 送上门来的……第6章 大总统的烦恼第189章 扬州夜宴第248章 新式武器第28章 克定六合会藕初 天津租界征地忙第148章 酣战之余求战渴第291章 淬炼灵魂第263章 一个民族的觉醒第106章 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第13章 挖个坑等你跳第142章 英模会第34章 宴无好宴第189章 扬州夜宴第240章 自治会第35章 绿林道第66章 策马欧罗巴第263章 湘潭地第121章 袁世凯的心思第165章 强攻时刻血与火第2章 第四帝国的迷团第26章 连云谋租界 克定思黑金第208章 不惜第362章 变局第238章 回答第270章 父与子第68章 哥俩第164章 最后一刻令强攻 强攻之前又奇袭第90章 利益至上第185章 前夜第210章 期待第191章 京与津第343章 普及第85章 大战前夜第231章 用场第26章 咬钩的鱼儿更!第91章 困境第142章 英模会第293章 大国领袖的滋味第12章 不愧是袁世凯第169章 行兵谏第196章 烈山第154章 烧鸡与荣誉第239章 绝不妥协第344章 大总统的决断第292章 压力与狂喜第27章 面君子第294章 今时不同往日第19章 新的设想第174章 根本第24章 持以公无偏私收军为已有第382章 就职仪式第130章 材料学第135章 琪玉心烦恼亦忧 府内舞会迎致远第84章 短视第91章 震惊第44章 鹰降第21章 车厢内他人为我用 北京城公使自上钩
第377章 袁世凯的准备第226章 克虏伯第101章 结果不重要第364章 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第99章 更应关注之事第54章 眼里容不得沙子第88章 目标!苏维耶堡第134章 不得已间二人择第128章 奸商第304章 杀一儆百第76章 改变第87章 血与火的考验第26章 连云谋租界 克定思黑金第27章 黑金隐患他人忧 仰山出面大包揽第165章 第一个被记住的人第228章 难题第228章 难题第175章 失望之心第77章 服务第98章 问题的根本第40章 袁氏兄妹议奇事 致远谋定内务事第166章 徐州第296章 元老会议第82章 大国商第117章 电第29章 居仁堂内父子谈第342章 出“奇”第158章 德国的变化第1章 时代的开局第85章 大战前夜第45章 肉票守信返以山 子诚以势逼子诚第104章 列车浮想第368章 摇扇军师第89章 苏维耶堡第12章 不愧是袁世凯第172章 南坡愿一试第329章 取舍第78章 告诉他,守住凡尔登第33章 外交突破新历史 血铸责任不敢弃第307章 阳谋之计第56章 有意思的人第172章 对应之策第302章 炼狱第83章 送上门来的……第6章 大总统的烦恼第189章 扬州夜宴第248章 新式武器第28章 克定六合会藕初 天津租界征地忙第148章 酣战之余求战渴第291章 淬炼灵魂第263章 一个民族的觉醒第106章 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第13章 挖个坑等你跳第142章 英模会第34章 宴无好宴第189章 扬州夜宴第240章 自治会第35章 绿林道第66章 策马欧罗巴第263章 湘潭地第121章 袁世凯的心思第165章 强攻时刻血与火第2章 第四帝国的迷团第26章 连云谋租界 克定思黑金第208章 不惜第362章 变局第238章 回答第270章 父与子第68章 哥俩第164章 最后一刻令强攻 强攻之前又奇袭第90章 利益至上第185章 前夜第210章 期待第191章 京与津第343章 普及第85章 大战前夜第231章 用场第26章 咬钩的鱼儿更!第91章 困境第142章 英模会第293章 大国领袖的滋味第12章 不愧是袁世凯第169章 行兵谏第196章 烈山第154章 烧鸡与荣誉第239章 绝不妥协第344章 大总统的决断第292章 压力与狂喜第27章 面君子第294章 今时不同往日第19章 新的设想第174章 根本第24章 持以公无偏私收军为已有第382章 就职仪式第130章 材料学第135章 琪玉心烦恼亦忧 府内舞会迎致远第84章 短视第91章 震惊第44章 鹰降第21章 车厢内他人为我用 北京城公使自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