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商人是晴雨表

第284章 商人是晴雨表

从淮安回到节度使衙门所在的苏州后不久,谭甄又去了松江。

今年是海上运米的第一次,又是他建言提出的,这一次起航是需要他出面的,以示重视。

到了松江,陈青海率领的舰队也到了松江。一番对西洋商馆的武力展示之后,陈青海带着刘钰的礼物,去拜访了江苏节度使谭甄。

谭甄是襄阳人,陈青海是京畿人,但两个人的出身身份还是很亲近的。

都是良家子出身,无非就是陈青海没考上武德宫,而谭甄考入了武德宫。

和正规科举出身的人,总归隔着一层,类似出身的人便自然的亲近,这也是大顺官场体系内的一个特色,武德宫出身的和科举出身的有一种天然隔阂。

陈青海奉上了刘钰送来的礼物,都是一些西洋的精巧玩物,还有一些玻璃窗和玻璃屏风等曾经昂贵、现如今已经不算新鲜的本地货,最贵的就是一支带有水晶透镜片的法国怀表。

“节度使大人,在下奉鹰娑伯之命问候大人。在下陈青海,鹰娑伯派在下前来,护送漕米船队。”

虽然两人都是良家子出身,可终究陈青海走的是“歪门邪道”,举止谈吐和官场里的人差了太远。

他在刘公岛上学的时候,整天蹲在岛上;好容易上了船,一年也没几次机会下船。

说话就有一种在官场内很生硬的气质。

好在这几年谭甄也和威海那边的人打过交道,知道威海那边出身的人都这个调调,也不见怪。

看在刘钰的面上,叫陈青海坐下,问道:“鹰娑伯还有什么见教?”

“回大人,鹰娑伯说,这一次大人不用有丝毫的担忧。运粮公司的人多准备了几成的粮食,就算有损耗,也是一粒米都不会少的运到天津。” ωwш▲тtkan▲C〇

“而且,黑水洋很多人走过无数次了,历年往辽东贩豆不提,这一次我们海军引路护送,各种导航的器械一应俱全。加之刘公岛等地也都修了灯塔,绝无问题。大人只管放心。”

“鹰娑伯言,虽未谋面,却也算是神交。这一次走黑水洋运漕米入京,不只是大人的事,也是他的事。无论如何,也要漂漂亮亮的。”

将刘钰嘱咐的话复述了一遍,谭甄不太懂这两年在松江新成立的那些什么公司啊、保险啊是如何运作的,也懒得去了解。既是信得过刘钰搞出的这些东西,或者信得过刘钰无中生有的本事,他也根本不管。

只要税按时交,不闹乱子,何乐而不为?况且松江这边比淮安有河道总督还复杂,还有一个属于皇帝家事的西洋海关、印花税银等等,谭甄也知这里面的深浅,一点不像在这里伸太长的手。

就刘钰在京城的关系,若说这些新行业里没有勋贵的股份,只怕不可能。甚至有没有皇帝的股,也难说。

“鹰娑伯既已都准备好了,那我也就放心了。海上终究不比运河,想要真的废漕改海,不只是要快,还要稳,更要省钱。总结起来,便是快、稳、省。若能做到这三样,将来廷议的时候,才能挺直腰板。”

陈青海和刘钰相处久了,对官场里说话的态度几乎没什么印象,此时闻言,忍不住笑道:“我们这些人,学天文、学地理、单是数学就学了整整五年。别说从松江去个天津,我们海军都已经开始探索美洲、远走瑞典了。区区去个天津,还要如此担忧,大人实在是大可不必。”

“鹰娑伯常说,西洋人能从西洋跑到南洋,走数万里海路,若是我朝连从松江到天津都要畏首畏尾,那还谈什么自比汉唐?汉唐时候的匈奴、突厥是什么水平?现在的蒙古、准部又是什么狗屁实力?斗转星移,海上走出去,方才可自比汉唐。”

他说的极度自信,不是源于别的,而是源于这些年学到的专业知识。知识,使人自信而强大。

在陈青海看来,朝廷中很多人不支持海运,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不过就是知识不足、啥也不懂而已。

平日里自信多了,这时候说起话来难免叫谭甄觉得有些轻狂。好在威海出身的人谭甄见过的几个,大多都是这个德行,一个个恨不得把眼睛叉在脑门顶上,他心里虽有些不爽,却也看在刘钰的面上没说什么。

陈青海却是意犹未尽,在他看来,从松江去天津这点事,朝中还这么担忧,节度使亲来、海军护航,搞得不知道的还以为这要是对日本开战了呢。

他心想,对日开战,也就这个阵仗了。

蒙元时候就能走的玩意儿,隔着快四百年了,居然现在就跟大姑娘上轿似的,着实无趣。

跟了刘钰这么久,上一次感觉到刘钰很重视的出航,是米高率商船去瑞典;再就是这一次了。

可问题是这完全不是一个难度,实在不明白这有什么可担忧的?日本贸易都跑了这么多年了,这条四百年前就玩的很溜的海路,值得这么慎重吗?

谭甄见陈青海还是那副眼高于顶的神情,笑道:“既是你们有信心,这事我也不担心了。有件事,你回一下鹰娑伯。”

“大人请讲。”

“就说今年节度使入京,我会奏废漕改海的事。鹰娑伯就不要提了,免得倒像是我等互相串联一般。此事也不写信,只要口传,正大光明的说。”

陈青海不懂其中的道道,却还是记下了。

“正好,你随我一同,去那运米的地方看看。”

此时漕米还没有完全收起运抵,但是为了运米而成立的公司早已就位,废弃了以往个体船主的方式,而是由股份制集结起来的资本雄厚的公司承担,也减少了中间环节,更是便于管理。

松江大部分新建的衙门都在贸易公司附近,不管是交税的、交易所、漕米运送的,都在一处建筑群中。

陈青海陪同着谭甄到了那,公司的人对漕米倒是不怎么上心,而是都忙着在那整理今年北上要携带的货物。

朝廷省了钱,商人得了利,这些免税的货物利润极大。

几个公司管事做决策的,见了谭甄,赶忙跪拜,跪拜之后,又是一顿猛拍马屁。

“我等商贾,无不感念大人。若非大人提出的试行松江、苏州漕米走海运,我等哪里有这等为国尽力的机会?”

这话说的漂亮,谭甄心里也明白这只是场面话。狗屁的为国尽力,还不是有利可图?

但这事,确实是一个三赢的局面。

朝廷省了一大笔钱。

松江和苏州,粮米将近百万石,若是走运河,得照着原来两倍的损耗,这里面有真的沉没、有假的沉没,有克扣,有意外,有民夫的消耗,这些都要钱。

民众也省了运粮之苦。

粮食不可能自己走到运河,也不可能从运河走到京城。虽说朝廷理论上延续和继承了一条鞭法并且有所发展,理论上修河堤、运粮食都是要给钱的,但给的这点钱着实不够。要是一个月三两银子,肯定趋之若鹜,但……但没钱,就不要提什么仁政。

商人又能借此机会得利。

确实三赢,商人们非说自己“为国尽力”,那也不好说不对。赢了里子,也想要个面子。

几个管事的又道:“大人有所不知。以往运往京城的货物,走运河,虽说朝廷规定只有几处税关,可是沿途吃拿卡要,我等商贾也实在有些承受不住。”

“如今运送漕米,可以携带十分之一的货物免税,这是省了许多的钱啊。回来时候,又正巧可以运输辽东的大豆,一来一回,获利极多,股东们也都高兴。”

“大人在这,也不是我等说什么胡话。只是松江、苏州的漕米,实在不值一提。若是要把所有的漕米都走海运,只要提前说一声,这入股的人必是趋之若鹜。”

“威海的船厂,更是能造大船。就算不用威海新造的船,也有诸多沙船船主带船入股而求之不得。若是将来朝廷将漕米全都海运,我们公司这门槛,就要被踩坏了呢。”

看得出这样参与者的兴奋,谭甄内心也放松下来,似乎有些理解陈青海为什么之前会如此轻狂了。

商人求利,船沉了,商人就会有损失。到底行不行,商人是心里最有数的。

若真的如一些朝廷人所说的风险极大,这些商人如此精明,怎么可能往这里面钻?

商人的态度,可比陈青海的自信更让谭甄放心。

陈青海对此次海运的自信,或许还能归结为威海那群海军的德行一贯如此;商人也如此,那就真是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商人们的自信自然是有各种原因的。

除了早就有船主经常跑辽东贩卖大豆之外,一些广东福建那边来入股的船主也是常跑南洋的,什么吕宋、巴达维亚等地也都去过。

当然,还有就是股份制的风险均摊和保险公司的成立。缴纳一定的保险费,真要是出了事这个新城里的海运保险公司可是会赔的。

如果是从前,这种新鲜事物要被接受,怕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可这个新成立的海运保险公司,有刘钰站台,凭着这份信誉和这些年在商人圈子里的名头,自然是足够可信。

隔壁的贸易公司本来也有从南洋贩米的业务,漕米真要是出了事,随时可以补充,根本不用担忧。

一人承运,可能担不起风险。现在这种形式,风险均摊,这就容易接受的多。

朝廷也放心这群人配得起、这群人也确信根本就是有赚无赔……早就有人算过,运河的过关税和吃拿卡要太多,这批海运过去十分之一容量免税的货,只要一两年时间,就能让那些沿着运河带货的,赔的妈都认不出来。

到时候,才是海运和河运集团针尖对麦芒的时候。

只可惜大顺的商人,拼的不是资本,不是技术,不是成本,而是看谁在官场的关系深、看谁在朝堂的代言人嗓门大、谁的后台在皇帝面前跪的勤。无可奈何,却无可改变。

(本章完)

第428章 精锐对精锐第202章 评书梆子学历史第675章 科学院(上)第1499章 终章 九三年(十七)第26章 镀金第973章 名与实第1286章 死与复仇(七)第632章 贵圈真乱第1116章 脉络第1194章 木牛流马(一)第1395章 强迫去过好日子(上)第1200章 木牛流马(七)第733章 朋友第1503章 终章 九三年(廿一)第46章 哈士奇第368章 我是谁第59章 四兄弟第796章 工商局第1097章 工业革命(十)第1375章 凡尔赛和约(二)第1305章 死与复仇(二六)第802章 理性君主 政治动物(上)第267章 皇帝的保守第1244章 三战定印度(十一)第270章 先驱者第1327章 有格调的小圈子(中)第862章 好事第810章 圣君第953章 步步危机第832章 中荷友谊(上)第1515章 终章 九三年(卅三)第85章 感言 及关于本书是同人第50章 皇帝的棋子第1454章 最终的闹剧(一)第749章 卧榻之侧(上)第80章 开个小洞第1478章 临别告诫(四)第1042章 国运(下)第425章 掩耳盗铃的新境界第1474章 最后的闹剧(廿一)第321章 一牛之力第867章 我是来监管你们的(三)第770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下)第1161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六)第1093章 工业革命(六)第455章 卖旧货第1321章 熟人社会第201章 七擒七纵亦不惧第731章 毫无组织第120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第1249章 钻石湾屠杀(五)第1395章 强迫去过好日子(上)第755章 表演战(五)第1453章 “帝”(五)第1488章 终章 九三年(六)第601章 逃不过的对法宣战第1022章 事物的两面性(下)第1409章 土豆和向心力(下)第124章 女无脂粉闺中态第975章 猜疑链(上)第765章 荷兰灾难年(五)第73章 法理问题第660章 对抗性和非对抗性矛盾(上)第769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中)第1030章 氛围第697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下)第167章 论迹第1183章 信不信不取决于脑袋第385章 驻英大使第580章 同样的荷兰人,不同的态度第1511章 终章 九三年(廿九)第566章 领海和内海第811章 改革决心的对比第468章 被动变主动第1353章 英国的总崩溃(二)第221章 先知第418章 诸君免送第567章 预判了你的预判第1050章 坐庄(中)第954章 钓鱼第1483章 终章 九三年(一)第213章 西学东渐来不及了第267章 皇帝的保守第529章 服从性测试第13章 母多怜幼子第608章 无耻的小报第941章 自觉(三)第982章 决胜千里之外(五)第1017章 全都装傻(上)第1353章 英国的总崩溃(二)第1252章 复辟的代价(中)第1212章 统一市场与地方利益(上)第980章 决胜千里之外(三)第1202章 木牛流马(九)第604章 互相猜错的底线第1496章 终章 九三年(十四)第984章 决胜千里之外(七)第328章 问罪第728章 好骗与不好骗第1024章 割裂(二)
第428章 精锐对精锐第202章 评书梆子学历史第675章 科学院(上)第1499章 终章 九三年(十七)第26章 镀金第973章 名与实第1286章 死与复仇(七)第632章 贵圈真乱第1116章 脉络第1194章 木牛流马(一)第1395章 强迫去过好日子(上)第1200章 木牛流马(七)第733章 朋友第1503章 终章 九三年(廿一)第46章 哈士奇第368章 我是谁第59章 四兄弟第796章 工商局第1097章 工业革命(十)第1375章 凡尔赛和约(二)第1305章 死与复仇(二六)第802章 理性君主 政治动物(上)第267章 皇帝的保守第1244章 三战定印度(十一)第270章 先驱者第1327章 有格调的小圈子(中)第862章 好事第810章 圣君第953章 步步危机第832章 中荷友谊(上)第1515章 终章 九三年(卅三)第85章 感言 及关于本书是同人第50章 皇帝的棋子第1454章 最终的闹剧(一)第749章 卧榻之侧(上)第80章 开个小洞第1478章 临别告诫(四)第1042章 国运(下)第425章 掩耳盗铃的新境界第1474章 最后的闹剧(廿一)第321章 一牛之力第867章 我是来监管你们的(三)第770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下)第1161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六)第1093章 工业革命(六)第455章 卖旧货第1321章 熟人社会第201章 七擒七纵亦不惧第731章 毫无组织第120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第1249章 钻石湾屠杀(五)第1395章 强迫去过好日子(上)第755章 表演战(五)第1453章 “帝”(五)第1488章 终章 九三年(六)第601章 逃不过的对法宣战第1022章 事物的两面性(下)第1409章 土豆和向心力(下)第124章 女无脂粉闺中态第975章 猜疑链(上)第765章 荷兰灾难年(五)第73章 法理问题第660章 对抗性和非对抗性矛盾(上)第769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中)第1030章 氛围第697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下)第167章 论迹第1183章 信不信不取决于脑袋第385章 驻英大使第580章 同样的荷兰人,不同的态度第1511章 终章 九三年(廿九)第566章 领海和内海第811章 改革决心的对比第468章 被动变主动第1353章 英国的总崩溃(二)第221章 先知第418章 诸君免送第567章 预判了你的预判第1050章 坐庄(中)第954章 钓鱼第1483章 终章 九三年(一)第213章 西学东渐来不及了第267章 皇帝的保守第529章 服从性测试第13章 母多怜幼子第608章 无耻的小报第941章 自觉(三)第982章 决胜千里之外(五)第1017章 全都装傻(上)第1353章 英国的总崩溃(二)第1252章 复辟的代价(中)第1212章 统一市场与地方利益(上)第980章 决胜千里之外(三)第1202章 木牛流马(九)第604章 互相猜错的底线第1496章 终章 九三年(十四)第984章 决胜千里之外(七)第328章 问罪第728章 好骗与不好骗第1024章 割裂(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