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宜缓不宜急

第433章 宜缓不宜急

大军没有在京都停留太久,这地方不适合驻军,而是向北退回,在城外驻扎。

临行之际,李欗又叫人张贴榜文,诉说此次大顺伐日的正义性,皆因琉球而起、又诉残暴重税之政,大顺天子,代天而罚。

又假惺惺地叫人统计了一下吴芳瑞放火烧掉的民居,示意大顺仁义之师,日后定会赔偿。

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也没几个钱,也不是自己出。

到时候用日本人的钱,收买一下日本的民心。

未必有用,也未必无用,只看朝廷谈判的目的是占领,还是别的。

他又不知朝廷谈判的底线,诸多只是猜测,故而先将路铺好,谁知道朝廷会不会有什么变动。

倭王昭仁、关白一条兼香等,皆随军前行。

李欗接到了小滨城击退了井伊直定军的消息后,知道小滨城真的是固若金汤,再无后顾之忧,也没有选择从原路返回。

先派人将倭王被抓的消息,星夜传回小滨,叫海军立刻派人告知朝廷。

随后就沿着琵琶湖周边转了一圈,就地筹粮,连克彦根等大藩之城,在近畿地区搅动一番,直到侦骑告知四方的倭人都朝这边集结,他才慢悠悠地退回了小滨城。

周边已经没有野战机动部队了,分散的城居,在轻便的大炮面前,等同于死地。

绕了一圈,侦骑已经发现了大坂城代太田资晴率领的部队,正沿着海岸朝着小滨城进发。

但还留下了一些部队,来镇压鸟取的农民一揆。

冈山藩回撤的部队,和太田资晴的部队互为犄角。

可能是被大顺军的野战能力吓到了,两支部队齐头并进,保持两天之内即可支援的态势,行军速度并不快,也没有冒进。

和歌山的倭人也朝这边进军,东边还有一些倭人部队。

沉浸在抓获了倭王的不世之功中的吴芳瑞,并没有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而是和随军参谋部的人查看了一下态势后,认为不应该在这里逗留了。

其实如果胆子大一点,完全可以抓住机会,歼灭冈山藩或者太田资晴的一部。

但吴芳瑞和参谋们研究了一下,认为冒险倒算不上,但是现在已经完全把倭人的部队都调动过来了,没必要打这种傻仗。

一个参谋一言道出了另一个原因,无奈道:“海军都是鹰娑伯一手带起来的,当日咱们在青州军的时候,海军就是亲娘养的,咱们是后娘生的。这点陆战队,是海军陆战的精锐,赢倒是能赢,可要是死伤数百,鹰娑伯可会指着咱们骂娘的。”

吴芳瑞笑道:“那是自然的。不但要骂娘,还要去家里骂。况且,就算打赢了,没死伤多少,还是会被骂。”

“鹰娑伯会问,倭人都被调动起来了,你们有船,处处空虚,为什么傻呵呵的野战?当参谋连这点眼界都没有,学的东西都就着馒头当咸菜吃了?”

围看地图的参谋们都笑了起来,想到了当日在威海时候刘钰说话的风格,都挠挠头道:“算了,不打了。”

“西边有将近两万,怂的一批,齐头并进,不敢冒进,走的跟王八一样慢。”

“南边的部队,人不算多,可是走的也不快。咱们要是杀个回马枪,西边的太田资晴万一脑子动一动,急行军围住小滨,万把人,倒是危险。”

“就算抓冈山藩的兵,打一仗,抗线的都是海军的人。想打歼灭战,就得抗线、变阵、包抄,肯定会死不少人。这些人都是鹰娑伯苦练出来的,真要死伤一个营队,回去也不好交代。”

“撤吧。”

吴芳瑞亦点头,将参谋的意见汇报给了李欗,询问李欗的意思。

李欗问道:“如今部队都被调动过来了,咱们再返回米子,支援当地的百姓?还是怎么样?那石见银山的银子……”

吴芳瑞并不知道李欗才当了海军几天的家,便已经不再是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皇子了,而是深刻感觉到银子的重要性。

“殿下,在下倒是问过。这银子,不是说白花花的银子埋在地下,挖出来直接拿走就行。是要像冶铁冶铜一样提炼出来的。拿下来也没有银子,没什么用。”

李欗哦了一声,笑道:“这我却不知。做皇子的,五谷不分倒不至于,每年都要与父皇一起扶犁开耕,为天下表。可是,还真不知道金子银子是怎么弄出来的。”

“既如此,那就撤回釜山吧。吴将军觉得,隐歧岛需要留兵吗?”

吴芳瑞摇头道:“不用。留兵无用,要用再取便是。倭人不可能再分出兵来占隐歧岛。大军在那暂且一下,返航釜山便是。只有一样,还请殿下决断。”

“说。”

“呃……就是,虾夷那边,杜锋支援这边的陆战队,是让他们回虾夷?还是跟着一起去釜山?”

李欗问道:“吴将军是什么意思?”

“殿下,这是海军的事。还是请殿下询问一下各个舰长那边的意思。在下的意思嘛,就是一起回釜山。趁着倭人兵力都集中在王城附近的机会,袭取别处。不然还要转运威海的陆军前来,只怕贻误战机。”

“吴将军这是立下了盖世奇功,可是忘了嗷嗷待哺等待立功的同袍了啊,哈哈哈……”很善意地开了个玩笑,吴芳瑞心道是也不是,这确实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东边倭人的兵力完全空虚了,枢密院那边得到消息送回釜山的时候,肯定会想着趁此机会速战,不给倭人重新部署的机会。

李欗对海军的作战模式已经多少有了点了解,但还没打过正式的海战,海军里的许多事他也确实不太懂,便依着吴芳瑞的意思,叫来了几个重要的、能独挡一面的舰长。

将配输给杜锋的陆战队是去釜山、还是回虾夷的疑问一说。

陈青海便道:“殿下,杜锋之所以敢调动这些兵力支援,源于虾夷的海峡常年不冻。虽纬度与海参崴相同,可杜锋仔细问过,与海参崴的气候大为不同。”

“他或猜测,有暖流经过,所以常年不冻。故而他那边的军舰是够了,足以守住。再给他兵力,他也无力去攻,千余精锐,终究太少,攻不下仙台。但防守的话,那些兵力又无意义,根本用不上,倭人也不能飞过海峡。”

“鹰娑伯常说,要把手指捏成拳头打人。如今既捏成了拳头,暂就不必松开。”

“倭人已被调动,西部空虚。速回釜山,若枢密院有令,则执枢密院之令;若枢密院无令,何不袭取长州藩的萩城?”

“若长州藩回援,则攻下关。下关一破,我海军可纵横于鲸海、濑户海。如今我们只能沿鲸海一线登陆,若得下关,则南北贯通,处处可以袭扰。”

“倭人若来夺,东部兵力又空,他们用腿,那里跑得过船帆?若不来夺,我们便可袭扰九州岛东侧。”

这既是陈青海的意思,也是海军内部的意思,他们是打定了心思,要靠自己解决日本战事。

真想解决,就得把海军自己的陆战部队聚拢在一起,才能搞大事。

不想让陆军抢风头,那就要把海军的优势发挥出来,靠机动性调动倭人,将九州岛变成一座孤岛。

若成孤岛,则陆军就不需要登陆作战了。而要想其成孤岛,只要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攻取下关。

李欗已经尝到了依靠海军机动的甜头,想了一下这个计划,笑道:“只有一个问题。若是长州藩死守下关,不管萩城呢?”

陈青海道:“若长州藩藩主为将军,则可死守下关。然其为藩镇,殿下以为,可有藩镇舍己而为国者?若无土佐一事,或许未必回援;既有土佐之事,其必回援。”

“妙哉!”李欗拍手一赞,点头道:“当真如拨云见日。我总是忘了倭国藩镇之乱政,与本朝大不相同。既如此,那就全员撤回釜山!”

舰队起航,在隐歧岛稍微逗留,即刻返航回了釜山。

船刚靠港,就有人匆匆赶来,送来了一份圣旨、一份枢密院的命令。

圣旨里,大赞了李欗、吴芳瑞的功劳。

皇帝不吝赞美之词,将这一战类比为霍去病深入匈奴、李靖破突厥俘颉利可汗。

对李欗的最高奖赏是“真吾麒麟儿也”!

对吴芳瑞的最高奖赏,是一句“西征袭伊犁、东征擒倭王,真浑身是胆!”

至于事后的赏赐、金银,甚至爵位,可能都比不上圣旨里的这两句话。皇帝想要叫人高兴,可以就废二两墨。

圣旨之后,便是枢密院的军令。

釜山已经增兵三千,命令海军休息两日,择机出战,袭取萩城,缓攻。

若长州藩回援,则围城打援,野战击溃长州藩的援军。

若长州藩没有回援,则攻下萩城。

其不回援,攻下萩城后,就加固萩城的防御。那里便于补给,就在海边,也是如小滨一样的建在河流入海口处的城,而且根据之前的侦查,挖掘了一条运河沟通河流和大海,靠近海湾,只要海军还在,比之小滨城还容易守住。

命令的最后,再三告诫海军诸部,若长州藩回援,野战胜之,则可趁势袭取下关。若其不回援,不得擅启袭下关之念,只要在萩城固守即可。

调去枢密院的参谋们也不是吃干饭的,根据之前侦查后的地形地图,制定了一份打时间差的作战计划。

海军离开小滨之前,倭国主力已经开始在小滨附近集结。

则依靠海运的速度优势,则可至少拉开一个月的时间差。

有了袭取京都的教训,倭人多半不敢再把中心部署的兵力全部调动,有九成的把握会缩在京都、大阪至江户一线。

就算倭人的脑子坏了,不按常理出牌,全力向东,枢密院的参谋们经过计算,认为倭人担心轻兵冒进被歼,必会齐头并进、互为犄角。

就算在海军撤离小滨的当日就向东,按照行军速度来算,也能挤出一个月的时间差。

故而可以将大军集结在对马修整,军舰骚扰下关,做出兵力集结于对马、要攻取下关之态势。

要给长州、长府、广岛等藩的倭人,留出反应的时间,海军跑的太快,陆军精锐和陆战队纪律和训练太好,有时候也是个麻烦,还得干巴巴地坐等对面反应。

半个月后,顺风顺洋流,突袭萩城。围而缓攻,以七日为期。

若七日内,长州藩主力回援,则可围城打援。

若七日内,长州藩主力不动,则破萩城,巩固城防。

如此,就算倭人疯了,完全不按常理,亦可万无一失。

后面还有关于调动、后勤、运兵的种种计划,倒是也没规定的太死,而是让随军参谋部修订完善。

明面的命令之后,还有一封机密程度更高的命令,只允许李欗、吴芳瑞等寥寥数人查看,不得外泄。

“萩城可取,但不可急。必要缓,大军集结齐至,方可取。单取萩城无益,益在野战全歼长州藩之援军。”

“若其不援,则意味着长州藩深知野战不敌,九州岛各藩与长州藩,也必不肯再打下去了。”

“若其援,则正好消灭,做给九州岛诸藩看。”

“是故,只可缓、不可急。”

“若急:长州藩不援,则与幕府和谈之日近在咫尺,破城固守即可,自大善;若其援,主力未齐,纵然攻下,守住自无问题,但恐各藩心里没数,以为野战未必输,只是攻城欠缺而已,却不能威慑其心。”

“京都一战,做给幕府看。萩城一战,做给西南诸藩看。”

“若长州藩回援,则力求歼灭战。待歼灭,则在萩城行仁政,分武士之田、免农夫之赋,羞辱武士后放归一部,使之亲见传音于九州岛诸藩。”

“诸藩所惧者,减赋降税之政也。吾能立足,则其不敢战。”

“聪明一点的掌军之人,在我军突入小滨、直插京都的时候,就应该知道不敌了。但世上的人,未必都聪明,也有蠢笨如牛的。战至此,难缠者,非聪明知兵之辈,实愚笨不知兵之蠢货也。”

“我军久战无益,空耗钱财。诸君功已不世,当求稳重。”

(本章完)

第605章 怀念过去(上)第1263章 下西洋后的下西洋(九)第929章 觉醒(一)第998章 看得见的手第910章 南洋大开发(五)第1494章 终章 九三年(十二)第510章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482章 河豚之喻(下)第97章 风波起第583章 都是生意(上)第1194章 木牛流马(一)第82章 卖第634章 “文景”之治第1311章 死与复仇(三二)第803章 理性君主 政治动物(中)第385章 驻英大使第1328章 有格调的小圈子(下)第742章 巴达维亚新政(三)第352章 二虎竞食第558章 一战前夜 命运的交汇第29章 雪盲第1068章 恶龙残影(三)第397章 等死吧,没救了第989章 拍马屁(中)第469章 搬出祖训第1417章 黄河问题的最后一步(八)第324章 唯一的傻子第1454章 最终的闹剧(一)第909章 南洋大开发(四)第1448章 三山合一(下)第1226章 开战(五)第683章 皇家私事第1262章 下西洋后的下西洋(八)第388章 止于何处第1135章 假装心怀社稷第1306章 死与复仇(二七)第747章 巴达维亚新政(八)第718章 下南洋到底为了啥(上)第1274章 攻防心理(九)第989章 拍马屁(中)第585章 要忍让第108章 断章取义第885章 县令第485章 大封建套小封建第473章 百思不得其解(下)第268章 瑞典人也卷入对俄忽悠第944章 南洋印度贸易区(中)第1165章 备战(四)第964章 修补匠变法开启第863章 妄想第739章 恩不能久第148章 鱼第898章 落入圈套的英国(九)第977章 猜疑链(下)第1378章 凡尔赛和约(五)第444章 暂苦诸君十年第255章 两制第1083章 经验丰富第334章 鸡肋的军港第1088章 工业革命(一)第1078章 争功(三)第124章 女无脂粉闺中态第654章 你只是枚棋子(七)第1435章 分歧(一)第1270章 攻防心里(五)第1223章 开战(二)第988章 拍马屁(上)第1317章 人多声音才大第55章 说服第954章 钓鱼第462章 买办是条不归路(中)第1343章 拼命是错的 挣钱是对的(三)第1139章 “温柔”的殖民者(下)第675章 科学院(上)第534章 此时此刻不新鲜第1298章 死与复仇(十九)第178章 钓鱼先撒饵第953章 步步危机第4章 冲突第1255章 下西洋后的下西洋(一)第651章 你只是枚棋子(四)第1066章 恶龙残影(一)第169章 之所以在意海防第314章 绑定第93章 破题第684章 偷梁换柱第696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中)第900章 英人目睹之怪现状(一)第450章 放低姿态,麻痹对手第1499章 终章 九三年(十七)第932章 觉醒(四)第1146章 多歧路,今安在(一)第1323章 贸易割裂第312章 偶然第1365章 里病外治(一)第32章 布置第1214章 轮台之思(一)第1107章 上国心态(一)第562章 启蒙工具人(中)第863章 妄想
第605章 怀念过去(上)第1263章 下西洋后的下西洋(九)第929章 觉醒(一)第998章 看得见的手第910章 南洋大开发(五)第1494章 终章 九三年(十二)第510章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482章 河豚之喻(下)第97章 风波起第583章 都是生意(上)第1194章 木牛流马(一)第82章 卖第634章 “文景”之治第1311章 死与复仇(三二)第803章 理性君主 政治动物(中)第385章 驻英大使第1328章 有格调的小圈子(下)第742章 巴达维亚新政(三)第352章 二虎竞食第558章 一战前夜 命运的交汇第29章 雪盲第1068章 恶龙残影(三)第397章 等死吧,没救了第989章 拍马屁(中)第469章 搬出祖训第1417章 黄河问题的最后一步(八)第324章 唯一的傻子第1454章 最终的闹剧(一)第909章 南洋大开发(四)第1448章 三山合一(下)第1226章 开战(五)第683章 皇家私事第1262章 下西洋后的下西洋(八)第388章 止于何处第1135章 假装心怀社稷第1306章 死与复仇(二七)第747章 巴达维亚新政(八)第718章 下南洋到底为了啥(上)第1274章 攻防心理(九)第989章 拍马屁(中)第585章 要忍让第108章 断章取义第885章 县令第485章 大封建套小封建第473章 百思不得其解(下)第268章 瑞典人也卷入对俄忽悠第944章 南洋印度贸易区(中)第1165章 备战(四)第964章 修补匠变法开启第863章 妄想第739章 恩不能久第148章 鱼第898章 落入圈套的英国(九)第977章 猜疑链(下)第1378章 凡尔赛和约(五)第444章 暂苦诸君十年第255章 两制第1083章 经验丰富第334章 鸡肋的军港第1088章 工业革命(一)第1078章 争功(三)第124章 女无脂粉闺中态第654章 你只是枚棋子(七)第1435章 分歧(一)第1270章 攻防心里(五)第1223章 开战(二)第988章 拍马屁(上)第1317章 人多声音才大第55章 说服第954章 钓鱼第462章 买办是条不归路(中)第1343章 拼命是错的 挣钱是对的(三)第1139章 “温柔”的殖民者(下)第675章 科学院(上)第534章 此时此刻不新鲜第1298章 死与复仇(十九)第178章 钓鱼先撒饵第953章 步步危机第4章 冲突第1255章 下西洋后的下西洋(一)第651章 你只是枚棋子(四)第1066章 恶龙残影(一)第169章 之所以在意海防第314章 绑定第93章 破题第684章 偷梁换柱第696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中)第900章 英人目睹之怪现状(一)第450章 放低姿态,麻痹对手第1499章 终章 九三年(十七)第932章 觉醒(四)第1146章 多歧路,今安在(一)第1323章 贸易割裂第312章 偶然第1365章 里病外治(一)第32章 布置第1214章 轮台之思(一)第1107章 上国心态(一)第562章 启蒙工具人(中)第863章 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