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买办是条不归路(下)

第463章 买办是条不归路(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荷兰人纵可引以为援,但却不能够指望荷兰人。最终还是要靠治国理政以自强啊。”

德川吉宗虽然很赞许儿子敢想,也因此认为二儿子不是个懦弱无能的守成之主。但对大顺和荷兰之间开战这种想法,并不认为有可能发生。

曾经他也是那种标准的日本贵族思维方式,自己谋划的事情,哪怕天地都会顺着自己的谋划让路。

但现实狠狠打了他一巴掌,不只是这一次中日开战,而是他自己内心也清楚,自己主导的享保改革,实际上失败了。

从锐意改革,变成了修修补补,最终于事无补。

只是在内心,他觉得不是自己改革的思路有问题,实在是“命数奇也”,运气不好而已。

“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为父主持改革,奈何天道无常。原本稻米太贵,虽说谷贵贱金,奈何贵到离谱民不聊生,为父主持垦田。”

“垦田刚有成效,结果百年一遇的风调雨顺,连续三年暖夏,亩产百年所最高,于是米贱至无人问津,武士以米为俸,米价低贱,穷苦不堪,借了商人许多的钱。”

“为父好容易把米价重新稳定住,充实了财政,取消了上米制,重新让各藩参觐交代,府库里的钱也稍多了点。”

“结果立刻又迎来了连续两年的冷夏,关西地方,颗粒无收,数百万人饥不得食,米价腾跃飞腾,一揆遍地。”

“幸有甘薯,又铸币改革,总算没有闹出太大的混乱。可天灾之后,又有人祸,唐人又来攻打……”

“如今唐人压迫,若想将来自主,需还得从内部变革开始。只是,变革之事,何其难也?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若天不予,如之奈何?”

“天若不予,如之奈何?如之奈何?”

德川宗武心里并不认可德川吉宗的自我评价。

几句天若不予,说明德川吉宗认为自己是运气不好,赶上天灾,导致改革改到现在,改的一塌糊涂。

但德川宗武和自己的亲信小姓幕僚们讨论过,壮着胆子来说,有人认为改革的思路本身就不对。

甚至德川宗武认为,他父亲的很多改革,完全就是一拍脑袋就上。

有些,则是用当藩主治理一郡的想法去治理整个日本、用在当将军之前做和歌山藩主改革的经验来指导整个日本,这根本就是不可能成功的。

有些事,在一个村里是善政,拿到全国推广,那就根本行不通。

有些政策,可能在一个几十万石的藩下实行,百姓拍手叫快,但拿到全国去推广,那就会导致一场灾难。

比如德川宗武心里认为改革最失败的一件事,也或者说是整个折腾可以称之为“改革”而不是“修补”的一件事,连两年都没持续上。

德川吉宗做藩主的时候,亲眼目睹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解体的过程。

百姓没钱——问商人借贷——用土地抵押——还不上钱——商人将土地兼并——继续放贷——越并越多。

于是德川吉宗刚一就任将军,就立刻出台了政策:禁止土地抵押买卖。

法令下达之后,所有土地抵押为不合法。

法令下达之前,已经抵押的土地,按照每年百分之十五的抵押价,分七年赎回。

结果法令一下,不到两年,日本大乱。

已经穷的要质押土地的老百姓,怎么可能还的起每年百分之十五的地价?

而一些百姓合作起来,拿着新出的法令,去找商人直接要地,不给钱,闹一揆,认为自己之前还利息已经还够了。

商人见到这个法令之后,也见到了百姓合伙要地的场面,索性宁可当地百姓饿死,也绝不借贷给农民半个子。

各藩都穷,贡赋使劲儿往上加,百姓更加没钱,无法度日,只能借钱。

商人不敢借,也不敢拿质押的土地,导致百姓索性扔了土地跑到城市求活,城市又没有那么多活可做,治安骤降。

土地扔了,农村凋敝,米价暴涨,各藩之前因为财政困难,都问商人借了不少钱。

趁着米价暴涨的机会,各藩正好还钱,否则米价低了更还不起,于是继续加贡赋以求在米价高峰期多收点贡米,折价还给商人。

贡赋越高,百姓越种不起地,又没处借贷,于是更多的人扔了土地往外跑……

原本想要保障小农经济的,结果适得其反,米价腾跃、土地荒芜。

幕府和藩主武士们,只收贡,却并不救济百姓,日本不要说青苗法,连个常平仓都没有。

既没有青苗法、也没有官方借贷机构,更没有官方控制柴米油盐酱醋茶等所有生活物品,做到法家管仲那一套完全的官方控制经济,就敢取消民间放贷行为。

这已经不是一拍脑袋就上了,这是纯粹没脑子。

结果可想而知。

两年之后,这个唯一可以算作“改革”而不是“修补”的政策,就宣告作废。

至于应该如何改革,德川宗武也和自己的亲信幕僚私下里商量过,拿着海对面的历史以史为鉴,研究了半天,认为可以学的就是“高举《周礼》却行申商法术”的那位。

不求富民,但求富幕府。

不过既然此时德川吉宗认为他的改革是上天不给他机会,德川宗武这时候也不好说什么,想着避开这个话题。

现在他连继承人都不是,这时候若是直言提出自己的改革思路,一旦要是意见不合,自己做继承人的机会就彻底没有了。

然而他想逃避,德川吉宗却不放过他,直接问道:“吾儿对将来施政,有何见解?”

德川宗武心想见解是有的,但此时不便说。非要等你传位于我、去世之后,方可真正有自己的见解。

既此时不敢有真正的自己的见解,德川宗武只道:“人力有穷尽,施政能否有利,还是要看上天是否赐予。”

“儿子不能够考虑那么深远,只能说一说财政的问题。无论如何,幕府的财政是必须要扭转的,否则连买火器、操练旗本的钱财都很难拿出。”

“儿以为,应该实行官营专营制度。如俵物、铜锭等,皆应授予大商人专营,从而获得金银之利。”

“唐人的货物进入商埠,也应该尽量组织商人募集股本,授予他们专营的权限,幕府收取一些利益。将唐人的货物大量售卖至各藩,收取关税、获得利益。”

“这样至少可以获取一些金银收入。”

“有了金银,才能够购买火器,操练旗本。”

德川宗武避开了改革这和话题,德川吉宗也听出来德川宗武是在逃避,但他也知道改革千难万难,实在不是随口就能说出来的。

若是大规模实行专卖专营、扶植御用商人、扶植与唐人贸易的中间商,并没有触及到真正需要改革的地方。

改革改革,要么往前走,要么往后退。

往前走就是土地兼并、百姓跑到城市,日本一没有殖民地、而没有大量的出口产业、三没有济贫院。往前走一步,必定往后退两步。

往后退就是土地变种井田制,不准买卖、压制商人、取消商业活动,幕府专营,实行春秋之前的官营匠人制度,武士下放封地,全日本严令节俭,完全封建化,将好容易出现的日本统一市场再打碎。

往前走、往后走,都走不通。

不过德川吉宗此时并没有这样的眼界,他始终觉得应该是有一条既可以保幕府、又能保小农、又能保武士、且走得通的路的,只是自己没找到而已。

德川宗武既避而不谈,只说财政方面,吉宗也没有继续逼迫他说下去,而是告诫了一下买办和扶植商人的一些危害。

“这个办法,只可用一时,而不可用长久。就像是上米制一样,取消参觐交代,叫各藩按照百分之一的石高缴纳稻米替代。财政缺乏的时候可以用,一旦好转,就应该立刻取消。”

他是能感觉到“买办专营经济”对日本带来的危害的。

这就像是一杯毒酒。

没办法,现在不喝,就要被渴死。

喝了,好在这杯毒酒是慢性的,只要撑过这段即将被渴死的时间,日后再慢慢治疗就是。

德川宗武也知道这里面的危机,连声道:“父亲说的对。”

“这种办法可以用一时,只要为政者清醒,知道不可长久就可以。暂时先用着,先扶植那些买办商人,待将来财政好转,就可以放弃他们。”

德川宗武自信的很,就像是每一个觉得戒烟戒酒甚至诫毒实在很简单的人一样。

现在先用着,将来想要不用就可以不用。

为了表示自己还有思路,德川宗武又道:“除此之外,另也应该开源。因地制宜,可以自给自足的,尽量自足,以降低唐人货物的影响。”

“譬如糖与丝,便要分开来看。”

“丝者,本国少产,又占土地,无论如何是争不过唐人的。”

“而糖,本国百姓嗜糖,本国不产甘蔗。但论气候,未必不能种植。若能寻访种植之法,在各处试种,自行榨糖,则唐人进入的糖就会少。”

“先通过买办专营积攒财富,再将这些财富分成数份。”

“一部分用来练兵。”

“一部分用来开辟新田、垦殖山野沼泽。”

“一部分用来种植甘蔗、扩大海产俵物、专营造纸、挖掘硫磺等等。”

“如此,二三十年后,至少可以卖给唐人一些货物,尽可能减少一些金银外流。”

“而这,没有钱是做不到的。所以,明知道开关贸易是一杯毒酒,暂时也要喝下去。”

德川吉宗点点头,这是个比较现实的考虑。

日本的情况和大顺真的是截然不同,大顺开关,白银飞速往国内飞;而日本哪怕闭关的情况,白银仍旧往外流。

想要搞进出口平衡,那是绝对不现实的。现实一点考虑,也就是将买办贸易的收入当做本金积累,投入一些产业,而不是挥霍浪费掉就好。

想着又问道:“唐人强盛,不可战胜。难道你认为依靠练兵就可以击败唐人吗?”

“父亲,练兵不是为了击败唐人,而是为了让唐人不能再来攻打,攫取更多的条件。练兵之后,只待天下有变,则先削诸藩,然后方可强盛复仇。”

吉宗苦叹道:“天下有变?只恐天下有变,唐人海军独走,赴日本而自立称王。”

德川宗武摇头道:“父亲理解的天下,是自本国虾夷至中华阳关;自朝鲜而及安南。”

“如今的天下,难道只有唐人和日本,以及朝鲜琉球安南等藩属吗?”

“我说的天下有变,是等到南蛮人和唐人起了冲突,唐人无暇东顾的时候。”

(本章完)

第1328章 有格调的小圈子(下)第433章 宜缓不宜急第37章 大胆的想法第38章 扣个人质第29章 雪盲第120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第379章 四宗罪第727章 毁尸灭迹第1114章 上国心态(八)第1384章 凡尔赛和约(十一)第1423章 言方兴(上)第475章 守土官长第1132章 你的答案不在这第1193章 皇帝第155章 官商之别第460章 大家的困境都差不多第694章 做给百姓看第849章 威望(下)第293章 第三种可能第926章 战前舆论准备(上)第60章 思维差异第1385章 凡尔赛和约(十二)第1220章 大忠臣(中)第728章 好骗与不好骗第950章 梦魇第1195章 木牛流马(二)第1249章 钻石湾屠杀(五)第963章 王朝的最后一次成功改革(九)第1344章 拼命是错的 挣钱是对的(四)第544章 皇权最可信的刀第1121章 乡约村社(二)第906章 南洋大开发(一)第979章 决胜千里之外(二)第1280章 死与复仇(一)第165章 真真假假第353章 传教千年第1221章 大忠臣(下)第1188章 理藩学(中)第1206章 太子难当(下)第346章 埋雷第1103章 工业革命(十六)第1077章 争功(二)第135章 正当竞争和不正当竞争第960章 王朝的最后一次成功改革(六)第759章 忧虑不安第1092章 工业革命(五)第737章 机遇(下)第982章 决胜千里之外(五)第685章 试试看第219章 假装君臣共治第430章 权谋第925章 此刻非彼刻第581章 八字不合(上)第203章 奇袭第1192章 还得靠争霸第1429章 王谢燕,百姓家(中)第228章 尝试外交第979章 决胜千里之外(二)第1426章 必死之局(中)第164章 摊丁入亩第1050章 坐庄(中)第826章 海牙惨案(三)第1198章 木牛流马(五)第1253章 复辟的代价(下)第426章 错觉第952章 交出主动权第660章 对抗性和非对抗性矛盾(上)第953章 步步危机第639章 制造英俄矛盾第855章 短暂当人(上)第1038章 大获成功(三)第1235章 三战定印度(二)第1206章 太子难当(下)第298章 道德绑架第1475章 临别告诫(一)第10章 找茬第629章 西进南下,互为信任第1428章 王谢燕 百姓家(上)第1238章 三战定印度(五)第90章 十年功,百年功第878章 警惕教士打科学牌第30章 立信第63章 军歌第564章 路在何方第1431章 鸩酒 解药(上)第891章 落入圈套的英国(二)第790章 新旧利益的冲突(七)第1407章 迁徙路(十)第346章 埋雷第1296章 死与复仇(十七)第577章 缺文科生的大顺第1395章 强迫去过好日子(上)第1510章 终章 九三年(廿八)第1419章 黄河问题的最后一步(十)第231章 关税问题第954章 钓鱼第271章 巴达维亚的必然(上)第250章 欺瞒第824章 海牙惨案(一)第908章 南洋大开发(三)
第1328章 有格调的小圈子(下)第433章 宜缓不宜急第37章 大胆的想法第38章 扣个人质第29章 雪盲第120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第379章 四宗罪第727章 毁尸灭迹第1114章 上国心态(八)第1384章 凡尔赛和约(十一)第1423章 言方兴(上)第475章 守土官长第1132章 你的答案不在这第1193章 皇帝第155章 官商之别第460章 大家的困境都差不多第694章 做给百姓看第849章 威望(下)第293章 第三种可能第926章 战前舆论准备(上)第60章 思维差异第1385章 凡尔赛和约(十二)第1220章 大忠臣(中)第728章 好骗与不好骗第950章 梦魇第1195章 木牛流马(二)第1249章 钻石湾屠杀(五)第963章 王朝的最后一次成功改革(九)第1344章 拼命是错的 挣钱是对的(四)第544章 皇权最可信的刀第1121章 乡约村社(二)第906章 南洋大开发(一)第979章 决胜千里之外(二)第1280章 死与复仇(一)第165章 真真假假第353章 传教千年第1221章 大忠臣(下)第1188章 理藩学(中)第1206章 太子难当(下)第346章 埋雷第1103章 工业革命(十六)第1077章 争功(二)第135章 正当竞争和不正当竞争第960章 王朝的最后一次成功改革(六)第759章 忧虑不安第1092章 工业革命(五)第737章 机遇(下)第982章 决胜千里之外(五)第685章 试试看第219章 假装君臣共治第430章 权谋第925章 此刻非彼刻第581章 八字不合(上)第203章 奇袭第1192章 还得靠争霸第1429章 王谢燕,百姓家(中)第228章 尝试外交第979章 决胜千里之外(二)第1426章 必死之局(中)第164章 摊丁入亩第1050章 坐庄(中)第826章 海牙惨案(三)第1198章 木牛流马(五)第1253章 复辟的代价(下)第426章 错觉第952章 交出主动权第660章 对抗性和非对抗性矛盾(上)第953章 步步危机第639章 制造英俄矛盾第855章 短暂当人(上)第1038章 大获成功(三)第1235章 三战定印度(二)第1206章 太子难当(下)第298章 道德绑架第1475章 临别告诫(一)第10章 找茬第629章 西进南下,互为信任第1428章 王谢燕 百姓家(上)第1238章 三战定印度(五)第90章 十年功,百年功第878章 警惕教士打科学牌第30章 立信第63章 军歌第564章 路在何方第1431章 鸩酒 解药(上)第891章 落入圈套的英国(二)第790章 新旧利益的冲突(七)第1407章 迁徙路(十)第346章 埋雷第1296章 死与复仇(十七)第577章 缺文科生的大顺第1395章 强迫去过好日子(上)第1510章 终章 九三年(廿八)第1419章 黄河问题的最后一步(十)第231章 关税问题第954章 钓鱼第271章 巴达维亚的必然(上)第250章 欺瞒第824章 海牙惨案(一)第908章 南洋大开发(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