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百炼才能成钢

掌灯时分,吃过了晚饭的钱远山等穿越者,以及中队副以上的军官都来到中军帐,开始听取常生俊、李福汇报战果。

常生俊向钱远山等四人行了一礼,禀报道:“禀四位爷,经属下以及李队副点验,此役我军毙敌章、赵两位副寨主在内三百零四人,俘敌大寨主石松在内四十一人,共计三百四十五人。

我方步兵阵亡十一人,伤四十三人,其中重伤六人。游骑兵无人阵亡,伤五人,其中重伤两人。”

随着常生俊报出一个个数字,钱远山迅速的在心里计算着比例。尽管对伤亡数字较大有一定心理准备,但当他发现己方步兵的伤亡比例接近百分之三十的时候,多少还是感到有些心疼。在他心中,这些兵士都是日后“飞龙先锋营”扩军的种子,损失一个就可能影响未来一个班的建设。

“常队长,你们的统计确实吗?爷我觉得一中队并没有损失多少人呀,怎么伤亡比例会这么高?”唐潮有些不解的问道——作为一中队的中队长,他对自己中队的人员损失还是有数的。

“回二十四爷的话”常生俊解释道,“二十四爷您麾下的一中队损失确实不大,只有两人阵亡,七人受伤,其中一人重伤,伤亡比例不到一成。”

说到这里,常生俊顿了顿,瞄了站在旁边的三中队长王保山一眼,犹豫片刻后,才继续说道:“我方步兵的损失主要还是出在三中队,其伤亡的比例大致在六成左右。”

“六成伤亡?怎么会这么高,莫非他们都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的让对方砍不成。”唐潮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如果是在前世,伤亡如此大的队伍基本已经算是失去战斗力了。

作为游骑兵小队的队副,常生俊自然回答不了唐潮的责问,这会儿他只能沉默不语。常生俊可以不吭声,可王保山作为三中队的最高长官,却不能不有所表示。因此,他马上走上前,跪倒在地,向上施礼道:“二十四爷,诸位爷,三中队此次作战不利,损失惨重,属下作为中队长难辞其咎,请诸位爷责罚。”

对于王保山不推卸责任、自请处分的表态,钱远山还是很欣赏的。同时,他也很清楚,三中队今天的表现之所以这么差,其根源并不在王保山的临敌指挥以及平常的训练上。因此,他连忙起身离座,走过去将王保山扶起,开解道:“王队长言重了。三中队此次作战虽然损失较大,但错并不在王队长。”

说到这儿,钱远山略顿了顿,环顾了一下中军帐里的众人,解说道:“诸位应该都清楚,当初组建三中队时,是将原来的二中队一分为二,补充了一百多名北汉流民组成了新的二中队和三中队。从战斗力来说,这两个中队与一中队相比称得上是先天不足。一中队的成员绝大多数都是当初‘五虎寨’喽兵中的佼佼者,不但绿林经验丰富、身手好,而且说句难听的话,在被我等兄弟收服之前,一中队的这些兵士中有哪一个是没杀过人、没放过火、没参加过山寨间仇杀的?

尽管上次平灭‘百花寨’的时候,一中队也曾出现过燧发枪误伤事件,但出错的士兵而是后补充进去的少数北汉流民之一。就原来‘五虎寨’的精锐喽兵来说,论作战经验、杀人手段、彼此配合,不要说那些后招进来的北汉流民,就是老的二中队也无法与他们相比。这一点,从咱们最近这几次战斗中就能看出来——无论是追击逃跑的‘百花寨’喽兵,还是刚才对阵‘紫石寨’喽兵,一中队绝大多数兵士的眼神中从来都是满不在乎,对他们来说,与敌人对战,跟吃饭喝水一样,不过是些稀松平常的事。这种淡定,或者说这种不把对方放在眼里的态度,绝不是靠平时的训练就能够训出来的。

这次三中队看似伤亡惨重,损失的兵士远比上次二中队多得多。但是,大家要明白,上次由于咱们过度使用火器,实际上前后两次与‘百花寨’喽兵的对战都算不上真正的面对面对抗,顶多称得上是追击溃兵或者搜索残敌。这与今天的白刃肉搏完全不同,不能简单的将二者的伤亡数量和比例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我想,在座的没有一位兄弟敢拍胸脯、打保票,保证说二中队参加这次战斗肯定会比三中队强。,

我们要看到,三中队今天虽然损失较大,虽然大多数兵士们刚与敌方接触时表现得比较紧张、比较被动,但自始至终没有一名兵士畏惧退缩,没有一名兵士胆怯懦弱,更没有一名兵士转身逃避。他们在各级长官以及老兵们的指挥和带动下,慢慢适应了战斗、适应了战场,与一中队和游骑兵们一道,将‘紫石寨’冲阵的喽兵彻底歼灭。

所以,正如爷我刚才所说。此次三中队虽然损失较大,但王中队长并没有错处,三中队的全体官兵们更没有错处。这样的损失是每一支毫无经验的新队伍成长为英勇善战的老队伍的必由之路。没有千锤百炼,又怎么可能会得到一块好钢呢?我相信,经过这次战斗的磨练,三中队一定会有脱胎换骨的变化,成为我‘飞龙先锋营’的又一把利刃。而且,我也相信,王队长你是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钱远山的这番话入情入理,不但平息了唐潮的怒气,更让一直很自责的王保山心情放开了许多,信心和干劲也变得非常足。他再次单膝跪地,向钱远山表态道:“属下谢十一爷不罪之恩。十一爷请放心,属下一定会将三中队炼成一块好钢、磨成一柄利剑,绝不会让十一爷您失望。”

钱远山再次将王保山扶起,说道:“王队长本就没罪,又何用爷我来宽恕。另外,你要记住,爷虽然是‘飞龙先锋营’的前方总指挥,但‘飞龙先锋营’并不是爷一个人的,而是属于所有‘清园’兄弟的。所以,你如果带不好兵,失望的绝不仅仅是爷一个人,而是所有的‘清园’兄弟,你明白了吗?”

王保山连忙不住的点头,表示自己完全明白。钱远山则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对他的鼓励。

安抚完了王保山,众人开始研究下一步对“紫石寨”本寨的进攻方案。

按照之前制定的作战计划,“飞龙先锋营”在击败前来挑战的“紫石寨”喽兵后,应该暂时留在原地不动,待第二天上午再拔营起寨,进攻“紫石寨”的本寨。而且,考虑到前面的野战已经能够达到练兵目的,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因此进攻其本寨时将充分发挥己方火力优势,像上次在“百花寨”那样,利用炮火完成攻击过程。

可是,出乎众人意料的是,今天下午的紫石滩大战不但全歼敌兵,还抓住了“紫石寨”的大寨主石松。有了这个筹码,“飞龙先锋营”就有望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拿下“紫石寨”本寨。

尽管以石松要挟“紫石寨”的留守喽兵,特别是负责守寨的石松之子石梁之策如果成功,可以省却进攻山寨的麻烦,但是现时其也会带来另一个麻烦——一旦石梁投降,寨子中的留守喽兵就会成为俘虏。算上在紫石滩被俘的喽兵,其总数只怕得有两百人。对于已经不再利用投降的敌寨喽兵壮大自己力量的“飞龙先锋营”来说,如何处理这些俘虏是个大问题。毕竟,这里并没有一个像秋林庄那样的,与“紫石寨”有深仇大恨,同时又具备一定自保能力的山村。“飞龙先锋营”不能像上次那样,把俘虏交给秋林庄的老百姓处置,自己不再过问。因此,对于是否以石松为筹码要挟“紫石寨”投降,中军帐里众人的思想一时难以统一。

要说,众人原则上还是都同意和平解决“紫石寨”本寨问题的,大家的分歧主要还是在俘虏的处理上。在大家接连否决了杀降和交给当地官府处理——钱远山虽有乡丁指挥使的身份,但良乡与易县相距一百多里,不太好向本地官府解释良乡的乡丁跑这么远来剿匪的理由——这两条建议后,钱远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道:“既然大家都不同意杀,交给本地官府手续又比较麻烦,而附近也没有像秋林庄那样的盟友,那咱们不如将这些俘虏带回良乡去处理。到了咱们自己的地盘上,无论是把他们交给官府,还是送到咱们自己的矿场或者盐场去当苦役,岂不是全凭咱们自己决定吗?”,

钱远山的这个建议比较有新意,尽管个别兄弟觉得押送近二百人回一百多里外的良乡有些麻烦,但大多数人还是表示了支持。在统一了前方指挥部内的思想后,钱远山便通过电台,将这个决定报告给了委员会。

时间不大,委员会便发来了复电,表示同意前方指挥部的意见,可以将这批俘虏押送回“飞龙寨”。届时,团队相关部门会安排这些俘虏去团队掌握下的几处煤矿和铁矿服劳役——按现代名词说,就是“劳动改造”。至于需要改造多长时间,以及具体的人员分配方案,则要等情报部内务科对这些俘虏进行完必要的审查和讯问之后,再根据其所犯罪行的轻重程度来定。

得到了委员会的同意,钱远山等人的手脚也就放开了。前方指挥部的成员们聚在一起,仔细研究、讨论了下一步的行动方案,作出了两手准备。一方面,他们会派人去和受伤被擒的石松交涉,争取打消他的敌视与顾虑,让他能够主动配合“飞龙先锋营”去说服留守山寨的儿子及一众喽兵缴械投降。另一方面,前方指挥部也做好了劝降不成,便实施强攻的准备。

众人计议已定,便分头开始行动。曾志林、唐潮、穆特尔等人按照上次炮轰“百花寨”的模式,制定了火力强攻“紫石寨”的方案,以便劝降不成时,交由各步兵小队、炮兵小队以及游骑兵小队遵照实施。而钱远山则派以前曾经与石松有过一些交情,与石松比较熟悉的刘小六和李福前往关押石松的帐篷,让他们和石松好好聊一聊,争取能说服他归降。

);

第九十七章 意外不断第十五章 扎营秋林庄(中)第二十五章 “绝户计”第六十一章 钟员外的秘密第九十三章 优势明显第六章 清尘评三寨第三十五章 翁婿对话(中)第一百零一章 暗中结党(四)第一百九十四章 “黄袍加身”(十一)第五十五章 荣誉勋章第十五章 进城第一百五十九章 转战中京道第四十五章 “凉园”密议(中)第三十八章 “保安队”也是强军(上)第二十七章 组建保安队第七十五章 大战前夜(九)第二十七章 进兵太原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黄袍加身”(十)第三十八章 “保安队”也是强军(上)第十六章 军中败类第一百零五章 暗中结党(八)第二章 下马威(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逃亡(一)第二十八章 合作(一)第三十二章 熟悉火药的南唐兵(上)第七十三章 农业组成立第二十四章 枪炮齐鸣(上)第三十五章 通天之路(六)第五十七章 新的练兵计划第四章 不平静的新年(一)请假条第十二章 假道伐虢(完)第五十六章 王崤峻再进幽州城(一)第十三章 林仁肇的悲哀(上)第十五章 万春亭第五十二章 密议(四)第一百五十四章 原来是故人(上)第一百一十章 对峙保兴庄(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对峙保兴庄第十五章 进城第六章 羽翼渐丰(四)第四十九章 通天之路(二十)第八十二章 目标:乾宁军(下)第九十八章 暗中结党(一)第二十八章 战太原(一)第二十七章 明月几时有第五十八章 蒸汽动力第六十八章 属意“晴雪楼”第一百四十五章 “净心行动”(三)第六十一章 造还就不造 这是个问题(上)第一百零二章 暗中结党(五)第一百零二章 暗中结党(五)第八十一章 目标:乾宁军(上)第六章 不平静的新年(三)第十五章 忙碌的春天(下)第五十二章 最佳选择与最好归宿第三十一章 纠结的张维信第六十章 坚定信念与心灵骚动第一百八十八章 “黄袍加身”(五)第四十八章 安全第一第一百零五章 攻克固安第三十八章 通天之路(九)第一百四十一章 飞扬的心思(下二)第十章 假道伐虢(四)第一百七十九章 借兵(下)第九章 假道伐虢(三)第七十九章 大战前夜(完)第二十八章 南边来的客人(中)第六十二章 兵进大堡戍第四十三章 百炼才能成钢第二十章 一击扑空第二章 兄弟定策(中)第二十六章 迁民入太原第六十四章 此张永德非彼张永德?第三十九章 “黄金换平安”第二十九章 合作(二)第二十章 逆袭第十三章 王峰的烦恼第五十六章 曾志林的练兵计划第一百一十章 对峙保兴庄(四)第五章 新的起点,新的目标第六十一章 王崤峻再进幽州城(六)第四十五章 马踏太原城(上)第五十九章 “我要留下”第五章 “好客”的钟员外(上)第十三章 战前动员第一百七十章 逃亡(九)第八十六章 夫问妻答第十二章 驻军方案第一百五十一章 “谶纬”再现(下)第三十四章 山上的小木屋第一百五十章 “谶纬”再现(上)第四十一章 通天之路(十二)第九十六章 客人走了第十五章 扎营秋林庄(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渐行渐远(中)第四十七章 北汉灭国第六十四章 原来如此(下)第五十五章 二进宫第二十六章 鼓励
第九十七章 意外不断第十五章 扎营秋林庄(中)第二十五章 “绝户计”第六十一章 钟员外的秘密第九十三章 优势明显第六章 清尘评三寨第三十五章 翁婿对话(中)第一百零一章 暗中结党(四)第一百九十四章 “黄袍加身”(十一)第五十五章 荣誉勋章第十五章 进城第一百五十九章 转战中京道第四十五章 “凉园”密议(中)第三十八章 “保安队”也是强军(上)第二十七章 组建保安队第七十五章 大战前夜(九)第二十七章 进兵太原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黄袍加身”(十)第三十八章 “保安队”也是强军(上)第十六章 军中败类第一百零五章 暗中结党(八)第二章 下马威(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逃亡(一)第二十八章 合作(一)第三十二章 熟悉火药的南唐兵(上)第七十三章 农业组成立第二十四章 枪炮齐鸣(上)第三十五章 通天之路(六)第五十七章 新的练兵计划第四章 不平静的新年(一)请假条第十二章 假道伐虢(完)第五十六章 王崤峻再进幽州城(一)第十三章 林仁肇的悲哀(上)第十五章 万春亭第五十二章 密议(四)第一百五十四章 原来是故人(上)第一百一十章 对峙保兴庄(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对峙保兴庄第十五章 进城第六章 羽翼渐丰(四)第四十九章 通天之路(二十)第八十二章 目标:乾宁军(下)第九十八章 暗中结党(一)第二十八章 战太原(一)第二十七章 明月几时有第五十八章 蒸汽动力第六十八章 属意“晴雪楼”第一百四十五章 “净心行动”(三)第六十一章 造还就不造 这是个问题(上)第一百零二章 暗中结党(五)第一百零二章 暗中结党(五)第八十一章 目标:乾宁军(上)第六章 不平静的新年(三)第十五章 忙碌的春天(下)第五十二章 最佳选择与最好归宿第三十一章 纠结的张维信第六十章 坚定信念与心灵骚动第一百八十八章 “黄袍加身”(五)第四十八章 安全第一第一百零五章 攻克固安第三十八章 通天之路(九)第一百四十一章 飞扬的心思(下二)第十章 假道伐虢(四)第一百七十九章 借兵(下)第九章 假道伐虢(三)第七十九章 大战前夜(完)第二十八章 南边来的客人(中)第六十二章 兵进大堡戍第四十三章 百炼才能成钢第二十章 一击扑空第二章 兄弟定策(中)第二十六章 迁民入太原第六十四章 此张永德非彼张永德?第三十九章 “黄金换平安”第二十九章 合作(二)第二十章 逆袭第十三章 王峰的烦恼第五十六章 曾志林的练兵计划第一百一十章 对峙保兴庄(四)第五章 新的起点,新的目标第六十一章 王崤峻再进幽州城(六)第四十五章 马踏太原城(上)第五十九章 “我要留下”第五章 “好客”的钟员外(上)第十三章 战前动员第一百七十章 逃亡(九)第八十六章 夫问妻答第十二章 驻军方案第一百五十一章 “谶纬”再现(下)第三十四章 山上的小木屋第一百五十章 “谶纬”再现(上)第四十一章 通天之路(十二)第九十六章 客人走了第十五章 扎营秋林庄(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渐行渐远(中)第四十七章 北汉灭国第六十四章 原来如此(下)第五十五章 二进宫第二十六章 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