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提亲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阴历十一月底,这段时间团队中商贸组和保卫组的人忙的是不亦乐乎。一方面是进驻齐家的那两间店铺,了解相关业务,联络原有人员,为正式接手做准备——有关田产尤其是范阳那边的田产的接收,穿越众已经委托给钟员外去料理了。另一方面则是就合作问题与陈老板进行谈判,为争取最大的利益而全力以赴。好在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半个月的艰苦努力,两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收获。

齐家这边,那两间店铺原本的经营状况都还不错,雇用的掌柜和伙计也都是熟悉业务的老手。在与穿越众这边接触了一段时间后,都觉得新来的东家挺好相处,给的报酬也不比原来的少,因此原本就打算留下来的坚定了信心,而那些有所顾虑的也都打消了顾虑,都表示愿意继续留下来效力,从而大大减轻了齐家说服工作的难度。齐家的说服重点基本都放在了齐府那些并不打算带到江南的家丁及仆人方面,据说效果还不错,比较顺利。

天福楼这边则相对要困难一些,陈老板起初对穿越众提出的条件很有顾虑,特别是对要求占有较高股份的这一条最担心,生怕这些头脑精明的家伙趁机把他架空,将他花了十几年心血建起的这座天福楼据为己有。因此刚开始的时候,谈判进行得很缓慢,陈老板甚至想要放弃自己当初的合作念头。

而穿越众这边则表现了锲而不舍的精神,通过一次次的谈判,表现出了自己的诚意,让陈老板相信自己并不是想谋夺他的酒楼,而是为了今后能够将全部力量投入到工作中,不会因为责权问题而互相推诿,互相扯皮。参与谈判的张维信甚至以发誓的形式向陈老板保证,无论什么时候他陈老板都是这座天福楼的主人,这座天福楼永远都姓陈。最终在双方都做了一定的让步和妥协之后,已经就原则问题达成了初步的协议,现在正就具体合作文本逐条进行敲定,相信短期内就会有结果。

阴历十一月二十八这天,王崤峻一大早就与前几天就约好的玉虚子道长在保卫组曾志林、程飞的护送下,带着一只费了老大劲才买来的大雁,起身前往钟员外在范阳县的家,准备就王峰和钟子淇的婚事与钟员外进行最后的敲定,而玉虚子道长则是被他拉来当媒人的。按他的打算,今天这一去,就把玉虚子所说的这时结婚要完成的“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中的前三项都完成了,然后在下个月再把纳徵和请期这两项完成,最后在明年正月里把婚事办了,也好在新的一年来个开门红,搏个好彩头。

其实按王崤峻的本意,只要王峰和钟子淇两情相悦,双方长辈都没有意见,到时候为他们举行一场的婚礼就行了。这些繁琐的程序完全都是在浪费时间,特别是这大冬天的要在幽州这地方搞到一只大雁实在是有点要人命。不过为了照顾钟员外的感受,这些形式还是必须要走的。

因为这桩婚事双方早就定下来了,所以王崤峻和玉虚子到了钟府后,一系列的程序走的都很顺利,最后还约定了下个月二十为纳徵之日,男方这边会过来送聘礼,举行定婚仪式。随后钟员外招待大家吃过午饭后,又带着众人去他们在范阳县买的那块地看了看。也只能是看看了,这些人中除了来自农村的程飞在当兵前曾经种过地外,其他人对土地是一窍不通。而且就算是程飞,以前也只是在寒暑假的时候帮帮忙,同样不敢说自己了解土地,更何况他前世的家乡是在南方,那里的情况与这里相差很多,有许多经验是不能用在这里的。

一千五百亩的土地,换算一下也有一平方公里了。所以王崤峻等人站在田边望过去,也很有些广阔的感觉。因为正值冬歇时节,所以在地里也看不到劳作的农民。再加上前几天下了一场大雪,因此入眼只有白茫茫的一片,着实没什么好看的。众人在田边站了一会儿,又与负责照看这边田地的几位管事——愿意留用的原齐家管事——交谈了几句后,就向钟员外告辞,返回玉虚宫了。

王崤峻回到玉虚宫,才进自己的房间,王峰就迎了上来,一个劲的嘘寒问暖,又赶紧倒了一杯茶递到他手里,然后就站在旁边,一脸期盼的看着他,等着他开口说话。王崤峻知道自己这个堂弟是关心去钟家提亲的事,虽然这婚事双方早就有了约定,但是没到最后一步,王峰这心里总是不踏实。他也是有心想逗逗自己的堂弟,于是慢条似理的喝了几口茶,又装出一副忧愁的样子,皱着眉头,看着王峰,就是不开口。

这下可把王峰吓着了,以为婚事出了变故,又不敢开口问自己哥哥,生怕自己的担心变成现实,急得在旁边直措手。大冬天的,脑门上都见了汗了。

王崤峻看他这副模样,差点儿没乐出来。见他急得直冒汗,也就不再逗他了,把茶杯放下,然后拉他坐下,笑道:“瞧你小子这点出息,这就沉不住气了。你也不想想,这早就定好的事,钟员外怎么可能会反悔呢。哥这次去,一切顺利,已经定下了下个月二十去送聘礼,明年正月里就举行婚礼。”

王峰听完,才明白过来堂哥是在逗自己玩儿,虽然一肚子委屈,却也没地方说理去。只好擦了擦头上的汗,然后不但不能埋怨自己的哥哥,还得连声道谢,谢谢自己的哥哥为自己的事情顶风冒雪大老远的跑了一趟。唯一能安慰自己的只有在心里向老天爷祈求,将来一定要给自己哥哥找一个厉害嫂子,让他当个“妻管严”。,

王崤峻自然是不知道这些,他正盘算着等齐家那边的产业都接收完了,就该为王峰准备聘礼了。而他从玉虚子那里打听来的,此地像钟员外这样人家嫁女儿,他们男方这边要准备的各种聘礼都是有定制的,花费要在百贯左右。

虽说这笔钱对他和王峰来说并不算非常多——按照当初全体会议通过的资金分配方案,他和王峰各有七百贯和六百贯的私房钱,但是考虑到他们小两口结婚以后过日子的花费,现在能多攒点儿就多攒点儿,这笔采购聘礼的花费还是自己这个当哥哥的给他出比较合适。

就在王崤峻坐那儿瞎琢磨的时候,张维信推门走了进来,见到王崤峻已经回来了,忙在他旁边坐下,高兴的说道:“你回来的正好,刚刚齐员外派人送信来了,说是他那边已经将两处宅院都收拾好了,南下需要带的行李也都打包装箱了。他初步打算是在十二月初一携家人启程前往江南,两处宅院都安排了靠得住的人看管。等他南下后,咱们想什么时候搬进去都行。那几处田产和店铺因为咱们和钟家的人此前就已经进驻了,该交接的、该安置的都完成了,他也就没有什么再需要交待的了。

送信的人我安排他先去休息了,正打算把委员会和各职能小组的负责人召集到一起,等你回来后就开会研究一下咱们什么时候搬家,然后就让那送信的人把咱们的安排回复齐员外。你既然已经回来了,那我就把大家都叫过来,咱们立刻就开会。尽快讨论出个结果,我好让那送信的人去给齐员外回话。”

听到这个消息,王崤峻自然也很高兴,这就意味着他们很快就会拥有自己的小天地了,而此前制定的各种发展规划也都可以开始实施了。于是他马上表示同意张维信的建议,立即召开会议,并把相关信息通知所有团队成员,让大家都高兴高兴。

委员会其他两名成员以及所有职能小组负责人很快就都过来了,张维信又把齐员外送来的消息讲了一遍,然后让大家就日后如何安排住处,如何进行相应的分工都发表一下意见。

听到这个消息大家自然都感到很高兴,有的人甚至鼓起掌来。随后所有的与会者就张维信提出的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最终大家的意见被汇总在一起,基本形成四种方案。

一种是由商贸组为主提出的,建议住到城里去。毕竟城里的生活条件要好些,如果要开展科技研发工作,在城里买各种物资也会方便一些,另外在商贸组的成员看来,最主要的是,住在城里方便照看那几家店铺。

另一种是由科技组为主提出的,建议住进齐家在宝金山下的别院。他们觉得那里地方更大一些,而且相对比较独立,更有利于各种科技研发工作的保密需求。而且有了上次在客栈的未遂袭击事件,有些人认为住在别院这种孤立院落中,更有利于安保。

还有一种是保卫组提出的,从利于安保的角度讲,他们倾向于住到齐家的别院,但也可以接受住到城里,只是强烈建议大家都要住在一起,这样可以减轻安保方面的压力。

此外还有一种建议是由张维信提出并得到了王崤峻的支持,他建议大家分开居住,根据不同的职能分工,住在不同的地方,这样能够更有效的开展工作。他甚至提出应该在玉虚宫留下两三个人做联络员,以便有需要时与玉虚子或者清尘进行交流。

这几种建议其实都各有利弊,并没有哪一种建议能面面俱到,不过多数与会者还是比较认可张维信的提议。因为无论是对于商贸组还是科技组来说,张维信的提议与他们的提议其实并不冲突,反而可以兼顾到他们两个组的要求。只有保卫组的人对张维信的提议不怎么赞同,因为人员分散居住,必然会加大安保的难度。

经过一番仔细研究与讨论后,所有与会者进行了投票,最终还是张维信的建议因为大多数人的支持而获得了通过,同时决定把搬家日期定在十二月初二。至于居住地点,基本是依据每个人负责的工作来安排的。

就目前来说,商贸组的人都被安排在城里,科技组、物资管理组和档案室的人都安排在城外别院,由物资管理组负责的现代物资中的绝大多数自然也要存放在城外别院,城里的宅院只会存放一些安保需要的物资。

保卫组的九个人分成两批,城里安排三个人,包括钱远山、程飞、吴鹏,由钱远山担任小组长。剩下的六个人中,城外别院安排四个人,包括曾志林,唐潮,杨新,穆特尔四人,由曾志林担任小组长。徐绍安依然是整个保卫组的组长,坐镇城外别院,负责全盘掌控。王峰则作为机动力量,主要驻扎在城里,只是在团队成员往来于城内外时充当随身保护。

另外,考虑到城里有医馆,团队的医疗室就安排在城外别院里了。只是林医生平时多辛苦些,时常到城里巡诊一下。而财务组,对处交流组,审核组等职能小组,因为需要经常在城里城外穿梭,再加上人数也少,所以会在两边都为他们安排住处。至于张维信在玉虚宫安排联络员的建议则暂时被搁置,因为随着各项工作的展开,人手肯定会紧张,很难再抽调人手去当联络员了。毕竟联络员只能负责联络,不可能指望着他们在玉虚宫可以进行诸如科技研发或者商贸工作。

面对这样的投票结果,作为保卫组负责人的徐绍安并没有再进行过多的争辩,而是表示他代表保卫组对此决议保留意见,但既然决议已经做出,保卫组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完成团队交予的任务。

对于保卫组的顾虑,其他与会者也都能理解,一致表示今后一定会密切配合保卫组的安保措施,绝不会给保卫组额外增加负担。

会议结束后,委员会又单独和保卫组的主要成员进行了交流,王崤峻、张维信都对徐绍安及其他保卫组成员进行了一番鼓励,表示大家都非常相信保卫组的能力,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很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而且还承诺委员会会给予保卫组资源保障上的优先权,让他们可以尽早的通过招收本地人来完成队伍的扩充,以便构建更加完善的安保系统。另外委员会对于科技组在武器方面的研发工作也会给予优先支持,从侧面加强保卫组的实力。

面对如此优厚的条件,徐绍安也不好再说什么,唯有再次表示保卫组履行职责的决心。随后便与钱远山、曾志林等骨干成员一起钻进自己的房间,全身心的投入到相关安保计划的制定工作中去了。

送走了徐绍安等保卫组成员,王崤峻与张维信便分头行事。王崤峻去找玉虚子,将消息通报给他,以便他有个思想准备。张维信则将这边的决定通知那名还等消息的齐家信使,让他将消息带给齐员外,同时祝齐员外一路平安。

第二天,王崤峻又亲自跑了一趟钟员外家,一是向他通报消息,二是玉虚宫自己的马车只有三辆,不敷使用,需要向他借用几辆马车帮忙运行李——最主要的是那些金银。钟有朋对这个准亲家的请求自然满口答应,并表示会让儿子钟世文亲自带人提前一天去。王崤峻对此自是连连称谢,随后便赶回了玉虚宫,参与到搬家的准备工作中去了。

第六十二章 造还是不造 这是个问题(中)第八十章 下旨北伐第六十八章 大战前夜(二)第九章 海滨之旅(二)第五卷 幽州风云 第九十章 过枪瘾第十二章 不平静的新年(完)第八十一章 目标:乾宁军(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黄袍加身”(二)第三十五章 开源节流的问题第六十六章 受降大堡戍第十一章 不平静的新年(八)第二十章 一击扑空第四十四章 倾诉第二十二章 团聚(上)第二十九章 合作(二)第九章 两手准备第十二章 玉虚宫会师第十八章 君子报仇 十年不晚第一百二十章 战泽州(上)第六章 羽翼渐丰(四)第二十四章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第一百零五章 暗中结党(八)第四十章 “敬酒”第五卷 幽州风云 第八十章 走别人的路 让别人无路可走第十四章 扎营秋林庄(上)第七十四章 头脑要清醒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战保兴庄(中)第一章 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第七章 假道伐虢(一)第四十五章 “凉园”密议(中)第十二章 不平静的新年(完)第三十九章 “保安队”也是强军(下)第四十七章 重要的是“人品”第七十章 杨业的忧虑第一百九十五章 “黄袍加身”(完)第十三章 论功行赏第五十三章 钉子户?第三十二章 熟悉火药的南唐兵(上)第四十五章 传话第五十八章 如此“新生”第四十一章 强军中的强军(中)第十七章 山村偶遇(中)第三十四章 熟悉火药的南唐兵(下)第四章 “暗羽”初创(下)第十四章 试枪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战长城边(七)第三十六章 翁婿对话(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黄袍加身”(四)第八章 羽翼渐丰(完)第六十章 考核第十四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十五章 进城第八十六章 夫问妻答第二十章 刘继业的好奇心第六十一章 逢山开路第一百八十六章 “黄袍加身”(三)第九十七章 时机到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定心丸”(下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飞扬的心思(下二)第五十八章 情义为重第五十三章 钉子户?第八十七章 兵发固安第一百一十六章 “黑木谶纬”(中)第三十五章 通天之路(六)第一百一十章 对峙保兴庄(四)第五十一章 密议(三)第三十六章 翁婿对话(下)第五十五章 功劳相抵第一百章 暗中结党(三)第五卷 幽州风云 第八十三章 再次招揽(中)第一百五十三章 不反?逼他反!(中)第十三章 战前动员第十章 假道伐虢(四)第三十九章 第一桶金第二十二章 平定叛乱(下)第三十四章 战太原(七)第二十六章 鼓励第五十五章 贤妃小雨(中)第六十三章 原来如此(上)第四十九章 “拉壮丁”(下)第三十三章 熟悉火药的南唐兵(中)第二十二章 咱也是有“身份证”的人了第三十章 陌生的访客第四十九章 露财第十三章 林仁肇的悲哀(上)第一百零五章 暗中结党(八)第一百一十章 “霸王行动”(下一)第二十六章 一次重要的扩大会议(三)第五十二章 搬迁第四十章 战太原(十三)第三十二章 通天之路(三)第七十章 喜事连连(上)第六十一章 造还就不造 这是个问题(上)第六十五章 无机可乘第七十五章 再度准备扩军第十二章 何人泄密?第三十六章 拍卖会(一)第五十四章 贤妃小雨(上)第四十章 强军中的强军(上)第三十四章 通天之路(五)
第六十二章 造还是不造 这是个问题(中)第八十章 下旨北伐第六十八章 大战前夜(二)第九章 海滨之旅(二)第五卷 幽州风云 第九十章 过枪瘾第十二章 不平静的新年(完)第八十一章 目标:乾宁军(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黄袍加身”(二)第三十五章 开源节流的问题第六十六章 受降大堡戍第十一章 不平静的新年(八)第二十章 一击扑空第四十四章 倾诉第二十二章 团聚(上)第二十九章 合作(二)第九章 两手准备第十二章 玉虚宫会师第十八章 君子报仇 十年不晚第一百二十章 战泽州(上)第六章 羽翼渐丰(四)第二十四章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第一百零五章 暗中结党(八)第四十章 “敬酒”第五卷 幽州风云 第八十章 走别人的路 让别人无路可走第十四章 扎营秋林庄(上)第七十四章 头脑要清醒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战保兴庄(中)第一章 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第七章 假道伐虢(一)第四十五章 “凉园”密议(中)第十二章 不平静的新年(完)第三十九章 “保安队”也是强军(下)第四十七章 重要的是“人品”第七十章 杨业的忧虑第一百九十五章 “黄袍加身”(完)第十三章 论功行赏第五十三章 钉子户?第三十二章 熟悉火药的南唐兵(上)第四十五章 传话第五十八章 如此“新生”第四十一章 强军中的强军(中)第十七章 山村偶遇(中)第三十四章 熟悉火药的南唐兵(下)第四章 “暗羽”初创(下)第十四章 试枪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战长城边(七)第三十六章 翁婿对话(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黄袍加身”(四)第八章 羽翼渐丰(完)第六十章 考核第十四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十五章 进城第八十六章 夫问妻答第二十章 刘继业的好奇心第六十一章 逢山开路第一百八十六章 “黄袍加身”(三)第九十七章 时机到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定心丸”(下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飞扬的心思(下二)第五十八章 情义为重第五十三章 钉子户?第八十七章 兵发固安第一百一十六章 “黑木谶纬”(中)第三十五章 通天之路(六)第一百一十章 对峙保兴庄(四)第五十一章 密议(三)第三十六章 翁婿对话(下)第五十五章 功劳相抵第一百章 暗中结党(三)第五卷 幽州风云 第八十三章 再次招揽(中)第一百五十三章 不反?逼他反!(中)第十三章 战前动员第十章 假道伐虢(四)第三十九章 第一桶金第二十二章 平定叛乱(下)第三十四章 战太原(七)第二十六章 鼓励第五十五章 贤妃小雨(中)第六十三章 原来如此(上)第四十九章 “拉壮丁”(下)第三十三章 熟悉火药的南唐兵(中)第二十二章 咱也是有“身份证”的人了第三十章 陌生的访客第四十九章 露财第十三章 林仁肇的悲哀(上)第一百零五章 暗中结党(八)第一百一十章 “霸王行动”(下一)第二十六章 一次重要的扩大会议(三)第五十二章 搬迁第四十章 战太原(十三)第三十二章 通天之路(三)第七十章 喜事连连(上)第六十一章 造还就不造 这是个问题(上)第六十五章 无机可乘第七十五章 再度准备扩军第十二章 何人泄密?第三十六章 拍卖会(一)第五十四章 贤妃小雨(上)第四十章 强军中的强军(上)第三十四章 通天之路(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