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内生分歧

汤杵作为如今汉水诸姬的“举事者”也是颇为紧张,毕竟再怎么样,汤杵都知道举兵占领秦人的襄城粮仓,结局都是凶多吉少。

不过眼下焦急的等待让汤杵在本身很紧张的情况下,就会变得十分多疑了起来,他看着公子信身边的宗卫娰青问道:“此番将军过来,难道是独身前来?”

娰青不知汤杵是在有意试探,如是回道:“还有几名护卫,不过留在了营外照看马匹。”

见到娰青脸上毫无动静,汤杵反倒是心中一紧,若是公子信派来了人马前来助拳,汤杵的胆子还真的大一些,说不定真敢举兵占据襄城粮仓,因为有了公子信的人马参与进来了,汤杵即便是作为举事者,依照公子信的身份,秦国真的要追究下来,自己推脱给公子信,也是不会被定义为“反叛”罪名这么严重。

但是眼下,公子信却是只派了娰青和几名士卒过来,这又算是怎么一回事?!

就是在汤杵陡生疑心的时候,忽然听见有士卒通传是公子信的信使求见。

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的汤杵立即将人请了进来,不过这位信使似乎并没有对汤杵假以颜色,而是直接对娰青传话公子信让娰青返回府邸。

汤杵岂肯轻易让娰青离去,那信使也是不惧,直接对汤杵出言警告道:“汤将军,信殿下特意让我嘱咐将军一句,如今汤将军还算是大秦的军马,襄城内军粮是不会短缺的,老氏族的事情并非是没有出路,还请将军不要自误!”

话说到了这一步,汤杵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敢情自己举兵的消息已经是被人洞悉,这还如何能够行事?!

当下,汤杵面色阴沉,便是挥了挥手让娰青等人走了,也不站起来送送。

果然,娰青走后不久,汤杵特意让军中刺探军情的士卒查清襄城周围的秦军动向,不久之后,便是得到了讯息。

明子夫已经是布置了一部分秦军兵力在襄城各要处,而且对于新归附的陈之庆所率领的王军更是委以重用,直接将襄城粮仓交给其掌管。

这个节骨眼上秦人居然将如此重要的粮仓交到了邓国的前王军手中,汤杵怎么觉得都是匪夷所思!

不过既然得知了秦军的动态,原先非常紧张的汤杵也是逐渐松了一口气,既然秦军已经是有所应待,自己自然是不可能轻易举事了,既然都不举事了,那还杞人忧天做什么?!

汤杵看的不远,源于只顾着老氏族的利益,也是前邓国对于这些老氏族过于包容了,当初大秦的老氏族好歹在举国危难的时候,贡献粮草,派遣族人出兵,尤其是南阳某年的大旱中,南阳的老氏族都是亲自田猎来补充族人的粮食的。

南郡的老氏族实在是养尊处优过于习惯了,秦人并没有断了邓国的粮食,襄城四周开着的粥棚,每日消耗的粮食并不比直接划给邓人的少,只是老氏族的族人们不愿意与他们口中的贱民为伍罢了!

汤杵这样一想,也就是逐渐散了举兵的想法,却是没有想到夜黑的时候,突然有士卒来报,说是襄宁来访。

襄宁?!

汤杵有些诧异,襄氏和汤氏以及陈氏不同,这么说吧,陈氏和汤氏的族内底蕴上更多的是在邓国的兵权上,但是襄氏,却是实打实的邓国文大夫出身,族内多是邓国的治理文官,即便是寿王军攻占襄城的时候,面对实际需要,也是用了不少的襄氏族人作为基层官吏。

襄宁正是如今襄氏一族的少族领,南郡老氏族的联合便是此人在暗地里撮合的。

“襄大夫,这么晚了怎么还来某这里?”汤杵也是十分好奇的问道。

襄宁蹙着眉头道:“这几日难道将军还看不出来,秦人是有意针对我等老氏族么?!”

汤杵自然是看出来了,不过因为现在城西守军军营外就可能有秦人的兵马在监视着,此时出兵未免是不合时宜,只好对襄宁说道:“秦人还未赶尽杀绝,那些粥棚不是面对邓人开放的么,也没有让老氏族不准前去领粥。”

“将军此言未免是过于自欺欺人了吧!”襄宁回道,然后带着一丝不屑夹杂着讥嘲的意思问道:“我等老氏族岂能和贱民为伍?将军身处军营不知,如今秦国对我等老氏族的防范已经是摆在明面上了,将军若是不早做反击准备,就准备做秦人案板上的鱼肉吧!”

襄宁说的极为恐吓,但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汤杵却是知道此时是万万不能出兵的,又是武人心思,当下听见襄宁近乎是斥责的语气,已经是不悦,便是回道:“老氏族……如今秦人的粮食恐怕也不是白来的,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是非常了不得了,若是老氏族在灾年中还放不下姿态的话,饿死了也是活该!”

说道此处,汤杵想起来了当初被寿王军撵进大山的时候,举族上下可有多少粮食,一路走到这里已经是诸多不易,反观襄氏一族降了寿王军保下了全族安宁,汤杵便是还击道:“某未见得红巾军这般仁慈,至于老氏族,逃难的时候,未见得比贱民慢上多少!”

闻言,襄宁气的就想要对汤杵破口大骂,不过因为此时的局势,襄宁还是生生的压住了,当下也是提醒道:“接到了消息,秦人已经是在清算襄城周边的田亩了。”

闻言,汤杵更是冷笑:“恐怕寿王军攻占襄城的时候,襄氏就将地契房契藏好了吧!”

襄宁终于是察觉到了汤杵的阴阳怪气,转念一想,却是没有反驳,襄氏为寿王军效用的事情虽然时候隐瞒的尚好,但终究瞒不住老氏族这些人。襄宁只好回道:“汤氏的那一份,我也保留着……”

这话一出,让汤杵喜不意外,当下再三确认了此事,随后承了襄宁的一番人情道:“明日某派兵驱散城西的贱民,这里的粥棚专为老氏族所用,如何?”

如今襄宁已经是明白汤杵的心思是绝不可能举兵起事,不这样做又能如何?当下便是朝着汤杵拱了拱手谢道:“多谢了……”

第一百零四章 房德斗寿王第二百七十四章 和谈(下)第六百零八章 捷报传来第六百七十三章 探病第二百五十九章 黄列请求第七百九十一章 君臣之谈第六百一十九章 进军安邑第三百八十五章 卢县首战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秦国事第四百五十四章 宅中冲突第四百四十九章 前往魏国第一百七十章 鲁阳君第七百七十五章 嬴肆行踪第六百八十六章 内生间隙第七百五十八章 会盟开始第七百二十九章 韩庭第三十九章 开春诸事第五百一十七章 申包胥入秦庭第七百一十六章 秦吴决战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公崩亡第三十七章 长公子的蜕变第七十六章 决战(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三家分晋第六百八十七章 全面开战第五百三十八章 吴国危局第六百三十一章 千里驰援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柱国熊纪第一百一十四章 诸事安排第四百一十章 范离辞行第七百四十八章 抉择第四百五十六章 魏侯第七百四十四章 放退魏军第三百一十二章 假储君第三百五十五章 柘王出军第二百一十二章 颖阴守人选第三百九十章 捷报至楚第三百零六章 滓垸之愁第六百五十二章 嬴肆处置第六百九十五章 高陵战后第七百七十一章 翟璜入秦第一百三十章 冯辞到来第五百二十一章 范离入郢第六十二章 土龙面目第三百六十九章 屈平妥协第六百一十五章 魏武卒出第二百一十章 老氏族动向第二百六十九章 丹水一战(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全军出击第七百九十四章 弹指十年第三百二十八章 真凶?第六百一十四章 兵临安邑第一百一十二章 “诚意”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外之客第六十五章 商议决战第六百三十七章 魏国谋算第二百八十五章 金山之地第六百六十九章 黄雀在后第九十章 南郡大战已起第二百一十二章 颖阴守人选第六百四十八章 赐爵大典第二百一十三章 安置嬴复第十章 推行新制第一百二十九章 内生分歧第七百六十九章 高位落定第五百四十一章 离间之策第一百五十三章 战后各态第七百一十六章 秦吴决战第八百二十三章 赵国之亡第四百八十五章 天子血诏第三百七十三章 巫舞之祸第二十八章 尚书府落成第七百零八章 争分夺秒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相不放火?第二百七十二章 和约之盟第一百三十六章 朝议第九十九章 陈之庆的顾虑第一章 赢姓林氏之南秦第七百八十八章 初元七年第八百一十四章 秦赵开战第四百三十六章 范宣劝谏第七百四十七章 远交近攻第五百五十七章 巴墨和谈第七百八十六章 拓边五岭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相不放火?第一百四十六章 具甲骑兵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梁惊恐第五百六十八章 咸阳朝堂第六百零七章 重赏勇夫第一百零二章 正面交战?第七百九十八章 楚亡越祀第五百九十八章 少年王简第五百二十三章 秦国酌量第六百一十六章 锐士VS武卒第五百二十三章 秦国酌量第六百五十九章 嬴肆下落第三百八十章 桓羽兵败第六百五十五章 归入府中第三百零五章 起于垒土第六百九十九章 老秦奇兵第四百七十七章 授爵弊端
第一百零四章 房德斗寿王第二百七十四章 和谈(下)第六百零八章 捷报传来第六百七十三章 探病第二百五十九章 黄列请求第七百九十一章 君臣之谈第六百一十九章 进军安邑第三百八十五章 卢县首战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秦国事第四百五十四章 宅中冲突第四百四十九章 前往魏国第一百七十章 鲁阳君第七百七十五章 嬴肆行踪第六百八十六章 内生间隙第七百五十八章 会盟开始第七百二十九章 韩庭第三十九章 开春诸事第五百一十七章 申包胥入秦庭第七百一十六章 秦吴决战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公崩亡第三十七章 长公子的蜕变第七十六章 决战(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三家分晋第六百八十七章 全面开战第五百三十八章 吴国危局第六百三十一章 千里驰援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柱国熊纪第一百一十四章 诸事安排第四百一十章 范离辞行第七百四十八章 抉择第四百五十六章 魏侯第七百四十四章 放退魏军第三百一十二章 假储君第三百五十五章 柘王出军第二百一十二章 颖阴守人选第三百九十章 捷报至楚第三百零六章 滓垸之愁第六百五十二章 嬴肆处置第六百九十五章 高陵战后第七百七十一章 翟璜入秦第一百三十章 冯辞到来第五百二十一章 范离入郢第六十二章 土龙面目第三百六十九章 屈平妥协第六百一十五章 魏武卒出第二百一十章 老氏族动向第二百六十九章 丹水一战(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全军出击第七百九十四章 弹指十年第三百二十八章 真凶?第六百一十四章 兵临安邑第一百一十二章 “诚意”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外之客第六十五章 商议决战第六百三十七章 魏国谋算第二百八十五章 金山之地第六百六十九章 黄雀在后第九十章 南郡大战已起第二百一十二章 颖阴守人选第六百四十八章 赐爵大典第二百一十三章 安置嬴复第十章 推行新制第一百二十九章 内生分歧第七百六十九章 高位落定第五百四十一章 离间之策第一百五十三章 战后各态第七百一十六章 秦吴决战第八百二十三章 赵国之亡第四百八十五章 天子血诏第三百七十三章 巫舞之祸第二十八章 尚书府落成第七百零八章 争分夺秒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相不放火?第二百七十二章 和约之盟第一百三十六章 朝议第九十九章 陈之庆的顾虑第一章 赢姓林氏之南秦第七百八十八章 初元七年第八百一十四章 秦赵开战第四百三十六章 范宣劝谏第七百四十七章 远交近攻第五百五十七章 巴墨和谈第七百八十六章 拓边五岭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相不放火?第一百四十六章 具甲骑兵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梁惊恐第五百六十八章 咸阳朝堂第六百零七章 重赏勇夫第一百零二章 正面交战?第七百九十八章 楚亡越祀第五百九十八章 少年王简第五百二十三章 秦国酌量第六百一十六章 锐士VS武卒第五百二十三章 秦国酌量第六百五十九章 嬴肆下落第三百八十章 桓羽兵败第六百五十五章 归入府中第三百零五章 起于垒土第六百九十九章 老秦奇兵第四百七十七章 授爵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