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对魏之谋

“韩国并郑四郡之地,而魏国只得河东一地……”

林玧琰的视线又是瞥回了韩悝,接着说道:“这乃是魏国所看中的,但是在韩国看来,韩国拼尽国力,甚至是不惜抛出来阳翟这座韩国的都邑作为诱饵,并吞郑地又是韩国举尽国力为之的,正是因为如此,韩国看来魏国不出一兵一卒便是唾手可得河东之地,已经是天大的好事的,此时两方安宁的局面暂且能够保持住,但已经是不可避免在魏韩之间埋下了间隙的种子了……”

韩悝点了点头,应和道:“的确是如此,韩赵魏三家乃是在晋国近百年的卿族相争接下的联盟,彼此联姻无数,三家分晋便是寓意这三家的盟约已经是达到了顶峰,三家分晋之后,便是寓意着三家已经是各自为政,三家国境又是接连,此消彼长,岂会是没有分歧……”

闻言,秦公点了点头,看着韩悝和林玧琰,毕竟是一点就透,亦是说道:“的确是如此,魏韩之间因为是因为灭郑之战心生间隙,此番之后,韩国并郑乃是有了抗衡魏国的勇气,必不会甘心屈居在魏国之下,为魏国连连打造军卒军备。”

韩赵魏三家,曾经虽说是同属晋国,但一手尚有五指之长短,三家分晋之后,以魏国最为强盛,几乎是占据了晋国最为富饶的土地,赵国曾经为魏国提供了马匹,韩国为魏国打造了军备。

与魏国相比,韩赵几乎是成了陪衬。

但是这一点,在韩国并郑之后,便是足以逆转过来,郑国乃是老牌大国,曾经一度成为中原的霸主,虽说如今势力乃是大不如前,但是若是好生经营,未必不能够让韩国连跨数个台阶。

恰巧,韩国那位相国申不亥便是治理内政的好手,丝毫不逊色于林玧琰所见的魏相国翟璜和秦国相韩悝。

林玧琰又是接着说道:“魏国如今强盛乃是中原不可撼动的现实,楚国、齐国这些昔日的霸主遇上了魏国的武卒,也是要避其锋芒,在战场之上节节败退,然中原列国,情势复杂,魏国虽是强盛,但亦是不可避免的要用伐交之策,来分化中原诸侯维持自己的霸主地位。”

“魏国的伐交之策,乃是盟约韩赵,以攻齐楚,攻打齐楚,魏国也是经历了数十年的谋划,魏武卒只是其一,但对于齐楚最有威胁的还是魏国人公挖掘的运河,鸿沟,魏国凭借鸿沟可以是对楚国的寿郢一带、淮泗之地以及齐国的齐鲁大地掌握控制,断大河之水,则楚国千里洪涝,断鸿沟之水,则齐国大河坝崩亡!”

“故此,凭借鸿沟,魏国已经是立于不败之地,而魏国的都邑大梁乃是四方来潮,假以时日,天下之财尽入魏国之手,又有何国是魏国的对手?”

“但此事列国之间不乏贤能看出来,却是无一国防备,不得不说魏国的伐交之策合纵乃是上上之策,魏国崛起乃是厚积薄发,后劲充足,正是因为魏国的积淀,此时列国才会是没有戒备,魏国乃是当今雄主,不过是强上齐楚等国三分,齐楚联手,魏国则败,然魏国知如此,方才开辟鸿沟,以要挟齐楚不能够联合。”

“百艘大秦的双层战船,足以将装备一支五万人的魏国精锐水军,足以将魏国在深入齐楚境内因为水军的不足劣势抹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得到了大秦的百艘水军战船,原本只是超过齐楚三分的魏国,便是能够足足达到七分……甚至是十分!”

秦公看着六子说下去,这个时候,虽然其心中也是满头疑惑,却是没有言语,作为一个聪明人,秦公也是知晓在这个时候保持沉默听人说完,才是上上之策。

“魏国若是有了可以协助魏武卒征战沙场的水军,必然是东进以攻伐齐国或者楚国,齐楚必然是不能够抵挡,此时便是不妨看看魏国的国境,乃是西起河西,东至淮泗、齐鲁的狭长版图,魏国处于大梁,乃是四战之地,且一东一西极为遥远,调兵遣将数月方能够完成。”

“此时魏国的强势已经是可以笃定韩赵的离心离德了,诚然魏国得到了齐楚的城池的确是可以进一步增长国力,但是不妨再往远处看一看……”

“于内,魏国开疆拓土的野心暴露,必然是无法防止韩赵与其离心离德,如断其左膀右臂,于外,齐楚因为魏国非是其一国可挡,必定是联合起来,魏国周围的弱国必定是为了自身安危抵御魏国而应和,当此之时,魏国已断左膀右臂,周围环伺亡国之敌。”

“魏国虽是地广且兵多将勇,但是猛虎也是挡不住群狼,魏地狭长,并无险要之地扼守,强盛之时自是无人来犯,若是遇上了魏国的势弱之时,魏国的强盛国力恐怕只能是沦为垂涎魏国财富的饿狼口食罢了!”

同样是百艘战船,不同的人看到的乃是不同的点,其中的长远更是各有不同。

诚然,魏国得到了战船的确是能够增强国力,但是更远的了,盛极必衰,魏国的国力增长是有限的,一旦是魏国到了整个中原都为其忌惮的时候,仅仅是凭借外力增长的魏国恐怕距离衰落也是没有多远了。

林玧琰将心中的谋算和盘托出之后,秦公也是震撼不已,比起来魏国作为当时霸主居然是会因为秦国的百艘战船而盛极必衰,秦公更多的震撼乃是来自六子的谋算。

这等谋算,已经是用妖孽也是不足以形容得了,更为恐怖的是,六子在领兵作战一事之上有着自己独到的天赋,似乎在治理地方,虽是和秦公有诸多理念的不合,但如今来看,六子当初捣鼓出来的上林苑,已经是成为了大秦新制的摇篮和坚实的拥护者。

这些一桩桩的事情平日里觉得尚还能够接受,但是此时仔细的回想起来,便是觉得六子的了不得了。

韩悝也是站出来说道:“公子琰谋算最为利害的应当是属于魏国拿到了百艘战船,还是认为这是趁火打劫……秦国缺粮时的饮鸩止渴行径罢了。”

“嗯……”

正当秦公深以为然,抬起头看着六子正欲说些什么的时候,却是听闻六子抢先说了一句道:“其实最为关键的,乃是江夏的铸造坊已经是为汉水军着手打造三层楼船了……”

闻言,座上的秦公和一旁的韩悝,震惊之色已经是溢于言表,微张开的嘴唇,连气息都是变得不匀称起来。

第四十七章 上报田税(三)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秦反击第三百五十八章 歃血为盟第二十九章 北陵族迁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魏君臣第六百六十六章 姜氏第六百三十一章 千里驰援第五十二章 随国失守第八十章 进军南郡(上)第一百七十章 鲁阳君第一百零五章 嵇狩应战第六百章 初生悔意第六百八十三章 战势如荼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秦备战!第七百二十二章 条件第六百一十一章 始于魏碑第一百七十八章 荆国局势第一百零一章 寿王军使者第七百九十章 燕破东胡第七百八十九章 初元八年第一百二十二章 明子夫至南郡第七百八十八章 初元七年第一百二十六章 势态终止?第二百六十六章 进军南阳!第七百二十三章 “食子”第八百一十八章 长平后事第七百二十九章 韩庭第十一章 谋取田地第三百四十九章 邀请寿王第三百八十九章 破敌之机第七百二十六章 吴越第七百二十六章 吴越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打南梁第一百五十一章 震动颍川(上)第五百七十六章 愤然离开第二百八十章 腊肠第四百六十章 田术使魏第四百二十四章 秦楚开战第七百四十七章 远交近攻第四百六十五章 南阳学宫第五百九十一章 聚兵蓝田第七百五十七章 姬周之意第五百二十八章 复楚准备第六百零七章 重赏勇夫第四百九十五章 如意归来第二百零四章 伐木造船(下)第六百零七章 重赏勇夫第八百一十七章 长平惨胜第一百九十四章 撼动南郡!第八十七章 大秦北境第一百九十六章 竟陵着落第七百六十九章 高位落定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变第一百九十九章 奴隶处置第七百零七章 鹰隼出击第五百二十五章 起身南下第七百九十七章 又闻变故第三百三十四章 乡人迁秦第四百二十二章 吴军动向第四百一十二章 扣留芈云第四百一十六章 放归芈云第三百八十八章 兵围荆军第四百六十八章 公塾体系第七十六章 决战(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降?战!第七百四十七章 远交近攻第六百一十一章 始于魏碑第六百七十六章 韩悝之言第六十六章 大战将起第一章 赢姓林氏之南秦第四十八章 上报田税(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公子叙来访第三百五十九章 大战将起第四十八章 上报田税(四)第七百二十二章 劝降与机密第五百一十三章 嬴肆相王第四百三十六章 范宣劝谏第三百二十八章 真凶?第六百五十九章 嬴肆下落第七百三十二章 谋取第三百四十九章 邀请寿王第三百五十六章 甘鱼口之危第七十四章 决战(上)第二百七十八章 斥候营(中)第八百二十一章 伐赵不利第二十七章 白马将房德第二百六十二章 由余之计第二百八十章 腊肠第四十章 献土归秦第一百七十九章 到达随都第一百五十章 秦军大胜第三百三十二章 水落石出第五百九十八章 少年王简第六百七十章 黄雀谋算第二百七十二章 和约之盟第七百五十八章 会盟开始第一百二十七章 襄城角力第三百零一章 宣政殿对问(上)第六百五十五章 归入府中第二百七十七章 斥候营(上)
第四十七章 上报田税(三)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秦反击第三百五十八章 歃血为盟第二十九章 北陵族迁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魏君臣第六百六十六章 姜氏第六百三十一章 千里驰援第五十二章 随国失守第八十章 进军南郡(上)第一百七十章 鲁阳君第一百零五章 嵇狩应战第六百章 初生悔意第六百八十三章 战势如荼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秦备战!第七百二十二章 条件第六百一十一章 始于魏碑第一百七十八章 荆国局势第一百零一章 寿王军使者第七百九十章 燕破东胡第七百八十九章 初元八年第一百二十二章 明子夫至南郡第七百八十八章 初元七年第一百二十六章 势态终止?第二百六十六章 进军南阳!第七百二十三章 “食子”第八百一十八章 长平后事第七百二十九章 韩庭第十一章 谋取田地第三百四十九章 邀请寿王第三百八十九章 破敌之机第七百二十六章 吴越第七百二十六章 吴越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打南梁第一百五十一章 震动颍川(上)第五百七十六章 愤然离开第二百八十章 腊肠第四百六十章 田术使魏第四百二十四章 秦楚开战第七百四十七章 远交近攻第四百六十五章 南阳学宫第五百九十一章 聚兵蓝田第七百五十七章 姬周之意第五百二十八章 复楚准备第六百零七章 重赏勇夫第四百九十五章 如意归来第二百零四章 伐木造船(下)第六百零七章 重赏勇夫第八百一十七章 长平惨胜第一百九十四章 撼动南郡!第八十七章 大秦北境第一百九十六章 竟陵着落第七百六十九章 高位落定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变第一百九十九章 奴隶处置第七百零七章 鹰隼出击第五百二十五章 起身南下第七百九十七章 又闻变故第三百三十四章 乡人迁秦第四百二十二章 吴军动向第四百一十二章 扣留芈云第四百一十六章 放归芈云第三百八十八章 兵围荆军第四百六十八章 公塾体系第七十六章 决战(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降?战!第七百四十七章 远交近攻第六百一十一章 始于魏碑第六百七十六章 韩悝之言第六十六章 大战将起第一章 赢姓林氏之南秦第四十八章 上报田税(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公子叙来访第三百五十九章 大战将起第四十八章 上报田税(四)第七百二十二章 劝降与机密第五百一十三章 嬴肆相王第四百三十六章 范宣劝谏第三百二十八章 真凶?第六百五十九章 嬴肆下落第七百三十二章 谋取第三百四十九章 邀请寿王第三百五十六章 甘鱼口之危第七十四章 决战(上)第二百七十八章 斥候营(中)第八百二十一章 伐赵不利第二十七章 白马将房德第二百六十二章 由余之计第二百八十章 腊肠第四十章 献土归秦第一百七十九章 到达随都第一百五十章 秦军大胜第三百三十二章 水落石出第五百九十八章 少年王简第六百七十章 黄雀谋算第二百七十二章 和约之盟第七百五十八章 会盟开始第一百二十七章 襄城角力第三百零一章 宣政殿对问(上)第六百五十五章 归入府中第二百七十七章 斥候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