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田术使魏

林玧琰终是驶船离开了大梁城,前往荥阳,嬴诚亦是带着田氏一家送归林玧琰等一众大秦使团,对于这位秦公子赢琰,田氏自从是知晓了并不会将自己的梁儿带离大梁,也是恢复了之前对待这位小叔的热络。

魏国的正式国书已经是传给了林玧琰的手中,与之前传出来的魏国朝堂消息并不大,由于魏国和大秦的交易乃是大宗交易,且是品种比较单一,魏国拿出来的货物乃是粮食,而秦国除了百艘双层战船之外,一些郢都得到的旧楚珍宝也是能够拿出来换取粮食。

至于魏国给大秦双层楼船开出来的价格也并不算便宜,乃是四千石粮食换取一艘双层楼船,要知晓魏国的计量单位与秦国现在推行的差别很大,四千石粮食乃是魏国的单位,换算成大秦目前的计量单位足足是一万石粮食。

百艘双层战船,便是能够有百万石粮食,拿出来这么多的粮食,可见魏国打造一支铁甲水军的决心。

所以,魏国也是征发了数千民夫沿着河阴一带修建码头和粮仓,以此作为大魏与秦国的中转交易之地。

林玧琰此行也是想要看看魏国的河阴一带,这里将会是系紧了未来三年大秦的国运所在,林玧琰也是不得不在意。

大梁到达荥阳,乃是逆流而上,因此时间较之来时,也是多耗费了一倍的时间。

又是在宅阳一带停靠了一边,因为这里是大河的分流之处,魏国在这里挖凿的运河鸿沟虽说是巧夺天工,但是逆流而上,水情也是极为复杂,近几日因为连日阴雨天气,秦国使团也是在宅阳停靠了数日的时间。

魏国的宅阳守乃是魏国公室的一位子弟,名字叫做魏煦,并非是魏侯的公子,而是出自魏国公室的旁支,或许是因为有着公室出身的原因,但能够让谨慎的魏侯将宅阳这处地方交给其打理,可见此人还是有着一定的本事的。

魏煦也是好生招待了林玧琰一行秦国使团,这几日的魏国,因为魏侯以九宾之礼招待了秦国使团,秦国的最新消息也是逐渐流传到了魏国民间。

这个时候,大多数魏人才是知晓如今的秦国早已经不是魏国当年打的奄奄一息的陇地之秦,而是占据了岭南之地,休养生息,国力也是日渐强大,就是不足数月之前,秦国挥师在旧楚的都邑郢都击败了拥有大江天险的数十万楚国兵马。

这个时候,魏人才是知晓了中原的西南,岭南之地,已经是崛起了一个能够让魏国值得入眼的秦国!

魏煦对待秦国使团也是十分客气,当下也是将秦国使团安排在了宅阳最为豪奢的驿馆之中,甚至是拿出来了平日里珍藏的美酒招待秦国使团。

天公似乎还是不作美,接连三日,宅阳的阴雨都是没有停止的意思,魏煦的盛情招待并没有随着大秦使团的停留有所减缓,又是一日,又是一艘船队进入了魏国境内,瞧其船只的规模,倒是丝毫不逊色大秦的双层战船。

魏国境内肯定是没有双层战船的,那么,这艘战船已经不是魏国的船只。

那么,这艘大船究竟是来自何处,从宅阳的大河本流驶过来,风雨飘摇之中,林玧琰也是看清楚了,这支船队最大的一艘船只,上面悬挂着一支旗帜,上面赫然是写着一个“齐”字。

齐国!

林玧琰也是颇为好奇,魏齐之间虽谈不上有多仇对,但魏国乃是作为中原如今的霸主,而齐国毕竟是昔日的霸主,彼此的关系一定是不和谐。

这个档口,齐国却是派遣这么一支浩大的船队驶入魏国境内,其中缘由倒是不得不让林玧琰慎重思虑。

果然,齐国的船队从大河驶入了鸿沟,也是因为这一代的阴雨,鸿沟的水流暴涨,也是停靠在宅阳邑中,魏煦也是没有厚此薄彼,对于远道而来的齐国使者,也是非常的客气。

林玧琰也是看到了齐国为首使臣的旄节,当下也是肯定了齐国派遣出来了不弱于秦国的使团规模进入到了魏国,看其方向,也是朝着大梁而去的。

如此这般,倒是不难猜测了,齐国定然是要和魏国商议什么重要的事情,很有可能是影响到秦魏之间的伐交之策。

果然,魏煦在一日之后,也是向林玧琰说起来了齐国的使者的消息,齐国的使者乃是齐国相国田和的兄弟田术,如今齐国的权柄尽数被田氏所掌控,甚至是齐国国君的废立也是要看着田氏的脸色。

田术在田氏当中,也是一位极有名气的人物,其兄田和将此人派来了魏国,丝毫是不弱于秦国的阵仗。

如此这般,也是看出来了齐国此番前来魏国的诚意了,毕竟田氏把握齐国的权柄,田术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人物,若是魏国将此人拘留在了魏国,齐相田和必定是与丧失一左膀右臂无异。

这么说来,齐国派遣来田术作为使者,所要图谋着的,必定是超越田术在齐国的价值的。

正是因为如此,林玧琰也是因为看到了齐国使者田术,也是为秦魏之间的联盟有些担忧。

不过随着雨过天晴,宅阳一段的鸿沟也终是放开了船只航行,似乎是有一些迫不及待,齐国使者田术在得知能够通行之后,便是毫不犹豫率领齐国使团前往了大梁。

林玧琰也是没有停留,尽管是略有些好奇齐国此时派遣使者前来魏国究竟是为了什么,不过再怎么说,秦魏之间的协约也是有共同利益的,总之是要比齐魏之间的联盟来的稳固一些。

是故,继齐国的船队离开宅阳以后,秦国的使团也是驶进了大河,前往了荥阳河阴之地。

目前魏国还未安置河阴一地究竟是交给何人处置,目前乃是一应事物有着荥阳守翟冲负责。

翟冲得知秦国的公子已经是来到了河阴,当下也是亲自赶出来迎接,以百万石计量的粮食,即便是翟冲也是不得不慎重再慎重。

翟冲的亲历亲为已经是到了林玧琰皆是佩服的地步,这位魏相国翟璜的族弟几乎是一个全才,实际上翟冲所养着的门客便是有着百余人,辅助着翟冲处理政事。

比如说,河阴邑这一代,虽说是翟冲亲历亲为,实际上主持修建河阴仓和河阴码头的事情乃是翟冲门客中两位魏国的名匠负责,翟冲只是负责一应事物的调动。

待秦国的船只停靠在河阴码头已经是建立了数十丈之长的码头上,林玧琰也是颇为惊讶这位魏国荥阳守的行事效率。

其实魏国的国力强盛,并不代表着魏国的一切便是超越了秦国,比如说是在农事生产的农具制式以及建造房屋的水泥,还未在魏国这边流传,正是因为如此,林玧琰见到了这河阴的基本轮廓已经是建造起来了,征用了数千民夫作为徭役不过是近来数日的时间,一应调度井然有序,可见荥阳守翟冲“调兵遣将”的本事。

翟冲也是一一为林玧琰介绍河阴邑周围的建筑设施,据翟冲所说,日后河西和邺城两地的粮食将会经过大河聚集在河阴,秦国和魏国上百万石粮食的交易便是自河阴出,成皋入,魏国亦是会在河阴邑聚集两千邑卒,专门为秦国交易设置。

林玧琰一一点过头,随后也是问道:“那河阴至成皋的百余里大河水道,又是如何?”

翟冲想了想,终是说道:“有魏秦两国共同出兵肃清河道阻碍……当然,似姬周王畿、韩国皆是大魏国派达书信知会,令其不得阻扰!”

翟冲的后半句说的极有底气,又是看着林玧琰,之前的交道之中,林玧琰并不觉得魏人是像楚国人那般夜郎自大的,这也是魏国受儒家文化的约束,实际上,魏人的骨子里是很骄傲的。

比如说翟冲这般权衡万思的魏国名流,在说起来这件事的时候,对于姬周王畿与韩国仅仅是用“知会”“令”等字眼,已经是不难看出来魏人已经是将自己摆在了中原霸主的地位之中,并且已经是司空见惯。

林玧琰自然也是知晓翟冲的意识里,大秦也是在此列之中。

因此,林玧琰仅仅是微微皱眉之后,很快便是舒展开了,魏国的强盛乃是得到了中原列国的承认,自有其原因,比如能够拿出来百万石粮食而不耗费魏国根本的,对秦国目前来说,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到了最后,翟冲亦是虚指着一处已经是建好了粮仓的方位说道:“秦国的那位使者弦高这几日在荥阳的手笔不可谓不大,荥阳市面之上的六成粮食皆是被其购走,险些造成了荥阳的缺粮危机……”

林玧琰也是知晓翟冲所指的是什么,当下也是为了让翟冲和一众魏国士卿放下心,林玧琰也是说道:“目前,魏国已经是和秦国达成了交易粮食的协约,日后秦国的取粮之地自然固定在了河阴,亦是不会越界……”

瞧着秦公子赢琰得到了自己的暗示,翟冲也是笑了笑,亦是将林玧琰带到了那处粮仓前,待到近时,林玧琰也是看到了堆积成了山丘一般的粮食,而在粮仓之前,林玧琰也是见到了正在令人安置粮食的弦高。

第二章 公子琰求官第七百四十六章 新郑暴乱第七百章 吴楚动作第六百三十二章 四面魏歌第六十二章 土龙面目第四百四十九章 前往魏国第三百零二章 宣政殿对问(中)第七百七十八章 嬴肆城府第七百三十七章 逄涓第二百五十九章 黄列请求第五百三十一章 两军首战第三百八十章 桓羽兵败第七百八十二章 初元四年第八十六章 若县前夕第二百三十四章 南郡事发第四百七十三章 张宜第一百五十三章 战后各态第五百三十二章 江息攻防第二百二十四章 新秦宫蓝图第七百五十三章 临终第九十六章 拉拢北王第三百三十六章 韩悝请储第六百三十三章 魏风伐檀第一百七十六章 迎回鲁阳(上)第二百九十七章 郑人冯简第一百零五章 嵇狩应战第四百章 郢都后事第六十五章 商议决战第七百三十五章 魏王决断第五百四十三章 说服芈云第七百五十九章 魏齐请谈第四百七十二章 说服莒劢第九十九章 陈之庆的顾虑第八百一十一章 招纳贤将第四百零七章 再起战事第四百七十三章 张宜第二百九十章 陇东之战(上)第七百三十七章 逄涓第三百一十一章 长公子回都第六百八十章 吴国奇兵第六百七十三章 探病第二百五十二章 感触第三百九十章 捷报至楚第七百六十二章 列国之军第四百四十二章 秦国反应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变第二百五十二章 感触第六百一十四章 兵临安邑第四百九十二章 翻盘之战第十一章 谋取田地第一百八十六章 铸造坊第六百四十一章 景监赴魏第五百六十七章 到达咸阳第五十五章 古华容道第七百五十八章 会盟开始第七百四十九章 蔡泽建言第三百三十四章 乡人迁秦第七百六十五章 陇东骑卒第五百一十七章 申包胥入秦庭第九十三章 秣兵厉马(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路向南第七百二十六章 吴越第七百一十四章 离间联军第三百二十三章 初面(下)第十五章 旬朝前夕第七百八十九章 初元八年第二百三十四章 南郡事发第一百四十三章 三家分晋第六百九十二章 大败韩燕联军第一百一十二章 “诚意”第四百二十章 郢都失陷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城规模(下)第六百三十五章 险恶谋划第六百章 初生悔意第一百二十五章 斥责第十八章 老将卸甲第八百一十五章 赵庭君臣第七百四十章 逄涓用兵第五百八十八章 老秦乡邑第七百四十八章 抉择第七百一十七章 伯丕大败第二百二十四章 新秦宫蓝图第六百三十一章 千里驰援第四百一十六章 放归芈云第二百六十七章 丹水之战(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阶下囚第四百四十四章 成皋之策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秦宫第四百六十九章 秦卒归乡第三百五十五章 柘王出军第五百二十六章 夫概请战第九十三章 秣兵厉马(下)第三百三十章 真相第五百三十一章 两军首战第五百七十章 杜阳公主第三百五十一章 驱狼吞虎第七百二十一章 合围之势第一百三十七章 筹集粮草第六百三十一章 千里驰援第四百五十二章 魏相翟璜
第二章 公子琰求官第七百四十六章 新郑暴乱第七百章 吴楚动作第六百三十二章 四面魏歌第六十二章 土龙面目第四百四十九章 前往魏国第三百零二章 宣政殿对问(中)第七百七十八章 嬴肆城府第七百三十七章 逄涓第二百五十九章 黄列请求第五百三十一章 两军首战第三百八十章 桓羽兵败第七百八十二章 初元四年第八十六章 若县前夕第二百三十四章 南郡事发第四百七十三章 张宜第一百五十三章 战后各态第五百三十二章 江息攻防第二百二十四章 新秦宫蓝图第七百五十三章 临终第九十六章 拉拢北王第三百三十六章 韩悝请储第六百三十三章 魏风伐檀第一百七十六章 迎回鲁阳(上)第二百九十七章 郑人冯简第一百零五章 嵇狩应战第四百章 郢都后事第六十五章 商议决战第七百三十五章 魏王决断第五百四十三章 说服芈云第七百五十九章 魏齐请谈第四百七十二章 说服莒劢第九十九章 陈之庆的顾虑第八百一十一章 招纳贤将第四百零七章 再起战事第四百七十三章 张宜第二百九十章 陇东之战(上)第七百三十七章 逄涓第三百一十一章 长公子回都第六百八十章 吴国奇兵第六百七十三章 探病第二百五十二章 感触第三百九十章 捷报至楚第七百六十二章 列国之军第四百四十二章 秦国反应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变第二百五十二章 感触第六百一十四章 兵临安邑第四百九十二章 翻盘之战第十一章 谋取田地第一百八十六章 铸造坊第六百四十一章 景监赴魏第五百六十七章 到达咸阳第五十五章 古华容道第七百五十八章 会盟开始第七百四十九章 蔡泽建言第三百三十四章 乡人迁秦第七百六十五章 陇东骑卒第五百一十七章 申包胥入秦庭第九十三章 秣兵厉马(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路向南第七百二十六章 吴越第七百一十四章 离间联军第三百二十三章 初面(下)第十五章 旬朝前夕第七百八十九章 初元八年第二百三十四章 南郡事发第一百四十三章 三家分晋第六百九十二章 大败韩燕联军第一百一十二章 “诚意”第四百二十章 郢都失陷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城规模(下)第六百三十五章 险恶谋划第六百章 初生悔意第一百二十五章 斥责第十八章 老将卸甲第八百一十五章 赵庭君臣第七百四十章 逄涓用兵第五百八十八章 老秦乡邑第七百四十八章 抉择第七百一十七章 伯丕大败第二百二十四章 新秦宫蓝图第六百三十一章 千里驰援第四百一十六章 放归芈云第二百六十七章 丹水之战(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阶下囚第四百四十四章 成皋之策第三百一十四章 新秦宫第四百六十九章 秦卒归乡第三百五十五章 柘王出军第五百二十六章 夫概请战第九十三章 秣兵厉马(下)第三百三十章 真相第五百三十一章 两军首战第五百七十章 杜阳公主第三百五十一章 驱狼吞虎第七百二十一章 合围之势第一百三十七章 筹集粮草第六百三十一章 千里驰援第四百五十二章 魏相翟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