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夫概请战

楚国湮灭之后,吴王将吴国的五大上卿之臣之中的大将军孙长卿,太傅伍员、上卿范离和夫概尽数招揽到了楚西,或是巩固吴国对于荆地的统治,或是招兵买马增强吴军的实力。

仅仅是留下来太宰伯丕镇守寿郢所在的楚东。

可见吴王对楚西之地究竟是何等的重视。

是故,当听闻秦国陈兵江北的时候,吴王亦是大骇,当下便是将孙长卿、伍员、范离和夫概一众人等招来了面前,并且询问道:“秦国陈兵江北,究竟是意欲何为?”

孙长卿和伍员倒是不欲争抢,范离最为懂得明哲保身之道,倒是吴王之弟夫概站了出来,对吴王言道:“王上,秦军欲江北窥伺,定然是为了觊觎楚西之地!”

吴王点了点头,他心中也猜测多半如此,随后,吴王将目光落到了范离的身上,且是询问道:“范卿对此事有何看法?”

范离想了想,方才是站了出来,一脸拘谨之色对吴王言道:“王上赐臣以诸侯伐交之事,故此臣的消息比之诸位将军倒是要灵通一些,楚人在秦国境内奉太子壬为楚王,楚臣申包胥亦是立于秦庭七日七夜,至于其后发生了什么便是不得而知了,只是知晓,秦公派遣了秦国的公子琰前来了秦国南境。”

这倒是让伍员有所异动,当下看着范离问道:“公子琰,就是那位秦国南征伐荆的统率?”

范离点了点头。

伍员转回身和孙长卿对视了一眼,两者面色的确是有稍稍严谨,随即伍员亦是上前对吴王道:“秦公子琰,某观其素来运兵之道,不拘一格,或是千里奔袭、或是借助兵甲之利,以一当十更是常有之事,王上万不能有所轻敌!”

“孤知晓!”吴王亦是点了点头。

倒是一旁的夫概,似乎是注意到了比之自己,吴王对伍员此话更是有着若有若无的反感,似乎是意识到了什么,立即站了出来,对吴王言道:“王上,那秦公子琰不过是年过二十,不过一无知竖子罢了,何能忧惧!”

果然,对着夫概这一番慷慨陈词,吴王亦是投以赞许的目光,正是吴王这赞许的目光,亦是刺激夫概头脑一热,当下进而对吴王请命道:“王弟愿为兄长分忧,率领兵马前去击溃秦军!”

伍员立即是站了出来:“王上,绝不可,秦军未过大江,所驻扎之地虽是靠近荆地,但实乃是秦国境内,若是吴国贸然攻打,定然是为吴国竖一强敌,彼时千里楚地,东有齐国,中有韩国,西有秦国,而吴国兵力过于分散,如何能够守得住这楚国千里之地啊!”

伍员神情激昂的对吴王劝谏道:“王上,莫让吴国这积蓄数十年国力的伐楚一战,白白为他人做了嫁衣啊!”

其实方才吴王对夫概请命出兵的态度,亦是有所保留的,但是见到伍员如此劝谏,一时之间,吴王亦是天性上对此有所反感,心中已经是欲答应下夫概的请兵,但是顾忌伍员的面子,吴王亦是将视线落到了范离的身上,问道:“范卿对此事有何看法?”

方才,恍若将自己置于局外人的范离亦是对吴王拱了拱手回道:“王上,臣一力主张伐交之策,但如今乃是战国乱世,战国无战事,乃是痴人说梦……”

“范离!”似乎是预测到了范离继续说下去将会说什么,伍员亦是一脸怒容的看向范离,呵斥道:“尔敢误国?!”

见到伍员这副姿态,吴王亦是不悦的道:“太傅,此乃朝堂之上,众臣皆是有议政之能,太傅此言,莫不是要将吴国朝堂变成太傅的一言堂!”

吴王此言实在是有一些诛心,故此,伍员当下压住了心中的怒火,对吴王道:“老臣所言,乃是为吴国着想,如今楚地未定,齐国尚不是对手,焉能与中原诸雄为敌?!”

对此言,吴王充耳不闻,对着范离伸出了手示意道:“范卿继续说下去!”

范离这才是继续说道:“王上若是执意据楚西之地,必是要树立强敌,彼时齐国、楚国与魏国称霸之时,天下皆其敌也,臣不主张与秦为敌,但不妨吴国对秦国展现国威,日后进行伐交之策定然是能够使吴国握有主动。”

伍员见到了吴王的冷待以及范离后续的言语,亦是微微震怒拂了拂袖子,心中亦是懊恼自己又是中了范离一离间之计,是故,伍员索性退后两步,对此事不欲发言。

论起来,吴国朝堂之上的五位上卿,谁能够把握吴王的心思,唯有两人,一人乃是范离,另一人乃是伯丕,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伯丕不及范离。

是故,对于范离所说的“展现国威”为吴国的伐交之策增添底气,亦是说到了吴王的心坎里,是故,吴王大笑道:“范卿所言,深得孤心!”

范离继而道:“臣与秦国伐交多年,亦是对那公子琰有所了解,公子琰的统兵才能绝不逊色于大将军,然论千里奔袭,狭路勇战,公子琰便是要逊色于大将军,若是与秦开战,此战必是要速战速决,吴国境内,当以大将军统兵,方能够速战秦军!”

范离这句话,让退到一旁的伍员面色稍稍缓和,若是如此,伍员倒是并非不能够接受。

范离这句话,亦是让夫概大怒道:“范离此言,实在是小瞧了某!”

夫概转身朝着吴王言道:“王上,世人皆知柏举之战,乃是孙长卿大败楚军,但是王上难道还不清楚么,当日率领五千先锋军凿穿楚军阵形的乃是臣弟所为,若非是臣弟以五千勇卒击溃楚军士气,令那楚令尹子常胆颤心寒,弃军而逃,孙长卿岂能够趁势掩杀楚军!臣弟认为,臣弟之领兵才能绝不逊色于孙长卿!”

夫概直呼孙长卿其名,而不称为“大将军”,可见其心中怒气,这怒气冲冲之言,亦是让吴王有所动容,的确,当日柏举之战,首功便是在这位王弟的身上,是故,吴王转回头看着孙长卿,开口问道:“大将军对此有何看法?”

孙长卿不欲争功,是故回道:“公子夫概之勇,臣不能及也!”

此话让身后的伍员面色大惊,但孙长卿不是范离,伍员不会呵斥,即便是要再呵斥,吴王必不能够接纳自己的建议,是故,伍员气的鼻孔冲天,终是朝着吴王请辞。

吴王自是应允,便是派遣两三宦人将伍员送了下去。

显然,即便是孙长卿承认勇战不如夫概,吴王亦是没有轻易托付其兵权,看其模样,似乎是犹豫夫概能不能担下这击溃秦军的大任。

范离见状,已经是笃定夫概领取兵权乃是十有八九之事,故此才是不经意间勾起来了嘴角。

果然,半柱香之后,吴王终是考虑到吴国朝堂之上的制衡,方才是对夫概松了口:“你可有几分把握,速胜秦军?”

“臣弟胜券在握!”夫概已经是察觉到了吴王的犹豫,故此才是抢先立下的军令状道:“臣弟若是不能够战胜秦军,必以项上人头回见王上!”

似乎是被夫概的勇气与必胜之心感触,吴王亦是从身旁取出来的兵符,站了起来,走到夫概的面前,道:“好,孤便是在郢都之内为你备好庆功之宴,此番,孤便是将姑苏王军交给你一并制御,必要速胜秦军!”

夫概从吴王手中接过兵符,亦是应道:“臣弟敢不负王命!”

第二百六十三章 毒攻武关第二百九十九章 众说纷纭(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是友非敌第七百六十章 包藏祸心第一百八十六章 铸造坊第五百八十九章 陇东退军第七百零九章 计破芍坡第一百八十八章 寿王求粮第二百三十章 吴国范离第三百四十四章 利器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秦宫第五十六章 火烧乌林第四百三十一章 屈平使秦第五百四十章 荆王松口第六十五章 商议决战第一百八十九章 谈判第二百六十八章 丹水之战(中)第八十章 进军南郡(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范离献计第三百六十章 战火熄灭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秦国事第七百八十九章 初元八年第一百七十二章 江夏守第八十三章 秦军出动第七百二十四章 托付第五十二章 随国失守第二百八十三章 武关变化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郡剧变第六百九十六章 入秋第六百四十六章 公君顾虑第四百三十三章 江筑回乡第四百七十二章 说服莒劢第二百六十章 戎狄反常第四百零一章 水淹鄢城第七百一十章 另一支奇军第一百六十五章 说服莒劢(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撼动南郡!第二百三十三章 揽事用意第一百六十五章 说服莒劢(下)第七百九十二章 范离至秦第一百三十六章 朝议第四百二十章 郢都失陷第四百九十五章 如意归来第一百七十八章 荆国局势第四百八十八章 陷入僵持第四百五十二章 魏相翟璜第六百九十章 伐秦七月第三百八十二章 江夏破围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征人选第六百九十章 伐秦七月第三百一十章 赵氏赵庸第二十九章 北陵族迁第四百零六章 围三阙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陇戎来犯第六百零三章 东出大计第八百零九章 兼并之心第二百八十八章 满获而归第七百四十章 逄涓用兵第七百五十五章 燕赵归心第一百二十六章 势态终止?第四百八十三章 孟津始战第六百八十七章 全面开战第六百七十二章 芈权罪行第七百五十五章 燕赵归心第四百零九章 密夺郢都第三百四十八章 冲突(上)第四百四十八章 向魏换粮第三百五十五章 柘王出军第五百三十九章 雪上加霜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二十二章 范离心思第三百八十二章 江夏破围第二百六十四章 诈兵之谋(上)第二百三十六章 韩郑消息第一百六十五章 说服莒劢(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内生分歧第二百九十章 陇东之战(上)第五百一十四章 嬴肆归秦第一百五十四章 申不亥到来第七百七十七章 老秦动态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度震惊第六百零一章 终是收降第七百九十九章 速战楚国第一百九十一章 粮食交易第四百七十五章 言尽意现第二百零五章 新设商司第一百五十七章 北境落幕第七百八十八章 初元七年第八百零五章 洛阳出兵第四百六十一章 返归大秦第二百五十一章 败家第九十三章 秣兵厉马(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郢都应对第二百五十八章 击溃孟骧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柱国熊纪第五百三十章 吴军欲来第四百五十五章 嬴诚际遇第四百一十四章 秦荆密盟第七百五十章 现局安排第三百四十三章 隶人之弊
第二百六十三章 毒攻武关第二百九十九章 众说纷纭(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是友非敌第七百六十章 包藏祸心第一百八十六章 铸造坊第五百八十九章 陇东退军第七百零九章 计破芍坡第一百八十八章 寿王求粮第二百三十章 吴国范离第三百四十四章 利器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秦宫第五十六章 火烧乌林第四百三十一章 屈平使秦第五百四十章 荆王松口第六十五章 商议决战第一百八十九章 谈判第二百六十八章 丹水之战(中)第八十章 进军南郡(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范离献计第三百六十章 战火熄灭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秦国事第七百八十九章 初元八年第一百七十二章 江夏守第八十三章 秦军出动第七百二十四章 托付第五十二章 随国失守第二百八十三章 武关变化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郡剧变第六百九十六章 入秋第六百四十六章 公君顾虑第四百三十三章 江筑回乡第四百七十二章 说服莒劢第二百六十章 戎狄反常第四百零一章 水淹鄢城第七百一十章 另一支奇军第一百六十五章 说服莒劢(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撼动南郡!第二百三十三章 揽事用意第一百六十五章 说服莒劢(下)第七百九十二章 范离至秦第一百三十六章 朝议第四百二十章 郢都失陷第四百九十五章 如意归来第一百七十八章 荆国局势第四百八十八章 陷入僵持第四百五十二章 魏相翟璜第六百九十章 伐秦七月第三百八十二章 江夏破围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征人选第六百九十章 伐秦七月第三百一十章 赵氏赵庸第二十九章 北陵族迁第四百零六章 围三阙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陇戎来犯第六百零三章 东出大计第八百零九章 兼并之心第二百八十八章 满获而归第七百四十章 逄涓用兵第七百五十五章 燕赵归心第一百二十六章 势态终止?第四百八十三章 孟津始战第六百八十七章 全面开战第六百七十二章 芈权罪行第七百五十五章 燕赵归心第四百零九章 密夺郢都第三百四十八章 冲突(上)第四百四十八章 向魏换粮第三百五十五章 柘王出军第五百三十九章 雪上加霜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二十二章 范离心思第三百八十二章 江夏破围第二百六十四章 诈兵之谋(上)第二百三十六章 韩郑消息第一百六十五章 说服莒劢(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内生分歧第二百九十章 陇东之战(上)第五百一十四章 嬴肆归秦第一百五十四章 申不亥到来第七百七十七章 老秦动态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度震惊第六百零一章 终是收降第七百九十九章 速战楚国第一百九十一章 粮食交易第四百七十五章 言尽意现第二百零五章 新设商司第一百五十七章 北境落幕第七百八十八章 初元七年第八百零五章 洛阳出兵第四百六十一章 返归大秦第二百五十一章 败家第九十三章 秣兵厉马(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郢都应对第二百五十八章 击溃孟骧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柱国熊纪第五百三十章 吴军欲来第四百五十五章 嬴诚际遇第四百一十四章 秦荆密盟第七百五十章 现局安排第三百四十三章 隶人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