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魏相翟璜

大梁城的水门,丝毫不比普通的城门小,但也是大秦战船无法驶进去的,魏国派遣接洽大秦使团的臣僚亦是出乎林玧琰的意外,居然是魏国的相国——翟璜!

翟璜乃是魏人,看着大秦的战船,桅杆挂的布帆几乎是高过了大梁的城头。

翟璜亦是看着这艘船只,虽是早已经是在族弟翟冲的书信中得知,但亲眼见到这艘战船,亦是让翟璜略有一些意外之色:“秦人果真是能够打造这双层的船只……”

南船北马,这亦是中原多年的共识,当年楚国击败晋国便是得到了数百驾战车,财大气粗的楚王并不在意,尽数送给了当时的几个盟友诸侯,正是因为笨重的战车在水系纵横的南方几乎毫无用武之地。

魏国这些年来,尤其是占据了河西以来,便是通过各种渠道,购置了大量的战马武装魏卒,但是在水军一事上,魏国还是有着一些不足,比起来齐楚两个直接靠近海滨的诸侯国,魏国在水军一事之上还是有所薄弱。

而魏武卒的名声也仅仅局限于魏国的步卒罢了。

魏国的眼线很多,几乎可以这样说,只要是魏国想要的消息,那些或是为了权位,或是为了金银珠宝的各地商贾便是争先抢后的给魏国通风报信。

正是因为如此,大秦在郢都之战的种种皆是传到了魏国的耳中,尤其是魏侯面前,已经是出现了更为直观的图画情报,这亦是魏侯以及魏国的权贵,已经是知晓了能够装置投石车的秦国战船。

这亦是魏侯今日特地将相国翟璜派来的原因。

在翟璜的身边,还有一位年岁二十余岁的青年,肤色稍稍有一些黝黑,身上虽说是穿着锦衣,但是却已经洗得发白,有的地方虽然是修饰了精美的针线图案,但是明眼人皆是能够看得出来,这是一道极为手巧的补丁。

“某没有想到,某大秦居然是真的能够打造出来如此之大的船只!”

这道身影居然直接是以故国相称,再看其面目,与林玧琰居然是有着六七分相似,正是因为如此,就是不难推测出来此人的身份了——秦四子林玧诚,即大秦的四公子诚。

便是那位幼年丧母、被秦公送往魏国都邑大梁作为质子的大秦公子诚。

翟璜有识人之眼,准确的说,欣欣向荣的魏国人杰辈出,但是翟璜却是能够从一个破落的贵族受到了魏侯的重用,从而成为了魏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便是在于翟璜有着识人之明,能够将最为合适的贤才放在最为合适的位置之上。

眼前这位秦公子诚,翟璜单单是看着这位秦公子诚眼中的坚毅、隐忍便是知晓此人绝非是池中之物。

魏国的确是富庶,但并不意味着魏国就是人人安平的盛世,魏国的土地上,还有着饥民,因为战乱,还是有着灾民的,但是总体来说,魏国还是极为强盛的。

作为秦国的质子,这位秦公子的日子并非是好过,当年孑然一身领着数名宗卫,甚至是连随身的细软都没有的秦公子嬴诚,刚来的时候,几乎是在大梁城内举步维艰。

在秦国尚还是弱小的时候,根本对于魏国的合纵连横毫无助益的时候,魏侯根本不会在意秦国的区区一位质子是否在魏国。

但是如今,郢都一战,隐隐是促成了河南之地,隐隐是成了楚国和秦国分庭抗礼的趋势。

这位魏国的相国才是从残存的记忆之中想了起来,在魏国都邑大梁城之内,还有一位秦国质子的存在,此时面对秦国派遣使者到来,翟璜自然是将这位秦公子嬴诚请了出来。

不过近来这位秦公子嬴诚已经是在大梁城内成了家,对方只是大梁城内一户普通的人家,虽说是世族的身份,但亦是破落了,这位秦公子嬴诚的生计只得落在自己为人抄书、妻子为人浆洗衣物,还有几名忠心耿耿的宗卫教习武艺赚些口粮的地步。

翟璜看着这位在艰苦环境之中亦是不卑不亢的秦公子嬴诚,亦是开口说道:“如今的秦国可不似当初秦公子离开时候的秦国了,数年间秦国举兵南下数次,西征数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南阳一地,而是横跨江夏、南郡、长沙北郡、陇东郡、因颖阴郡六郡之地的大国,前不久在郢都……甚至是击败了楚国!”

闻言,似乎是翟璜轻易之间的言语,却是让嬴诚的瞳孔一缩,虽说面上只是微微诧异,但是心中涌起来的惊天骇浪只有自己能够知晓。

楚国……那可是曾经的中原霸主,虽说已经是没落了,但亦是河南之地的一方霸主,而秦国……嬴诚的记忆之中,不过是占据了南阳的数十万民之国,焉能够击败楚国!

“乃是那位秦公子赢琰!”嬴诚的眼睛涌出来的神色亦是让翟璜捕捉到了,当下解释道:“亦是有着一位曾经是某晋魏氏小吏的故人!”

“六弟……”嬴诚的眼神之中,似乎是追忆到了旧时的宛城秦宫之内,一位颇为年幼的身影总是不安分的跳动着。

“那位秦公子赢琰,亦是被秦公封为了储君……”翟璜接连说道,又是想起来了什么,补充道:“正是因为数年间秦国的征服蛮夷有功,被姬周天子封为了公爵之国。”

一连串的消息,亦是让嬴诚暂时之间失去了分寸,一桩桩的事情听着就像是天方夜谭,若非是告知他此事的乃是魏国的相国翟璜,嬴诚无论如何也是想不到,如今的秦国居然是成长到了这一步!

十数息之后,嬴诚的心跳终于是平复了一些,心中却是像打翻了五味瓶一般不是滋味,难以描述那种令他又惊又喜的感觉。

曾经读到了晋国有一位先君乃是在外游历了数十年,终是晚年回到了晋国,开辟了一方霸主之业,正是如此,嬴诚也是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能够回到秦国,凭借着自己在魏国的所学,嬴诚是有信心治理好秦国的。

尽管如今的嬴诚不过是魏国都邑大梁城内闾中的一位质子,甚至是嬴诚的姻亲不过是大梁城内一户普通的人家,但是嬴诚却是能够按捺下继续去等待。

但此秦国非是彼秦国。

嬴诚有信心治理的秦国不过只是一郡之地,民不过数十万的那个秦国,面对如今坐拥六郡之地,百万之民的秦国,嬴诚终于是踌躇了,面对如此广阔疆域、众多人口,嬴诚内心之中的那一点奢望似乎是被粉碎了。

翟璜拥有一双能够看穿人心的眼睛,从嬴诚脸容之上的蛛丝马迹已经是将其心中所想猜了个七七八八。

一位懂得隐忍的秦公子并不可怕,可怕的乃是这位秦公子居然还有着野心……

“到不妨为某大魏国一用……”

翟璜终是在暗地里如是想到。

待秦国的大船停稳之后,那大船之上的隔间亦是走出来数道人影,瞧其装束,应该就是秦国使团作主的那几人了,众人皆是朝着魏国的大梁城环伺看了一眼,随后便是将视线落到了翟璜与嬴诚所站立的地方。

秦国使团之中走近一人,刚开始看的还不真切,待到近时,翟璜才是看清楚了此人正是故交公孙挥。

说是故交,不过是当年公孙挥进入到魏国都邑大梁城的时候,为了打出自己的名声,在大梁城内最为繁华的酒肆摆下了几日的宴席,与诸多魏国士子交友而论罢了。

若是此时,翟璜未必将此人放在眼里,但是当时的翟璜尚未走入魏国的政坛,乃是一介书生罢了。

亦是公孙挥看出了翟璜的才学,想要将其招揽为门客,但却是被翟璜欣然拒绝,公孙挥亦是没有感觉其拂了自己的面子而恼怒,甚至还是赠予了翟璜一些钱粮衣物,算是结下了善缘。

但是如今,翟璜却是成为了魏国的相国,反观公孙挥却是成了亡国之臣,人生际遇向来便是如此,明日如何谁又能够说的准呢?

“公孙兄,多年未见了啊!”翟璜亦是顾全当年赠送钱粮衣物的情分,朝着公孙挥首先拱了拱手,见了礼说道。

公孙挥也是有一些诧异,没有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已经是贵为了当今中原之雄的魏国相国,随即公孙挥的嘴角亦是泛起来了意思苦涩之意,当下朝着翟璜也是拱了拱手:“一别多年,未曾料到翟子已然是成为了魏国的相国!”

“当年大梁城之内,只是知晓翟子怀有经天纬地之才学,孰能够料到,当时居然能够与后日魏国的相国有过一段交情。”

翟璜亦是与公孙挥寒暄了两句,总之觉得其中充斥着浓浓的官方意味,公孙挥也是知晓眼前的魏国相国已然不是当年大梁城内破落的翟子,当下也是拱了拱手,便是将怀中的一封礼单呈给了翟璜,道:“此乃是大秦前来魏国,奉送给盟主国魏侯的礼单。”

翟璜亦是展开了一看,首当其先的便是一行小子让翟璜失了神,随后看了看那秦国的大船之上,果然是有着不同寻常之物,当下亦是说道:“未曾料到,秦国居然是将旧楚的楚洛水鼎奉送给了大魏国!”

第一百九十二章 交易达成第二百六十五章 诈兵之谋(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新物件第三百一十章 赵氏赵庸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城规模(下)第二百零三章 伐木造船(上)第八百一十章 韩楚序幕第五百九十八章 少年王简第七百五十五章 燕赵归心第二百六十二章 由余之计第六百二十三章 魏军反应第四百二十九章 交战之中第二百七十三章 和谈(上)第八百一十三章 秦魏对峙第二章 公子琰求官第一百一十四章 暴起刺杀第六百七十二章 芈权罪行第六百八十五章 战后事宜第三百五十章 江畔之宴第六百六十八章 螳螂捕蝉第七十八章 决战过后第三百八十二章 江夏破围第六百五十二章 嬴肆处置第七百一十四章 离间联军第四百八十四章 齐兵来犯第六百三十八章 归返老秦第八百一十八章 长平后事第二百七十六章 投名状第七百六十章 包藏祸心第五百零九章 兵临城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查询第一百八十五章 突飞猛进第二百七十四章 和谈(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公子叙来访第二百三十六章 韩郑消息第二百六十七章 丹水之战(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韩国真意第三十七章 长公子的蜕变第五百三十四章 行军沂邑第二十三章 诸事第六百八十七章 全面开战第五百零六章 秦公来至第六百五十三章 蓝田君赢信第四百三十三章 江筑回乡第二百七十章 夺回武关第八百零一章 二十一年第一百六十六章 韩国真意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安第一百一十七章 交接襄城第三百三十二章 水落石出第二十三章 诸事第七百六十五章 陇东骑卒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战风云第一百零三章 正面交战!第六百二十九章 桐乡惨战第四十二章 谋划出兵第二百二十章 建造新宛第四百二十九章 交战之中第六百一十五章 魏武卒出第五百五十九章 荆地事了第四百五十九章 嬴诚怒言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秦宣后第十五章 旬朝前夕第三百六十一章 若关防线第二百零一章 降俘归心第七百七十四章 老秦有变第三百二十一章 在劫难逃第四百七十四章 言辞之才第四章 走马上任第五十章 诡兵道第六百九十三章 识破玄襄阵第五百六十二章 问罪暗禄第七百五十二章 宗府太庙第四十一章 城防营营啸第十九章 莒府深谈第四百九十七章 回府第五百九十五章 蓝田反应第一百七十三章 前往北境第四百二十章 郢都失陷第五百三十六章 唐邑攻防第三百三十五章 落幕第七百四十一章 逄涓心思第五百八十四章 张宜连横第三百七十三章 巫舞之祸第六百四十七章 老秦宫前第三百四十一章 阶下囚第二百八十九章 斥候营密谋第三百四十三章 隶人之弊第七百九十三章 定国之策第六百六十九章 黄雀在后第二百七十四章 和谈(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新蔡会盟第二十七章 白马将房德第六十一章 杀锏出现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变第六十章 柘王之计第六百八十二章 各出手段第八百一十二章 天下暂安第五百七十六章 愤然离开第三百五十三章 柘王屈衍
第一百九十二章 交易达成第二百六十五章 诈兵之谋(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新物件第三百一十章 赵氏赵庸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城规模(下)第二百零三章 伐木造船(上)第八百一十章 韩楚序幕第五百九十八章 少年王简第七百五十五章 燕赵归心第二百六十二章 由余之计第六百二十三章 魏军反应第四百二十九章 交战之中第二百七十三章 和谈(上)第八百一十三章 秦魏对峙第二章 公子琰求官第一百一十四章 暴起刺杀第六百七十二章 芈权罪行第六百八十五章 战后事宜第三百五十章 江畔之宴第六百六十八章 螳螂捕蝉第七十八章 决战过后第三百八十二章 江夏破围第六百五十二章 嬴肆处置第七百一十四章 离间联军第四百八十四章 齐兵来犯第六百三十八章 归返老秦第八百一十八章 长平后事第二百七十六章 投名状第七百六十章 包藏祸心第五百零九章 兵临城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查询第一百八十五章 突飞猛进第二百七十四章 和谈(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公子叙来访第二百三十六章 韩郑消息第二百六十七章 丹水之战(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韩国真意第三十七章 长公子的蜕变第五百三十四章 行军沂邑第二十三章 诸事第六百八十七章 全面开战第五百零六章 秦公来至第六百五十三章 蓝田君赢信第四百三十三章 江筑回乡第二百七十章 夺回武关第八百零一章 二十一年第一百六十六章 韩国真意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安第一百一十七章 交接襄城第三百三十二章 水落石出第二十三章 诸事第七百六十五章 陇东骑卒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战风云第一百零三章 正面交战!第六百二十九章 桐乡惨战第四十二章 谋划出兵第二百二十章 建造新宛第四百二十九章 交战之中第六百一十五章 魏武卒出第五百五十九章 荆地事了第四百五十九章 嬴诚怒言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秦宣后第十五章 旬朝前夕第三百六十一章 若关防线第二百零一章 降俘归心第七百七十四章 老秦有变第三百二十一章 在劫难逃第四百七十四章 言辞之才第四章 走马上任第五十章 诡兵道第六百九十三章 识破玄襄阵第五百六十二章 问罪暗禄第七百五十二章 宗府太庙第四十一章 城防营营啸第十九章 莒府深谈第四百九十七章 回府第五百九十五章 蓝田反应第一百七十三章 前往北境第四百二十章 郢都失陷第五百三十六章 唐邑攻防第三百三十五章 落幕第七百四十一章 逄涓心思第五百八十四章 张宜连横第三百七十三章 巫舞之祸第六百四十七章 老秦宫前第三百四十一章 阶下囚第二百八十九章 斥候营密谋第三百四十三章 隶人之弊第七百九十三章 定国之策第六百六十九章 黄雀在后第二百七十四章 和谈(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新蔡会盟第二十七章 白马将房德第六十一章 杀锏出现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变第六十章 柘王之计第六百八十二章 各出手段第八百一十二章 天下暂安第五百七十六章 愤然离开第三百五十三章 柘王屈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