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一章 二十一年

自大秦伐楚的序幕以极快的速度落下帷幕之后,甚至是连境内秦民都是不知晓大秦已经是完成了一场国战的胜利,由此可见,秦国如今殷实的国力根本不需要秦民负担多余的国战压力。

初元二十年的冬岁也是在一片祥和之中,悄然逝去,秦国也是迎来了初元二十一年。

四十七岁的林玧琰已经是将国内之事的决策之权悉数交给了太子政,似赵国的先王那般,只管理列国外交和兵战辎重的大事。

秦楚之战,除了向中原列国不经意间透露了大秦的国力之外,似乎是没有引起来一丝波澜,当然,这也仅仅是在诸侯列国的眼中。

在诸侯列国看来,秦国讨伐楚国仅仅是因为一个“义”来巩固和宣扬秦国的霸主地位,尔后寻来越王无疆的公子只可能是扶持越国牵制天下大势之下强势崛起的楚国。

但实际上,秦国在此番得到的利益并不在小处,燕盟伐齐之中,列国皆是有所得利,就拿楚国为例,不仅仅是收复了淮泗之地,还是夺占了齐国南部二十余城,即便是吞并吴越之地被秦国强势打断,楚国在燕盟伐齐之中足足是扩展了国境三倍有余。

而秦国得到的利处也是丝毫不逊色于楚国,而不为诸侯列国所知也!

吴越之地看似和秦国相隔千里之遥,中间还隔着一个楚国,秦国鞭长莫及也。

但是实则,大秦征南军队已经是征服了南方海滨之地,以任嚣为主将的大秦征南第一军更是折道沿着海岸线,一路攻打付娄、闽越、瓯越等百越部落建立初具规模的邦国,与吴越之地已经是连成了一块整体。

秦国虽然是扶持了越王无疆的庶子摇成为了新越王,却是将越国境内的政权和兵权悉数把握在了秦臣范离和任嚣的手中,待到南海都尉赵佗领着庞大的南海船队沿着海岸线到达会稽之后,秦国又是迁移了一批越王室的遗留直臣前往洛阳,以架空越王室对越地的掌控。

除此之外,范离还将秦国的郡县制、二十等功爵制引入了吴越之地,将吴越之地拆分为吴郡和越郡,寻来了曾经吴王室的后裔做名义上的【吴郡守】,收拢吴越子民的民心。

吴越之地人口并不多,尤其是吴越两国年年征战,死伤无数,久乱思安,郡县制治下的吴越之民也总算是在秦国收拢吴越之地山泽之地,渔盐之利后,又是给予了普通的吴越之民五亩之宅,三亩方塘,十亩山林,借此范离总算是立稳了秦国在吴越之地的统治。

吴越之地并入秦国版图,意味着秦国的版图不仅仅是拓展到了大地的南海,还上沿到了东海,广阔的海域除了给秦国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渔盐之利,秦国也是没有丝毫的浪费,重新启用在洛阳学宫修身养性的屠睢,前往南海郡,与赵佗二人分别组建东海和南海两大水军体系。

初元二十一年在后世的秦国史书上记载,只有两个字的简短述说——无事,孰不知在这一年中,秦国对吴越之地的并入正在不断的深化之中,让吴越之民逐渐接受了秦国郡县之治的诸多好处。

秦庭之上,又是一批朝堂元老乞老,年过六旬的太子太傅翟璜还立在吏部正卿的大位上,草拟了一份新上朝堂新贵的策划上书,递给了太子政阅览。

其中,原本的兵部正卿嬴渊已经是调往大秦镇北军的主帅,孙长卿虽然已经是年过六旬,但仍是富有余力,不为大秦征战的日子,常常是在洛阳学宫教授兵家所学。

孙长卿入秦十数年建立的赫赫战功,拜一个兵部正卿自是毫无争议,但是刑部正卿的提选者就是颇有争议了。

初元十五年大秦组织了第一场国试,彼时迁都后的洛阳因为这场【其中佼佼者可授大秦千石大吏】的国试一时之间万人空巷!

而其中的佼佼者涌现出来了不少的年轻俊杰,时至今日大秦的朝堂之上,依旧是有着不少的千石大吏的确是出自那场国试,但其中的佼佼者指的仅仅就是前三甲了。

名次由后至前,分别乃是百里执、张平和荀况!

而此番翟璜看重的新刑部正卿就是荀况和张平二人,说来也巧的是,两人皆非是御史大夫范宣那般彻头彻尾的法家士子,尤其是在南阳学宫讲学的荀况,讲习最多的还是儒家。

思前想后,太子政还是挑选了张平作为新的刑部正卿,随后便是将这份文书令人移交给了养气殿。

张平的父亲乃是如今的韩相张开地,这般举动何尝不是向张开地拉拢呢。

赵国先王和新王的父子之争,太子政还记忆尤甚,今时今日的王父和自己何尝不是走的是赵国先王与新王之间的道路,正是有着前车之鉴,即便是王父信重,但太子政还不曾逾越半分,所有处理好的文书都是批红后送往养气殿览阅一番。

即便王父不怎么看这些文书,但这已经是成了太子政的惯例行事了。

日长夜短,昼夜交替,太子政坐在宣政殿的日子也是在一天天的被磨去,太子政也是不似当年那般整日想着如何去周游列国,或许也正是在列国游历的时候见到的那些世间之事感觉到自己的无力之时,太子政方才是收敛了心中的顽劣,而凝神静气待在宣政殿之中吧。

忽有一日听闻老秦的消息,老秦新军登位,设置的蜀相居然是叛乱了,此事已经是牵扯到了大秦的巴郡,涉及到了兵事之上,太子政则是带着最新的巴郡守上书,前往了养气殿。

粗粗阅览了一眼之中,林玧琰便是吩咐太子政道:“嬴肆尸骨未寒,孤也不欲寒了他的心,配合老秦进军吧,此事你亲自去办,其中尺度务必是要把握好,老秦平定蜀地之乱后,也勿要向你的那位表兄讨要任何割地筹款。”

“儿臣明白……”知晓大秦和老秦渊源的太子政也是点头应下了。

第八百二十五章 终章第七百八十九章 初元八年第四百四十章 休养之策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相不放火?第五百八十二章 嬴肆应诏第九十五章 各方反应第七百一十五章 楚应秦盟第五百九十七章 陷入死局?第五百八十七章 嬴珏态度第三百五十九章 大战将起第五百六十二章 问罪暗禄第二百三十九章 鞠信领命第五百一十八章 请求援楚第五十六章 火烧乌林第一百零九章 寿王归城第六百一十一章 始于魏碑第七百一十三章 反击序幕第一百九十四章 撼动南郡!第八百一十二章 天下暂安第三百二十章 商司第三百九十章 捷报至楚第二百五十二章 感触第六百零二章 善后之事第十一章 谋取田地第一百七十七章 迎回鲁阳(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计划开始第四百五十六章 魏侯作者想说的话第四百五十九章 嬴诚怒言第五百四十四章 肃清隐患第四百四十八章 向魏换粮第三百八十九章 进军鄢城第七百二十五章 伐韩第二百七十八章 斥候营(中)第三百三十一章 兄弟相见第一百一十四章 诸事安排第六百二十四章 魏卒败因第七百四十五章 韩国豪族第一百三十六章 朝议第二百七十章 夺回武关第二百零九章 芈云离去第八百一十三章 秦魏对峙第一百六十章 变法图强第七百八十四章 初元五年第五百四十五章 巴氏之富第一百七十一章 索要兵权第五百九十四章 胡伤心意第三百九十七章 芈负心意第一百三十八章 赶赴北境(上)第八百二十四章 何为天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魏相翟璜第六百八十八章 范离归来第二百三十五章 妥协第五百八十章 琰肆见面第四百六十二章 伐交之策第五百七十九章 赶回咸阳第一百四十三章 三家分晋第一百零三章 正面交战!第三十五章 宛城书肆第二百一十八章 先发制人【二合一】第七百一十六章 秦吴决战第二百七十三章 和谈(上)第六百一十一章 始于魏碑第七百二十一章 合围之势第二十四章 羽林军第三百三十章 真相第五百六十章 赶回宛城第七百零七章 鹰隼出击第七百七十五章 嬴肆行踪第四百七十七章 授爵弊端第三百六十八章 不欢而散第六百八十五章 战后事宜第九十三章 秣兵厉马(下)第七百二十三章 “食子”第二百三十章 吴国范离第六百七十六章 韩悝之言第五百零九章 兵临城下第六百五十九章 嬴肆下落第七百四十六章 新郑暴乱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柱国熊纪第八百零四章 老秦北境第四百七十六章 张宜献计第七十章 应城血战第六百二十八章 秦卒请战第五百八十章 琰肆见面第一百零五章 嵇狩应战第四百零五章 费无极归来第五十六章 火烧乌林第五百二十三章 秦国酌量第四十七章 上报田税(三)第八十七章 大秦北境第八百二十章 庆柯刺燕第一百八十五章 突飞猛进第三百四十四章 新户制第十一章 谋取田地第六百章 初生悔意第二百二十五章 新物件第一百八十八章 寿王求粮第六百五十一章 公君交底第一百零一章 寿王军使者
第八百二十五章 终章第七百八十九章 初元八年第四百四十章 休养之策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相不放火?第五百八十二章 嬴肆应诏第九十五章 各方反应第七百一十五章 楚应秦盟第五百九十七章 陷入死局?第五百八十七章 嬴珏态度第三百五十九章 大战将起第五百六十二章 问罪暗禄第二百三十九章 鞠信领命第五百一十八章 请求援楚第五十六章 火烧乌林第一百零九章 寿王归城第六百一十一章 始于魏碑第七百一十三章 反击序幕第一百九十四章 撼动南郡!第八百一十二章 天下暂安第三百二十章 商司第三百九十章 捷报至楚第二百五十二章 感触第六百零二章 善后之事第十一章 谋取田地第一百七十七章 迎回鲁阳(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计划开始第四百五十六章 魏侯作者想说的话第四百五十九章 嬴诚怒言第五百四十四章 肃清隐患第四百四十八章 向魏换粮第三百八十九章 进军鄢城第七百二十五章 伐韩第二百七十八章 斥候营(中)第三百三十一章 兄弟相见第一百一十四章 诸事安排第六百二十四章 魏卒败因第七百四十五章 韩国豪族第一百三十六章 朝议第二百七十章 夺回武关第二百零九章 芈云离去第八百一十三章 秦魏对峙第一百六十章 变法图强第七百八十四章 初元五年第五百四十五章 巴氏之富第一百七十一章 索要兵权第五百九十四章 胡伤心意第三百九十七章 芈负心意第一百三十八章 赶赴北境(上)第八百二十四章 何为天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魏相翟璜第六百八十八章 范离归来第二百三十五章 妥协第五百八十章 琰肆见面第四百六十二章 伐交之策第五百七十九章 赶回咸阳第一百四十三章 三家分晋第一百零三章 正面交战!第三十五章 宛城书肆第二百一十八章 先发制人【二合一】第七百一十六章 秦吴决战第二百七十三章 和谈(上)第六百一十一章 始于魏碑第七百二十一章 合围之势第二十四章 羽林军第三百三十章 真相第五百六十章 赶回宛城第七百零七章 鹰隼出击第七百七十五章 嬴肆行踪第四百七十七章 授爵弊端第三百六十八章 不欢而散第六百八十五章 战后事宜第九十三章 秣兵厉马(下)第七百二十三章 “食子”第二百三十章 吴国范离第六百七十六章 韩悝之言第五百零九章 兵临城下第六百五十九章 嬴肆下落第七百四十六章 新郑暴乱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柱国熊纪第八百零四章 老秦北境第四百七十六章 张宜献计第七十章 应城血战第六百二十八章 秦卒请战第五百八十章 琰肆见面第一百零五章 嵇狩应战第四百零五章 费无极归来第五十六章 火烧乌林第五百二十三章 秦国酌量第四十七章 上报田税(三)第八十七章 大秦北境第八百二十章 庆柯刺燕第一百八十五章 突飞猛进第三百四十四章 新户制第十一章 谋取田地第六百章 初生悔意第二百二十五章 新物件第一百八十八章 寿王求粮第六百五十一章 公君交底第一百零一章 寿王军使者